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殺年豬、分糧食2
穿進年代文我不走劇情 作者:芒果醬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豬肉分完,接著開始分糧食, 大家夥有序排隊,顧健東被沈二柱喊去分糧食了,在糧倉裏扛一袋袋糧食出來。
今年的收成算是不錯,沈二柱為了讓大家夥來年更加努力,和其他幹部商量了一番,今年隊裏的社員,能多分到一斤小麥。
每家每戶能多分到一斤小麥,那可是不少了,他們隊裏的人可不少。
話一出,大家夥紛紛鼓掌,誇他們的大隊長領導有方,誇隊裏的幹部幹實事。
沈二柱笑嗬嗬的拿著喇叭說了半個小時的話,大概意思是大家夥來年一起努力,爭取把生產搞上去,爭取拿到先進大隊。
俗話說不想拿先進不是好大隊,沈二柱一直兢兢業業的帶領大家搞生產,就是想拿先進大隊的名頭。
不僅他想拿,大家夥也想拿,得了先進大隊的名頭,可是好處多多的,工分值錢不說, 有了先進大隊的名頭,
家裏的兒子、閨女說親都好說,一說他們大隊是先進大隊,別人都會高看他們一眼。
所以沈二柱說的話,大家夥都是非常積極響應的。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他們的嗓門是真的大,沈舒玉站在人群裏,聽大夥氣勢高昂的聲音, 感覺耳朵被震得嗡嗡響。
沈舒玉能咋,跟著一起喊口號唄。
現在糧食的產量,不像後世那樣,畝產產量高。
這會兒的產量,交了公糧上去,隻能說是餓不死,吃飽是想都不想的,除非吃了這頓,不用吃下頓了。
想到糧食的產量, 沈舒玉心裏的有了思索。
現在分家的人家很少,大多都是父母在不分家,一家子擠在一起,吃一鍋飯,
分糧食,都是全家出動, 也不用板車推,全家老小,一人扛一袋就能把糧食扛回去,
可輪到沈舒玉他們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
沈春玲離婚回來住在家裏, 她每天拿的都是女人的滿工分,多了她幹活,工分多了不少。
除了糧食,還能分到十塊錢。
大房個個都是壯勞力, 幹活也一點都不偷懶,除了糧食, 分到了二十六塊錢。
二房分到了二十三塊錢,三房就少了點,隻有沈三伯、劉盼睇幹活,
他們就算在能幹,一個人也幹不了三個人的活,才分到十七塊錢。
劉盼睇手裏捏著十七塊錢,隻覺得心累,分了家,她幹活一點也沒偷懶,累死累活的,才分到十七塊錢,
等明年孩子生下來了,又多了一張嘴,她劉盼睇怕是得死命幹。
以前一大家子的工分是算在一起的,除了糧食,還能分到七八十塊錢,那時候她還覺得挺多的。
一分家,幹活不能偷懶不說,錢還少了。
這日子可咋過哦, 她期期艾艾的,小聲的說想和公婆一起過日子, 沈三伯都不想搭理她,
這都分家了,她還說這個,“行,等過個十年吧,十年後我和爹娘說,讓他們和我們一塊過日子。”
劉盼睇一噎,她說的是現在,等十年後爹娘說不定都幹不動活了,得等著兒子、兒媳婦伺候,
這男人說這句話,這是讓她們三房伺候公婆, 劉盼睇瞪了一眼他, “我剛剛就隨口一說,你別放在心上。”
沈三伯: “不想跟爹娘一起過日子了?”
“不想了,不想了,分了家,又在一塊吃,這對大房、二房不公平。”
她想個啥,她想現在和公婆一塊吃,是想著公婆能幫襯一把,結果這男人說過十年後,她還想啥啊。
張翠翠聽都忍不住笑了,還是三弟能壓得住三弟妹。
張翠翠對分到的錢還是挺知足的,雖說錢不多,但是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還是能過活的。
有糧食,有錢,這日子比饑荒那些年不知道幸福多少倍,現在起碼沒有人會餓死,偶爾還能吃頓肉,有糖吃。
李彩霞也是滿足的,錢是拿在自己手裏的,明年在努力幹,一年一年的攢錢,他們二房也有家底了。
顧健東下鄉以來天天都是滿工分,除了糧食,他還分到了三塊錢塊錢。
他下鄉沒多久,能分到三塊錢,算是頂好的。
知青們領完糧食都沒回知青宿舍,看到分到這麽多糧食還有錢拿,這可把其他知青羨慕壞了。
他們別說分錢了,不貼錢進去都算好了。
和顧健東同一批下來的知青,就有兩個女知青、一個男知青得貼錢給大隊,
因為他們的工分不夠,之前賒的糧食得還上。
其實沈舒玉家分到的糧食要是精打細算,省著吃,不用花錢買糧食是夠吃的。
但沈老頭、沈老太想大孫女吃好,吃飽, 糧食還是要買的。
等分完糧食,沈老太另外掏錢買了一百斤紅薯、五十斤土豆,一百斤苞穀,五十斤小麥。
不止沈老太買糧食, 沈二奶奶也買了一些,她有個閨女是嫁到城裏的, 也有工作,吃的是商品糧。
但商品糧是定額定量的,家裏有好幾個能吃的孩子,那點商品糧哪夠吃,去糧站買糧食要糧票不說,價格也不便宜。
娘家是鄉下的,所以每年分了糧食,沈二奶奶的閨女都會喊自家老娘買一些粗糧。
村民沒幾個買糧食,他們是天天上工,掙的是夠吃的。
買糧食的更多是知青,不過也沒買多少,買個五十斤算頂天了。
他們是想買多一些,但手裏頭沒那麽多錢。
有個男知青還想問顧健東借錢,顧健東對外人那是小氣的很,
何況這人賊眉鼠眼的,還衝沈舒玉拋了一個媚眼,他怎麽會借錢,不重拳出擊都算好脾氣了。
“不借。”
他說不借,白蘿卜屁顛屁顛的衝過來,還把那個開口借錢的男知青給拱倒了。
把人拱倒了,它還朝人家知青翻白眼、扭屁股。
今年的收成算是不錯,沈二柱為了讓大家夥來年更加努力,和其他幹部商量了一番,今年隊裏的社員,能多分到一斤小麥。
每家每戶能多分到一斤小麥,那可是不少了,他們隊裏的人可不少。
話一出,大家夥紛紛鼓掌,誇他們的大隊長領導有方,誇隊裏的幹部幹實事。
沈二柱笑嗬嗬的拿著喇叭說了半個小時的話,大概意思是大家夥來年一起努力,爭取把生產搞上去,爭取拿到先進大隊。
俗話說不想拿先進不是好大隊,沈二柱一直兢兢業業的帶領大家搞生產,就是想拿先進大隊的名頭。
不僅他想拿,大家夥也想拿,得了先進大隊的名頭,可是好處多多的,工分值錢不說, 有了先進大隊的名頭,
家裏的兒子、閨女說親都好說,一說他們大隊是先進大隊,別人都會高看他們一眼。
所以沈二柱說的話,大家夥都是非常積極響應的。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明年開春,努力搞生產!”
他們的嗓門是真的大,沈舒玉站在人群裏,聽大夥氣勢高昂的聲音, 感覺耳朵被震得嗡嗡響。
沈舒玉能咋,跟著一起喊口號唄。
現在糧食的產量,不像後世那樣,畝產產量高。
這會兒的產量,交了公糧上去,隻能說是餓不死,吃飽是想都不想的,除非吃了這頓,不用吃下頓了。
想到糧食的產量, 沈舒玉心裏的有了思索。
現在分家的人家很少,大多都是父母在不分家,一家子擠在一起,吃一鍋飯,
分糧食,都是全家出動, 也不用板車推,全家老小,一人扛一袋就能把糧食扛回去,
可輪到沈舒玉他們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
沈春玲離婚回來住在家裏, 她每天拿的都是女人的滿工分,多了她幹活,工分多了不少。
除了糧食,還能分到十塊錢。
大房個個都是壯勞力, 幹活也一點都不偷懶,除了糧食, 分到了二十六塊錢。
二房分到了二十三塊錢,三房就少了點,隻有沈三伯、劉盼睇幹活,
他們就算在能幹,一個人也幹不了三個人的活,才分到十七塊錢。
劉盼睇手裏捏著十七塊錢,隻覺得心累,分了家,她幹活一點也沒偷懶,累死累活的,才分到十七塊錢,
等明年孩子生下來了,又多了一張嘴,她劉盼睇怕是得死命幹。
以前一大家子的工分是算在一起的,除了糧食,還能分到七八十塊錢,那時候她還覺得挺多的。
一分家,幹活不能偷懶不說,錢還少了。
這日子可咋過哦, 她期期艾艾的,小聲的說想和公婆一起過日子, 沈三伯都不想搭理她,
這都分家了,她還說這個,“行,等過個十年吧,十年後我和爹娘說,讓他們和我們一塊過日子。”
劉盼睇一噎,她說的是現在,等十年後爹娘說不定都幹不動活了,得等著兒子、兒媳婦伺候,
這男人說這句話,這是讓她們三房伺候公婆, 劉盼睇瞪了一眼他, “我剛剛就隨口一說,你別放在心上。”
沈三伯: “不想跟爹娘一起過日子了?”
“不想了,不想了,分了家,又在一塊吃,這對大房、二房不公平。”
她想個啥,她想現在和公婆一塊吃,是想著公婆能幫襯一把,結果這男人說過十年後,她還想啥啊。
張翠翠聽都忍不住笑了,還是三弟能壓得住三弟妹。
張翠翠對分到的錢還是挺知足的,雖說錢不多,但是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還是能過活的。
有糧食,有錢,這日子比饑荒那些年不知道幸福多少倍,現在起碼沒有人會餓死,偶爾還能吃頓肉,有糖吃。
李彩霞也是滿足的,錢是拿在自己手裏的,明年在努力幹,一年一年的攢錢,他們二房也有家底了。
顧健東下鄉以來天天都是滿工分,除了糧食,他還分到了三塊錢塊錢。
他下鄉沒多久,能分到三塊錢,算是頂好的。
知青們領完糧食都沒回知青宿舍,看到分到這麽多糧食還有錢拿,這可把其他知青羨慕壞了。
他們別說分錢了,不貼錢進去都算好了。
和顧健東同一批下來的知青,就有兩個女知青、一個男知青得貼錢給大隊,
因為他們的工分不夠,之前賒的糧食得還上。
其實沈舒玉家分到的糧食要是精打細算,省著吃,不用花錢買糧食是夠吃的。
但沈老頭、沈老太想大孫女吃好,吃飽, 糧食還是要買的。
等分完糧食,沈老太另外掏錢買了一百斤紅薯、五十斤土豆,一百斤苞穀,五十斤小麥。
不止沈老太買糧食, 沈二奶奶也買了一些,她有個閨女是嫁到城裏的, 也有工作,吃的是商品糧。
但商品糧是定額定量的,家裏有好幾個能吃的孩子,那點商品糧哪夠吃,去糧站買糧食要糧票不說,價格也不便宜。
娘家是鄉下的,所以每年分了糧食,沈二奶奶的閨女都會喊自家老娘買一些粗糧。
村民沒幾個買糧食,他們是天天上工,掙的是夠吃的。
買糧食的更多是知青,不過也沒買多少,買個五十斤算頂天了。
他們是想買多一些,但手裏頭沒那麽多錢。
有個男知青還想問顧健東借錢,顧健東對外人那是小氣的很,
何況這人賊眉鼠眼的,還衝沈舒玉拋了一個媚眼,他怎麽會借錢,不重拳出擊都算好脾氣了。
“不借。”
他說不借,白蘿卜屁顛屁顛的衝過來,還把那個開口借錢的男知青給拱倒了。
把人拱倒了,它還朝人家知青翻白眼、扭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