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四
吃早餐的時候,陳東接到了市委書記周義田的電話,周書記的聲音很疲憊,帶著歉疚,匯報了昨天審訊的結果,陳東聽了,臉色很嚴肅,最後說了句\"辛苦了\",就掛斷了電話,羅芬看見陳東臉色不好,心裏有點害怕,說老實話,她是有點怕這個女婿的,平時見麵不多,見麵總是前呼後擁,不知道這個女婿當了多大的官,有時甚至想,女婿該不會是黑老大吧,但還是試探性地問了一句:“上午要走嗎?”她可不管問發生了什麽事,自家姑娘都沒有問。
\"不走,我們今天想玩一天,可以嗎?\"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一年都行。\"羅芬高興起來,心想肯定事不大,事大就不會在這裏玩了。
“昨天送天然來的那個女司機就是蓉姐,下午家裏來混混鬧事了,現在這些人已經全部抓到了,要判刑,剛才的電話就是衝這事的,你老不要擔心。”
\"哦,人該沒傷著吧,我不擔心,不擔心,人沒傷著就好,好!”羅芬長長舒了一口氣,連說了幾個“不擔心”和\"好\"。
上午,郭雲燦開車回陽江,配合萬師傅處理店裏的事,這是陳東有意鍛煉郭雲燦,郭雲燦這次隨陳東出任務,進步很大,已經破格晉升為中尉了,和楊天明隻差一個級別了。
陳愛民和李慧都沒有回陽江,因為陳東在鄉下住一天實在太難得了,都留下來陪他。
上午,一群人浩浩蕩蕩去給祖父祖母掃墓,與其說是掃墓,倒不如說是去踏青,因為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有悲戚緬懷的神色,不是他們心腸硬,不孝順,是祖父祖母子女太多,子孫輩也多,盡管羅芬照顧臥床不起的祖母三年,但陳愛民和陳曉萍也沒有得到過祖父祖母特別地愛憐,陳定國年青時木訥少言,而羅芬又精明,所以夫妻倆都不討老人喜歡。祖母經常詛咒羅芬不會生孩子,替別人養女兒.,不好的記憶總是會被記住一輩子,陳曉萍所能記住的祖母,總是罵她\"死倆子\"(方言,死女孩子)的咬牙切齒的模樣,但她不恨祖母,一個除了能夠言語攻擊之外再無其他長處的農村老女人,能掀起什麽風浪,她不是照樣讀書結婚生娃嗎?
路上,垂柳依依,春風習習,天然像隻快樂的小鳥,一會兒挑路邊的花草踩,一蹦一跳的,陳曉萍笑女兒惡趣味;一會兒要折水池邊的柳枝編花環。陳東怕女兒掉到水裏,就自己動手去折柳枝,天然嚷嚷著指揮爸爸,要折一些漂亮的柳枝,一會兒這枝,一會兒那枝,一個堂堂的陸軍少將,不,馬上就是中將了,被女兒指揮得團團轉,還樂此不疲。
祖父祖母的墓地已是芳草萋萋,上麵插了幾根清明吊子,有氣無力地,隨時會被風吹掉落,估計是哪個叔叔或者姑姑的傑作,來掃墓也隻是做個樣子罷了。現在住在本村的隻有陳定國和陳定貴兩兄弟,但老人走後,兩兄弟就隻是過節才走動的親戚了。陳定梅回老家,一般是留在陳定國家,也從不到陳定貴家裏去。羅芬和陳定國負責把墳墓上的雜草淸除;陳愛民和陳東燒紙錢上香,陳東沒做過這樣的事,他就跟著陳愛明,有樣學樣;天然和陳曉萍把一些花花綠綠的清明吊子插在墳墓上,圍繞著墓地插了一圈;葉紅軍和蘭子則四處閑逛,祭祖是陳家人的事,他們不必參與。
一會兒,墓地變得清爽起來,插了一圈的五顏六色的清明吊子迎風飄揚,正中一個大紅燈籠高高搭起,耀武揚威似的,使得祖父祖母的墓地在眾多的墓地中裏顯得格外醒目,格外氣派。祖父祖母大概怎麽也不會想到,當初撿來的“倆子”,能讓自己死後享受榮光;而自己疼愛的那些親孫子孫女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清明節來掃個墓。
跪拜,磕頭,說些祝福的話,每一個環節虔誠無比,陳定國和羅芬在前,其他人在後,祭拜完畢,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到坡地去看園田,今年的坡地種的玉米、黃豆和碗豆,還有大棚黃瓜,天然看見了黃瓜,就要進大棚去摘,被陳定國製止了,說大棚裏麵空氣不好,怕中毒,他把大棚敞開,透了一會兒氣,才自己進去摘。陳曉萍說:“怎麽學的書本知識都忘了,封閉的大棚裏有二氧化碳,會讓人窒息。”陳天然吐了吐舌頭,她今天的確冒失了。
吃早餐的時候,陳東接到了市委書記周義田的電話,周書記的聲音很疲憊,帶著歉疚,匯報了昨天審訊的結果,陳東聽了,臉色很嚴肅,最後說了句\"辛苦了\",就掛斷了電話,羅芬看見陳東臉色不好,心裏有點害怕,說老實話,她是有點怕這個女婿的,平時見麵不多,見麵總是前呼後擁,不知道這個女婿當了多大的官,有時甚至想,女婿該不會是黑老大吧,但還是試探性地問了一句:“上午要走嗎?”她可不管問發生了什麽事,自家姑娘都沒有問。
\"不走,我們今天想玩一天,可以嗎?\"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一年都行。\"羅芬高興起來,心想肯定事不大,事大就不會在這裏玩了。
“昨天送天然來的那個女司機就是蓉姐,下午家裏來混混鬧事了,現在這些人已經全部抓到了,要判刑,剛才的電話就是衝這事的,你老不要擔心。”
\"哦,人該沒傷著吧,我不擔心,不擔心,人沒傷著就好,好!”羅芬長長舒了一口氣,連說了幾個“不擔心”和\"好\"。
上午,郭雲燦開車回陽江,配合萬師傅處理店裏的事,這是陳東有意鍛煉郭雲燦,郭雲燦這次隨陳東出任務,進步很大,已經破格晉升為中尉了,和楊天明隻差一個級別了。
陳愛民和李慧都沒有回陽江,因為陳東在鄉下住一天實在太難得了,都留下來陪他。
上午,一群人浩浩蕩蕩去給祖父祖母掃墓,與其說是掃墓,倒不如說是去踏青,因為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有悲戚緬懷的神色,不是他們心腸硬,不孝順,是祖父祖母子女太多,子孫輩也多,盡管羅芬照顧臥床不起的祖母三年,但陳愛民和陳曉萍也沒有得到過祖父祖母特別地愛憐,陳定國年青時木訥少言,而羅芬又精明,所以夫妻倆都不討老人喜歡。祖母經常詛咒羅芬不會生孩子,替別人養女兒.,不好的記憶總是會被記住一輩子,陳曉萍所能記住的祖母,總是罵她\"死倆子\"(方言,死女孩子)的咬牙切齒的模樣,但她不恨祖母,一個除了能夠言語攻擊之外再無其他長處的農村老女人,能掀起什麽風浪,她不是照樣讀書結婚生娃嗎?
路上,垂柳依依,春風習習,天然像隻快樂的小鳥,一會兒挑路邊的花草踩,一蹦一跳的,陳曉萍笑女兒惡趣味;一會兒要折水池邊的柳枝編花環。陳東怕女兒掉到水裏,就自己動手去折柳枝,天然嚷嚷著指揮爸爸,要折一些漂亮的柳枝,一會兒這枝,一會兒那枝,一個堂堂的陸軍少將,不,馬上就是中將了,被女兒指揮得團團轉,還樂此不疲。
祖父祖母的墓地已是芳草萋萋,上麵插了幾根清明吊子,有氣無力地,隨時會被風吹掉落,估計是哪個叔叔或者姑姑的傑作,來掃墓也隻是做個樣子罷了。現在住在本村的隻有陳定國和陳定貴兩兄弟,但老人走後,兩兄弟就隻是過節才走動的親戚了。陳定梅回老家,一般是留在陳定國家,也從不到陳定貴家裏去。羅芬和陳定國負責把墳墓上的雜草淸除;陳愛民和陳東燒紙錢上香,陳東沒做過這樣的事,他就跟著陳愛明,有樣學樣;天然和陳曉萍把一些花花綠綠的清明吊子插在墳墓上,圍繞著墓地插了一圈;葉紅軍和蘭子則四處閑逛,祭祖是陳家人的事,他們不必參與。
一會兒,墓地變得清爽起來,插了一圈的五顏六色的清明吊子迎風飄揚,正中一個大紅燈籠高高搭起,耀武揚威似的,使得祖父祖母的墓地在眾多的墓地中裏顯得格外醒目,格外氣派。祖父祖母大概怎麽也不會想到,當初撿來的“倆子”,能讓自己死後享受榮光;而自己疼愛的那些親孫子孫女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清明節來掃個墓。
跪拜,磕頭,說些祝福的話,每一個環節虔誠無比,陳定國和羅芬在前,其他人在後,祭拜完畢,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到坡地去看園田,今年的坡地種的玉米、黃豆和碗豆,還有大棚黃瓜,天然看見了黃瓜,就要進大棚去摘,被陳定國製止了,說大棚裏麵空氣不好,怕中毒,他把大棚敞開,透了一會兒氣,才自己進去摘。陳曉萍說:“怎麽學的書本知識都忘了,封閉的大棚裏有二氧化碳,會讓人窒息。”陳天然吐了吐舌頭,她今天的確冒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