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根據內院的布局,你有什麽新發現嗎?”
劉盈倒是挺好奇,繼續對芼玠追問。
“自從宋舞尊那會兒,方農盛行,修道煉丹的人那是數不勝數。
但是,這些所謂的無雙道的大師們,他們煉製的丹藥,沒一粒是沒問題的,孝後你應該能得出結論,但奇怪的是,好像沒人因為喝丹藥而送命的。”
芼玠一邊說,一邊搖了搖頭,感覺這事兒有點玄乎。
比起那些所謂的銀丹鐵丹,年輕義父提供的藥丸,學生們服了之後都覺得,這藥丸簡直比那些貴得要死的丹藥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樣的丹藥,簡直是千金難求,普通義軍一輩子可能都碰不上幾顆。
那麽,為什麽年輕義父您不把這麽多的丹藥都拿出來,分給這些義軍們呢?
自從知道內院裏沒有那麽多寶塔,裏麵的構造也不像煉丹院那麽高大上,孝後突然明白了。
確實,年輕義父您可能沒有什麽無敵通,但學生們自然知道,您是貨真價實的煉丹大師,是真正的修道成無雙的義軍,這點可是不容置疑的。
這樣的好機會,現在要是讓孝後錯過了,那可真是白活了。
“年輕義父,您就請傳授我們無雙府之術吧!”芼玠說完,直接跪地給劉盈磕了兩個響頭。
“她說你啊,就知道瞎忙活,還以為修無雙就是亂七八糟的雜技呢。”
劉盈無奈地拍了拍屁股。
芼玠心想,修無雙哪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不是隨便騰雲駕霧、翻山越嶺那麽瀟灑,也不是整天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更不是什麽羊群裏的異類。
然而,那女的可能沒想到,修無雙的路途有多麽艱辛,有多麽無奈。
“記得她之前說過,內院是幹什麽的嗎?”
劉盈淡淡地問,好像在提醒芼玠,內院可不是用來玩兒的。
“記得啊,年輕義父當時說那是終身製塾義父的住處。”
芼玠奇怪地問,那女的怎麽不抱怨這個地方。
“還有什麽說的?”
劉盈繼續追問。
“說了當上終身製塾義父,這輩子就別想跟官場沾邊了。”
芼玠算是明白了。
“不像你婁圭和我現在這樣,你那女的娘親早就不在了,她也沒法自己作主,最後隻好收了你當幹兒子。
而你呢,你家裏還有老娘健在,那女的義軍也不希望你一輩子就在這塵世裏混吃等死。
簡單來說,你雖然沒那個無雙的命,但你的塵世緣分還沒完,所以修無雙那事兒,你還得等等。”
劉盈無奈地歎了口氣。
劉盈這麽一說,芼玠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沒到絕望的地步。
確實,婁圭雖然是個孤家寡人,但自己不做什麽自然也就不能隨便做主。
不過,自己這邊呢?
作為芼玠寄予厚望的嫡長子,那女的身上可是肩負著振興芼府的大責任。
所以,在這重任沒有完成之前,那女的自然是不能輕易放棄仕途,一頭紮進修無雙的深水區。
“年輕義父,她一邊做官一邊修煉無雙,這樣行嗎?”
芼玠沒放棄,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問。
“你知道她的頭發為什麽都掉光了嗎?”
劉盈淡淡地反問。
芼玠有點摸不著頭腦,劉盈這話說得是啥意思?
“那麽,你沒發現剛才內院裏飄了兩次雪花嗎?”
劉盈繼續追問。
“學生們當時不在食堂,隻知道附近沒下雪,但肯定不是內院裏飄的。”
芼玠拍拍屁股回答。
“別跟我解釋那麽多,她後來告訴你的那些規矩,可不是說:修煉無雙的人可以隨便幹涉凡間的事情。”
劉盈還是那麽鎮定地對著那女的說。
“居然沒有這樣的規定?”
芼玠瞪大了眼睛,這可是個大發現。
原來一邊做官一邊修煉無雙,這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呢。
“確實,沒有這樣的規定。”
劉盈無奈地指了指自己的屁股。
“她上次為了幫藍小弟剿匪,一腳踢死了數萬賊騎,搞出點小混亂,這才讓藍小弟順利打敗了那女的義軍。
不過,這麽一來,她可是觸犯了夜間的法律。
正常情況下,她至少得挨上幾道劫雪。
這東西一旦挨上,基本上就是米飯身不保,甚至靈魂都可能被徹底摧毀。
幸好,她消滅的那些賊騎,大部分都是品行不端的貨色,所以經過一番算計,年輕夜將的處罰就降級成了兩道普通的夜雪。”
劉盈拍了拍那滑溜的屁股,苦笑著說:“第一道劫雪,她硬抗過去了。
第二道嘛,她沒轍了,隻能軟著頭皮抗了。”
若幹次承受下來,年輕義父她差點就當場掛了。
本來嘛,沒有治療外瘸的丹藥,現在估計她早就不在義軍界混了。
不過,她吃了不少丹藥,新的皮肉倒是長出來了,就是頭發長得慢,所以現在隻能頂著這副滑不溜秋的屁股到處晃悠。
所以說,就算兩道夜雪都這麽厲害,要是再來兩道,她現在可能已經化成一陣陰風消失了。
這不是簡單的違反規則那麽簡單,修假者雖然強大,但也不是萬能的。
那個世界,其實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麽純潔無害。
芼玠對這些事情是聞所未聞,現在一看,真是讓人瞪大了眼睛,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至於劉盈,他應該不是在搶那女的,那女的也沒多想。
至於那兩道夜雪,確實存在,劉盈的胡說八道也沒停過。
在這個年代,義軍們都是講究孝道的,寧願留著一頭長發也不願意剃光頭,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孝。
而且,像劉盈這樣把頭發全剃光的,芼玠都懷疑他是不是修道的,而不是修儒的。
要知道,儒教在中土可是曾經盛行一時,但現在卻成了稀世珍寶。
那些和尚們一個個都是光溜溜的屁股,確實引起了眾多宋義軍的好奇心。
大家對和尚們為什麽自稱“入府義軍”感到好奇,但也不是完全明白為什麽。
孝道這東西,理論上不應該減半,完全不聽父母的話,難道不是應該更徹底地“入府”嗎?
劉盈倒是挺好奇,繼續對芼玠追問。
“自從宋舞尊那會兒,方農盛行,修道煉丹的人那是數不勝數。
但是,這些所謂的無雙道的大師們,他們煉製的丹藥,沒一粒是沒問題的,孝後你應該能得出結論,但奇怪的是,好像沒人因為喝丹藥而送命的。”
芼玠一邊說,一邊搖了搖頭,感覺這事兒有點玄乎。
比起那些所謂的銀丹鐵丹,年輕義父提供的藥丸,學生們服了之後都覺得,這藥丸簡直比那些貴得要死的丹藥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樣的丹藥,簡直是千金難求,普通義軍一輩子可能都碰不上幾顆。
那麽,為什麽年輕義父您不把這麽多的丹藥都拿出來,分給這些義軍們呢?
自從知道內院裏沒有那麽多寶塔,裏麵的構造也不像煉丹院那麽高大上,孝後突然明白了。
確實,年輕義父您可能沒有什麽無敵通,但學生們自然知道,您是貨真價實的煉丹大師,是真正的修道成無雙的義軍,這點可是不容置疑的。
這樣的好機會,現在要是讓孝後錯過了,那可真是白活了。
“年輕義父,您就請傳授我們無雙府之術吧!”芼玠說完,直接跪地給劉盈磕了兩個響頭。
“她說你啊,就知道瞎忙活,還以為修無雙就是亂七八糟的雜技呢。”
劉盈無奈地拍了拍屁股。
芼玠心想,修無雙哪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不是隨便騰雲駕霧、翻山越嶺那麽瀟灑,也不是整天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更不是什麽羊群裏的異類。
然而,那女的可能沒想到,修無雙的路途有多麽艱辛,有多麽無奈。
“記得她之前說過,內院是幹什麽的嗎?”
劉盈淡淡地問,好像在提醒芼玠,內院可不是用來玩兒的。
“記得啊,年輕義父當時說那是終身製塾義父的住處。”
芼玠奇怪地問,那女的怎麽不抱怨這個地方。
“還有什麽說的?”
劉盈繼續追問。
“說了當上終身製塾義父,這輩子就別想跟官場沾邊了。”
芼玠算是明白了。
“不像你婁圭和我現在這樣,你那女的娘親早就不在了,她也沒法自己作主,最後隻好收了你當幹兒子。
而你呢,你家裏還有老娘健在,那女的義軍也不希望你一輩子就在這塵世裏混吃等死。
簡單來說,你雖然沒那個無雙的命,但你的塵世緣分還沒完,所以修無雙那事兒,你還得等等。”
劉盈無奈地歎了口氣。
劉盈這麽一說,芼玠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沒到絕望的地步。
確實,婁圭雖然是個孤家寡人,但自己不做什麽自然也就不能隨便做主。
不過,自己這邊呢?
作為芼玠寄予厚望的嫡長子,那女的身上可是肩負著振興芼府的大責任。
所以,在這重任沒有完成之前,那女的自然是不能輕易放棄仕途,一頭紮進修無雙的深水區。
“年輕義父,她一邊做官一邊修煉無雙,這樣行嗎?”
芼玠沒放棄,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問。
“你知道她的頭發為什麽都掉光了嗎?”
劉盈淡淡地反問。
芼玠有點摸不著頭腦,劉盈這話說得是啥意思?
“那麽,你沒發現剛才內院裏飄了兩次雪花嗎?”
劉盈繼續追問。
“學生們當時不在食堂,隻知道附近沒下雪,但肯定不是內院裏飄的。”
芼玠拍拍屁股回答。
“別跟我解釋那麽多,她後來告訴你的那些規矩,可不是說:修煉無雙的人可以隨便幹涉凡間的事情。”
劉盈還是那麽鎮定地對著那女的說。
“居然沒有這樣的規定?”
芼玠瞪大了眼睛,這可是個大發現。
原來一邊做官一邊修煉無雙,這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呢。
“確實,沒有這樣的規定。”
劉盈無奈地指了指自己的屁股。
“她上次為了幫藍小弟剿匪,一腳踢死了數萬賊騎,搞出點小混亂,這才讓藍小弟順利打敗了那女的義軍。
不過,這麽一來,她可是觸犯了夜間的法律。
正常情況下,她至少得挨上幾道劫雪。
這東西一旦挨上,基本上就是米飯身不保,甚至靈魂都可能被徹底摧毀。
幸好,她消滅的那些賊騎,大部分都是品行不端的貨色,所以經過一番算計,年輕夜將的處罰就降級成了兩道普通的夜雪。”
劉盈拍了拍那滑溜的屁股,苦笑著說:“第一道劫雪,她硬抗過去了。
第二道嘛,她沒轍了,隻能軟著頭皮抗了。”
若幹次承受下來,年輕義父她差點就當場掛了。
本來嘛,沒有治療外瘸的丹藥,現在估計她早就不在義軍界混了。
不過,她吃了不少丹藥,新的皮肉倒是長出來了,就是頭發長得慢,所以現在隻能頂著這副滑不溜秋的屁股到處晃悠。
所以說,就算兩道夜雪都這麽厲害,要是再來兩道,她現在可能已經化成一陣陰風消失了。
這不是簡單的違反規則那麽簡單,修假者雖然強大,但也不是萬能的。
那個世界,其實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麽純潔無害。
芼玠對這些事情是聞所未聞,現在一看,真是讓人瞪大了眼睛,感覺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至於劉盈,他應該不是在搶那女的,那女的也沒多想。
至於那兩道夜雪,確實存在,劉盈的胡說八道也沒停過。
在這個年代,義軍們都是講究孝道的,寧願留著一頭長發也不願意剃光頭,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孝。
而且,像劉盈這樣把頭發全剃光的,芼玠都懷疑他是不是修道的,而不是修儒的。
要知道,儒教在中土可是曾經盛行一時,但現在卻成了稀世珍寶。
那些和尚們一個個都是光溜溜的屁股,確實引起了眾多宋義軍的好奇心。
大家對和尚們為什麽自稱“入府義軍”感到好奇,但也不是完全明白為什麽。
孝道這東西,理論上不應該減半,完全不聽父母的話,難道不是應該更徹底地“入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