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子如夢初醒,仿佛從一場漫長的束縛中掙脫出來。他的內心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喜悅,仿佛全身的枷鎖都在悄然間鬆動。這種感覺從內心深處升起,流經他的百骸,讓他的經脈開始瘋狂地湧入天地間的靈氣。
昨夜所消耗的靈力,如今正在逐漸充盈,如同初升的太陽,慢慢從地平線上升起,散發出溫暖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明亮,越來越凝實,直到最後,全心子的心境中出現了一絲道的印記。這是他修煉多年,曆經無數磨難,終於觸摸到了道的邊緣。
與此同時,他的識海中,靈衍之力也開始逐漸附著。這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源自道的深處,能夠引導他更深入地理解世界,更精確地掌握道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絲道印開始逐漸顯現出一絲雛形,就像一顆種子,在他的識海中慢慢生根發芽。它的出現,讓全心子的丹田處也感受到了一絲溫熱感,這是道印凝結的征兆。他明白,隻要這道印一成,他便真正地踏入了道玄境,這將是他修煉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滿心歡喜的全心子,立刻決定回去閉關,專心凝結道印,以防在烙刻時出現任何差池。然而,就在此時,意外卻發生了。山下的弟子們陸續回來,他們並不知道全心子此刻正處於關鍵時刻,誤以為他站在山門處等待眾人,於是高聲呼喊他的名字。這聲音如同一道驚雷,瞬間打斷了全心子的心境。
心境的失落讓全心子再也無法進入之前的意境,他嚐試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最後,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道,機緣已過,抓不住也隻能順其自然了。
道印的凝結被打斷,雛形卡在了丹田處無法完成。這意味著他無法將道印烙刻在紫元真炁上,否則道法不通,後續將會禍患無窮。麵對這樣的情況,全心子隻能無奈放棄。
他抬起頭,看著山下已經走到近前的十多個弟子。為首的弟子左右各領著一個孩童,一個十歲左右,一個六七歲。他歎了口氣,詢問起事情的緣由。
原來,這兩個孩童是山下老農祝老漢的孫子。祝老漢早些年來過道觀,全心子自然記得他。他知道祝老漢的日子過得貧苦,所以道觀中沒少照料他們。然而,幾年前他的兒子兒媳外出趕集後就失去了音訊,留下兩個年幼的孫子需要撫養。這幾年都是祝老漢獨自承擔起養育他們的責任。
昨夜突降大雨,山洪顯有勢頭。全心子命令觀中弟子下山幫忙,祝老漢家也有一名弟子前去協助。然而,就在此時,祝老漢家的耕牛即將分娩。牛性倔強,尤其是在母性之下,非要在家中不走,拗在牛棚中艱難產子。祝老漢一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孫子,生活本就清貧。那耕牛是他壯年時養成的,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他一家的生計都靠那耕牛維持,怎敢輕易放棄?至於那位全心門弟子修為不夠,無法將待產的耕牛強行帶走,除非不考慮它的生死。於是祝老漢決定獨自留下照料耕牛和孫子們,讓正心門的弟子帶著兩個孫子出門避禍。
隨後,那名弟子帶著兩個孩子與師兄弟匯合。眾人一番商量後,帶著山下的百姓往高處躲避洪流。忙活了兩個時辰後,最近的山村六十餘戶村民剛剛安置完成。眾弟子便要折返去稍遠的村莊再安置其他村民。然而此時天剛亮不久,漫天的暴雨本該持續上半月卻漸漸停了下來。
眾弟子雖然感到詫異但也沒有多想。有修為較高的弟子見雲層中似有劍光閃動明白這是師父出手強行攪碎了積雲。他們慶幸之餘也來不及細想師父為何會一反常態出手幹擾自然規律便都忙忙碌碌地開始幫助山下的百姓返回村莊。畢竟大多數村民都不願放棄家中的生計上山時搬了不少重物下山時自然也要費力倒回。好在下山的路程省力許多所以下山時倒也痛快天出斜陽便已近乎完成安置工作。
全心子聽完弟子的匯報後心中感慨萬分。他知道這次山洪雖然給山下百姓帶來了不小的災難但也讓他們更加團結互助共同麵對困境。同時他也明白自己作為道觀的主持更應該時刻關注山下百姓的安危盡己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想到這裏全心子決定再次閉關修煉爭取早日完成道印的凝結踏入道玄境以便更好地為山下百姓服務。他相信隻要心中有愛有責任即使道路再艱難他也能一路前行直至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正心門派眾弟子紛紛回到了山門複命,大部分人都完成了任務,隻有十餘人留下來繼續完善後續工作。在這些留下的人中,有一位特別的弟子,他就是昨夜前往祝老漢家執行任務的弟子。這次,他帶著祝老漢的孫子一同返回山上,原本打算將孩子送回家中,卻在臨近家門時,察覺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作為一名修行者,這位弟子比尋常人更加敏感,視力也更加銳利。當他距離祝老漢家不到三裏之地時,他突然感到一陣心驚,以為是祝老漢家的耕牛順利產子,主人喜悅之餘去了別處躲避。然而,當他抬頭望去,眼前的景象卻讓他驚駭不已。
祝老漢家的房屋已經倒塌,一片廢墟之中,原本期待的新生兒卻變成了悲劇。一塊巨石壓在了牛棚上,底下的祝老漢和待產的耕牛以及剛剛出生的小牛慘遭不幸。鮮血已經流幹,地上散落著破碎的肉塊。而那可憐的孩子,不過六七歲的小小人兒,目睹了這一切,卻靜靜地沒有哭泣。
孩子的小手顫抖著,努力想把破碎的肉塊拾起,他想要拚湊出曾經的親人。但小小的他又能知道什麽呢?他分辨不清哪塊是人,哪塊是牛。年紀稍大的孩子站在一旁,眼淚不停地流淌,他想要去幫忙,卻發現自己一步都動彈不得。
這時,正心門的弟子明白了這一切,他默默走上前,幫忙將巨石移開,讓孩子能夠將親人拾起。之後,他在廢墟中挖了一個深坑,將破碎的屍體掩埋。這兩個孩子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無處可去,正心門的弟子便將他們帶回山上。
全心子,正心門的掌門,得知這一切後,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將這兩個孩子收養在觀中,教導他們修行。十幾年後,這兩個孩子長大了,老大成了英俊的青年,老二也變得風度翩翩。他們在玄門初成,修為已經達到了鳳初之境。這個成就在玄門中並不算太高,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全心子知道,這兩個孩子的天資過人,但他們的修行僅僅觸及了道家皮毛。如果不能得到高人的指點,他們的修為很難再有突破。於是,他決定讓兩兄弟出門投奔,先去青離宮尋找機緣。如果有機會,他們或許能成為玄門中的高手。
這天,全心子將兩兄弟叫到跟前,告訴他們這個決定。兄弟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知道師父是為了他們好。於是,他們告別了師長和兄弟,下山而去,直奔滄海。他們決心要為師父爭回一口氣,證明正心門並非無人。而他們的旅程,也預示著一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修行之路即將開始。
有道是,天下道門出滄海,滄海之中青離宮獨領風騷。青離宮作為道家至尊,其開派祖師乃是上古大神青帝。青帝在上古時期,作為玄門五帝之首,師從玄門之祖蒼穹大帝。他一身造化,輔佐天下蒼生,延續人族往來,可謂真正的九霄之耀。
人族大興,天地間妖魔避世。青帝超脫而去,留下後人傳承道統。青離宮至今已不知經曆了多少代的延續和更替。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青離宮經曆了大道之爭、玄門之亂、正邪之爭等諸多亂劫。然而,無論遭遇何種困境,青離宮始終屹立不倒。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除了青離宮道運興隆,每一代都有高人輩出,更重要的是青離宮掌握了三卷通天籙,用以鎮壓道統。
這三卷通天籙分別為太霄經、太上經和仙跡篇。太霄經和太上經為青帝所傳,包含了道家功玄的諸多造化,可謂是天下道門的起源。仙跡篇則是在大道之爭時期,青離宮一位祖師為保道門不衰,耗畢生修為,從漫天星辰中感悟而回。這部消失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大道神兵,擁有諸天之力,為青離宮鎮宮之寶。
曆經歲月沉澱,仙跡篇內部蘊含的大道之力逐漸暗淡。在三千年的某一天,青離宮即將完成養照恢複大道之力時,卻遭遇了一場大亂。有人夜襲青離宮,盜走了仙跡篇。這場大亂使得青離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全心子正值太清殿輪值,負責為天燈添油。戰事突發,他驚慌失措,失手打翻了一盞天燈,導致反嶽周天出現瑕疵。這時,一位覬覦仙跡篇已久的暗中高手趁機出手,成功奪走了仙跡篇。
那人帶著重傷,拖著仙跡篇消失無蹤。全心子驚慌失措,知道闖下了大禍。他趕緊將此事報告給時任青離宮掌教帝君往生大帝。大帝聞訊皺眉,深知此次大亂背後,恐怕還有更大的陰謀。經過一番調查,全心子並未發現任何線索。大帝念其愚鈍,沒有賊心,隻是略作責罰,將他趕出山門。
此次事件後,青離宮丟失了神兵仙跡篇,但依舊堅守道家正宗。兩位兄弟在得知此事後,心生敬意,決定前往滄海尋找仙跡篇。他們在路上了解到,青離宮道統分為三家:金鼎、符籙和術數。這三家雖修行不同,但最終皆歸一道。他們加快腳步,一日來到了一座荒涼的空城。城中的百姓大多已離去,兩兄弟好奇地四處打聽,探尋這座城市的秘密。
在這次旅程中,他們不斷深入了解青離宮的傳承和曆史,漸漸對這家神秘的道門心生敬仰。他們相信,隻要堅持修行,終有一天,他們會找到失落的仙跡篇,為青離宮找回昔日的榮光。而這個過程,也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曆。
鎖牢關,一個地處偏僻,年被幹旱困擾的地方。這裏的百姓生活艱難,許多人不得不離鄉背井,尋找生存的希望。本就人口稀少的鎖牢關,在前些年的的一場大戰中,遭受了更為嚴重的打擊。仙家與邪魔的生死搏鬥,讓這片土地失去了生機,飛沙走石,生靈塗炭,許多老弱病殘失去了生命,剩下的也飽受磨難。
那場大戰過後,鎖牢關成了一座空城,荒涼而死寂。兩個修行的之人,一正一邪,在這裏展開了無盡的爭鬥。他們你來我往,不知疲倦,也不知他們的爭鬥何時結束,結果又將如何。這座空城,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艱難地維持著。
鎖牢關位於滄海之濱,臨近青離宮,按理說,有仙家道門的照應,這裏的情況不會如此糟糕。然而,青離宮對這裏的百姓疾苦不聞不問,甚至連人族大帝,那人皇之尊,也未曾派遣帝苑前來援助。數十年的時間,這座城池能維持到現在,已是往來者為了有個落腳處,自願修繕的結果。否則,在這歲月的侵蝕下,鎖牢關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
兩兄弟在山上修行,聽師父教誨,銘記玄門之高,是為了人族延續,自有護佑人族為本,保駕蒼生為念。然而,他們一路下山,所聽所見,如鎖牢關這樣的地方,並非個例。小門小派暫且不提,他們或許有心,或許無力,但青離宮作為玄門正道的大宗,這樣的行為,讓他們失望之極。
他們開始懷疑,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一心修行,卻隻陷入正邪之爭,那玄門還分什麽正邪?甚至,這樣的玄門,不要也罷。連人皇也是如此,不配擁有帝位。他們開始反思,修行之路,究竟該何去何從?玄門之道,究竟還有什麽值得追求?
昨夜所消耗的靈力,如今正在逐漸充盈,如同初升的太陽,慢慢從地平線上升起,散發出溫暖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明亮,越來越凝實,直到最後,全心子的心境中出現了一絲道的印記。這是他修煉多年,曆經無數磨難,終於觸摸到了道的邊緣。
與此同時,他的識海中,靈衍之力也開始逐漸附著。這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源自道的深處,能夠引導他更深入地理解世界,更精確地掌握道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絲道印開始逐漸顯現出一絲雛形,就像一顆種子,在他的識海中慢慢生根發芽。它的出現,讓全心子的丹田處也感受到了一絲溫熱感,這是道印凝結的征兆。他明白,隻要這道印一成,他便真正地踏入了道玄境,這將是他修煉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滿心歡喜的全心子,立刻決定回去閉關,專心凝結道印,以防在烙刻時出現任何差池。然而,就在此時,意外卻發生了。山下的弟子們陸續回來,他們並不知道全心子此刻正處於關鍵時刻,誤以為他站在山門處等待眾人,於是高聲呼喊他的名字。這聲音如同一道驚雷,瞬間打斷了全心子的心境。
心境的失落讓全心子再也無法進入之前的意境,他嚐試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最後,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道,機緣已過,抓不住也隻能順其自然了。
道印的凝結被打斷,雛形卡在了丹田處無法完成。這意味著他無法將道印烙刻在紫元真炁上,否則道法不通,後續將會禍患無窮。麵對這樣的情況,全心子隻能無奈放棄。
他抬起頭,看著山下已經走到近前的十多個弟子。為首的弟子左右各領著一個孩童,一個十歲左右,一個六七歲。他歎了口氣,詢問起事情的緣由。
原來,這兩個孩童是山下老農祝老漢的孫子。祝老漢早些年來過道觀,全心子自然記得他。他知道祝老漢的日子過得貧苦,所以道觀中沒少照料他們。然而,幾年前他的兒子兒媳外出趕集後就失去了音訊,留下兩個年幼的孫子需要撫養。這幾年都是祝老漢獨自承擔起養育他們的責任。
昨夜突降大雨,山洪顯有勢頭。全心子命令觀中弟子下山幫忙,祝老漢家也有一名弟子前去協助。然而,就在此時,祝老漢家的耕牛即將分娩。牛性倔強,尤其是在母性之下,非要在家中不走,拗在牛棚中艱難產子。祝老漢一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孫子,生活本就清貧。那耕牛是他壯年時養成的,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他一家的生計都靠那耕牛維持,怎敢輕易放棄?至於那位全心門弟子修為不夠,無法將待產的耕牛強行帶走,除非不考慮它的生死。於是祝老漢決定獨自留下照料耕牛和孫子們,讓正心門的弟子帶著兩個孫子出門避禍。
隨後,那名弟子帶著兩個孩子與師兄弟匯合。眾人一番商量後,帶著山下的百姓往高處躲避洪流。忙活了兩個時辰後,最近的山村六十餘戶村民剛剛安置完成。眾弟子便要折返去稍遠的村莊再安置其他村民。然而此時天剛亮不久,漫天的暴雨本該持續上半月卻漸漸停了下來。
眾弟子雖然感到詫異但也沒有多想。有修為較高的弟子見雲層中似有劍光閃動明白這是師父出手強行攪碎了積雲。他們慶幸之餘也來不及細想師父為何會一反常態出手幹擾自然規律便都忙忙碌碌地開始幫助山下的百姓返回村莊。畢竟大多數村民都不願放棄家中的生計上山時搬了不少重物下山時自然也要費力倒回。好在下山的路程省力許多所以下山時倒也痛快天出斜陽便已近乎完成安置工作。
全心子聽完弟子的匯報後心中感慨萬分。他知道這次山洪雖然給山下百姓帶來了不小的災難但也讓他們更加團結互助共同麵對困境。同時他也明白自己作為道觀的主持更應該時刻關注山下百姓的安危盡己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想到這裏全心子決定再次閉關修煉爭取早日完成道印的凝結踏入道玄境以便更好地為山下百姓服務。他相信隻要心中有愛有責任即使道路再艱難他也能一路前行直至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正心門派眾弟子紛紛回到了山門複命,大部分人都完成了任務,隻有十餘人留下來繼續完善後續工作。在這些留下的人中,有一位特別的弟子,他就是昨夜前往祝老漢家執行任務的弟子。這次,他帶著祝老漢的孫子一同返回山上,原本打算將孩子送回家中,卻在臨近家門時,察覺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作為一名修行者,這位弟子比尋常人更加敏感,視力也更加銳利。當他距離祝老漢家不到三裏之地時,他突然感到一陣心驚,以為是祝老漢家的耕牛順利產子,主人喜悅之餘去了別處躲避。然而,當他抬頭望去,眼前的景象卻讓他驚駭不已。
祝老漢家的房屋已經倒塌,一片廢墟之中,原本期待的新生兒卻變成了悲劇。一塊巨石壓在了牛棚上,底下的祝老漢和待產的耕牛以及剛剛出生的小牛慘遭不幸。鮮血已經流幹,地上散落著破碎的肉塊。而那可憐的孩子,不過六七歲的小小人兒,目睹了這一切,卻靜靜地沒有哭泣。
孩子的小手顫抖著,努力想把破碎的肉塊拾起,他想要拚湊出曾經的親人。但小小的他又能知道什麽呢?他分辨不清哪塊是人,哪塊是牛。年紀稍大的孩子站在一旁,眼淚不停地流淌,他想要去幫忙,卻發現自己一步都動彈不得。
這時,正心門的弟子明白了這一切,他默默走上前,幫忙將巨石移開,讓孩子能夠將親人拾起。之後,他在廢墟中挖了一個深坑,將破碎的屍體掩埋。這兩個孩子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無處可去,正心門的弟子便將他們帶回山上。
全心子,正心門的掌門,得知這一切後,默默地點了點頭。他將這兩個孩子收養在觀中,教導他們修行。十幾年後,這兩個孩子長大了,老大成了英俊的青年,老二也變得風度翩翩。他們在玄門初成,修為已經達到了鳳初之境。這個成就在玄門中並不算太高,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全心子知道,這兩個孩子的天資過人,但他們的修行僅僅觸及了道家皮毛。如果不能得到高人的指點,他們的修為很難再有突破。於是,他決定讓兩兄弟出門投奔,先去青離宮尋找機緣。如果有機會,他們或許能成為玄門中的高手。
這天,全心子將兩兄弟叫到跟前,告訴他們這個決定。兄弟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知道師父是為了他們好。於是,他們告別了師長和兄弟,下山而去,直奔滄海。他們決心要為師父爭回一口氣,證明正心門並非無人。而他們的旅程,也預示著一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修行之路即將開始。
有道是,天下道門出滄海,滄海之中青離宮獨領風騷。青離宮作為道家至尊,其開派祖師乃是上古大神青帝。青帝在上古時期,作為玄門五帝之首,師從玄門之祖蒼穹大帝。他一身造化,輔佐天下蒼生,延續人族往來,可謂真正的九霄之耀。
人族大興,天地間妖魔避世。青帝超脫而去,留下後人傳承道統。青離宮至今已不知經曆了多少代的延續和更替。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青離宮經曆了大道之爭、玄門之亂、正邪之爭等諸多亂劫。然而,無論遭遇何種困境,青離宮始終屹立不倒。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除了青離宮道運興隆,每一代都有高人輩出,更重要的是青離宮掌握了三卷通天籙,用以鎮壓道統。
這三卷通天籙分別為太霄經、太上經和仙跡篇。太霄經和太上經為青帝所傳,包含了道家功玄的諸多造化,可謂是天下道門的起源。仙跡篇則是在大道之爭時期,青離宮一位祖師為保道門不衰,耗畢生修為,從漫天星辰中感悟而回。這部消失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大道神兵,擁有諸天之力,為青離宮鎮宮之寶。
曆經歲月沉澱,仙跡篇內部蘊含的大道之力逐漸暗淡。在三千年的某一天,青離宮即將完成養照恢複大道之力時,卻遭遇了一場大亂。有人夜襲青離宮,盜走了仙跡篇。這場大亂使得青離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時,全心子正值太清殿輪值,負責為天燈添油。戰事突發,他驚慌失措,失手打翻了一盞天燈,導致反嶽周天出現瑕疵。這時,一位覬覦仙跡篇已久的暗中高手趁機出手,成功奪走了仙跡篇。
那人帶著重傷,拖著仙跡篇消失無蹤。全心子驚慌失措,知道闖下了大禍。他趕緊將此事報告給時任青離宮掌教帝君往生大帝。大帝聞訊皺眉,深知此次大亂背後,恐怕還有更大的陰謀。經過一番調查,全心子並未發現任何線索。大帝念其愚鈍,沒有賊心,隻是略作責罰,將他趕出山門。
此次事件後,青離宮丟失了神兵仙跡篇,但依舊堅守道家正宗。兩位兄弟在得知此事後,心生敬意,決定前往滄海尋找仙跡篇。他們在路上了解到,青離宮道統分為三家:金鼎、符籙和術數。這三家雖修行不同,但最終皆歸一道。他們加快腳步,一日來到了一座荒涼的空城。城中的百姓大多已離去,兩兄弟好奇地四處打聽,探尋這座城市的秘密。
在這次旅程中,他們不斷深入了解青離宮的傳承和曆史,漸漸對這家神秘的道門心生敬仰。他們相信,隻要堅持修行,終有一天,他們會找到失落的仙跡篇,為青離宮找回昔日的榮光。而這個過程,也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曆。
鎖牢關,一個地處偏僻,年被幹旱困擾的地方。這裏的百姓生活艱難,許多人不得不離鄉背井,尋找生存的希望。本就人口稀少的鎖牢關,在前些年的的一場大戰中,遭受了更為嚴重的打擊。仙家與邪魔的生死搏鬥,讓這片土地失去了生機,飛沙走石,生靈塗炭,許多老弱病殘失去了生命,剩下的也飽受磨難。
那場大戰過後,鎖牢關成了一座空城,荒涼而死寂。兩個修行的之人,一正一邪,在這裏展開了無盡的爭鬥。他們你來我往,不知疲倦,也不知他們的爭鬥何時結束,結果又將如何。這座空城,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艱難地維持著。
鎖牢關位於滄海之濱,臨近青離宮,按理說,有仙家道門的照應,這裏的情況不會如此糟糕。然而,青離宮對這裏的百姓疾苦不聞不問,甚至連人族大帝,那人皇之尊,也未曾派遣帝苑前來援助。數十年的時間,這座城池能維持到現在,已是往來者為了有個落腳處,自願修繕的結果。否則,在這歲月的侵蝕下,鎖牢關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
兩兄弟在山上修行,聽師父教誨,銘記玄門之高,是為了人族延續,自有護佑人族為本,保駕蒼生為念。然而,他們一路下山,所聽所見,如鎖牢關這樣的地方,並非個例。小門小派暫且不提,他們或許有心,或許無力,但青離宮作為玄門正道的大宗,這樣的行為,讓他們失望之極。
他們開始懷疑,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一心修行,卻隻陷入正邪之爭,那玄門還分什麽正邪?甚至,這樣的玄門,不要也罷。連人皇也是如此,不配擁有帝位。他們開始反思,修行之路,究竟該何去何從?玄門之道,究竟還有什麽值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