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兩個團隊一起去食堂裏聚餐。


    吃完飯後,夏老師便開著車帶上秦詞和洪靖宇還有他自己團隊一個男博士杜冠文,四個人一起去了清北拜訪。


    “清北那邊我了解了一下,目前是張楠院士在負責這個項目,我們等會兒直接去院士辦公室,已經提前約好了。”夏老師跟他助理確定完消息後,和大家同步。


    秦詞眼紅,她什麽時候能有個助理啊!


    “聽說當時這個項目的項目經費六千萬呢,這還是零幾年的時候。”洪靖宇感歎了一句,雖然他們現在經手的項目經費都不低。


    但是在當時那個時候,國家自己都還在發展經濟,還能這麽支持這個長線項目的研究到如今,確實是很重視這個研究。


    “當時國家經濟緊張隻撥款了兩千萬,還有四千萬是清北大學的985基金撥款的。”夏老師本來也是清北畢業的,年紀又比較大,還是知道一些當年的事情。


    像這些頂尖大學,學校裏出去了不少企業家、名人,一旦人開始事業有成,就愛回饋母校,校內各種基金會也不少。


    這個985基金會就是專門用來給各種立項的實驗項目補齊短缺資金的。


    “名校還是有錢哈。”洪靖宇調侃了一句。


    “你們北航也不缺錢吧?”杜冠文和洪靖宇年紀差不多,跟他也熟悉,早期就合作過大家都相互知道底子。


    “我們這類工科大學,最不缺錢的是哈工大吧。”洪靖宇又把話題引到其他大學上去了。


    “哎,小詞啊,還沒問你呢,接下來是去清北還是國科大啊?”夏立文聽到這幾個高校,突然想起秦詞和他說過回去高考的事情。


    秦詞搖了搖頭,她也不知道啊,孫老師讓她不要著急選學校,他會給她安排。


    估摸著,應該是國科大,方便她請假上班。。


    “你這成績也不擔心,啥學校都能去。”夏立文看她迷茫還反過來安撫她。


    杜冠文聽著這話,頓時就開始八卦秦詞的成績,他們這一堆人基本上單拎出來都是一個學霸,但是還是會好奇其他人的成績。


    夏立文給他吹噓了一頓秦詞的各種競賽成績,讓秦詞尷尬地讓他好好開車別總聊天。


    洪靖宇知道秦詞成績很好,但是也沒想到imo和ipho兩個含金量這麽高的競賽,他這位小師妹都拿下了世界第一的成績。


    聽到秦詞初中肝了三個競賽後,洪靖宇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秦詞烏黑的發頂,“要不說你能來搞科研呢。”


    “用你們h省人的話怎麽說來著,霸得蠻耐得煩!”


    秦詞聽著他怪模怪樣的語氣和表情被逗樂了,用家鄉話帶著洪靖宇又說了一遍。


    大家嘻嘻哈哈到了清北物理學院大樓下,夏老師熟門熟路的帶著大家上去找張院士。


    “張老師都退休好久了,這兩年被返聘回來給大家上課,基本上每天都在學校。”夏老師拎著一籃子水果,張老師也算是他的任課老師,他也好久沒回來了。


    推開317辦公室的門,夏立文一下子就看到了坐在窗邊的帶著老花鏡在看什麽資料的張楠院士。


    “張老師。”夏立文走到老師身後喊了聲,見張院士看的認真,打招呼的聲音都輕緩下來了。


    “誒,立文來了。”張楠院士把資料放下,站起來招呼著大家。


    夏立文就當了大家的介紹人。


    聽著夏立文介紹秦詞是本次“慧眼”項目的總負責人,張楠院士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鏡,仔細盯著秦詞看了好一會兒。


    “前幾天老孫跟我打電話說他有個學生可能會來拜訪我,讓我知無不言,我還在想到底是怎麽樣的學生,會讓他這鐵麵無私的老頭專門叮囑我呢。”張楠看著她漂漂亮亮的小臉兒笑著說道。


    “原來是怕我太嚴肅嚇著小女孩呀。”張楠院士從各種渠道了解過秦詞,知道這個小女娃是真的有本事,不然老孫也不會跟個眼珠子一樣保護著她。


    秦詞麵上熱情地跟張院士打招呼,心裏驚訝極了,她能摸到張院士這,孫老師可一句話沒和她講過,老師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一定會查到hxmt這條線嘛。


    孫院士當然知道她絕對會認真的了解項目的前後相關曆史過程,隻要她認真,hxmt這邊是根本不可能錯過的。


    也算是變相給了她一個挑戰,不能完全沉下心去了解項目的前後因果,那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研究員。


    大家寒暄完,也沒多囉嗦。


    “來,資料我都準備好了,一起去隔壁研究研究吧。”張院士帶著他們去隔壁閱讀室,那邊安靜也適合討論。


    “當時我們建成了hxmt望遠鏡1:1地麵樣機,現在存放在國博,我這隻有縮小模型,大家可以暫時看看。”張院士從書架上拿起來一個地麵樣機的模型,指著每個部分給大家介紹著。


    大家在閱讀室裏了解了一下午關於早期hxmt望遠鏡的研究內容,秦詞越聊心裏越有疑問。


    等著張院士介紹完當年的進度,秦詞看著張院士問道,“張院士,我想請問一下,當年其實咱們這個研究技術也相當成熟了,為什麽一直拖到今年才正式有項目確立啊?”


    從張院士的介紹裏不難了解到,當年是完全達到了立項然後發射衛星的程度了,但是為什麽一直拖到了現在。


    肯定不是資金上的問題,前麵大家八卦的時候也說過,對於資金這方麵其實還蠻大方的。


    張院士聽了她敏銳的提問,苦笑了一下,他怎麽不想立項研究這個項目,但是這麽多年每一次都是陰差陽錯的錯過機會。


    hxmt項目在早期麵臨許多技術挑戰,需要進行大量的預研工作。


    這些技術挑戰包括新研製的元器件和部件的技術難度以及對使用環境的高要求。


    也就導致了,他們團隊基本上是換了三批人馬,研究到最後才完全把技術問題解決完。


    時間線拖太長也就導致了資金跟不上。


    前期的六千萬在這麽長一段時間內,被技術問題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後來,我們05年的時候被納入了‘十一五’科學規劃,但直到2011年3月,項目才正式獲得國家批準。”張院士解釋著原因。


    秦詞瞪大了眼,本來以為不是資金問題,結果沒想到前期投入那麽大,到後麵資金跟不上。


    “你們今年的任務也很嚴峻,雖然我們技術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有最嚴重的一個問題還未解決。”張院士跟他們說了這麽多以前的心路曆程,想到現在的發展也不太樂觀,歎了口氣。


    “嗯,我知道,孫院士的意思是讓我們自己突破封鎖。”秦詞看著張院士苦悶的臉色,很認真的說道。


    “什麽封鎖?”洪靖宇也剛從上一個項目抽離,還沒全部研究完這次科研項目的所有內容。


    夏立文這會兒臉色也有點難看,航天所這次跟他們合作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除了後麵的探測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想集合兩個團隊的力量來打破這個封鎖。


    “nai\/csi晶體的密封問題。”秦詞跟他解釋道。


    “對,”張院士從眾多資料裏拿出來這部分的相關內容分發給大家,“當年,我們在高能主探測器nai\/csi晶體的密封問題上,原計劃從漂亮國采購的產品,受到了政府禁運封鎖。”


    “這麽多年,其實大家一直在試圖突破這個問題,但是……”張院士歎了口氣。


    “去年9月份,我們本來想借助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衛星,出於安全性方麵的考慮,hxmt衛星的發射再次延後。”張院士返聘回到一線,也是為了激發自己的潛能,深耕實驗室太久,大家急需一個新方向來作為突破口。


    去年的最後一次研究,其實讓大家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是最後還是熄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