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博士招生考試
我一個事業編輔導員還不如牛馬 作者:請叫我馬克西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學的時候,柴明揚也開始招收自己的博士生和研究生了。他的招生標準實際上還和之前差不多,碩士生自己隻要2+3的學生,其他的學碩也要,但是研究方向隻限定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工作方麵。至於博士生,首先一個就是每年的思政專項在職博士都交給他了,至於別的在職和全日製的博士,方向也限定在了思政教育和輔導員工作研究方向。
“明揚,你這個方向限定的太死了吧。這樣可能學生招的可能不太多啊。”
“我也不想啊,師爺讓我在這兩個方向,他說這兩個方向之前一直沒有獨立出來,想從我這把這個方向徹底的獨立出來,變成思政大方向的一個小方向。不再是一個附屬研究內容了。”
“你要這麽說這個事兒……”
“就這樣吧。學校每年的2+3,思政專項我都收了,剩下的就按照我這個來吧。”
“那行,你的招生簡章,你自己來寫。”
柴明揚回到辦公室就開始寫自己的招生簡章,碩士的沒什麽要寫的,都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來就行了,隻不過是寫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的自己還是要寫一些的,畢竟學校的大簡章之下,各學院各導師都是有自己的一些要求的。
“1.在職博士需為各高校在職思政教育或學生工作方麵人員。全日製博士需具備主要學生工作幹部經曆。
2.全日製博士修業年限為三年,視情可延長1年,在職博士修業年限最長為4年,不允許延長年限。
3.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工作管理及輔導員隊伍建設管理方麵。招收有誌於進入高校輔導員管理隊伍並進行深入研究學生。”
其實主要的要求也就是第一條了,至於修業年限,文科博士隻要有足夠的文章支撐,其實畢業年限好說的很了。對於在職博士來說,之前都是讓他們脫產一年在南津上課學理論,但是這次柴明揚想了想,還是不用讓他們浪費這一年了。
畢竟對於職場人,尤其是體製內的人來說,1年能出很多成績,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浪費這一年,提級、評職稱都會往後延長一年,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所以柴明揚也修改了培養辦法,4年的修業年限,全部是走讀的形式,平常你可以在學校上課,周五和周末的時候過來上課來。
博士生的理論課其實更多的還是導師來給他們上了,關鍵是這一塊內容,你讓別人上也上不出什麽來,大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掛著柴明揚的名字,要不就是陳老或者牛亮的名字。也就這三人了,陳老那都不想了,70多歲老頭你讓人家周末來上課。人家樂意柴明揚都不幹。
牛亮現在在中心忙的都快腳打後腦勺了,教材編完了之後還得忙活著出版,然後政策研究處那邊他還算是兼職的研究員,還有各種政策製定和文件擬寫的事兒,所以也就是柴明揚上課了。
“娜娜,下個學年開始我就要開始帶博士了。”
“帶唄,你之前不也帶麽。”
“主要是,我周末可能要給他們上課了。”
“周末上課?我記得之前在職的不都是脫產麽?”
“不脫產了,脫產對他們影響太大了。”
“哦。”
“你咋樣了?”
“這不寫著文獻綜述了麽。都快不會寫了。”
“我看看。找你老公啊。”
“那老公教教我唄。”
姚娜明兒一早就考試,所以今兒晚上就在圖書館看書了,晚上就直接去柴明揚的值班宿舍睡覺了。這也算是柴明揚的一點特權了,他們作為值班領導都會給一個小的單間專門供他們用。這單間基本上隻要柴明揚不值班也都成了姚娜的自習室了。
在家裏柴明揚和姚娜兩個人說著說著文獻綜述,這個事兒呢,就會越說越曖昧,說說就說到床上了,這地上就開始出現各種衣服了。
“所以,學會了沒?”柴明揚喘著粗氣問道。
“學……學會了,壞老公,這個學費,好累的。嗓子都不行了。”
“哈哈哈,那怪我咯。”
“怪你!”
轉過天來。柴明揚到了學校,把自己的招生簡章交給了馬院長。柴欣欣今天是基礎摸底考試。按照尤院長的安排,柴欣欣一共要連考三天,基本上把所有的醫學基礎都涉及到了。這十幾套卷子基本都是醫學院的教授、主任醫師窮盡自己一生的學識編出來的。
一開始尤院長說讓他們出卷子這些人還嗤之以鼻,說從題庫裏麵找不就完了麽。結果尤院長來一句:“這是給柴欣欣準備的,哪科考得高,就有可能去他們科實習。”這一下給所有科室主任都打了雞血了,一個個的開始表態,肯定好好出題。
“柴校長要求了,題目必須是最難。最新,最全麵的。各位懂我意思吧。”
“啊?為啥?”
“柴校長的指示是,醫生這個職業,性命所托,柴欣欣用了兩年多完成所有基礎課學習,柴校長怕他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而且說這孩子一路太順了,希望我們能給設點坎坷。所以,大家明白了?而且我想,這套卷子出完了留下來,以後每年都會在學院裏麵挑選一批人,選拔尖子重點培養嘛。”
柴欣欣這三天的考試基本上是考完一科,卷子直接被外麵等著的主任拿走判去了,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位南津天才少女的根底,說白了,普通醫學生用四年的時間學還學不紮實的東西,這丫頭用兩年多就全部學完,而且自信滿滿,大家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
“唉?選擇都對了。多選也沒問題?嘖,這個填空也都沒問題了。媽耶,這個藥理都記得這麽清楚?”
“臥槽!”
“幹嘛老黃,嚇我一跳。”
“不是,這骨骼圖,畫的比我們科室任何一個人都好啊。”
“你看看這個。”
中醫科主任遞過來卷子,上麵是柴欣欣畫的經絡圖,並且每個穴位畫的準確無誤。
“這多少老中醫都畫不出來這個啊。”
“天才,真的天才。”
“明揚,你這個方向限定的太死了吧。這樣可能學生招的可能不太多啊。”
“我也不想啊,師爺讓我在這兩個方向,他說這兩個方向之前一直沒有獨立出來,想從我這把這個方向徹底的獨立出來,變成思政大方向的一個小方向。不再是一個附屬研究內容了。”
“你要這麽說這個事兒……”
“就這樣吧。學校每年的2+3,思政專項我都收了,剩下的就按照我這個來吧。”
“那行,你的招生簡章,你自己來寫。”
柴明揚回到辦公室就開始寫自己的招生簡章,碩士的沒什麽要寫的,都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來就行了,隻不過是寫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的自己還是要寫一些的,畢竟學校的大簡章之下,各學院各導師都是有自己的一些要求的。
“1.在職博士需為各高校在職思政教育或學生工作方麵人員。全日製博士需具備主要學生工作幹部經曆。
2.全日製博士修業年限為三年,視情可延長1年,在職博士修業年限最長為4年,不允許延長年限。
3.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工作管理及輔導員隊伍建設管理方麵。招收有誌於進入高校輔導員管理隊伍並進行深入研究學生。”
其實主要的要求也就是第一條了,至於修業年限,文科博士隻要有足夠的文章支撐,其實畢業年限好說的很了。對於在職博士來說,之前都是讓他們脫產一年在南津上課學理論,但是這次柴明揚想了想,還是不用讓他們浪費這一年了。
畢竟對於職場人,尤其是體製內的人來說,1年能出很多成績,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浪費這一年,提級、評職稱都會往後延長一年,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所以柴明揚也修改了培養辦法,4年的修業年限,全部是走讀的形式,平常你可以在學校上課,周五和周末的時候過來上課來。
博士生的理論課其實更多的還是導師來給他們上了,關鍵是這一塊內容,你讓別人上也上不出什麽來,大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掛著柴明揚的名字,要不就是陳老或者牛亮的名字。也就這三人了,陳老那都不想了,70多歲老頭你讓人家周末來上課。人家樂意柴明揚都不幹。
牛亮現在在中心忙的都快腳打後腦勺了,教材編完了之後還得忙活著出版,然後政策研究處那邊他還算是兼職的研究員,還有各種政策製定和文件擬寫的事兒,所以也就是柴明揚上課了。
“娜娜,下個學年開始我就要開始帶博士了。”
“帶唄,你之前不也帶麽。”
“主要是,我周末可能要給他們上課了。”
“周末上課?我記得之前在職的不都是脫產麽?”
“不脫產了,脫產對他們影響太大了。”
“哦。”
“你咋樣了?”
“這不寫著文獻綜述了麽。都快不會寫了。”
“我看看。找你老公啊。”
“那老公教教我唄。”
姚娜明兒一早就考試,所以今兒晚上就在圖書館看書了,晚上就直接去柴明揚的值班宿舍睡覺了。這也算是柴明揚的一點特權了,他們作為值班領導都會給一個小的單間專門供他們用。這單間基本上隻要柴明揚不值班也都成了姚娜的自習室了。
在家裏柴明揚和姚娜兩個人說著說著文獻綜述,這個事兒呢,就會越說越曖昧,說說就說到床上了,這地上就開始出現各種衣服了。
“所以,學會了沒?”柴明揚喘著粗氣問道。
“學……學會了,壞老公,這個學費,好累的。嗓子都不行了。”
“哈哈哈,那怪我咯。”
“怪你!”
轉過天來。柴明揚到了學校,把自己的招生簡章交給了馬院長。柴欣欣今天是基礎摸底考試。按照尤院長的安排,柴欣欣一共要連考三天,基本上把所有的醫學基礎都涉及到了。這十幾套卷子基本都是醫學院的教授、主任醫師窮盡自己一生的學識編出來的。
一開始尤院長說讓他們出卷子這些人還嗤之以鼻,說從題庫裏麵找不就完了麽。結果尤院長來一句:“這是給柴欣欣準備的,哪科考得高,就有可能去他們科實習。”這一下給所有科室主任都打了雞血了,一個個的開始表態,肯定好好出題。
“柴校長要求了,題目必須是最難。最新,最全麵的。各位懂我意思吧。”
“啊?為啥?”
“柴校長的指示是,醫生這個職業,性命所托,柴欣欣用了兩年多完成所有基礎課學習,柴校長怕他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而且說這孩子一路太順了,希望我們能給設點坎坷。所以,大家明白了?而且我想,這套卷子出完了留下來,以後每年都會在學院裏麵挑選一批人,選拔尖子重點培養嘛。”
柴欣欣這三天的考試基本上是考完一科,卷子直接被外麵等著的主任拿走判去了,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位南津天才少女的根底,說白了,普通醫學生用四年的時間學還學不紮實的東西,這丫頭用兩年多就全部學完,而且自信滿滿,大家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
“唉?選擇都對了。多選也沒問題?嘖,這個填空也都沒問題了。媽耶,這個藥理都記得這麽清楚?”
“臥槽!”
“幹嘛老黃,嚇我一跳。”
“不是,這骨骼圖,畫的比我們科室任何一個人都好啊。”
“你看看這個。”
中醫科主任遞過來卷子,上麵是柴欣欣畫的經絡圖,並且每個穴位畫的準確無誤。
“這多少老中醫都畫不出來這個啊。”
“天才,真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