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行吧,我基本同意,但保留意見
我一個事業編輔導員還不如牛馬 作者:請叫我馬克西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我們醫教科來說,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好醫學教育工作,規培、進修、實習都是來咱們醫院學習的,歸我們管理,我們是想讓他們接受到我們南津附院先進的醫療理念和方法。這是我們醫教科的主要職責。”
“那如果這個教學門診和便民門診合並的話,工作如何開展?”
“目前想法是,便民門診的醫生作為教學門診的後盾和支援,在實習門診接診完成之後,對病例進行審核,我們的標準是教學門診病例必須按照標準,一項都不能少。便民門診醫生審核完畢之後,病例、診斷、處方當時生效。”
“為什麽選擇便民門診?”
“首先,便民門診的醫生不存在急搶救任務,他們的工作時間是和正常行政班一樣的,本身便民門診就是作為專科分流門診,是可以見到不同的病人的,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辯證能力。再次,這樣的話,會一定程度的提高便民門診的績效工資,改善一下條件。”
“便民門診解決不了的怎麽辦?”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專科支援,二線待命,如果便民門診的醫生無法解決的,內部轉診到專科,由專科主治進行接診治療。如果專科主治無法解決,邀請二線大夫支援。”
“這樣的話,專科門診和二線的工作量不就無形增加了麽?”
“根據我們的測算,實行這樣的政策之後,專科和二線的工作量不會有較大增長,反而會對專科門診有一些分流。我們通過降低掛號費,降低排隊效率的方式,提升就診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便民門診原本醫生的掛號費怎麽辦?”
“門診費用統一按照現在便民門診的掛號費用,20元。教學門診和便民門診合二為一,但是保障患者知情權。同時我們希望強製規定,院內醫生、學生看病全麵由便民門診接診。”
“我沒問題了。”
“我也沒了。”
“都沒問題了?我說兩句吧。”翟院長開口道。
“小柴的這個想法呢,很好,從他剛來附院的時候就跟我提過,我也跟總醫院的溝通交流過。這個模式呢,我們希望在咱們醫院試行一下。這個事情呢,我個人同意。現在,表決吧。”
在座的13個主任,12個舉起了手,就剩下急診主任了。
“老任,幾個意思?”翟院長看急診科任主任沒舉手,問了一句。
“這個模式,患者會不會根本不買賬?”
柴明揚想到,果然提了這個問題了。
“首先,患者來到我們醫院是奔著我們醫院的牌子來的,對於醫生來說,他們默認為大醫院的就是好醫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在患者就診時我們可以告知患者相關情況。
第二就是,便民門診大部分是複診開藥的患者。對於複診患者,係統中已經有完備的病例可供參考,對於教學門診的醫生隻是繼續去判定,熟悉,調整。並不需要他們下過多的診斷,在熟悉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自己對於書本內容的理解。”
“這樣看來的話,其實是好事,我基本同意,但是,持保留意見。”
說完話,任主任舉起了手,看到13個人全部同意,柴明揚鬆了口氣,院長這時候說道:
“我代表科研專家評審委員會宣布,醫教科提交的教學門診研究課題,通過。進入立項準備實施階段。”
從會議室出來,醫教科的人都等在門口。本來說今天匯報讓蘇陽去的,結果後來評審文件看完之後是隻能申報部門領導匯報,所以沒辦法,柴明揚趕鴨子上架就進去了。
“怎麽樣主任。”
“唉……”
柴明揚這賣了個關子,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啊……沒事,後麵還有機會呢主任,別灰心。沒幾個科室一次報項目就過得,咱還有學校的呢。”
“唉……這課題一過。以後咱們可有的忙活咯。”
“啊?”
“啥?”
“傻愣著幹嘛?回去寫計劃啊,課題過了啊,準備實施了,還不趕緊回去細化等啥呢。”
“主任!你晃點我們是麽!”
“唉,我啥也沒說,你們就覺得沒過,是對你們自己沒信心,還是對本主任沒信心啊。”
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回到了辦公室,柴明揚說道:“這個事兒呢,就開始幹了,但是現在這個職稱的事兒也開始了,齊娟,你辛苦點,職稱今年你主抓一下。全部線上申報,不弄線下得了,去年已經明顯看出來,線上的優勢遠超過線下。所以全麵鋪開。”
“好的主任。”
“蘇陽、沈釗、馮通,你們仨,抓緊時間,完善方案,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東西來上院長辦公會,然後抓緊找試點,聯係院辦找地方。便民的主任沈釗回頭你幫我約一下,坐一坐聊一聊。”
“好的主任!”
“來來來動起來吧。等科研的錢到了,咱醫教科可就是爆米花爐子,搖起來咯。加油吧。”
醫院的答辯結束之後,學校的就簡單多了,就跟前麵柴明揚想的一樣,他和院長兩個人在答辯場上嘎嘎亂殺,柴明揚負責嘎嘎,院長負責亂殺。畢竟學校裏麵不是誰都懂醫學的,但是呢,他們會從最普通的患者角度和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其中還有經濟專業的教授在現場算起了賬。
最後的結果是9個評委,7個同意,最後也是通過了,不過就是經費不是一檔經費,給他們按照二檔經費審批,算學校自立課題。
從學校出來之後,在回醫院的車上院長和柴明揚說道:“按照正常來說,明年1月份,經費就會到賬,到那個時候你們就開始吧。先期從普內、普外和中醫試點。具體的地方、電腦、程序設置你們去和相關部門談就行,批件我到時候簽發。
然後今年的職稱,我看到你們報上來的批件了,今年可以全院實行線上申報的模式,你們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把控工作,然後係統的穩定性也要做好了。”
“您放心,職稱係統我們中間做過修正,評審人員是科室隨機,誰都不知道會看到誰的材料。隻要是相關科室庫內專家都有可能看到評審資料,而且將所有的個人信息全部抹掉,隻看硬件實力。”
“你們這樣就也蠻好的。答辯環節呢?”
“正高依舊還有答辯環節,這個是在線上評選結束之後,通過線上評選的人進入答辯。”
“行,你們組織去吧。”
“那如果這個教學門診和便民門診合並的話,工作如何開展?”
“目前想法是,便民門診的醫生作為教學門診的後盾和支援,在實習門診接診完成之後,對病例進行審核,我們的標準是教學門診病例必須按照標準,一項都不能少。便民門診醫生審核完畢之後,病例、診斷、處方當時生效。”
“為什麽選擇便民門診?”
“首先,便民門診的醫生不存在急搶救任務,他們的工作時間是和正常行政班一樣的,本身便民門診就是作為專科分流門診,是可以見到不同的病人的,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辯證能力。再次,這樣的話,會一定程度的提高便民門診的績效工資,改善一下條件。”
“便民門診解決不了的怎麽辦?”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專科支援,二線待命,如果便民門診的醫生無法解決的,內部轉診到專科,由專科主治進行接診治療。如果專科主治無法解決,邀請二線大夫支援。”
“這樣的話,專科門診和二線的工作量不就無形增加了麽?”
“根據我們的測算,實行這樣的政策之後,專科和二線的工作量不會有較大增長,反而會對專科門診有一些分流。我們通過降低掛號費,降低排隊效率的方式,提升就診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便民門診原本醫生的掛號費怎麽辦?”
“門診費用統一按照現在便民門診的掛號費用,20元。教學門診和便民門診合二為一,但是保障患者知情權。同時我們希望強製規定,院內醫生、學生看病全麵由便民門診接診。”
“我沒問題了。”
“我也沒了。”
“都沒問題了?我說兩句吧。”翟院長開口道。
“小柴的這個想法呢,很好,從他剛來附院的時候就跟我提過,我也跟總醫院的溝通交流過。這個模式呢,我們希望在咱們醫院試行一下。這個事情呢,我個人同意。現在,表決吧。”
在座的13個主任,12個舉起了手,就剩下急診主任了。
“老任,幾個意思?”翟院長看急診科任主任沒舉手,問了一句。
“這個模式,患者會不會根本不買賬?”
柴明揚想到,果然提了這個問題了。
“首先,患者來到我們醫院是奔著我們醫院的牌子來的,對於醫生來說,他們默認為大醫院的就是好醫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在患者就診時我們可以告知患者相關情況。
第二就是,便民門診大部分是複診開藥的患者。對於複診患者,係統中已經有完備的病例可供參考,對於教學門診的醫生隻是繼續去判定,熟悉,調整。並不需要他們下過多的診斷,在熟悉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自己對於書本內容的理解。”
“這樣看來的話,其實是好事,我基本同意,但是,持保留意見。”
說完話,任主任舉起了手,看到13個人全部同意,柴明揚鬆了口氣,院長這時候說道:
“我代表科研專家評審委員會宣布,醫教科提交的教學門診研究課題,通過。進入立項準備實施階段。”
從會議室出來,醫教科的人都等在門口。本來說今天匯報讓蘇陽去的,結果後來評審文件看完之後是隻能申報部門領導匯報,所以沒辦法,柴明揚趕鴨子上架就進去了。
“怎麽樣主任。”
“唉……”
柴明揚這賣了個關子,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啊……沒事,後麵還有機會呢主任,別灰心。沒幾個科室一次報項目就過得,咱還有學校的呢。”
“唉……這課題一過。以後咱們可有的忙活咯。”
“啊?”
“啥?”
“傻愣著幹嘛?回去寫計劃啊,課題過了啊,準備實施了,還不趕緊回去細化等啥呢。”
“主任!你晃點我們是麽!”
“唉,我啥也沒說,你們就覺得沒過,是對你們自己沒信心,還是對本主任沒信心啊。”
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回到了辦公室,柴明揚說道:“這個事兒呢,就開始幹了,但是現在這個職稱的事兒也開始了,齊娟,你辛苦點,職稱今年你主抓一下。全部線上申報,不弄線下得了,去年已經明顯看出來,線上的優勢遠超過線下。所以全麵鋪開。”
“好的主任。”
“蘇陽、沈釗、馮通,你們仨,抓緊時間,完善方案,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東西來上院長辦公會,然後抓緊找試點,聯係院辦找地方。便民的主任沈釗回頭你幫我約一下,坐一坐聊一聊。”
“好的主任!”
“來來來動起來吧。等科研的錢到了,咱醫教科可就是爆米花爐子,搖起來咯。加油吧。”
醫院的答辯結束之後,學校的就簡單多了,就跟前麵柴明揚想的一樣,他和院長兩個人在答辯場上嘎嘎亂殺,柴明揚負責嘎嘎,院長負責亂殺。畢竟學校裏麵不是誰都懂醫學的,但是呢,他們會從最普通的患者角度和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其中還有經濟專業的教授在現場算起了賬。
最後的結果是9個評委,7個同意,最後也是通過了,不過就是經費不是一檔經費,給他們按照二檔經費審批,算學校自立課題。
從學校出來之後,在回醫院的車上院長和柴明揚說道:“按照正常來說,明年1月份,經費就會到賬,到那個時候你們就開始吧。先期從普內、普外和中醫試點。具體的地方、電腦、程序設置你們去和相關部門談就行,批件我到時候簽發。
然後今年的職稱,我看到你們報上來的批件了,今年可以全院實行線上申報的模式,你們一定要做好前期的把控工作,然後係統的穩定性也要做好了。”
“您放心,職稱係統我們中間做過修正,評審人員是科室隨機,誰都不知道會看到誰的材料。隻要是相關科室庫內專家都有可能看到評審資料,而且將所有的個人信息全部抹掉,隻看硬件實力。”
“你們這樣就也蠻好的。答辯環節呢?”
“正高依舊還有答辯環節,這個是在線上評選結束之後,通過線上評選的人進入答辯。”
“行,你們組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