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周天啟二年,5月5日,北平城東。


    時間,15點左右。


    檢閱台前的士兵都撤了,各自整理集結,呈遭遇戰陣形,模擬戰場的情況。


    30萬人,分布開來甚廣。


    今天有雨,視線不會太好,旗語,狼煙,不太好使。


    最傳統的就是張正坐鎮指揮台,傳令兵,奔馬跑,傳令。


    還要清晰無誤。


    下麵的也要根據傳達的命令做出準確的回應。


    很考驗默契的,還有服從的。


    ……


    這次檢閱台就不再是單純的露天台了,高大的雨傘,羅蓋。


    有椅子還有桌子。


    另外,還有參謀本部的人,十幾組,用望遠鏡觀察著中軍,也就是張正所在的位置,以及左軍,右軍,後軍,前軍,中軍的位置。


    軍隊這麽安排也是為了方便安排指揮。


    一旦張濤這裏傳出命令,中軍位置就會有個傳令兵,用旗語打出。


    不是給周邊的軍隊的,而是給參謀本部的人看的。


    參謀本部的人,有專門盯這個傳令兵位置,並記錄的,同時將沙漏,翻轉,計時。


    其餘,軍隊各位置的前,後,左,右,都有相同傳遞旗語的,這些人,也有專門的參謀本部的人記錄。


    不過在這些位置的傳令兵,都是張正的親兵擔任的,他們要親自聽到各部的軍事主官親自下發命令,然後才會傳遞旗語。


    那些參謀本部的人,觀察,記錄,也是從主觀察人員,將沙漏翻轉的時候,同時翻轉自己各自麵前的沙漏。


    考慮傳令,可不是看,那些傳令兵騎馬的路程,時間。


    而是,看命令清不清晰,下麵的軍事主官領悟到不到位。


    最後,參謀本部的人,會對比一下,記錄,時間,效率,從而分析這次的傳令效果。


    最後再總結,哪裏需要改進。


    這麽多的軍隊,需要接受命令,傳達命令的肯定不是一個。


    所以沙漏也有編號的,主位,和其餘位置的都會對應看自己的編號。


    張正發布的命令,是根據參謀本部給的那個敵軍行動時間表,下達的。


    既是考驗張正的指揮能力,又能檢閱命令是否可以傳達清晰,明了。


    一舉兩得。


    ……


    張濤坐在了,檢閱台上準備的椅子上,順便拿起了準備的望遠鏡,打算觀察。


    “大將軍,開始了。”


    參謀本部的人聽到大營的鼓聲,這是事先開始的信號。


    就趕忙來到了張濤這匯報。


    “嗯,你們記錄好時間,還有指令。”


    張濤也聽見了鼓聲,明白這個。


    “是,大將軍。”


    參謀本部的,除了留下一個可以隨時解答張濤問題的人,其餘的都去旁邊,觀察,記錄了。


    這算是,虛擬對戰的一種,空氣演習。


    張濤拿起了望遠鏡,看了中軍處,張正安排的傳令兵,正在打旗語,低頭對照了桌子上旗語的意思,發現傳令的是給前軍的。


    後麵的意思就不清楚了,張濤自己不懂旗語,之所以知道是給前軍,還是因為旗語前麵的比劃,從桌子上的旗語圖案對照來的。


    打開係統屏幕,記錄時間。


    然後就開始看前軍的反應。


    剛才,旁邊的參謀本部的人也看了。


    “大將軍,剛才那個旗語的意思是,給前軍傳令,發現敵情,防禦準備,盾兵前,長矛手後,列陣,基礎陣。”


    “嗯,我知道了。”


    張濤開始看起了前軍變化。


    時間,磨啊,磨的,還能看到傳令兵疾馳。


    前軍,目前擺的是行軍的陣型。


    看了係統屏幕上的時間,20分鍾過去了,前軍才有動靜,陣型變化挺快。


    不過在這20分鍾內,中軍處又傳出了好幾條命令。


    張濤拿過了虛擬對戰的時刻表,第一局上顯示的是,敵軍還有30分鍾,抵達戰場。


    如果單純從時間上看,也來的及,算是合格。


    就是,張濤自己感覺,時間好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