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
我一個事業編輔導員還不如牛馬 作者:請叫我馬克西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完會確定了分工之後,柴明揚就開始考慮那兩個副書記的事兒了,之前南津一直都是7人製黨政班子,一個書記,一個校長,一個常務副校長兼副書記,一個副校長兼紀委書記,三個副校長,必要的時候出一個校長助理弄成8人製。
但是這次部長直接說,讓他們提兩個專職副書記,其中一個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上來。這班子人數一下子就擴出來了,黨委這邊柴明揚,一個譚峰,一個季山,再加上兩個專職5個人。行政班子這邊柴明揚,季山,夏海,老邢,老宋五個人,雖然說部長說的是你們看情況。但是領導發話了,該辦就得辦啊。這行政班子就7個人了。
整個黨政班子一下子12個人。不過這麽說也好。之前南津有什麽事兒都是直接黨政聯席會。很少有單獨的校長辦公會和黨委會。嚴格意義上不是那麽合規,雖然紀要都是分著寫,但是從議事規則上肯定是說不過去的了。
但是你要提任幹部,一口氣提4個人上來,其中三個副局級,還有一個看情況可以給副局也可以給正處,這個玩意說到底,很多人都眼饞。畢竟太多處級幹部在正處級原地踏步這麽多年就想著趕緊提上來。這就讓柴明揚犯難了。雖然在南津這麽多年,中層幹部什麽樣自己都清楚。但是提任這個事兒,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也不能你自己一言堂。
刨除去這些外來的,老邢老宋手裏有沒有人,提上來這些人會不會觸犯山頭主義的帽子,會不會有人不服去告狀,任職年限什麽的是不是符合。這玩意說到底,到這個地步,集體領導,民主集中這八個字越來越重要。但是後麵還有八個字,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就是這個個別醞釀就很難搞。我自己醞釀算不算個別,我叫幾個人算不算個別。
而且退一萬步,我個別醞釀了,書記校長都是我,我點頭了,兩個常務我個別了,那會議決定還有必要麽?但是會議決定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流程。而且說白了這個事兒。你有你的人,我有我的人,外麵來的人還想調自己學校的人過來,那這個東西就無休無止了。所以重點還是前八個字了。
所以還是開會吧。不過也不是說開就開的,現在還是按照黨政聯席會的模式來開的,每周一開一次,如果有事兒的話就提前或者推後,但是保證每周都會有。
“最近大家工作都熟悉的怎麽樣了?”
“基本都是原來的那攤子事兒,熟悉起來比較快了。”
“講道理,南津的管理還是比我們那邊要全麵啊。製度製定的很完善,工作起來順手多了,也沒有那麽多掣肘的事兒了。”
“工作熟悉了就好,希望大家盡快上手,這三把火該燒就燒了。還有幾個事兒啊,幾位是不是在原來學校都帶學生的?”
“我有幾個研究生。”夏海說道。
“看看是申請聯培啊還是怎麽樣呢?”
“已經轉出去了,到這邊太遠了。”
“到這帶不帶?”
“能讓我帶?”
“嗨,那有什麽不行,咱們南津的計算機雖然不是那麽強,但是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前幾年那個網絡攻擊的事兒,那就是咱們計算機學院和網絡安全學院聯手搞定的了。”
“真的?”
“對啊。咱們這還有大神呢,回頭你要是想認識的話我帶你認識認識。”
“那可太好了。”
“然後說正事兒啊。這個部長臨走之前呢,交代我幾件事兒,三個月之內讓我們提任兩個專職副書記,其中一個兼任紀委書記。還有建議我們提一個副校長,一個校長助理,或者是倆副校長。這個事兒呢,今兒大家論一論。”
“我們都剛來,不是很了解啊。邢校,宋校您二位比較了解,您說呢?”季山說道。
“我們就不發表意見了吧,這最近反山頭主義那麽厲害。”
“不是……老邢老宋,該說就說,這集體領導呢。”
“關鍵是,你讓我倆咋說啊。”
“嗯……要不就這樣吧。”譚峰說道。
“我們原來學校做過一次,高層領導競聘。我們當初是提校長助理,然後實在找不出人來,就你說你有人,他說他有人,所以到最後沒辦法了,全體競聘,設置條件。”
“哎?老譚這個想法我覺得很好啊。這個確實很好。哦對,還有啊,部長建議我們,上來的人呢,不能光要文科的,還要考慮理工科的,均衡發展一下。”
“那啥意思呢?”
“兩個書記這個沒辦法,肯定是文科的,剩下的兩個副校長,要不就用理工科背景的。畢竟文科背景在咱們班子裏很多了。”
“那條件呢?”
“兩個書記的話,黨員這肯定是的。然後正高級以上職稱,二級單位中層以上經曆不少於8年。副校長的話,理工科背景,黨員或者是其他民主黨派身份都可以,然後教授以上職稱。具體的在討論?”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那範圍呢?”
“麵向全國。”
“啥?全國?”
“對,全國,既然要打破山頭主義,那幹脆南津開第一炮,麵相全國範圍內開展競聘。甚至我都想從國際高校找副校長,但是沒辦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是國內吧。”
“但是你……萬一有個大專的來……”
“來來唄,我還在大專當過院長呢。”
“不是,我就是說這個提任啊。大專正常來說都是處級……”
“咱這也都是副局啊。半級罷了。”
“那……給編製?”
“符合調動條件的就走調動。在一定範圍內解決配偶工作,但是明確,不得隨帶其他工作人員,就允許你自己過來。剩下你要真想帶人過來,參加考試。通過了再說通過的事兒。”
“就這麽辦?那……”
“通知人事處行個文,用學校名義報到部裏審一下。這個事情比較大。還是審批一下比較好。”
但是這次部長直接說,讓他們提兩個專職副書記,其中一個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上來。這班子人數一下子就擴出來了,黨委這邊柴明揚,一個譚峰,一個季山,再加上兩個專職5個人。行政班子這邊柴明揚,季山,夏海,老邢,老宋五個人,雖然說部長說的是你們看情況。但是領導發話了,該辦就得辦啊。這行政班子就7個人了。
整個黨政班子一下子12個人。不過這麽說也好。之前南津有什麽事兒都是直接黨政聯席會。很少有單獨的校長辦公會和黨委會。嚴格意義上不是那麽合規,雖然紀要都是分著寫,但是從議事規則上肯定是說不過去的了。
但是你要提任幹部,一口氣提4個人上來,其中三個副局級,還有一個看情況可以給副局也可以給正處,這個玩意說到底,很多人都眼饞。畢竟太多處級幹部在正處級原地踏步這麽多年就想著趕緊提上來。這就讓柴明揚犯難了。雖然在南津這麽多年,中層幹部什麽樣自己都清楚。但是提任這個事兒,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也不能你自己一言堂。
刨除去這些外來的,老邢老宋手裏有沒有人,提上來這些人會不會觸犯山頭主義的帽子,會不會有人不服去告狀,任職年限什麽的是不是符合。這玩意說到底,到這個地步,集體領導,民主集中這八個字越來越重要。但是後麵還有八個字,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就是這個個別醞釀就很難搞。我自己醞釀算不算個別,我叫幾個人算不算個別。
而且退一萬步,我個別醞釀了,書記校長都是我,我點頭了,兩個常務我個別了,那會議決定還有必要麽?但是會議決定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流程。而且說白了這個事兒。你有你的人,我有我的人,外麵來的人還想調自己學校的人過來,那這個東西就無休無止了。所以重點還是前八個字了。
所以還是開會吧。不過也不是說開就開的,現在還是按照黨政聯席會的模式來開的,每周一開一次,如果有事兒的話就提前或者推後,但是保證每周都會有。
“最近大家工作都熟悉的怎麽樣了?”
“基本都是原來的那攤子事兒,熟悉起來比較快了。”
“講道理,南津的管理還是比我們那邊要全麵啊。製度製定的很完善,工作起來順手多了,也沒有那麽多掣肘的事兒了。”
“工作熟悉了就好,希望大家盡快上手,這三把火該燒就燒了。還有幾個事兒啊,幾位是不是在原來學校都帶學生的?”
“我有幾個研究生。”夏海說道。
“看看是申請聯培啊還是怎麽樣呢?”
“已經轉出去了,到這邊太遠了。”
“到這帶不帶?”
“能讓我帶?”
“嗨,那有什麽不行,咱們南津的計算機雖然不是那麽強,但是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前幾年那個網絡攻擊的事兒,那就是咱們計算機學院和網絡安全學院聯手搞定的了。”
“真的?”
“對啊。咱們這還有大神呢,回頭你要是想認識的話我帶你認識認識。”
“那可太好了。”
“然後說正事兒啊。這個部長臨走之前呢,交代我幾件事兒,三個月之內讓我們提任兩個專職副書記,其中一個兼任紀委書記。還有建議我們提一個副校長,一個校長助理,或者是倆副校長。這個事兒呢,今兒大家論一論。”
“我們都剛來,不是很了解啊。邢校,宋校您二位比較了解,您說呢?”季山說道。
“我們就不發表意見了吧,這最近反山頭主義那麽厲害。”
“不是……老邢老宋,該說就說,這集體領導呢。”
“關鍵是,你讓我倆咋說啊。”
“嗯……要不就這樣吧。”譚峰說道。
“我們原來學校做過一次,高層領導競聘。我們當初是提校長助理,然後實在找不出人來,就你說你有人,他說他有人,所以到最後沒辦法了,全體競聘,設置條件。”
“哎?老譚這個想法我覺得很好啊。這個確實很好。哦對,還有啊,部長建議我們,上來的人呢,不能光要文科的,還要考慮理工科的,均衡發展一下。”
“那啥意思呢?”
“兩個書記這個沒辦法,肯定是文科的,剩下的兩個副校長,要不就用理工科背景的。畢竟文科背景在咱們班子裏很多了。”
“那條件呢?”
“兩個書記的話,黨員這肯定是的。然後正高級以上職稱,二級單位中層以上經曆不少於8年。副校長的話,理工科背景,黨員或者是其他民主黨派身份都可以,然後教授以上職稱。具體的在討論?”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那範圍呢?”
“麵向全國。”
“啥?全國?”
“對,全國,既然要打破山頭主義,那幹脆南津開第一炮,麵相全國範圍內開展競聘。甚至我都想從國際高校找副校長,但是沒辦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是國內吧。”
“但是你……萬一有個大專的來……”
“來來唄,我還在大專當過院長呢。”
“不是,我就是說這個提任啊。大專正常來說都是處級……”
“咱這也都是副局啊。半級罷了。”
“那……給編製?”
“符合調動條件的就走調動。在一定範圍內解決配偶工作,但是明確,不得隨帶其他工作人員,就允許你自己過來。剩下你要真想帶人過來,參加考試。通過了再說通過的事兒。”
“就這麽辦?那……”
“通知人事處行個文,用學校名義報到部裏審一下。這個事情比較大。還是審批一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