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最後一天,小妞公考,考完以後她覺得考試內容廣泛且複雜,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涵蓋的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多個模塊,又太過於困難,分數應該不會很高。
我安慰小妞不要想那麽多,既然考過了,不管分多分少,已經成為定數,往後的日子該開心還是得開心,讓她約著朋友去到處玩一玩散散心。
小妞在春城生活,幾乎是沒有朋友的,說得上話的也隻有一個同學單麗春,她不想外出,我就給她找來今年新的電視劇看。小妞看了一部叫蝸居的現代劇,看了三部狄仁傑,還有其它幾部韓劇,都是我提供的免費網站看的。
我有一個影視群,裏麵“高人”很多,世界上隻有出現過的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幾乎全能找得到,而且我也是其中能輕鬆尋找到資源的一員,直到現在,不少朋友有想找的電影、音樂,我都能找到。
電腦公司的活我繼續幹著,這一幹就幹到了臘月二十九,晚上經理宴請所有員工到春城市中心吃飯,雖說吃的很簡單,不過是些家常滇南菜肴,但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卻格外融洽。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這一年工作中的點滴趣事,歡聲笑語不斷。平日裏嚴肅的經理此刻也放下了架子,和大家開著玩笑,感謝每個人一年的辛勤付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有人開始一展歌喉,雖然歌聲算不上美妙,但那份真誠和歡樂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場簡單而溫馨的聚餐,讓我又回憶起了在京城工作的場景,回憶起了京城的那些同事。
京城的工作是我的親表哥給介紹的,以前提起過那個公司的名字—京城聯控科技發展公司。公司不大,連上經理也隻不過十幾人,在裏麵上班的大多還是大學裏的同學。我進入公司沒幾天,老六高明成便輟學加入了這裏,他天生是一塊做銷售的料,短短一年就成了公司銷冠。金子囑咐過他,讓他照應著我點,直到老六離開公司去創業,每天的午飯幾乎都是他請我的。
幾個弟兄畢業以後,老二張波和老三張超回了晉城,老四江波、老五運明朋、老八李崢也加入了我所在的公司,他們各有所長,一邊做銷售一邊做技術,吃吃喝喝過了兩年,那兩年裏我們過的真的很開心。
在京城那座繁華又充滿壓力的城市裏,我們一同擠在狹小的出租屋,雖然條件簡陋,但每天下班回到那個小小的“家”,彼此的陪伴讓一切都變得溫馨起來。早上我們會一起匆忙洗漱,然後啃著路邊買的包子油條趕去上班。晚上,我們會圍坐在那張破舊的小桌旁,分享著一天的見聞,互相吐槽工作中的煩惱,也會為彼此取得的一點點小成就而歡呼慶祝。
周末雙休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去逛周邊的公園,哪怕隻是坐在草地上曬曬太陽,也覺得無比愜意。偶爾大家湊錢去吃一頓大餐,那便是我們最奢侈的享受。有時候為了省點錢,我們會一起走好幾公裏路,卻也不覺得累,一路上有說有笑。
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希望和快樂,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相信隻要一起努力,未來一定會更好。那些一起拚搏的時光,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至今想起,仍讓人心生溫暖。
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我覺得隻要遇到真心朋友,新友也會和老友一樣對待,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才漸漸明白,事實並非總是如此。新朋友的出現,最初總是充滿了新鮮和激情,大家相互傾訴,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然而,時間就像一把無情的篩子,慢慢地篩去了那些不夠深厚的情誼。
隨著各自生活軌跡的變化,那些老友,即使多年不見,再次相聚時,依然能瞬間找回熟悉的感覺,無需多言,便能讀懂彼此的心思。歲月的洗禮讓這份情誼更加醇厚,如同一壇陳釀,越久越香。
算起來,我和幾位把我當親弟弟的老哥哥們好久沒聯係了,不知道他們過的還好不好?嗯…,應該是好的吧,他們個個比我勤快,個個比我精明,個個也有生活的方向,肯定會過的很好。
吃完聚會餐,各自坐車回家,我和小櫻正好是一條路線,坐84路去往龍泉路,兩個人坐在車上聊天。
“小櫻子,明年我就不來了。”我小聲說道。
“咦,為哪樣呀。”小櫻眨巴著那雙明亮亮的大眼睛問道。
“有事,估計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喝了一些酒,臉微微泛紅看向她。
“那,那好可惜。”小櫻低下頭,像是突然想到什麽心事。
“猛泐那邊怎麽樣了?”小櫻是那裏的人,問她是最直觀的。
“拆完了,現在是一片空地,什麽都沒有了。”沉默一會兒,小櫻說道。
感受菩提大榕樹下那些女魅的視覺,漆黑一片,什麽都看不到,也許我該喚醒她們,讓她們也躲到花樹村山脈,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長長一段路程,我和小櫻都沒有再說話,她有她的心事,我也有我的心事。
到了龍泉路財經大學,小櫻要下車了,下車之前她說道:“小金子,再見。”
“再見。”一聲再見往後幾十年裏我再也沒有見過小櫻,但是,我們在社交軟件上一直保持聯係。
看小櫻的動態,一二年她回到了潞西母親那裏,開了一家叫囍?花園宅院的餐廳。餐廳裏有一隻叫旺旺的羊駝,有一隻純白的大孔雀,有一隻叫佩奇的小香豬,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兔子,每當空閑下來,小櫻滔滔不絕講著那些毛孩子的趣事,顯得餐廳非常有愛。 而且,餐廳裏的獨特傣味更是一絕,你們若是作為一個遊客,菜品都能接受且喜愛,環境更是鬧中取靜,舒適休閑。
我安慰小妞不要想那麽多,既然考過了,不管分多分少,已經成為定數,往後的日子該開心還是得開心,讓她約著朋友去到處玩一玩散散心。
小妞在春城生活,幾乎是沒有朋友的,說得上話的也隻有一個同學單麗春,她不想外出,我就給她找來今年新的電視劇看。小妞看了一部叫蝸居的現代劇,看了三部狄仁傑,還有其它幾部韓劇,都是我提供的免費網站看的。
我有一個影視群,裏麵“高人”很多,世界上隻有出現過的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幾乎全能找得到,而且我也是其中能輕鬆尋找到資源的一員,直到現在,不少朋友有想找的電影、音樂,我都能找到。
電腦公司的活我繼續幹著,這一幹就幹到了臘月二十九,晚上經理宴請所有員工到春城市中心吃飯,雖說吃的很簡單,不過是些家常滇南菜肴,但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卻格外融洽。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這一年工作中的點滴趣事,歡聲笑語不斷。平日裏嚴肅的經理此刻也放下了架子,和大家開著玩笑,感謝每個人一年的辛勤付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有人開始一展歌喉,雖然歌聲算不上美妙,但那份真誠和歡樂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場簡單而溫馨的聚餐,讓我又回憶起了在京城工作的場景,回憶起了京城的那些同事。
京城的工作是我的親表哥給介紹的,以前提起過那個公司的名字—京城聯控科技發展公司。公司不大,連上經理也隻不過十幾人,在裏麵上班的大多還是大學裏的同學。我進入公司沒幾天,老六高明成便輟學加入了這裏,他天生是一塊做銷售的料,短短一年就成了公司銷冠。金子囑咐過他,讓他照應著我點,直到老六離開公司去創業,每天的午飯幾乎都是他請我的。
幾個弟兄畢業以後,老二張波和老三張超回了晉城,老四江波、老五運明朋、老八李崢也加入了我所在的公司,他們各有所長,一邊做銷售一邊做技術,吃吃喝喝過了兩年,那兩年裏我們過的真的很開心。
在京城那座繁華又充滿壓力的城市裏,我們一同擠在狹小的出租屋,雖然條件簡陋,但每天下班回到那個小小的“家”,彼此的陪伴讓一切都變得溫馨起來。早上我們會一起匆忙洗漱,然後啃著路邊買的包子油條趕去上班。晚上,我們會圍坐在那張破舊的小桌旁,分享著一天的見聞,互相吐槽工作中的煩惱,也會為彼此取得的一點點小成就而歡呼慶祝。
周末雙休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去逛周邊的公園,哪怕隻是坐在草地上曬曬太陽,也覺得無比愜意。偶爾大家湊錢去吃一頓大餐,那便是我們最奢侈的享受。有時候為了省點錢,我們會一起走好幾公裏路,卻也不覺得累,一路上有說有笑。
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希望和快樂,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相信隻要一起努力,未來一定會更好。那些一起拚搏的時光,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至今想起,仍讓人心生溫暖。
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我覺得隻要遇到真心朋友,新友也會和老友一樣對待,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才漸漸明白,事實並非總是如此。新朋友的出現,最初總是充滿了新鮮和激情,大家相互傾訴,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然而,時間就像一把無情的篩子,慢慢地篩去了那些不夠深厚的情誼。
隨著各自生活軌跡的變化,那些老友,即使多年不見,再次相聚時,依然能瞬間找回熟悉的感覺,無需多言,便能讀懂彼此的心思。歲月的洗禮讓這份情誼更加醇厚,如同一壇陳釀,越久越香。
算起來,我和幾位把我當親弟弟的老哥哥們好久沒聯係了,不知道他們過的還好不好?嗯…,應該是好的吧,他們個個比我勤快,個個比我精明,個個也有生活的方向,肯定會過的很好。
吃完聚會餐,各自坐車回家,我和小櫻正好是一條路線,坐84路去往龍泉路,兩個人坐在車上聊天。
“小櫻子,明年我就不來了。”我小聲說道。
“咦,為哪樣呀。”小櫻眨巴著那雙明亮亮的大眼睛問道。
“有事,估計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喝了一些酒,臉微微泛紅看向她。
“那,那好可惜。”小櫻低下頭,像是突然想到什麽心事。
“猛泐那邊怎麽樣了?”小櫻是那裏的人,問她是最直觀的。
“拆完了,現在是一片空地,什麽都沒有了。”沉默一會兒,小櫻說道。
感受菩提大榕樹下那些女魅的視覺,漆黑一片,什麽都看不到,也許我該喚醒她們,讓她們也躲到花樹村山脈,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長長一段路程,我和小櫻都沒有再說話,她有她的心事,我也有我的心事。
到了龍泉路財經大學,小櫻要下車了,下車之前她說道:“小金子,再見。”
“再見。”一聲再見往後幾十年裏我再也沒有見過小櫻,但是,我們在社交軟件上一直保持聯係。
看小櫻的動態,一二年她回到了潞西母親那裏,開了一家叫囍?花園宅院的餐廳。餐廳裏有一隻叫旺旺的羊駝,有一隻純白的大孔雀,有一隻叫佩奇的小香豬,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兔子,每當空閑下來,小櫻滔滔不絕講著那些毛孩子的趣事,顯得餐廳非常有愛。 而且,餐廳裏的獨特傣味更是一絕,你們若是作為一個遊客,菜品都能接受且喜愛,環境更是鬧中取靜,舒適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