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用問,肯定是火鍋,隻有火鍋才有這麽齊全的食材。”劉安明立馬說道。


    “不一定吧,如果是做水煮肉片也可能有這麽多種菜。”許嫻反駁道。


    “誰家做水煮肉片還放黃喉的?”


    “我家。”許嫻吐了吐舌頭,“真的,不是抬杠。”


    “你們家那是個例,在外麵飯店吃的水煮肉片不可能那麽多配菜的。”


    “那就要找找火鍋店。”


    “可惜他點的這些個菜都很普通,幾乎每家火鍋店都會備這些。”


    “老方不是說是死前一到兩個小時吃的,我們先看看康和苑小區周邊有沒有火鍋店,去排查一下,看看店裏的人有沒有見過死者的。”顧琛說,“如果沒有,車程一小時內的火鍋店就不好找了,太多了。”


    “希望這次讓我們省點力,周邊有人見過他。還有一點,有些火鍋店黃喉和牛蛙這兩個菜不一定會有。”老張提出了他的建議,“我們可以把小區周邊步行3公裏範圍內的火鍋店都調查一下,看看有沒有發現。”


    “老張,我覺得這是白費力氣,凶手怎麽可能跟死者一起在小區周邊吃飯,這不明擺著讓人抓嗎?我覺得肯定是開車的。”


    “開車更容易被拍到?目標更醒目,而且交通監控探頭都是高清的。”老張還是認為走路的可能性更大。


    “那如果是套牌車呢?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吧。”許嫻也覺得開車的可能性更大。


    “許嫻說的這個套牌車當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種情況還需要偷輛車,再搞個套的車牌,這個工作量可不小呢。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選擇這種費力的方式。”


    “是,凶手首選還是以步行,自行車,電瓶車這類不容易引起注意的方式為主。”顧琛說,“我們把調查範圍調整到了三公裏,其實已經考慮了這類輕便的交通工具了。如果是車的話,那還真不好查,估計整個定城的火鍋店都得查一遍,那真的是大海撈針了。”


    顧琛看大家沒再提反對意見,就開始安排任務:“小區周邊的火鍋店的走訪可以讓屬地派出所幫忙,月瑤,你把董宏振的照片導出來一張,我找嶽陽派出所協調下人力明天去調查下。”


    “小李,你們那邊的進展如何?”顧琛又看向了物證科的小李。


    “頭發已經分析過了,確認是染過色的頭發,實際的頭發是黑色的。通過對頭發的分析,我們推斷出這根頭發的擁有者年齡在50歲左右。”


    “50歲左右?”


    “但是是有偏差的,正負5歲。”


    “我說小李,你這偏差有點大。”


    “我們實驗室這設備精度不夠,隻能達到這程度,你們將就一下。而且這份dna也跟數據庫裏的比對過了,現有資料裏沒有與之相匹配的。”


    “筆跡有確認嗎?”


    “確認是董宏振的筆跡。紙和墨也都在車庫裏找到匹配的了,就是拿他孫子的畫畫的紙撕下來的。”


    “所以,這就是董宏振自己在車庫裏寫的。至於是不是自願的,就隻能等抓到凶手了才知道了。”


    “那個吊人的繩子有結論了嗎?”


    “證實是補漁網的線,新的沒用過。而且我們已經在本地找到了一模一樣的,這款漁網線在定城銷量不低,定城各個賣漁具的店都有,臨縣也不少,甚至銷往全國。我今天開車隨意找了幾家漁具店,大的連鎖店和小的門麵店都能輕易買到這款線。”


    “那這樣看來要從漁網線的來曆查起會很難了。”


    “我們物證科是這麽認為的。”


    “漁網線上也沒有其他有用價值,比如皮屑什麽的?”


    “沒有任何發現。”


    接下來,許嫻匯報了關於李美可娘家人的調查情況,26號晚上那天是李美可弟媳的媽媽生日,所以他們一家全部都去弟媳娘家吃飯去了。


    “李美可的父母也去了?”


    “去了。”


    “這倒有點稀奇,要麽這對親家關係真的特別好,要麽是大生日。”


    “不是湊整和湊五的生日,就是很平常的生日。”


    “是在飯店裏吃的,還是家裏?”


    “說是在家裏。”


    “在家裏啊~”顧琛若有所思地重複了一遍。


    “那這個不在場證據也不是很完善。”


    “我去調了李美可娘家樓棟的監控,是四個人一起上的車。弟媳娘家因為住的地方比較偏,城鄉結合部,所以他們那裏沒有監控。也跟他們一家人確認過,當時他們都在一起吃飯,晚上11點半左右才離開。”


    等許嫻說完,就輪到了王東。


    “我想著勒死老董的是魚線,把老董吊起來的是漁網繩,這個凶手勢必跟釣魚有點聯係。所以今天又去找老董的幾個老夥伴聊了聊,順便在他們幾個家裏溜達了下,還向他們求教了釣魚的訣竅。”


    “東哥,你敢情不是去查案,是去學習的。”劉安明開玩笑地說。


    “笑話,你哥這叫策略。我能直白地問,你家有漁網線嗎?那人不得立馬就有了抵觸情緒,哪還能毫無戒備地跟你說話。”


    老張拍了拍劉安明:“看,要學的東西多著呢。”


    “是,東哥你繼續,我洗耳恭聽。”


    “老宋家的車庫,專門用來放他的這些釣魚的寶貝,我沒想到釣魚還需要那麽多裝備。他那裏沒有漁網繩,我確認了好幾遍。其實我去之前也讓安明提前幫我了解過普通的釣魚愛好者是否需要準備漁網繩,他查那個高中女生趙苗苗案子的時候加過一個釣友群,大家都說不需要。除非那個人是撒網抓魚用來賣的,否則那種方法,是享受不了釣魚的樂趣的。”


    “那麽這個漁網繩可能是凶手帶過來的?”


    “很可能。”


    “如果按你說的,這個凶手還應該是個賣魚的?”


    “不一定賣魚為主業,可能賺點外快什麽的。”


    “那要這麽說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畫個凶手的畫像了。”顧琛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城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箐箐芃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箐箐芃芃並收藏定城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