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漢末三傑
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 作者:五個冬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本來還想阻止,差點被殺,心有餘悸,連夜跑到冀州去了。
董卓知道之後,找來女婿李儒、侍中周毖、校尉伍瓊幾人商量對策。
周毖說道:“袁紹連夜逃跑,如果操之過急,勢必為變。且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若起兵討伐,有所不值。不如就放過他,再賜予一郡太守之位,袁紹肯定感恩戴德,必無患矣。”
伍瓊又補充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聽著還蠻有道理的,就準備第二天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這時李儒卻說道:“袁紹不足為患,還有一人,嶽父不得不防。”
“誰?”
“並州牧劉軒,傳言此人英勇不凡,一路升遷,又有各種稀世珍寶,聚集財物,並州離洛陽不遠,如果有意與嶽父為敵,則是一件禍事,不可不防。”
一提起劉軒,董卓就想起自己被坑,失去了一位謀士,但劉軒之後確實也送來了好酒好煙,這讓他的氣消了不少。
“那該如何辦才好?”董卓對自己這個女婿還是很信任的。
李儒想了想說道:“不如也給劉軒一些封賞,再以朝廷的名義讓他攻打匈奴,以匈奴牽扯住劉軒,則萬事大吉。”
“哈哈哈,好,就這樣辦。”
“還有一事。”李儒接著說道。
“何事?”
“嶽父之前不是想拉攏王匡嗎?可封王匡為河內太守,一來可以得到王匡的忠心,二來可以監視劉軒。”
“好。”
董卓對李儒的這個想法是讚不絕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劉軒和匈奴火拚起來。
洛陽這邊鬧得是紅紅火火,劉軒自然也不會閑著,在知道鄭泰、盧植兩人辭官之後,心中狂喜。
盧植乃東漢末年名臣,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成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郡、廬江郡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同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
這種人才劉軒自然不會放過便跑來找蔡邕。
“近日聽聞鄭泰、盧植二人不滿何進引董卓入京,辭官而去,還望伯父能書信一封,招兩人來並州,必然厚待。”
蔡邕沉思了一會兒,他與盧植關係匪淺,之前也是盧植在漢靈帝麵前為他請求,要不然他早都死了。
“我與鄭泰、盧植確實認識,但也不敢保證兩人見我書信就會來並州。”
“無妨,鄭泰、盧植都有大才,我也是不忍心兩人就此埋沒,若兩人不願意來並州,定然不會強求。”
“也罷,既然主公如此愛才,我便試上一試。”
說完蔡邕就去寫了兩封信交給了劉軒。
劉軒拿到信之後找來羅網的人吩咐一定要把信送到鄭泰、盧植兩人手中,然後把人帶回來。
“敢問主公,如果這兩人看完信之後不願意來並州,該如何處理?”羅網的人認真將兩封信收好,然後問道。
“你沒聽見我剛才說的話嗎?把人帶回來。”
這羅網的人可能是剛畢業,經驗不足,等劉軒說完之後才反應過來。
“是,屬下明白。”
羅網辦事的效率還是挺高的,沒幾日就將鄭泰、盧植請了回來,途中又收到劉軒的命令,多帶了兩人回來,分別是皇甫嵩、朱儁。
早在漢靈帝時期,十常侍手握重權,為了壯大勢力,讓人問參與黃巾之亂的將領索要錢財,不給的全部罷免,之前董卓賄賂的就是十常侍,被十常侍定義為自己人,才能升官。
皇甫嵩、朱儁自然不會給,所以就被罷免了,這次也被劉軒給請到了並州。
為迎接四人劉軒早早的就來到了城門前等候,而盧植等人下了馬車之後一臉的怨氣,傲嬌的神態都不想理劉軒,可不是嗎,羅網辦事強硬,說是請其實就比押送好聽點。
“董卓專權殘暴,不得已才將四位大人從洛陽請到並州,還往勿怪,府中早已備好酒菜,為四位大人接風。”
劉軒絲毫沒有在乎幾人的態度,反而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
盧植四人自然也知道來了就難跑了,一甩衣袖,哼了一聲就朝城中走去。
劉軒則一路緊隨其後,不斷地套近乎,從幾人的生平說到黃巾之亂,再說到何進、董卓之流,滿臉的尊敬,然而收到的回複總是那麽不冷不熱的幾句。
無奈的劉軒在為四人接完風之後,請來蔡邕,五人之前都是同朝為官,不由得感慨萬千。
劉軒見著幾人聊得火熱,自己也插不進去話,便退了出來。
剛推出來就看見蔡琰跑了過來。
“你怎麽把這四人請到並州來了?”
“怎麽了?不可以嗎?”劉軒笑著說道。
“當然可以呀,這四人在朝中德高望重,你能留下他們也是厲害。”說著蔡琰還給劉軒豎了個大拇指。
“你還挺聰明的。”劉軒想要摸蔡琰的頭,卻被躲開了。
“可是你準備給他們安排什麽官位呢?你這小小並州他們幾人真的是心甘情願的留下來的?”蔡琰有些疑惑的問道。
“無所謂,隻要他們幾人留在並州即可,我手下做事的人多了,想要的也隻是他們的身份和名氣而已。”
“我有的懂你的意思了。”聽了劉軒的話,蔡琰有些明白了過來,但突然腦子一轉,好似想起什麽來了,指著劉軒就問道。
“奧,你是為了我爹才。。。”
劉軒聞言差點跌倒,心想這蔡琰發散思維發散的也太亂了點,白了一眼蔡琰,順便就把蔡琰的小手給拉了下來。
“想什麽呢?我那都是為了你。”
“你騙人。”
“騙你幹嘛呢?”
“。。。。。。。。。”
劉軒是好說歹說才讓蔡琰相信了,就在兩人打打鬧鬧的時候,蔡邕也出來了。
劉軒連忙上前詢問聊的怎麽樣了。
“鄭泰、盧植二人有些留下來的意向,但皇甫嵩、朱儁二人好似心意已決,隻想不問世事,回家養老。”
董卓知道之後,找來女婿李儒、侍中周毖、校尉伍瓊幾人商量對策。
周毖說道:“袁紹連夜逃跑,如果操之過急,勢必為變。且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若起兵討伐,有所不值。不如就放過他,再賜予一郡太守之位,袁紹肯定感恩戴德,必無患矣。”
伍瓊又補充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聽著還蠻有道理的,就準備第二天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這時李儒卻說道:“袁紹不足為患,還有一人,嶽父不得不防。”
“誰?”
“並州牧劉軒,傳言此人英勇不凡,一路升遷,又有各種稀世珍寶,聚集財物,並州離洛陽不遠,如果有意與嶽父為敵,則是一件禍事,不可不防。”
一提起劉軒,董卓就想起自己被坑,失去了一位謀士,但劉軒之後確實也送來了好酒好煙,這讓他的氣消了不少。
“那該如何辦才好?”董卓對自己這個女婿還是很信任的。
李儒想了想說道:“不如也給劉軒一些封賞,再以朝廷的名義讓他攻打匈奴,以匈奴牽扯住劉軒,則萬事大吉。”
“哈哈哈,好,就這樣辦。”
“還有一事。”李儒接著說道。
“何事?”
“嶽父之前不是想拉攏王匡嗎?可封王匡為河內太守,一來可以得到王匡的忠心,二來可以監視劉軒。”
“好。”
董卓對李儒的這個想法是讚不絕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劉軒和匈奴火拚起來。
洛陽這邊鬧得是紅紅火火,劉軒自然也不會閑著,在知道鄭泰、盧植兩人辭官之後,心中狂喜。
盧植乃東漢末年名臣,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成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郡、廬江郡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同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
這種人才劉軒自然不會放過便跑來找蔡邕。
“近日聽聞鄭泰、盧植二人不滿何進引董卓入京,辭官而去,還望伯父能書信一封,招兩人來並州,必然厚待。”
蔡邕沉思了一會兒,他與盧植關係匪淺,之前也是盧植在漢靈帝麵前為他請求,要不然他早都死了。
“我與鄭泰、盧植確實認識,但也不敢保證兩人見我書信就會來並州。”
“無妨,鄭泰、盧植都有大才,我也是不忍心兩人就此埋沒,若兩人不願意來並州,定然不會強求。”
“也罷,既然主公如此愛才,我便試上一試。”
說完蔡邕就去寫了兩封信交給了劉軒。
劉軒拿到信之後找來羅網的人吩咐一定要把信送到鄭泰、盧植兩人手中,然後把人帶回來。
“敢問主公,如果這兩人看完信之後不願意來並州,該如何處理?”羅網的人認真將兩封信收好,然後問道。
“你沒聽見我剛才說的話嗎?把人帶回來。”
這羅網的人可能是剛畢業,經驗不足,等劉軒說完之後才反應過來。
“是,屬下明白。”
羅網辦事的效率還是挺高的,沒幾日就將鄭泰、盧植請了回來,途中又收到劉軒的命令,多帶了兩人回來,分別是皇甫嵩、朱儁。
早在漢靈帝時期,十常侍手握重權,為了壯大勢力,讓人問參與黃巾之亂的將領索要錢財,不給的全部罷免,之前董卓賄賂的就是十常侍,被十常侍定義為自己人,才能升官。
皇甫嵩、朱儁自然不會給,所以就被罷免了,這次也被劉軒給請到了並州。
為迎接四人劉軒早早的就來到了城門前等候,而盧植等人下了馬車之後一臉的怨氣,傲嬌的神態都不想理劉軒,可不是嗎,羅網辦事強硬,說是請其實就比押送好聽點。
“董卓專權殘暴,不得已才將四位大人從洛陽請到並州,還往勿怪,府中早已備好酒菜,為四位大人接風。”
劉軒絲毫沒有在乎幾人的態度,反而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
盧植四人自然也知道來了就難跑了,一甩衣袖,哼了一聲就朝城中走去。
劉軒則一路緊隨其後,不斷地套近乎,從幾人的生平說到黃巾之亂,再說到何進、董卓之流,滿臉的尊敬,然而收到的回複總是那麽不冷不熱的幾句。
無奈的劉軒在為四人接完風之後,請來蔡邕,五人之前都是同朝為官,不由得感慨萬千。
劉軒見著幾人聊得火熱,自己也插不進去話,便退了出來。
剛推出來就看見蔡琰跑了過來。
“你怎麽把這四人請到並州來了?”
“怎麽了?不可以嗎?”劉軒笑著說道。
“當然可以呀,這四人在朝中德高望重,你能留下他們也是厲害。”說著蔡琰還給劉軒豎了個大拇指。
“你還挺聰明的。”劉軒想要摸蔡琰的頭,卻被躲開了。
“可是你準備給他們安排什麽官位呢?你這小小並州他們幾人真的是心甘情願的留下來的?”蔡琰有些疑惑的問道。
“無所謂,隻要他們幾人留在並州即可,我手下做事的人多了,想要的也隻是他們的身份和名氣而已。”
“我有的懂你的意思了。”聽了劉軒的話,蔡琰有些明白了過來,但突然腦子一轉,好似想起什麽來了,指著劉軒就問道。
“奧,你是為了我爹才。。。”
劉軒聞言差點跌倒,心想這蔡琰發散思維發散的也太亂了點,白了一眼蔡琰,順便就把蔡琰的小手給拉了下來。
“想什麽呢?我那都是為了你。”
“你騙人。”
“騙你幹嘛呢?”
“。。。。。。。。。”
劉軒是好說歹說才讓蔡琰相信了,就在兩人打打鬧鬧的時候,蔡邕也出來了。
劉軒連忙上前詢問聊的怎麽樣了。
“鄭泰、盧植二人有些留下來的意向,但皇甫嵩、朱儁二人好似心意已決,隻想不問世事,回家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