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沒在家裏。”袁紹強說,“你們幾點回來的?”
“袁澤說你規定他九點前到家,我們也沒怎麽玩,我記得我到家的時候還不到九點。”
“你打袁澤電話試試。”王斌父親提醒。
“打過了,現在是關機。九點多還能打通,但是沒人接,現在就關機了。”袁紹強已是滿頭大汗,袁澤媽媽都快要哭出來了。
“你先別急啊,說不定孩子貪玩呢。”
“不可能,我家小澤不會的。”袁澤媽媽帶著哭腔說道。
“那我們一起去找找吧。可能在附近什麽地方呢。”
因為袁紹強的拍門聲,周圍幾戶人家也都被吵醒了。一聽孩子不見了,大家都很熱心地開始提建議。
“袁澤媽媽,你先報警。我們在這周邊找找看看,說不定能找到。”
其實有人已經在心裏嘀咕,可能要出事。因為孩子走丟,在這一片即將拆遷的區域,已經不是第一個了。最近半年,已經走丟了三個小孩了,都沒有找回來。加上袁澤,應該是四個了。
派出所的值班警察接到報警後,也高度重視,已經下班的派出所所長將所有人員都叫了回來,大家開始分頭查找。
直到淩晨3點,幫忙的鄰居們將拆遷區周邊都找遍了也沒有,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也就陸續回去了。
回去前,有人寬慰袁紹強:“很可能去同學家了,你也別太擔心。”
實際上,這就隻是一句寬慰的話而已,跟袁澤關係不錯的幾個同學家裏都打過電話了,並沒有袁澤的消息。
袁澤媽媽等在派出所裏,怕她出什麽意外,李所長讓她在派出所等消息。她的手裏緊緊拽著手機,過一會就撥打一次袁澤的電話,可惜一直是關機狀態。
淩晨五點,派出所的人也都回來,周邊的網吧,ktv,甚至酒吧都找過了,沒有袁澤的身影。
看到警察回來,袁澤媽媽馬上站了起來,伸長脖子往他們身後看,希望他們的後麵會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可惜事實讓他失望了,袁澤並沒有跟他們一起回來。
兒子丟了,袁澤父母就像是失了心魂般,也毫無理智可言了。
“沒找到?”
“沒找到。”李所長說,“袁澤都16歲了,應該去什麽地方玩了,你們不用擔心。說不定明天早上他就回來了。”
“那你們現在準備做什麽?”袁澤媽媽看到警察們走進辦公室,在座位上坐了下來,“人沒找到,你們怎麽能回來。趕緊去找啊!”
“袁澤媽媽,我們都找了一夜了,大家總得喝口水吧。”
李所長的話才說完,袁澤媽媽就開始拉離自己最近的一個警察:“去找啊,去找啊!”
“你神經病啊。首先你孩子已經16歲了,並不算未成年人,其次他找不到還不足10個小時。你知道未成年走失24小時才能立案嗎?你這個兩樣都不搭,我們辛苦了一夜。你們家長就這樣對待我們警察?還有,我們見過太多這種孩子跟父母鬧別扭,特意躲起來的事情。”
“我家孩子不會的,他很聽話的。”
“越聽話的孩子,叛逆起來反而越叛逆。因為平時壓抑太多了。”
“我要投訴你,你不光不找人,還誣陷我們。”袁澤媽媽用食指指著這名警察,聲音尖銳。
“算了,算了,小何。別跟她一般見識,她孩子不見了心裏著急。”
“那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啊。我們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又叫回來找了一夜,還要這麽說我們。”
另外的警察過來勸解,把他從座位上拉了起來:“你去休息室睡一會吧。”
袁澤爸媽覺得這樣不行,而在幫忙尋找孩子的人中,也有之前走丟孩子的家長,幾人一合計,就往市公安局大門區堵局長去了,這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顧琛他們了解完案情的大致情形後,就讓家長們先回去等消息。
“我不回去,我知道我們一回去,你們肯定把這件事往拖了。之前他們幾家孩子走丟的時候,派出所也是這麽說的,最後孩子都沒能找回來。”袁紹強的情緒最激動,可能他的孩子是剛剛走丟的原因。
“要相信我們警方。”顧琛對他說,“我們需要集中精力來找孩子,你們回家去等著,說不定孩子就自己回來呢。對吧?”
袁澤父母對視一眼,沒動。
“再說,養好精神,多想想孩子平時的細節情況,有想到了馬上給我們電話。”顧琛說道,“相信我們。”
大概顧琛堅定的眼神讓他們覺得心安,終於他們不再堅持留守在警局。顧琛安排了人送他們幾個回家。
家長走後,顧琛安排了一次隊內會議,他請葛清他們也出去。
“不行,你們康局答應過的,可以跟拍案子的過程。”
“那也不是全部。如果你把我們的分析過程都拍出去了,萬一罪犯知道了,他就可以提前做預防了。”
“我保證我們不會提前播放的。”
“不行。我有我的原則,請你出去。”顧琛絲毫不退讓,做著請的姿勢。
葛清看這個警察板著臉,毫不留情的樣子,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跺了跺腳,對攝像師說:“走吧,找他們局長去。”
會議室的牆上,此刻已經貼了一張西城區拆遷區域的放大地圖,幾個走失孩子的方位都被圈了出來。
老張先開口說:“這幾個孩子走丟的區域都很近。看起來,方圓不超過2公裏。”
“嗯,而且走丟的時候,都是晚上。說明凶手還是很小心謹慎,選擇了夜晚作案。”
“但是也不是很晚,時間都在晚上六點半以後,十點之前。晚上六點半,冬天的話這個時間天已經黑了。”
“還有一點,之前走丟的孩子,到現在也沒找到屍體,也沒見人。要不已經被賣到外地,但我覺得可能已經死了。”顧琛補充道。
“這些走丟的孩子,都是男孩。除了昨天晚上不見人的袁澤外,其他幾個都是十歲以下的孩子。”
“袁澤說你規定他九點前到家,我們也沒怎麽玩,我記得我到家的時候還不到九點。”
“你打袁澤電話試試。”王斌父親提醒。
“打過了,現在是關機。九點多還能打通,但是沒人接,現在就關機了。”袁紹強已是滿頭大汗,袁澤媽媽都快要哭出來了。
“你先別急啊,說不定孩子貪玩呢。”
“不可能,我家小澤不會的。”袁澤媽媽帶著哭腔說道。
“那我們一起去找找吧。可能在附近什麽地方呢。”
因為袁紹強的拍門聲,周圍幾戶人家也都被吵醒了。一聽孩子不見了,大家都很熱心地開始提建議。
“袁澤媽媽,你先報警。我們在這周邊找找看看,說不定能找到。”
其實有人已經在心裏嘀咕,可能要出事。因為孩子走丟,在這一片即將拆遷的區域,已經不是第一個了。最近半年,已經走丟了三個小孩了,都沒有找回來。加上袁澤,應該是四個了。
派出所的值班警察接到報警後,也高度重視,已經下班的派出所所長將所有人員都叫了回來,大家開始分頭查找。
直到淩晨3點,幫忙的鄰居們將拆遷區周邊都找遍了也沒有,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也就陸續回去了。
回去前,有人寬慰袁紹強:“很可能去同學家了,你也別太擔心。”
實際上,這就隻是一句寬慰的話而已,跟袁澤關係不錯的幾個同學家裏都打過電話了,並沒有袁澤的消息。
袁澤媽媽等在派出所裏,怕她出什麽意外,李所長讓她在派出所等消息。她的手裏緊緊拽著手機,過一會就撥打一次袁澤的電話,可惜一直是關機狀態。
淩晨五點,派出所的人也都回來,周邊的網吧,ktv,甚至酒吧都找過了,沒有袁澤的身影。
看到警察回來,袁澤媽媽馬上站了起來,伸長脖子往他們身後看,希望他們的後麵會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可惜事實讓他失望了,袁澤並沒有跟他們一起回來。
兒子丟了,袁澤父母就像是失了心魂般,也毫無理智可言了。
“沒找到?”
“沒找到。”李所長說,“袁澤都16歲了,應該去什麽地方玩了,你們不用擔心。說不定明天早上他就回來了。”
“那你們現在準備做什麽?”袁澤媽媽看到警察們走進辦公室,在座位上坐了下來,“人沒找到,你們怎麽能回來。趕緊去找啊!”
“袁澤媽媽,我們都找了一夜了,大家總得喝口水吧。”
李所長的話才說完,袁澤媽媽就開始拉離自己最近的一個警察:“去找啊,去找啊!”
“你神經病啊。首先你孩子已經16歲了,並不算未成年人,其次他找不到還不足10個小時。你知道未成年走失24小時才能立案嗎?你這個兩樣都不搭,我們辛苦了一夜。你們家長就這樣對待我們警察?還有,我們見過太多這種孩子跟父母鬧別扭,特意躲起來的事情。”
“我家孩子不會的,他很聽話的。”
“越聽話的孩子,叛逆起來反而越叛逆。因為平時壓抑太多了。”
“我要投訴你,你不光不找人,還誣陷我們。”袁澤媽媽用食指指著這名警察,聲音尖銳。
“算了,算了,小何。別跟她一般見識,她孩子不見了心裏著急。”
“那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啊。我們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又叫回來找了一夜,還要這麽說我們。”
另外的警察過來勸解,把他從座位上拉了起來:“你去休息室睡一會吧。”
袁澤爸媽覺得這樣不行,而在幫忙尋找孩子的人中,也有之前走丟孩子的家長,幾人一合計,就往市公安局大門區堵局長去了,這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顧琛他們了解完案情的大致情形後,就讓家長們先回去等消息。
“我不回去,我知道我們一回去,你們肯定把這件事往拖了。之前他們幾家孩子走丟的時候,派出所也是這麽說的,最後孩子都沒能找回來。”袁紹強的情緒最激動,可能他的孩子是剛剛走丟的原因。
“要相信我們警方。”顧琛對他說,“我們需要集中精力來找孩子,你們回家去等著,說不定孩子就自己回來呢。對吧?”
袁澤父母對視一眼,沒動。
“再說,養好精神,多想想孩子平時的細節情況,有想到了馬上給我們電話。”顧琛說道,“相信我們。”
大概顧琛堅定的眼神讓他們覺得心安,終於他們不再堅持留守在警局。顧琛安排了人送他們幾個回家。
家長走後,顧琛安排了一次隊內會議,他請葛清他們也出去。
“不行,你們康局答應過的,可以跟拍案子的過程。”
“那也不是全部。如果你把我們的分析過程都拍出去了,萬一罪犯知道了,他就可以提前做預防了。”
“我保證我們不會提前播放的。”
“不行。我有我的原則,請你出去。”顧琛絲毫不退讓,做著請的姿勢。
葛清看這個警察板著臉,毫不留情的樣子,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跺了跺腳,對攝像師說:“走吧,找他們局長去。”
會議室的牆上,此刻已經貼了一張西城區拆遷區域的放大地圖,幾個走失孩子的方位都被圈了出來。
老張先開口說:“這幾個孩子走丟的區域都很近。看起來,方圓不超過2公裏。”
“嗯,而且走丟的時候,都是晚上。說明凶手還是很小心謹慎,選擇了夜晚作案。”
“但是也不是很晚,時間都在晚上六點半以後,十點之前。晚上六點半,冬天的話這個時間天已經黑了。”
“還有一點,之前走丟的孩子,到現在也沒找到屍體,也沒見人。要不已經被賣到外地,但我覺得可能已經死了。”顧琛補充道。
“這些走丟的孩子,都是男孩。除了昨天晚上不見人的袁澤外,其他幾個都是十歲以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