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補了很多內容,大家往前補一下,感謝!)


    努力了兩個禮拜,趕著周末前交到了潘老師手裏,等著老師審核完,沒什麽問題她就去投稿準備發表了。


    在等潘老師審核的過程中,秦詞顛顛地就跑去找孫院士,把自己這幾天的進展和孫老師好好匯報一下。


    之前他們倆聊過,關於高維量子糾纏光源芯片的研究,指導老師她還是把潘老師的名字放上去,這本來也是潘老師的團隊主研方向。


    孫院士倒是沒有意見,但是對於秦詞的第一篇論文的指導老師不是他這件事有點吃味。


    秦詞這不是帶著禮物去找孫院士了,去哄老頭了。


    “孫老師!”昨晚上和孫老師約好了會去辦公室找他,所以孫老師在辦公室等她。


    “怎麽樣了,論文交給老潘了?”


    “嗯嗯,那邊的研究早就結束了,我給您老帶禮物來啦。”秦詞從背後掏出一份新論文來。


    這半個多月也不隻是把高維量子的實驗和論文搞完了,畢竟那個實驗她本來就很熟悉了,出結論也不用這麽久,論文就算厭煩寫,也不至於寫這麽久。


    主要是她還把另外一個研究內容搞完了。


    孫院士是知道她一直在研究芯片測試的那個實驗,因為秦詞一直在問他一些關於芯片測試的內容。


    但是接過這篇論文之前,他是真沒想過這孩子半個月把兩個高難度的研究實驗做完了。


    “這麽快就完成了??你不會天天睡在實驗室吧??”孫院士看著她說,都來不及研究手裏的論文。


    秦詞摸了摸鼻子,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她心虛的反應。


    剛想回答沒有,她還是回宿舍住了的。


    孫院士嚴肅地看著她,眼裏帶著關切,一時之間撒謊的話說不出口。


    “你啊,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孫院士說完讓她立刻回宿舍去睡半天,論文都交到他和老潘手裏了,難不成還能出錯?


    秦詞點了點頭,領命回去休息了。


    ………


    這邊潘老師檢查著論文,不得不感歎一句,他這個指導老師受之有愧。


    隻有秦詞準備開始寫論文的時候專門來找他聊過一下論文格式之類的有關寫作的內容條件,其他的他是一點忙沒幫上。


    還不如俞苗有用呢。


    秦詞還把俞苗的名字也放上去了。


    俞苗這得沾了多大的光啊。


    論文交過來之前,俞苗因為這個事情還和秦詞爭論了一下,她覺得自己不該有這個名字,整個實驗她並沒有幫上什麽忙。


    秦詞說,按貢獻度來說,她應該給俞苗一個名字,何況又不是第一作者,她覺得沒必要推辭。


    第一作者:通常是論文的主要撰寫者和研究的主要執行者。他們對研究的設計、實驗的執行、數據分析和論文的撰寫承擔了最大的責任和貢獻。


    第二作者:對研究的貢獻次於第一作者,可能參與了部分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分析或論文撰寫等工作。


    俞苗姐這些天給她的幫助很大,不僅僅在實驗內容上,在生活裏人家也很照顧她,而且陪著秦詞這麽不分日夜的研究了半個月,她也不是這麽不理解人家用心的人。


    潘老師這邊審核進度很快,直接給她投了好幾個國內國外的期刊。


    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 《航空航天科學進展》(美)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法)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eee航空航天與電子係統匯刊》(美)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推進與動力研究》(中)……


    可謂是一個不落。


    孫院士那邊更快,投完國內外期刊,就對著國內期刊加壓,勢必要讓自己這篇第一個發表,作為秦詞的老師,第一篇論文的指導老師怎麽能不是自己呢!


    好在他也有點人脈,在人脈的運作下,秦詞這篇論文和科研成果基本上是一路綠燈。


    秦詞雖然第一天被孫老師勸回去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到實驗室報道,正式和她同門的師兄師姐們認識了一下。


    下午就被孫院士帶去領導辦公室簽署了一份保密協議,然後進入了一個研究小組。


    孫院士的意思是,在她的這兩篇論文引起世界水花之前,她還能暫時休息休息,跟著師兄師姐們攢攢經驗。


    秦詞看著他們做實驗的內容,有點頭疼。


    她覺得她應該去動動手幫幫大家,但是所有的師兄師姐們雖然沒有明麵上說不需要她的幫助,但是也是盡量不讓她接手。


    她也隻能打打雜。


    孫院士也沒把秦詞這兩個重大研究告訴所裏其他學生,等到時候就知道了,現在說顯得他在吹噓秦詞一樣。


    他也知道大家心裏多少有點覺得秦詞是來湊數的,但是確實秦詞現在沒什麽能證明自己的東西,所以他也不說,反正他的學生不會像老潘的學生那樣沒禮貌。


    等論文走向世界後,他直接就帶著兩篇論文去找領導了。


    “領導啊,咱們中科院現在可是名利雙收了,你可別做出一些,人家論文上寫的單位是中科院,然後你連名分都不給人家的這種沒良心的事啊。”


    領導滿麵紅光,最近中科院的名聲一下子就揚名海外,雖然以前也不差,但是近期就他們一下子爆了兩個突破性研究啊。


    而且是短時間內啊!


    連國家都給他們所獎勵了。


    “知道了知道了,咱們特事特辦,沒幾天聘書就下來了,你別著急。”


    領導之前聽孫院士說他那個小同學怎麽樣厲害還一點感覺沒有,畢竟每天都有新立項新研究申報,實際能研究出來的沒幾個。


    結果沒想到一下子給了兩個這麽大的驚喜,部裏一聽兩個研究都是一個高中生主導的,立即決定要留住人才。


    “聘書?”孫院士驚訝,按理來說,隻有他們這種院士才能擁有聘書,博士生和研究生那種都隻能算是深造學曆,最多一個錄取通知書。


    “她趕上好時候了,要是前幾年那可別想。”領導也感慨,人啊,有時候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今年剛頒布了新人才政策,秦詞這兩個研究又可謂是重大成果,部裏直接給了個外聘的聘書,隻要她之後能繼續有成果,或者是通過綜合測評或者本科後考進來,就能轉正的那種。


    是成為所裏有編製的研究員,不是來深造的學生。


    有編製和福利待遇的。


    也就是鐵飯碗。


    主要是秦詞年紀太小了,對於國家方麵來說,這件事直接給部裏捅破天了,上麵直接就開始調孩子的資料出來。


    然後就發現,這孩子,是從鄉村裏一步一步考出來的。


    要不是她研究的這個內容特殊,保密性極高,有可能會被當做榜樣拿出來宣講,激勵其他的同學們。


    孫院士喜出望外,他都想感歎一下自己這個學生的運氣了。


    如果那天她去找老潘考核的時候,他沒有去辦公室,孫院士都不敢想研究所會錯過一個多麽重要的研究人才。


    但是話又說回來,以他對秦詞的了解,就算這次沒有進到研究所,這孩子以後也一定會想方設法和大家見麵。


    ………


    幾天後,孫院士拿著剛到的熱乎的聘書去實驗室找秦詞。


    秦詞這幾天一下子就忙起來了。。


    因為和她一起的這個團隊的一名師姐突然發現她驚為天人的建模能力。


    然後帶著大家一起驚訝了一下她的建模能力後,把研究裏所有的建模任務全部給孩子了。。


    秦詞一方麵很高興大家認可她,然後讓她一下子就融入了這個團隊。


    另一方麵又覺得,要不她還是新立個項目吧,天天在這建模圖啥啊。。她覺得大家其他的研究內容也可以優化一下,但是她現在根本沒啥時間去和他們說!!


    孫院士帶著聘書進來的時候,就看到大家都圍在電腦前,不知道在幹什麽。


    等他走進去一看,就看到一群人圍著秦詞,看著她在電腦上操作著什麽。


    這是在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