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聊完工作,三個人又開始說起來今天晚上的暖壽宴。


    \"慧啊,暖壽是不是要買煙花送去啊。\"秦爸爸開著車,眼睛瞟到了前麵路邊的一家煙花零售店。


    \"哦對,你不提醒我我還忘記了。\"秦媽媽被這一問才想起來這個禮節。


    秦爸爸把車停好,秦詞沒下去,他們倆下去買了煙花放到後備箱。


    \"今天晚上都有哪些人來啊?\"秦爸爸上車係好安全帶,問秦媽媽。


    秦媽媽瞥了他一眼,然後漫不經心地說:\"該來的不都會來啊。\"


    聽見這話,秦詞默默地豎起了耳朵,好像有瓜啊!


    \"哦哦哦....\"秦爸爸沒再問下去。


    秦詞:你爭點氣啊!繼續問啊!


    對於秦媽媽這個師娘,秦詞不太熟悉,從小到大隻在媽媽嘴裏聽過,這輩子是第一次見。


    上輩子就更別說了,這個時候秦爸爸和秦媽媽都在鬧離婚了,她更是沒機會。


    以前秦媽媽說,她高中畢業之後,就去y市裏打工,然後黃外婆就安排她去服裝廠裏麵投奔他們家的一個遠親。


    秦媽媽在當姑娘的時候就有一手好的刺繡手法,所以出社會工作之後第一份工作就是想著和刺繡有關的服裝行業。


    而這個遠親就是師娘。


    師娘姓周,是黃外婆的媽媽那邊的親戚,也嫁在y市,所以黃外婆和她一直有聯係,特別是知道她在一個服裝廠工作,還是大師傅之後,便把秦媽媽塞過去學技術了。


    沒想到周師娘帶了秦媽媽一段時間,覺得她非常有靈氣,就趁廠裏放假帶秦媽媽回外婆家,提了拜師的事情。


    畢竟那個年代手裏有點技術的人,不管是哪個行業,這都是屬於自己的看家本領了,不能那麽隨便的教給外人。


    黃外婆一聽人家表達了對秦媽媽的喜愛,也不說拜師的事情了,直接就認了幹媽。


    自此以後,周師娘就把自己一身本領都教給了秦媽媽,陪著秦媽媽成長。


    後來,碰到廠裏改製,周師娘見廠裏效益越來越不行,就帶著自己的幾個徒弟自己出去創業了。


    秦媽媽也是在那一段時間,把服裝行業摸得透透的,還成了廠裏的二把手。


    後來又因為一些什麽事情,秦媽媽還是離開了師娘的廠子,而廠子後來也沒扛得住,在秦詞出生那年就已經倒閉了,但是周師娘還是趁那個時候手裏攢了一筆錢,之後就做起了別的生意。


    關於秦媽媽為什麽會離開廠子,秦詞也不知道,秦媽媽沒和她講特別清楚過,唯一的大概意思就是工作太忙沒時間備孕。


    那段時間秦爸爸還在當兵,回來的時間也不多,秦媽媽要是忙起來,連他休假都見不到幾麵,而且結婚一年多了,總不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家裏四位老人也急,所以秦媽媽就離開了廠子。


    但是當時年紀小的秦詞聽這件事並沒有觀察到秦媽媽臉上那種落寞中帶點氣憤的神情。


    等她長大了之後才從秦奶奶嘴裏知道當年的事情沒那麽簡單。


    事情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兩個徒弟之間的爭鬥。


    在認周師娘為幹媽之前,師娘已經有好幾個徒弟了,都是廠裏分配的老帶新。


    等秦媽媽去了廠裏之後,秦媽媽可謂是被獨寵,特別是認了幹娘之後,簡直是把師娘保底的技藝都學走了,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創新技術。


    這讓前麵那些個徒弟眼紅極了。


    特別是有一個跟著周師娘時間最久的一個徒弟,想著自己這麽多年都沒從師父手裏學到這些東西,你來了才幾個月就把看家本領全部學走了。


    這些徒弟就開始在一些小事上針對秦媽媽。


    比如今天這批衣服要剪裁,她們就故意報錯尺寸,但是細心的秦媽媽總還是會自己重新測量,這也沒針對上。


    再就是剪線頭的事情,全部交給秦媽媽去做,但是秦媽媽那時候也覺得自己年輕,心寬得很,覺得這是師姐們在鍛煉自己,並沒有覺得被針對。


    一個個看著秦媽媽連這些招數都全部接下了,工作完成的好還對她們沒有怨言,幾個人也就消停下來了,想著反正都是一個廠裏的,既然她學了這些,總還是得交給自己吧。


    事情的轉折就發生在,周師娘帶著這一批徒弟去自己開的新廠了。


    大徒弟自從來了新廠之後,想著自己雖然沒學到技術,但是她跟著周師娘的年份最久啊!再怎麽說給她一個管理崗位還是要得吧?


    結果沒想到,秦媽媽工作能力太強,又得師父的寵愛,周師娘自己也年紀越來越大,就把手裏的單子業務都交給秦媽媽去管理了。


    那位大徒弟見自己連業務邊都挨不到,這麽多年了還是在車間裏做著重複枯燥的工作,沒辦法忍受這種差別待遇,覺得周師娘和秦媽媽都欠了她的。


    在某一次出訂單的時候,把衣服剪壞了,還把各種標簽換了一下順序。


    那個年代,監控什麽的都不興時,而且周師娘很信任自己這些\"心腹\",完全不會去專門監控什麽的。


    等第二天秦媽媽把貨都拉上車準備發走了,本著最後檢查一遍的心態,發現訂單衣服全被剪爛了,而且配件標簽什麽的都混亂了。


    立馬就把貨車師傅攔下來了,然後去找周師娘報備這件事。


    那段時間周師娘放棄原來廠裏的事情出來單幹,原廠長就有點針對他們廠子,但是人家質量好,他也沒辦法奈何,結果就剛好把這個把柄送到手裏了。


    既然有了把柄,那人家當然就會借題發揮了。


    直接在行業裏傳出來了他們廠質量不過關,報虛價等等臭名聲。


    而那個時候,雖然秦媽媽及時把貨攔下來了,但是重新做訂單需要時間,本來想和人家談稍微晚點交貨,但是人家聽到了他們廠的流言蜚語,非要讓他們廠賠償訂單超時,還要解約。


    周師娘當然也知道這事不是秦媽媽幹的,但是廠裏又查不出罪魁禍首,而且因為解約和賠償,這個月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廠裏那些徒弟心腹們怎麽可能還看著秦媽媽在廠裏蹦躂,直接就是一個壓力給到周師娘。


    要不然你就帶著她一個徒弟自己幹,要不然就把這個\"禍害\"清走。


    秦媽媽也不能見著師娘的廠子倒閉,而且這件事確實也怪自己,這麽大一個單子也不盯緊些,心裏雖然生氣那個背叛者,但是也不忍心讓師娘為難,所以自己背鍋退出了廠子。


    周師娘雖然不舍這個幹女兒,但是也沒辦法,查不出人總要有人來擔責。


    等秦媽媽走了之後,周師娘也沒再繼續找個\"繼承人\",就自己盯著所有的環節。


    雖然秦媽媽離開了,但是兩個人還是一直保持聯係,知道秦媽媽離開之後還是繼續在這個行業,師娘也很高興,至少自己這點技藝還是一直有人傳承。


    秦媽媽心裏雖然很憋屈,但是也靠著這股勁一直在勉勵自己。


    周師娘那邊根本查不出人,也沒辦法,也不能因為一顆老鼠屎把所有的人都清走,她這個廠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總不能真的倒閉不幹了。


    後來也就一直拉扯著廠子,直到秦詞出生前一年,周師娘因為過度勞累生了病,沒辦法還是從這些徒弟裏麵選了一個人來幫她,這一幫就是直接把廠子幫倒閉了。


    周師娘那段時間還是一直身體不舒服,見廠子效益不行了,就聯係別人收購走了,手裏拿了一筆收購款,發完工資就把所有的徒弟都遣散了。


    然後自己拿著剩下的錢開始做別的生意,不願意再接觸服裝行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