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的變化,冬季的氣息在這時越發濃鬱,天氣的轉變如同一位嚴謹的指揮家,逐漸將季節的旋律推向寒冷的高潮。
天地間殘留的那一絲溫度,早已被寒霜覆蓋,化為刺骨的冷冽。
天空的顏色愈發深沉,一層厚重帶著灰蒙蒙的藍色幕布籠罩,將溫暖的陽光拒之門外。
太陽雖高懸天際,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熾熱,隻是默默地灑下淡淡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一層銀白的霜衣。
此時的外界氣溫已經進一步下降,白天就達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夜晚更是來到了零下四十度左右,而這還還沒達到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為了保證溫室大棚的溫度,僅靠那幾層大棚塑料布和編織草席保暖已經不行了,還要有大量的熱源,每個大棚的火牆和地龍都開足了馬力,將大量的柴火吞入腹中,在黑煙彌漫之間釋放出澎湃的熱量,運送燃料的小推車更是絡繹不絕。
傍晚6點整,和上一班的兩人交接之後,劉鋒二人正式擔任新一天24小時的供暖任務。
說實話在這種天氣裏,來燒火都是一個美差,相比於回到狹小閉塞又陰冷的宿舍內靠發抖驅趕寒冷,在這裏烤火絕對是一件愜意的事。
等所有人都下工離開之後,二人輪流值夜,崔瀚簡單囑咐了劉鋒兩句,便靠在一邊睡覺了。
劉鋒坐在爐灶旁邊,時不時的往裏麵填上燃料,實際上他一邊觀察著崔瀚一邊悄悄的用燒黑的木炭在一塊破布上寫著什麽。
給外界傳遞消息,劉鋒還是比較謹慎的,並不會口頭傳遞,而是用之前約定好的密碼,這也是為了防備軍方,畢竟走的是人家的渠道,他可不想什麽事都被人家知道。
大棚裏倒是有記錄用的紙筆,但是在這個時候紙張都是稀缺物資,每一頁都有編號,少一張都是大事,而且藏一張紙在身上很容易暴露,還不如破布條來的安全。
木炭寫字雖然容易被模糊,可卻是軍方專門交代的,應該是一種隱蔽手段。
等待的時間過得比較快,轉眼已經到了午夜時分,期間來了兩撥送燃料和運送灰渣的隊伍,但都沒有劉鋒要等的人。
就在劉鋒內心有些焦急,打算將破布條扔進火堆裏的時候,又一隊運輸隊走了過來。
這些運輸隊還是比較辛苦的,一般每組兩個人,他們需要將卡車運來的燃料,分散用手推車送到每個大棚,然後再把大棚燒完的灰燼推回卡車,由卡車拉到外麵丟棄。
所以還是比較辛苦的,不僅衣服髒兮兮的,連臉上都是灰,離得太遠就像假牙成精飛過來一樣。
二人明顯疲憊的很,徑直把車推到柴火堆,嘩啦啦的倒在那。
其中一個人看到柴火堆稍遠一點的地方散落著幾塊木頭,撿起來隨意扔到了柴堆上。
卸完木頭二人直接來到灰堆,拿出鐵鏟開始裝車,全程雙方沒有一點溝通。
在車裝到一半的時候,拿著鐵鏟的那人突然捂著嘴,咳嗽了三下,隨後又清了清嗓子,旁人聽著像是感冒了一樣,而劉鋒卻是耳朵一動,嘴角悄悄流露出一絲耐人尋味的弧度。
在二人裝完車要走的時候,劉鋒也適時站了起來,想要去柴堆取點木頭,正好和剛才咳嗽的那人擦肩而過。
隻感覺左衣兜輕輕動了一下,揣兜裏並露出一個角的小布條已經消失了。
待那二人走遠之後,劉鋒看了一眼崔瀚,這家夥還在呼呼大睡,他搓起爐灶裏的灰燼來到灰堆處倒掉,仔細觀察了一下剛剛那人站立的位置,果然發現了一塊不大的小布條。
劉鋒警惕的觀察了一下,急忙彎腰撿了起來,隨後他叫醒了一旁的崔瀚交班,崔瀚迷迷糊糊的走到爐灶旁邊。
而劉鋒則找了隱蔽一點的角落躺了下來,用不知道誰放在那的破棉被蓋住腦袋,表麵上看起來他像是在睡覺,實則他悄悄的拿出那張紙條。
將棉被掀開一些不易察覺的縫隙,借著透進來的光亮查看起那個布條。
上麵的髒兮兮的,內容有些模糊,但依稀還能夠辨別。
這時他才意識到軍方專業的情報人員確實是厲害,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衛心的人,他猜到了為什麽用布條和木炭寫字傳遞消息。
出來進入這片區域,有著非常嚴格的檢查製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問題,而那名情報人員本身就是運送煤炭和灰燼的,身上整天都是髒兮兮的黑灰,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隻要把破布當成手絹擦一下臉,那麽馬上的信息立刻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而且還不會引起懷疑。
劉鋒心中不由讚歎,隨後想到以後己方的基地裏也培養出這麽專業的情報人員,最好是從衛心那拐幾個,這種隱秘的小技巧如果不是自己拿到手真的很難發現。
布條上寫著一連串的數字,出發之前考慮到會跟軍方打交道,秦歡之前專門給劉鋒幾人編製了一段通訊密碼。
因為考慮到軍方也有專業破譯人員,秦歡另辟蹊徑專門寫了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章,並且親自督促劉鋒幾人背得滾瓜爛熟,每三個數字分別對應每一句話的第幾個字。
這樣的密碼雖然有效率不高、不適合普及、表達的信息不多的缺點,但勝在安全。
王磊傳過來的信息不多,就四個字:小…堆(諧音)…電…就…位!
是王鐵柱他們回來了!
為了不讓軍方警惕,王鐵柱前幾天帶人押解俘虜和戰利品返回基地,而這隻是個幌子,其實在半路基地已經安排人前出接應,按照計劃王鐵柱他們會再次潛行回安全區,現在是已經跟王鐵柱取得了聯係,這樣外圍加上先期布置的人員正好十個人。
電,則是一部電台,夏正川夏大傻子用前段時間得到的零件攢出來的,隻不過劉鋒幾人先出發的時候還沒弄完。
打炮樓的時候被王鐵柱帶了過來,藏在了隱蔽的地方,以後跟安全區軍方的聯係就用這部電台作為中轉,基地那邊隻接收不回答,目的是為了幹擾軍方視線,讓他們摸不準基地具體位置。
估計這封信傳出的時間來看,應該是劉鋒前腳剛進來,後腳王磊就把消息通過渠道送來了,估計也是擔心信息不知道哪天才會到劉鋒手裏。
知道了外界的消息,劉鋒心安了不少,他剛剛傳遞出去的消息一個讓王磊去軍方取二踢腳,詳細的過程沒說,但他知道孫朝陽不會差他這仨瓜倆棗,隻要王磊去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另一個正巧就是,命令小隊集結後,想辦法試探出一條進入大棚區的通道,以便後期接應劉鋒。
當然他給的切入點並不是城鎮,畢竟那裏有森嚴的守衛,他在紙條上寫了一個山字,相信王鐵柱、王磊他們能搞懂。
大棚區和別墅區是依山而建,已經有些突出城鎮,劉鋒就不信這群人能夠將整座山都監控起來,總會有薄弱的地方,到時候一旦出現問題也算是留一個退路。
天地間殘留的那一絲溫度,早已被寒霜覆蓋,化為刺骨的冷冽。
天空的顏色愈發深沉,一層厚重帶著灰蒙蒙的藍色幕布籠罩,將溫暖的陽光拒之門外。
太陽雖高懸天際,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熾熱,隻是默默地灑下淡淡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一層銀白的霜衣。
此時的外界氣溫已經進一步下降,白天就達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夜晚更是來到了零下四十度左右,而這還還沒達到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為了保證溫室大棚的溫度,僅靠那幾層大棚塑料布和編織草席保暖已經不行了,還要有大量的熱源,每個大棚的火牆和地龍都開足了馬力,將大量的柴火吞入腹中,在黑煙彌漫之間釋放出澎湃的熱量,運送燃料的小推車更是絡繹不絕。
傍晚6點整,和上一班的兩人交接之後,劉鋒二人正式擔任新一天24小時的供暖任務。
說實話在這種天氣裏,來燒火都是一個美差,相比於回到狹小閉塞又陰冷的宿舍內靠發抖驅趕寒冷,在這裏烤火絕對是一件愜意的事。
等所有人都下工離開之後,二人輪流值夜,崔瀚簡單囑咐了劉鋒兩句,便靠在一邊睡覺了。
劉鋒坐在爐灶旁邊,時不時的往裏麵填上燃料,實際上他一邊觀察著崔瀚一邊悄悄的用燒黑的木炭在一塊破布上寫著什麽。
給外界傳遞消息,劉鋒還是比較謹慎的,並不會口頭傳遞,而是用之前約定好的密碼,這也是為了防備軍方,畢竟走的是人家的渠道,他可不想什麽事都被人家知道。
大棚裏倒是有記錄用的紙筆,但是在這個時候紙張都是稀缺物資,每一頁都有編號,少一張都是大事,而且藏一張紙在身上很容易暴露,還不如破布條來的安全。
木炭寫字雖然容易被模糊,可卻是軍方專門交代的,應該是一種隱蔽手段。
等待的時間過得比較快,轉眼已經到了午夜時分,期間來了兩撥送燃料和運送灰渣的隊伍,但都沒有劉鋒要等的人。
就在劉鋒內心有些焦急,打算將破布條扔進火堆裏的時候,又一隊運輸隊走了過來。
這些運輸隊還是比較辛苦的,一般每組兩個人,他們需要將卡車運來的燃料,分散用手推車送到每個大棚,然後再把大棚燒完的灰燼推回卡車,由卡車拉到外麵丟棄。
所以還是比較辛苦的,不僅衣服髒兮兮的,連臉上都是灰,離得太遠就像假牙成精飛過來一樣。
二人明顯疲憊的很,徑直把車推到柴火堆,嘩啦啦的倒在那。
其中一個人看到柴火堆稍遠一點的地方散落著幾塊木頭,撿起來隨意扔到了柴堆上。
卸完木頭二人直接來到灰堆,拿出鐵鏟開始裝車,全程雙方沒有一點溝通。
在車裝到一半的時候,拿著鐵鏟的那人突然捂著嘴,咳嗽了三下,隨後又清了清嗓子,旁人聽著像是感冒了一樣,而劉鋒卻是耳朵一動,嘴角悄悄流露出一絲耐人尋味的弧度。
在二人裝完車要走的時候,劉鋒也適時站了起來,想要去柴堆取點木頭,正好和剛才咳嗽的那人擦肩而過。
隻感覺左衣兜輕輕動了一下,揣兜裏並露出一個角的小布條已經消失了。
待那二人走遠之後,劉鋒看了一眼崔瀚,這家夥還在呼呼大睡,他搓起爐灶裏的灰燼來到灰堆處倒掉,仔細觀察了一下剛剛那人站立的位置,果然發現了一塊不大的小布條。
劉鋒警惕的觀察了一下,急忙彎腰撿了起來,隨後他叫醒了一旁的崔瀚交班,崔瀚迷迷糊糊的走到爐灶旁邊。
而劉鋒則找了隱蔽一點的角落躺了下來,用不知道誰放在那的破棉被蓋住腦袋,表麵上看起來他像是在睡覺,實則他悄悄的拿出那張紙條。
將棉被掀開一些不易察覺的縫隙,借著透進來的光亮查看起那個布條。
上麵的髒兮兮的,內容有些模糊,但依稀還能夠辨別。
這時他才意識到軍方專業的情報人員確實是厲害,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衛心的人,他猜到了為什麽用布條和木炭寫字傳遞消息。
出來進入這片區域,有著非常嚴格的檢查製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問題,而那名情報人員本身就是運送煤炭和灰燼的,身上整天都是髒兮兮的黑灰,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隻要把破布當成手絹擦一下臉,那麽馬上的信息立刻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而且還不會引起懷疑。
劉鋒心中不由讚歎,隨後想到以後己方的基地裏也培養出這麽專業的情報人員,最好是從衛心那拐幾個,這種隱秘的小技巧如果不是自己拿到手真的很難發現。
布條上寫著一連串的數字,出發之前考慮到會跟軍方打交道,秦歡之前專門給劉鋒幾人編製了一段通訊密碼。
因為考慮到軍方也有專業破譯人員,秦歡另辟蹊徑專門寫了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章,並且親自督促劉鋒幾人背得滾瓜爛熟,每三個數字分別對應每一句話的第幾個字。
這樣的密碼雖然有效率不高、不適合普及、表達的信息不多的缺點,但勝在安全。
王磊傳過來的信息不多,就四個字:小…堆(諧音)…電…就…位!
是王鐵柱他們回來了!
為了不讓軍方警惕,王鐵柱前幾天帶人押解俘虜和戰利品返回基地,而這隻是個幌子,其實在半路基地已經安排人前出接應,按照計劃王鐵柱他們會再次潛行回安全區,現在是已經跟王鐵柱取得了聯係,這樣外圍加上先期布置的人員正好十個人。
電,則是一部電台,夏正川夏大傻子用前段時間得到的零件攢出來的,隻不過劉鋒幾人先出發的時候還沒弄完。
打炮樓的時候被王鐵柱帶了過來,藏在了隱蔽的地方,以後跟安全區軍方的聯係就用這部電台作為中轉,基地那邊隻接收不回答,目的是為了幹擾軍方視線,讓他們摸不準基地具體位置。
估計這封信傳出的時間來看,應該是劉鋒前腳剛進來,後腳王磊就把消息通過渠道送來了,估計也是擔心信息不知道哪天才會到劉鋒手裏。
知道了外界的消息,劉鋒心安了不少,他剛剛傳遞出去的消息一個讓王磊去軍方取二踢腳,詳細的過程沒說,但他知道孫朝陽不會差他這仨瓜倆棗,隻要王磊去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另一個正巧就是,命令小隊集結後,想辦法試探出一條進入大棚區的通道,以便後期接應劉鋒。
當然他給的切入點並不是城鎮,畢竟那裏有森嚴的守衛,他在紙條上寫了一個山字,相信王鐵柱、王磊他們能搞懂。
大棚區和別墅區是依山而建,已經有些突出城鎮,劉鋒就不信這群人能夠將整座山都監控起來,總會有薄弱的地方,到時候一旦出現問題也算是留一個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