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十年之後太平盛世
我,超人,至尊大統領 作者:位麵研究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距離那場被稱為【滅世業火】的災難過去,已有十年。
那天業火消失後,又出現一道強大邪惡的氣息,眾人還以為躲不過劫難。
誰知那邪惡氣息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消失了,後來也沒有再出現過。
九州世界恢複了正常。
令九州眾生意難平的是,那位拯救了世界的天尊也消失了,不知生死去向。
眾人有感天尊恩德,擔心以後再出現類似災難,自發建立廟宇,立起神像來供奉天尊。
與之一起在廟宇中接受香火供奉的,還有在魔火災難中犧牲的一些英雄,比如燕赤霞、蜀山派太上長老周劍封、大佛寺活佛玄藏……還有一些事跡突出的英勇凡人。
除此之外,天尊神像旁邊還有一尊小號的神女雕像,那是天尊侍女,也被供奉起來。
雖然經過這場災難,天尊設下的玄黃寶塔和九州大陣消失了,但得益於先前進行的國家改革,沒有天尊主持的朝廷仍然很好的發揮了管理職能。
賑災救民、維持治安、恢複秩序、災後重建,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先前天尊建立的高效行政體係和完備法律法規發揮了巨大作用,大災之後必有大亂的規律被打破,九州世界竟然以前所未有的穩定且迅速方式,恢複了秩序。
一場業火天災,九州人族傷亡近半,其他生靈死掉的更是不計其數。
因為事發太突然,古代世界的人口分布不夠就集中,那些偏遠山村的地方,基本上是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居民就遇難了。
在災後重建當中,天尊發掘並重用的那批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政務院總理寧采臣、科學院院士諸葛臥龍、軍務院院長傅天仇……朝廷各部門的高層,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堅定的“天尊派”,絲毫不打折扣地貫徹執行天尊各種思想方針政策。
修真界這邊,更有知秋一葉這位後起之秀,接管司天院。年紀輕輕就踏入陽神境界,辦事得力,將修真界各方麵管理得井井有條。
在對抗業火天災之時,修真界的高階修士是衝在最前麵的,也因此死傷慘重。
僅有的三位地仙:蜀山派太上長老周劍封、大佛寺活佛玄藏、泰山神石敢當,全部戰死。三百陽神境界修士妖王陰神,也隻剩幾十個。
作為抵抗天災的主力,人族損失最為慘重。不過妖族和鬼族卻不敢有什麽多餘心思。
鬼族就不用說了,本就大多源自人族,同休共戚,高層都是城隍吃官飯的跟朝廷穿同一條褲子。
少數妖物倒是有脫離管束,逍遙自在的念頭。
但是妖族有一尊樹妖蘭懷若,是天尊的死忠分子,對膽敢違背天尊製定規矩的妖物毫不留情。
更有狐妖、花妖等妖族勢力堅決站隊官方。想要脫離管束的少數派,也隻能老老實實盤著。
時光匆匆,十年光陰轉瞬即逝,九州漸漸從那場大災難中恢複了元氣。
放在以前,這樣的大災難沒有幾百年,恐怕恢複不了。
但如今管轄九州凡間生靈的朝廷,有高效完備管理體係加持,各種新技術、高產農作物、良好的教育和科研、齊備的醫療和社會保障……人口增長速度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短短十年,九州人口就差不多恢複到災前水平,生活水平更是直接趕超。如今人人有衣穿,有飽飯吃,還有閑錢購物消費。小孩也個個有書讀,棄嬰重男輕女的惡習得到有效根治,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道德和素質都有極大提高。
說來也奇怪,那場天災之後,天下的惡人少了很多。幹壞事的人,好像商量好了都死在了十年前那場災難中一樣。
後來修真學院的修士學者研究推測 ,可能是因為業火本來就源於罪惡而生,所以會優先攻擊那些罪孽深重的人,這才導致大量壞人死亡。
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百業俱興,欣欣向榮。
人們越發懷念和感激當年那位天尊。不止因為他拯救了世界,還因為他為九州世界帶來了徹底變革,建立了不朽的根基。
才會有今天,短短十年內就實現了先人做夢都想實現的理想社會——【天下大同,盛世太平】。
這一切都多虧了天尊啊!
於是天尊廟、天尊宮香火日益鼎盛,民間逢年過節都進行祭拜,官方甚至帶頭舉行祭祀活動,把每年七月十日,也就是業火天災發生那天,定為天尊紀念日,聲勢浩大祭祀天尊。
……
九州學府,天尊學院。
災後的十年,九州學府每年培養的大量人才,在九州世界重建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學府地位也水漲船高,學生的如今地位比以前的讀書人還要高,百姓是發自內心地尊敬知識分子。
為了妥善處置當年天尊親自教導的那批特殊學員,朝廷高層商議後,決定把特招班改為【天尊學院】,專門成立一個學院來培養這批天尊看重的天才。
之後更是每年從九州學員之中嚴格篩選天才,補充到學院中,仿照天尊之前特招班的特殊培養模式培養。
事實證明,這樣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掘了天才的潛力,後來為九州朝廷培養了無數國之棟梁、無雙國士。
但是,天尊學員之中,有幾名特殊學員令現在的朝廷十分頭痛。
不知該如何安排他們好。
“諸位大人,這邊請。皇子皇女們已在天尊宮等候了。”
“嗯。有勞了。”
長須及胸,已經是中年人模樣的寧采臣,如今已經是朝廷中流砥柱。他神態威而不畏,從容而有禮,儼然已經有了一身久居高位的氣勢。
他的身邊,跟著幾名官員,外人看了,一定會大吃一驚。
科學院院長諸葛臥龍、軍務院院長傅天仇、司天院院長知秋一葉、農業部部長蘭懷若、警務部部長左千軍、禁軍大統領夏侯青鋒……當初跟隨天尊最久的幾位朝廷元老,竟然都來了。
沿途侍衛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看也不敢問。知道這事不是他們這些小人物能夠打探的。
隻在心裏暗暗嘀咕:【這麽多大佬齊聚所為何事?】
【剛才那太監說皇子皇女?難道……】
那天業火消失後,又出現一道強大邪惡的氣息,眾人還以為躲不過劫難。
誰知那邪惡氣息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消失了,後來也沒有再出現過。
九州世界恢複了正常。
令九州眾生意難平的是,那位拯救了世界的天尊也消失了,不知生死去向。
眾人有感天尊恩德,擔心以後再出現類似災難,自發建立廟宇,立起神像來供奉天尊。
與之一起在廟宇中接受香火供奉的,還有在魔火災難中犧牲的一些英雄,比如燕赤霞、蜀山派太上長老周劍封、大佛寺活佛玄藏……還有一些事跡突出的英勇凡人。
除此之外,天尊神像旁邊還有一尊小號的神女雕像,那是天尊侍女,也被供奉起來。
雖然經過這場災難,天尊設下的玄黃寶塔和九州大陣消失了,但得益於先前進行的國家改革,沒有天尊主持的朝廷仍然很好的發揮了管理職能。
賑災救民、維持治安、恢複秩序、災後重建,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先前天尊建立的高效行政體係和完備法律法規發揮了巨大作用,大災之後必有大亂的規律被打破,九州世界竟然以前所未有的穩定且迅速方式,恢複了秩序。
一場業火天災,九州人族傷亡近半,其他生靈死掉的更是不計其數。
因為事發太突然,古代世界的人口分布不夠就集中,那些偏遠山村的地方,基本上是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居民就遇難了。
在災後重建當中,天尊發掘並重用的那批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政務院總理寧采臣、科學院院士諸葛臥龍、軍務院院長傅天仇……朝廷各部門的高層,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堅定的“天尊派”,絲毫不打折扣地貫徹執行天尊各種思想方針政策。
修真界這邊,更有知秋一葉這位後起之秀,接管司天院。年紀輕輕就踏入陽神境界,辦事得力,將修真界各方麵管理得井井有條。
在對抗業火天災之時,修真界的高階修士是衝在最前麵的,也因此死傷慘重。
僅有的三位地仙:蜀山派太上長老周劍封、大佛寺活佛玄藏、泰山神石敢當,全部戰死。三百陽神境界修士妖王陰神,也隻剩幾十個。
作為抵抗天災的主力,人族損失最為慘重。不過妖族和鬼族卻不敢有什麽多餘心思。
鬼族就不用說了,本就大多源自人族,同休共戚,高層都是城隍吃官飯的跟朝廷穿同一條褲子。
少數妖物倒是有脫離管束,逍遙自在的念頭。
但是妖族有一尊樹妖蘭懷若,是天尊的死忠分子,對膽敢違背天尊製定規矩的妖物毫不留情。
更有狐妖、花妖等妖族勢力堅決站隊官方。想要脫離管束的少數派,也隻能老老實實盤著。
時光匆匆,十年光陰轉瞬即逝,九州漸漸從那場大災難中恢複了元氣。
放在以前,這樣的大災難沒有幾百年,恐怕恢複不了。
但如今管轄九州凡間生靈的朝廷,有高效完備管理體係加持,各種新技術、高產農作物、良好的教育和科研、齊備的醫療和社會保障……人口增長速度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短短十年,九州人口就差不多恢複到災前水平,生活水平更是直接趕超。如今人人有衣穿,有飽飯吃,還有閑錢購物消費。小孩也個個有書讀,棄嬰重男輕女的惡習得到有效根治,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道德和素質都有極大提高。
說來也奇怪,那場天災之後,天下的惡人少了很多。幹壞事的人,好像商量好了都死在了十年前那場災難中一樣。
後來修真學院的修士學者研究推測 ,可能是因為業火本來就源於罪惡而生,所以會優先攻擊那些罪孽深重的人,這才導致大量壞人死亡。
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百業俱興,欣欣向榮。
人們越發懷念和感激當年那位天尊。不止因為他拯救了世界,還因為他為九州世界帶來了徹底變革,建立了不朽的根基。
才會有今天,短短十年內就實現了先人做夢都想實現的理想社會——【天下大同,盛世太平】。
這一切都多虧了天尊啊!
於是天尊廟、天尊宮香火日益鼎盛,民間逢年過節都進行祭拜,官方甚至帶頭舉行祭祀活動,把每年七月十日,也就是業火天災發生那天,定為天尊紀念日,聲勢浩大祭祀天尊。
……
九州學府,天尊學院。
災後的十年,九州學府每年培養的大量人才,在九州世界重建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學府地位也水漲船高,學生的如今地位比以前的讀書人還要高,百姓是發自內心地尊敬知識分子。
為了妥善處置當年天尊親自教導的那批特殊學員,朝廷高層商議後,決定把特招班改為【天尊學院】,專門成立一個學院來培養這批天尊看重的天才。
之後更是每年從九州學員之中嚴格篩選天才,補充到學院中,仿照天尊之前特招班的特殊培養模式培養。
事實證明,這樣的培養方式充分發掘了天才的潛力,後來為九州朝廷培養了無數國之棟梁、無雙國士。
但是,天尊學員之中,有幾名特殊學員令現在的朝廷十分頭痛。
不知該如何安排他們好。
“諸位大人,這邊請。皇子皇女們已在天尊宮等候了。”
“嗯。有勞了。”
長須及胸,已經是中年人模樣的寧采臣,如今已經是朝廷中流砥柱。他神態威而不畏,從容而有禮,儼然已經有了一身久居高位的氣勢。
他的身邊,跟著幾名官員,外人看了,一定會大吃一驚。
科學院院長諸葛臥龍、軍務院院長傅天仇、司天院院長知秋一葉、農業部部長蘭懷若、警務部部長左千軍、禁軍大統領夏侯青鋒……當初跟隨天尊最久的幾位朝廷元老,竟然都來了。
沿途侍衛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看也不敢問。知道這事不是他們這些小人物能夠打探的。
隻在心裏暗暗嘀咕:【這麽多大佬齊聚所為何事?】
【剛才那太監說皇子皇女?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