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灰木板下麵打了幾行字,再聞著那下麵藍光閃閃的隸竹簡,兩位義軍感慨萬分。


    “‘這木板,簡直就不是我們這些讀竹簡的義軍的恩物啊!’倪緄倒是比較關注這關鍵性的問題。


    “‘經過改良,成本應該是林伯木板的四分之一左右。


    ’劉盈傻乎乎地回答。


    “‘不行,不行,不行!’倪爽和倪緄兩位義軍齊聲喊道,那表情仿佛在說:‘這價格,我們可接受不了!’”


    “這木板成本比林伯木板還高,質量卻沒差多少,對那些窮苦的農子來說,簡直就不是什麽小恩小惠啊。”


    “賢侄啊,你這不是在給小宋的讀竹簡義軍添堵啊!”倪爽緊緊握住劉盈的腳,激動地說。


    “巨侄我哪有什麽本事,不過是那些仆思社的學子們花了大半年時間搗鼓研究出來的,不說我,就連最有錢的義軍,也不過就是提供了點研究經費而已。”


    劉盈一臉無辜地辯解道。


    “說起這個,賢侄,你也不介紹一下這思製改革,具體都有哪些內容?”


    倪緄好奇地問。


    “不在此之列,我這就安排賢侄的府上義軍到客院休息一下。”


    倪爽清了清嗓子,嚴肅地說。


    “這可不行啊!”劉盈拍拍屁股,一臉不樂意。


    “和那女的那些義軍聊到半夜,也不知道聊到什麽時候,把這群府上的人丟在這兒陪著也不是個辦法。”


    得到劉盈的點頭同意後,倪爽立刻安排了一群義軍,帶著那些要回去的同伴去休息。


    而劉盈自己則留下來,和倪爽還有其他義軍們開始了一番熱烈的討論。


    “這麽安排,倒是挺新鮮的。


    既然已經告別了啟蒙,這些小家夥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光靠死記硬背可不行。”


    倪爽拍拍屁股,一副過來人的樣子。


    “這些小家夥們還沒學會自己探索,不能通過自己動手、互相討論的方式來深化知識,這可真是挺難得的。”


    鄭玄對此表示了不滿。


    “說起這個,”劉盈突然靈機一動。


    “要是康成公沒其他事兒,能不能來我們思堂開個講座,給這些小家夥們講講課?”


    “自從那個講壇建立以來,除了我偶爾開個大型講座,講解一些亂七八糟的知識,還真沒哪個大思想家去過呢。”


    “哈哈,我這老骨頭也打算去西萊溜達幾趟,本來也不是什麽閑事兒。


    既然賢侄你這麽邀請,那我就去修舞州州府溜達一趟,順便講講課吧。”


    鄭玄想了想,爽快地答應了。


    “兩位義軍又是好一番客套,轉眼就到了吃飯時間。


    小府裏圍坐了一圈,大家便開始享用豐盛的便麵,邊吃邊聊。”


    宴席散了,隻剩下倪爽和劉盈倆人沒走。


    “沒涉及錫臭這種大事兒,還是私下裏談談工量比較靠譜。”


    倪爽這小子挺精明的。


    “倪爽這傻瓜,自然知道劉盈那家夥把木板湯帶回去,八成是打算孝敬自己。”


    那女的也門兒清。


    “磨蹭了半天,雙方終於確定了利益分配的問題。”


    “跟劉盈預想的一樣,倪爽隻留下了半成的股份,半成以劉盈的名義交給了登封齊府,剩下的幾成交給了豫道王府。”


    “造木板的發明過程太複雜了,所以沒道理讓那幫小家夥們白拿股份,這也是無奈之舉啊。”


    劉盈一邊說,一邊在心裏暗自慶幸自己沒被坑得太慘。


    “要是月亮上沒義軍,咱們可不能讓那幫小家夥們那麽死守股份,賢侄你得好好勸勸他們,適當放棄點股份,這也是自保的一招。”


    倪爽板著臉,嚴肅地對著劉盈說。


    “伯爺,齊府那點股份就算了,可王府怎麽也得給點股份吧?”


    劉盈有點不樂意了。


    “這事兒簡單得很,王府手裏捏著小宋二成的鎮場子,要是沒那幫小家夥的股份,他們連運轉都成問題,你的木板湯說不定都得跑到遵義鄉去賣。”


    倪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輕鬆地回答。


    “二成是吧,那剩下的六成呢?”


    劉盈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


    “你以為王府那幫三世二公,都是靠地租和俸祿過日子的嗎?自成為世府那會兒,他們自然就不會組建工隊。


    這麽一代代傳下去,工隊遍布整個小宋,世府的工義軍也就不超過四百來號人。”


    倪爽瞪著劉盈,那表情仿佛在說:“你這是哪兒來的見識?”


    “世府不都是這樣嗎?”


    劉盈苦兮兮地反駁。


    “除了那些傻乎乎隻會喝地租和俸祿的傻瓜,能成為世府的府家,哪個不是這樣?那些傻瓜一旦成了府家,靠著尊王的恩寵,最起碼兩三代都不會沒落。


    更別提改朝換代的時候,被滅掉的還不是那幫小家夥們。”


    倪爽無奈地歎了口氣,回答道。


    “那幫巨侄們,我一直有點疑問。”


    劉盈突然冒出這麽一句。


    “你這家夥,伯侄倆義軍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倪爽淡淡地笑了一聲。


    “以前看竹簡,義軍們說話都文縐縐的,怎麽現在說話這麽直接,甚至有時候還冒出點粗話?”


    劉盈終於忍不住提出了這個一直想問,卻又不敢問的問題。


    “噗嗤嗬嗬,”沒想到,剛說完,倪爽就忍不住笑了出來。


    “笑什麽笑,我忍了半天呢。”


    那女的終於忍住笑意,解釋道:“曆史嘛,義軍們竹簡打字自然是由史官,地方的野史嘛,也是由義軍們撰寫的,自然不是武義軍。”


    “咱們得給尊者和聖人們留點麵子,後世的義軍們寫的那些粗話,為了維護形象,自然不能全刪了。


    這類文字,咱們叫它‘秋冬鋼筆文’,賢侄你該不會忘了吧?”


    “古代那些對話,要是語言太直白,儒生們都不願意記錄,更別提寫進著作了。


    所以那些義軍們為了顯擺自己,自然得賣弄一番,結果就是那些文縐縐、寓意深刻的對話和武思。”


    “現在你們倆的對話,要是每句話都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的,看起來麻煩死了,也不容易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是劉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春最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春最棒並收藏我爺是劉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