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等安定下來就分家
逃荒路上氣運全開小神醫她不裝了 作者:西天佛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隔日一大早,還沒動身,王嬸子就過來了。
她一聲不吭的幫著沈家人收拾東西,平日裏笑眯眯的臉上這會沒有一絲表情。
沈老太按住她幫忙的手,問道:“這是咋了?”
王嬸子聽見沈老太的話,忍不住就紅了眼眶,這可把沈老太嚇壞了。
王嬸子在青山村,那可是彪悍的代名詞,就是村子裏的漢子,也不少被她罵哭過。
這樣的一個人,在沈老太麵前紅了眼,沈老太咋能不擔心?
王嬸子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但她實在是忍不住。
“嬸子,我……”
原來是昨兒王嬸子回去,把沈老太給她的布頭和棉花給了王香翠,讓她給大孫子做雙棉鞋,其它多的再讓她看著辦。
這件事被張秀娘看見了,她雖然當著王嬸子的麵沒說什麽,但吃飯的時候,整張臉都是黑的。
王嬸子不知道張秀娘又是生的什麽氣,也沒理她。
哪裏知道今兒一早,她那大兒子就找了她。
讓她把那些布頭和棉花給張秀娘一些,說是張秀娘娘家的侄子因為沒有棉鞋,一雙小腳都差點凍僵了。
因著這件事,張秀娘默默哭了半宿。
王嬸子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老大老二都是兒子,一個娶了張秀娘,一個娶了王香翠,這麽些年,也就隻有王香翠給她生了一個大孫子。
老三老五是女兒,老三前兩年嫁到了馮家村,不過因為那會災荒沒過,所以一直沒有生孩子。
老五去年才出嫁,也還沒有生育。
老四就是阿牛,至今還沒成親。
王嬸子的娘家沒了人,王香翠的兒子不僅是她唯一的孫子,也相當於王家和方家的延續。
所以對於這個孫子,她不免偏寵了幾分,家裏有點什麽好東西,也都會給他。
可那些好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口好吃的,一塊好一些的小料子啥的,都是一些大人用不上,給小孩子卻是剛好的。
但張秀娘不知道怎麽回事,她就是看不慣這些,每次大孫子有了啥,張秀娘就得哭一陣,說啥她娘家侄子要是有這些就好了。
你說這東西,若是她給自己孩子哭的,那王嬸子肯定二話不說,也給她備一份。
可這娘家侄子是個什麽鬼?
她娘家難道沒人了?
她侄子沒爹娘爺奶了?
輪的到她一個出嫁的姑子來折騰?
因著這些事,他那大兒子沒少來她跟前說話。
說他媳婦這麽些年沒懷上,心裏一直不好受,所以便把娘家的侄子當成親生兒子看待,來以表慰藉。
所以每次看到王香翠的兒子有什麽,她便也想給娘家侄子添一些。
還讓王嬸子體諒一下。
王嬸子是個暴脾氣,當下便將大兒子罵的狗血淋頭。
反正就是來一次罵一次。
王嬸子的大兒子,隻要不碰到他媳婦的事,那可是真孝順。
但隻要一遇到同張秀娘有關的,整個人就魔怔了,啥話都敢說。
今兒一早也是,竟然還說出若是棉花不夠,就來沈家再拿一些,反正沈家如今不差這點。
王嬸子氣的給了大兒子兩個巴掌,她男人也揍了大兒子一頓。
瞧著自個男人被揍,張秀娘坐不住了,連忙上前幫忙,王香翠一見,怕人家說公爹對兒媳婦動手,便也衝了上去,想要拉開張秀娘。
後來人是被拉開了,但王嬸子也不耐煩再同他們說什麽,自己一個人來找沈老太了。
王嬸子一家休息的地方離沈老太他們這有點遠,再加上幾人吵起來沒多久就被拉開了,所以沈老太他們並不知曉。
沈老太聽完王嬸子的話,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她了。
他們之前在青山村的時候就住的近,也多少知道一些張秀娘是個什麽樣的人。
但因著沈老太不是個愛打聽的,王嬸子有時候也隻是發發兒媳婦的牢騷,很多事情,她也不會往外說。
所以這也是沈老太第一次知曉張秀娘的極品性子。
隻不過這到底是人家的家事,沈老太也不好摻和,不過好在王嬸子男人和他另外兩個兒子,還有二兒媳婦都是站在她身邊的,也算是有些慰藉。
“你家老大就是個糊塗的,這孩子大了就不由娘了,你也想開些。”
王嬸子點頭:“我也想通了,老大一家既然這麽多怨氣,等到了地方就分家吧!”
其實分家這件事,王嬸子在青山村的時候就已經想過了,不然每天都得麵對著大兒媳的哭哭啼啼,她可還想多活幾年。
“都說父母在不分家,你這家一分……”沈老太本想勸王嬸子幾句,眼眸一抬,就看到了不遠處正在收拾東西的沈孝禮。
這話也就說不出來了。
有些時候,可能分家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吧!
“嬸子,我心裏有數。”王嬸子道。
沈老太點點頭,既然王嬸子心裏有數,她便也不多說了。
各人自有各人的緣分,有些事情,是注定了的。
眾人很快收拾好東西上路了。
因著王嬸子在,沈老太也覺得這幾日自己的身子骨好了不少,所以也沒坐騾車,同王嬸子一道走路。
走著走著,劉寡婦也走了上來。
“嬸子,梅花姐。”
王嬸子閨名梅花。
“哎喲,是阿菱啊,你家小子呢?”王嬸子問。
劉寡婦,也就是劉菱聞言笑道:“阿然推著板車在後頭,我過來,有點事情找嬸子說說。”
沈老太一聽劉菱是來找她的,便道:“阿菱,有啥事你就直說,咱們都不是外人。”
“對對,我聽不聽得?聽不得我就往前幾步?”王嬸子說笑。
沈老太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這會不難受了?還知道調侃人家!”
“嘿嘿……”王嬸子笑的樂嗬嗬。
她從來都不是那種會為不值當的人事,生很久氣的人。
劉菱道:“梅花姐在就更好了,也能幫我參謀參謀。”
“啥大事啊?還參謀參謀了?”王嬸子調侃。
劉菱見狀,忍不住笑了,整個人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昨兒咱們休整的那地,邊上有一些外人在場,嬸子跟姐都瞧見了吧?”
她一聲不吭的幫著沈家人收拾東西,平日裏笑眯眯的臉上這會沒有一絲表情。
沈老太按住她幫忙的手,問道:“這是咋了?”
王嬸子聽見沈老太的話,忍不住就紅了眼眶,這可把沈老太嚇壞了。
王嬸子在青山村,那可是彪悍的代名詞,就是村子裏的漢子,也不少被她罵哭過。
這樣的一個人,在沈老太麵前紅了眼,沈老太咋能不擔心?
王嬸子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但她實在是忍不住。
“嬸子,我……”
原來是昨兒王嬸子回去,把沈老太給她的布頭和棉花給了王香翠,讓她給大孫子做雙棉鞋,其它多的再讓她看著辦。
這件事被張秀娘看見了,她雖然當著王嬸子的麵沒說什麽,但吃飯的時候,整張臉都是黑的。
王嬸子不知道張秀娘又是生的什麽氣,也沒理她。
哪裏知道今兒一早,她那大兒子就找了她。
讓她把那些布頭和棉花給張秀娘一些,說是張秀娘娘家的侄子因為沒有棉鞋,一雙小腳都差點凍僵了。
因著這件事,張秀娘默默哭了半宿。
王嬸子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老大老二都是兒子,一個娶了張秀娘,一個娶了王香翠,這麽些年,也就隻有王香翠給她生了一個大孫子。
老三老五是女兒,老三前兩年嫁到了馮家村,不過因為那會災荒沒過,所以一直沒有生孩子。
老五去年才出嫁,也還沒有生育。
老四就是阿牛,至今還沒成親。
王嬸子的娘家沒了人,王香翠的兒子不僅是她唯一的孫子,也相當於王家和方家的延續。
所以對於這個孫子,她不免偏寵了幾分,家裏有點什麽好東西,也都會給他。
可那些好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口好吃的,一塊好一些的小料子啥的,都是一些大人用不上,給小孩子卻是剛好的。
但張秀娘不知道怎麽回事,她就是看不慣這些,每次大孫子有了啥,張秀娘就得哭一陣,說啥她娘家侄子要是有這些就好了。
你說這東西,若是她給自己孩子哭的,那王嬸子肯定二話不說,也給她備一份。
可這娘家侄子是個什麽鬼?
她娘家難道沒人了?
她侄子沒爹娘爺奶了?
輪的到她一個出嫁的姑子來折騰?
因著這些事,他那大兒子沒少來她跟前說話。
說他媳婦這麽些年沒懷上,心裏一直不好受,所以便把娘家的侄子當成親生兒子看待,來以表慰藉。
所以每次看到王香翠的兒子有什麽,她便也想給娘家侄子添一些。
還讓王嬸子體諒一下。
王嬸子是個暴脾氣,當下便將大兒子罵的狗血淋頭。
反正就是來一次罵一次。
王嬸子的大兒子,隻要不碰到他媳婦的事,那可是真孝順。
但隻要一遇到同張秀娘有關的,整個人就魔怔了,啥話都敢說。
今兒一早也是,竟然還說出若是棉花不夠,就來沈家再拿一些,反正沈家如今不差這點。
王嬸子氣的給了大兒子兩個巴掌,她男人也揍了大兒子一頓。
瞧著自個男人被揍,張秀娘坐不住了,連忙上前幫忙,王香翠一見,怕人家說公爹對兒媳婦動手,便也衝了上去,想要拉開張秀娘。
後來人是被拉開了,但王嬸子也不耐煩再同他們說什麽,自己一個人來找沈老太了。
王嬸子一家休息的地方離沈老太他們這有點遠,再加上幾人吵起來沒多久就被拉開了,所以沈老太他們並不知曉。
沈老太聽完王嬸子的話,都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她了。
他們之前在青山村的時候就住的近,也多少知道一些張秀娘是個什麽樣的人。
但因著沈老太不是個愛打聽的,王嬸子有時候也隻是發發兒媳婦的牢騷,很多事情,她也不會往外說。
所以這也是沈老太第一次知曉張秀娘的極品性子。
隻不過這到底是人家的家事,沈老太也不好摻和,不過好在王嬸子男人和他另外兩個兒子,還有二兒媳婦都是站在她身邊的,也算是有些慰藉。
“你家老大就是個糊塗的,這孩子大了就不由娘了,你也想開些。”
王嬸子點頭:“我也想通了,老大一家既然這麽多怨氣,等到了地方就分家吧!”
其實分家這件事,王嬸子在青山村的時候就已經想過了,不然每天都得麵對著大兒媳的哭哭啼啼,她可還想多活幾年。
“都說父母在不分家,你這家一分……”沈老太本想勸王嬸子幾句,眼眸一抬,就看到了不遠處正在收拾東西的沈孝禮。
這話也就說不出來了。
有些時候,可能分家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吧!
“嬸子,我心裏有數。”王嬸子道。
沈老太點點頭,既然王嬸子心裏有數,她便也不多說了。
各人自有各人的緣分,有些事情,是注定了的。
眾人很快收拾好東西上路了。
因著王嬸子在,沈老太也覺得這幾日自己的身子骨好了不少,所以也沒坐騾車,同王嬸子一道走路。
走著走著,劉寡婦也走了上來。
“嬸子,梅花姐。”
王嬸子閨名梅花。
“哎喲,是阿菱啊,你家小子呢?”王嬸子問。
劉寡婦,也就是劉菱聞言笑道:“阿然推著板車在後頭,我過來,有點事情找嬸子說說。”
沈老太一聽劉菱是來找她的,便道:“阿菱,有啥事你就直說,咱們都不是外人。”
“對對,我聽不聽得?聽不得我就往前幾步?”王嬸子說笑。
沈老太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這會不難受了?還知道調侃人家!”
“嘿嘿……”王嬸子笑的樂嗬嗬。
她從來都不是那種會為不值當的人事,生很久氣的人。
劉菱道:“梅花姐在就更好了,也能幫我參謀參謀。”
“啥大事啊?還參謀參謀了?”王嬸子調侃。
劉菱見狀,忍不住笑了,整個人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昨兒咱們休整的那地,邊上有一些外人在場,嬸子跟姐都瞧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