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有意思,哎,很有意思
我一個事業編輔導員還不如牛馬 作者:請叫我馬克西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東大學磨磨蹭蹭的用了一個下午把所有的材料都遞交過來了。柴明揚這一下午也沒閑著,把華東大學網站上各種什麽信息公示都扒了下來,怕的就是有什麽出入,自己回頭好有個證據。這個東西說白了,雖然可能很大程度上他不會去做假,畢竟往上一倒,從文件的醞釀,過會什麽的,都要有材料,巡視組要這個東西那肯定是要全提供出來的。
而且在線的那些東西,你修改了後台肯定會有記錄的,那個東西是改不了的,所以這個東西一旦做了,那也就是給自己埋了個雷子。而且,退一萬步說,這些文件什麽的,柴明揚本身沒有什麽心情去看,他想看的就是賬本,通過思政專項經費的內容,倒退到科研經費,然後和周揚的在一碰,那這樣的話,華東大學,估計又不該安生了。
“明天,我希望財務的同誌深挖,注意是深挖,思政專項經費的使用流程。華東大學的近年來的思政考核都是靠後的,雖然不算末尾,但是基本在後20%,但是很奇妙的是,在所有的評分項目中,思政經費使用率這一項,每年他幾乎都能得到滿分。”
“您的意思是……”
“按照常規來說,經費的使用和成績的展出是一個絕對的正相關,哪怕就是紙麵的成績,我花了錢了就一定能有寫材料的東西。但是華東他花了錢,但是紙麵上的材料仍然是倒數20%。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真以為柴明揚這個組長什麽都沒幹?他昨天下午雖然是看了一下午電腦,但是他是把近幾年華東大學的各種報告、考核、預算執行都過了一遍,然後才得出這個結論,當然,財務報表他看不懂,但是他能看得懂最後一行,預算額度,實際發生額度,盈餘,超支,使用比例。這些數字還是看得懂的。
而且從政這麽多年,柴明揚當然明白,預算的使用比例確確實實和年底成績和報告是一個強掛鉤條件。這個社會永遠是這麽一個定理,有錢的話,能解決99%的事兒。剩下的1%也就是錢不夠多了。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頭部大學的年度資金預算那麽多,幾十億,幾百億。因為他們真的能出成績。
當然這些錢也不光是財政撥款。還有學校自己的收入,在職學位啊,國有資產經營,固定資產營收,專利,孵化,合作,國有企業利潤上繳。這些東西都構成了大學的年度預算收入基礎。也是大學成績,領導政績的強有力保障。不過……柴明揚可能確實是一直在頭部,南津也好,帝都師大也好。這都是不愁錢的地方。
就算是在航院,雖然是個大專,每年的財政資金預算可能就一兩個億。但是別忘了,後麵可是有馬凡和津航集團這個狗大戶,財政資金預算不夠的,津航集團全麵兜底,所以你到了航院你會發現,真正的教具基本上都貼的是津航集團的資產標簽,那算是企業資產。剩下的那些日常用的,才是航院的標簽,算是政府資產。
所以柴明揚在收到華東的賬本之後,結合了他的思政考核。才會讓財務審計的人重點去關注,這筆錢到底去幹什麽了,你說是學生資助,獎助學金。但是你在考核階段的打分和學生調查中得分低於平均或者接近平均分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當然,如果華東大學的人聰明一些,錢花了,但是你能把很多的憑證也好或者其他的也好你湊齊了,或者是你找幾個人堵住了嘴,那這個事兒可能柴明揚都看不到。但是……也沒有那麽多如果了。確確實實讓柴明揚抓到了漏洞了。
就這樣過了兩天,所有的紙麵文件都審核完畢了。柴明揚看著各種匯總上來的東西笑著說:“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很有意思。”
各種文件都指向了一個問題:“華東大學思政工作流於形式,流於表麵,思政經費有接近40%的支出用在非思政方麵。”
“老師,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嚴重嗎?但從思政這個層麵看,其實是很多學校都會犯得毛病了,就比如說挪用思政預算,你能保證全國的大學都沒有這個操作嘛?畢竟思政能花多少錢?差旅也好,科研也好,文科的能花多少?最大的支出無非也就是獎助學金,但是那都是在大專項之下的小專項。
經過我們的調整之後的思政經費除去了下麵的小專項,包括心理健康建設、獎助學金、學生工作、學生活動等之外,剩下的是專門用於思政教師、思政工作人員的科研、差旅、教材、培訓這一塊,但是有一說一,這些費用真的能用幹淨?好多學校是直接把差旅計入成本,不掛到經費上。
說回這個事兒,麵上看很嚴重,但是你到我這個層級,或者說你在麵見得多了就會覺得這個不是那麽嚴重,但是實際真正嚴重的在於這些問題背後的問題。挪用經費,經費的使用和成績的產出不成正比,是不是涉及到成績的造假。這才是我們要深挖的問題。”
“那您要這些材料幹啥……”
“煙霧彈啊。總要放點煙霧彈出去。這樣。同誌們注意一下,從明天開始,我們要和相關人員談話,但是不要對這個談話抱有什麽信心,肯定都是安排好的,但是我們要做到從這個零七八碎的裏麵抓到一些事情,後麵的話我想我們深入到學校裏麵,去和學生們直接接觸。”
“但是……咱們估計已經被盯上了吧。我昨天下樓拿外賣,大堂好像專門有人盯著咱們。”
“牛亮,讓執法總隊來三個人。不打招呼,不出通知。按照個人預約進校,對校內學生開展調查。必要時和借用華夏教育電視台的身份。懂我意思吧。”
“還得是您啊。”
“這個事兒要做的前提就是,一定保密。”
“這個您放心。”
而且在線的那些東西,你修改了後台肯定會有記錄的,那個東西是改不了的,所以這個東西一旦做了,那也就是給自己埋了個雷子。而且,退一萬步說,這些文件什麽的,柴明揚本身沒有什麽心情去看,他想看的就是賬本,通過思政專項經費的內容,倒退到科研經費,然後和周揚的在一碰,那這樣的話,華東大學,估計又不該安生了。
“明天,我希望財務的同誌深挖,注意是深挖,思政專項經費的使用流程。華東大學的近年來的思政考核都是靠後的,雖然不算末尾,但是基本在後20%,但是很奇妙的是,在所有的評分項目中,思政經費使用率這一項,每年他幾乎都能得到滿分。”
“您的意思是……”
“按照常規來說,經費的使用和成績的展出是一個絕對的正相關,哪怕就是紙麵的成績,我花了錢了就一定能有寫材料的東西。但是華東他花了錢,但是紙麵上的材料仍然是倒數20%。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真以為柴明揚這個組長什麽都沒幹?他昨天下午雖然是看了一下午電腦,但是他是把近幾年華東大學的各種報告、考核、預算執行都過了一遍,然後才得出這個結論,當然,財務報表他看不懂,但是他能看得懂最後一行,預算額度,實際發生額度,盈餘,超支,使用比例。這些數字還是看得懂的。
而且從政這麽多年,柴明揚當然明白,預算的使用比例確確實實和年底成績和報告是一個強掛鉤條件。這個社會永遠是這麽一個定理,有錢的話,能解決99%的事兒。剩下的1%也就是錢不夠多了。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頭部大學的年度資金預算那麽多,幾十億,幾百億。因為他們真的能出成績。
當然這些錢也不光是財政撥款。還有學校自己的收入,在職學位啊,國有資產經營,固定資產營收,專利,孵化,合作,國有企業利潤上繳。這些東西都構成了大學的年度預算收入基礎。也是大學成績,領導政績的強有力保障。不過……柴明揚可能確實是一直在頭部,南津也好,帝都師大也好。這都是不愁錢的地方。
就算是在航院,雖然是個大專,每年的財政資金預算可能就一兩個億。但是別忘了,後麵可是有馬凡和津航集團這個狗大戶,財政資金預算不夠的,津航集團全麵兜底,所以你到了航院你會發現,真正的教具基本上都貼的是津航集團的資產標簽,那算是企業資產。剩下的那些日常用的,才是航院的標簽,算是政府資產。
所以柴明揚在收到華東的賬本之後,結合了他的思政考核。才會讓財務審計的人重點去關注,這筆錢到底去幹什麽了,你說是學生資助,獎助學金。但是你在考核階段的打分和學生調查中得分低於平均或者接近平均分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當然,如果華東大學的人聰明一些,錢花了,但是你能把很多的憑證也好或者其他的也好你湊齊了,或者是你找幾個人堵住了嘴,那這個事兒可能柴明揚都看不到。但是……也沒有那麽多如果了。確確實實讓柴明揚抓到了漏洞了。
就這樣過了兩天,所有的紙麵文件都審核完畢了。柴明揚看著各種匯總上來的東西笑著說:“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很有意思。”
各種文件都指向了一個問題:“華東大學思政工作流於形式,流於表麵,思政經費有接近40%的支出用在非思政方麵。”
“老師,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嚴重嗎?但從思政這個層麵看,其實是很多學校都會犯得毛病了,就比如說挪用思政預算,你能保證全國的大學都沒有這個操作嘛?畢竟思政能花多少錢?差旅也好,科研也好,文科的能花多少?最大的支出無非也就是獎助學金,但是那都是在大專項之下的小專項。
經過我們的調整之後的思政經費除去了下麵的小專項,包括心理健康建設、獎助學金、學生工作、學生活動等之外,剩下的是專門用於思政教師、思政工作人員的科研、差旅、教材、培訓這一塊,但是有一說一,這些費用真的能用幹淨?好多學校是直接把差旅計入成本,不掛到經費上。
說回這個事兒,麵上看很嚴重,但是你到我這個層級,或者說你在麵見得多了就會覺得這個不是那麽嚴重,但是實際真正嚴重的在於這些問題背後的問題。挪用經費,經費的使用和成績的產出不成正比,是不是涉及到成績的造假。這才是我們要深挖的問題。”
“那您要這些材料幹啥……”
“煙霧彈啊。總要放點煙霧彈出去。這樣。同誌們注意一下,從明天開始,我們要和相關人員談話,但是不要對這個談話抱有什麽信心,肯定都是安排好的,但是我們要做到從這個零七八碎的裏麵抓到一些事情,後麵的話我想我們深入到學校裏麵,去和學生們直接接觸。”
“但是……咱們估計已經被盯上了吧。我昨天下樓拿外賣,大堂好像專門有人盯著咱們。”
“牛亮,讓執法總隊來三個人。不打招呼,不出通知。按照個人預約進校,對校內學生開展調查。必要時和借用華夏教育電視台的身份。懂我意思吧。”
“還得是您啊。”
“這個事兒要做的前提就是,一定保密。”
“這個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