修士界使用比較廣泛的文字無非始祖文字、龍文、不滅文、魔文四種,其他雖然也有一些小眾的文字,但使用範圍很窄。


    但無論哪一種修士文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字與字之間的空隙非常小。


    始祖文字經常會出現多個字扭曲在一起的情況,看起來是一個字,其實是好幾個字在一起。而不滅文根本就沒有單個字的說法,一出現就是一大片,有段有章就是沒有單個字。魔文和龍文倒是稍微好一些,字與字之間相對獨立,但也好不了多少。


    可那天書上的是什麽字?每一個字都是獨立開的,字與字之間竟然還能有非常明顯的間隔。


    於是古寒山就這麽翻看典籍,研究來研究去,找遍了各種各樣的古文字,甚至還特意去了西方的教派討論了很多次,研究了一千多年,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直到——


    凡體界的文字出現了第一次變革。


    古寒山的一名弟子驚奇地發現,凡體中流傳的早期文字竟然與古寒山的天書上的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立即將消息帶回了古寒山。古寒山高層對這種情況感到非常驚奇,但是並沒有非常重視。


    修士界的天書要靠凡體的文字來解讀?這可能嗎?!


    後來,凡體文字出現了第二次變革。


    古寒山的七小將在對比了凡體文字和天書上的文字之後,腦門上直冒冷汗。因為凡體文字中的許多文字和天書裏麵寫的文字太像了,實在是太像了。相似程度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再後來,現代文字出現了。


    古寒山終於明白,這所謂的天書,真的是用凡體的文字書寫的!和天書一模一樣!


    但問題是,明將軍臣殊寫這天書的時間,比現代文字出現的時間早了好幾千年!


    用凡體的文字來傳書後人,這在修士界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因為不少修士看不起凡體,連帶著也瞧不起凡體的文字。


    可這種事發生在臣殊這身上,發生在古寒山的天書之上,卻隻讓人遍體生寒。


    明將軍臣殊,竟然能用幾千年後才出現的文字寫一封寄到數千年以後之人手上的信!


    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境界?


    光是想一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而此時,古寒山七小將除了去林族參加公開審判的第五小將姬冬雨,其他六人正圍著那一紙天書坐成一個圈。


    七小將其實並不小,每一代七小將都是聖王,能修煉到這個境界,怎麽可能年紀還小?之所以叫七小將,是因為初代七小將是明將軍臣殊手下的七個將領。明將軍是大將,他們自然隻能是小將了。


    第一小將薑善文率先開口:“自從凡體的文字簡化之後,大家應該都認真去學了吧?”


    其餘幾人紛紛點頭。


    他們七人最小的都已經有四五百歲了,就算學了凡體文字,學的也是流傳了上千年的繁體。凡體文字簡化之後立馬爭前恐後地跑去學的聖王,除了殺殿那幫需要潛伏的老家夥,就隻有古寒山的這幫人了。


    薑善文又開口:“大家應該……也都讀懂了明將軍所留的文字了吧?”


    幾人相互對視,然後鄭重地點點頭。


    第六小將虞施邇說:“我原以為,明將軍所留真的是一份天書,需要用精神力、元力或是元神力去讀,卻不想,竟然是用凡體的文字記錄的。”


    幾人相互對視,隻有苦笑。


    用凡體的文字來記錄的內容,一般的修士,精神力稍強一點,瞟一眼就能全部記下來了。但用修士文字來記錄,就可以在文字中加入法陣,隻有解開法陣的人才能看到文字。


    修士界已經形成共識,記錄重要內容,大家用的都是修士文字加法陣,所以古寒山對著天書研究了幾千年的法陣,希望有一天能破解天書上附加的法陣,誰知道明將軍竟然用了凡體文字!


    第一小將薑善文說道:“用凡體的文字記載這麽重要的東西,看似十分冒險,但明將軍用的是幾千年後才會出現的文字。在這種文字出現之前,沒有人能讀得懂;在這文字出現之後,大家都被明將軍的高明手段折服,不敢輕舉妄動。這種手段,縱觀古今有幾人能做到?”


    幾人紛紛點頭。


    這種恐怖的實力,大概也就隻有明將軍才有。


    “明將軍之能,豈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想象的?”第二小將虞月白說道,她的聲音還保持著年輕人的婉轉動聽。


    第一小將薑善文點了點頭,有些感慨,說:“這一紙天書中記載了明將軍蘇醒的多個條件,第一條便是少年九歲入化骨。曾經我一直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可如今……果然明將軍之能,真的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夠與之相比的。”


    第三小將姬易林忍不住笑了出來,說:“如今這修士界,最相信那林族的林明軒九歲入化骨的教派,恐怕就是我們古寒山了吧!”


    幾人一聽,也都忍不住輕聲笑了出來。


    林明軒的晉階異象在修士界傳開後,連林族自己都不相信林明軒真的能突破,但古寒山相信。


    林明軒九歲便化骨三重的消息傳遍整個修士界的時候,一整個修士界都在懷疑這條消息的真實性,隻有古寒山集體相信。


    現在林明軒打破化骨境年齡限製的消息成真之後,大多數大教仍然在盡最後的努力將這個消息當成假的,古寒山已經在歡呼雀躍了。


    為什麽?因為如果真的有九歲就能突破化骨境的人,不就說明明將軍真的快要回來了嗎?


    “那麽接下來,隻要靜候時機,等待著第二個條件達成了。”第一小將薑善文緩緩開口。


    幾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古寒山的中心地帶——那裏是明將軍臣殊長眠的地方。


    在那陵墓之中,偌大的墓室之中,幾顆明珠散發著幽幽的光。


    距離臣殊下葬已經過去了數千年,再神奇的明珠放到現在也已經開始發黑了。


    就著黯淡的光,還是能較為清晰地看到,墓室的正中央靜靜地躺著一口三米多長的巨棺。棺槨漆黑深邃,不知是用什麽材料打造的,看起來並不華麗,但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壓迫感。


    在那棺槨的上方,光線照不到的地方,一口一米五不到的小棺淩空而起,毫無支撐地懸浮著,裝飾得相當華麗。隻是這口棺材實在是小了一些,還不足下方那口巨棺的一半長,相比之下,倒有些像是一個孩子。


    巨棺和那口小棺都位於九重台階之上,九為極數,把自己的棺槨放在九重天台上,不是一般人敢幹的。


    而在那九重台之下,七口幾乎一樣的棺槨環繞九重台放置。棺槨分首尾,其首朝向九重台,似是在朝拜。


    輕微的聲響在安靜的墓室中格外明顯。


    在那七口棺槨之中,其中一口的棺材蓋正緩緩移動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界漩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繞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繞頸並收藏靈界漩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