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道去北邊
逃荒路上氣運全開小神醫她不裝了 作者:西天佛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保和堂到底名聲在外,且青山村也本就不想出這個風頭。
是以知府大人上報朝廷,首功還是給了保和堂。
村長同衛將軍商量好後,就回來了。
寧生財得知青山村的人馬上就要走了,便立馬同族中老輩們找到了村長。
說想跟他們一同上路。
正月一過,其實洛城這邊也下了文書。
隻不過他們的文書上說的是,讓他們自行決定離開與否。
若是離開,官府這邊會給他們開文書,不離開的,也不強求。
寧家村的人經過上回馬賊襲村的事情,對於青山村的人是特別的佩服,同時對他們也建立了一些信任感。
再加上如今水源匱乏,留在這裏,大不了就是早一點死和晚一點死的區別。
倒不如走出去,說不定還有一條活路。
村長倒是沒有拒絕,畢竟人多了,外人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
而且他們也是結伴而行,並不是並為一個村子。
這個消息一出,寧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同意離開。
但也有少部分年紀大的不願意離開。
這是他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且他們已經老了,即便走出去,也沒有幾日可活。
更何況要去到北懷城,中間還得經過幾個城鎮。
他們這把年紀,哪裏還能經得起這種顛簸?
願意離開的,不願意離開的,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
老人不想連累年輕人,年輕人不舍得放棄老人。
於是這幾日走在村子裏,沈欽卿都能聽見吵架聲和哭聲。
“阿夏姐姐,你們走嗎?”
“走啊!”寧夏踢了一下腳邊的石子。
她家如今有了銀子,不管去到哪裏,生活也都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她爹想要帶著他大伯離開,隻有離開這裏,才能忘記在這裏發生的事情,重新開始。
初六那日,衛將軍帶著十輛騾車又來到了寧家村。
十輛騾車上麵,放滿了了糧食和禦寒的衣物,還有一些治療風寒的藥包。
村長先是將禦寒的衣物按照每戶人家的人頭發下去。
如今雖然已經到三月了,但這天氣還是有些冷的,特別是早晚。
且越到北邊,就會越冷。
很多人一拿到衣物,就直接給換上了。
除了衣物,還有每家五十斤粗糧。
村長做主,一頭騾子拉兩輛連在一起的板車,讓每家的糧食和重物都放在騾車上。
輕便一些的衣物和藥包,就背在身上。
家裏有八歲以下的小孩,和柔弱的婦人,累了也能坐在騾車上。
村子裏的男人小子分成兩波,分別走在最前麵和最後麵。
中間是騾車和婦人孩童。
男人們每人手上都得拿著鐮刀,斧頭,鋤頭,或者其他農具。
這樣一來,一般的流民看了就不敢招惹。
寧家村沒有那麽多騾車,隻有寧龍他們家之前買了羊後買了一輛騾車回來。
不過他們也都自製了板車,學著青山村一樣,壯漢小子走在前後,老人婦孺走在中間。
之前鬧了一通,雖然有些雞飛狗跳的,但最終,還是全村人都一道上路了。
沈家自己有騾子,還有兩輛板車,於是他們也將兩輛板車連接在了一起,東西都放在上麵。
騾車後麵跟著一隻從寧家買來的山羊。
至於另一隻,自然是已經吃掉了。
沈學慮負責拉騾車,沈雙全負責趕山羊。
沈老太帶著兩個孫女坐在板車上。
沈孝禮帶著沈學武和沈學思跟著村子裏的人走。
經過這幾個月的休養,沈孝禮的傷勢也早就好了。
這些日子,還不忘同村子裏的人一起操練。
如今也不再是那個軟弱可欺的沈木匠了。
兩個村子加起來,差不多有將近四百個人,走在一起浩浩蕩蕩的,且外圍處看著都是壯漢,一般的流民看到他們,還真是不敢惹。
啟程那日。
許久不見的顧大夫和林掌櫃也都來了,朱姑娘也來了。
顧大夫和林掌櫃給沈欽卿他們準備了一些藥材,還給他們送了一千兩金子。
(本文一兩金子=十兩銀子)
這是聖上賞賜給保和堂,分到他們手上的金子。
兩人覺得,要不是沈欽恩,這次瘟疫不可能解決的這麽快。
於是便將自己得到的金子拿了出來,交給了沈欽恩。
雖然在知府那裏,這功勞說的是整個青山村。
但顧大夫他們是知道真相的,所以金子隻給了沈欽恩。
沈欽恩沒有全要,他們雖然給了配方,但真正出力且到處奔波的是顧大夫他們。
於是她和沈欽卿商量了一下,隻拿了一半,也就是五百兩黃金。
沈欽卿將黃金放進空間,嘴角的笑意怎麽都壓不下來。
金子嘛,誰不喜歡!
朱姑娘上回已經送了糧食,這次就沒帶什麽東西,隻給村長和沈家送了些糕點吃食。
因著要趕路,大夥寒暄了幾句就分開了。
眾人浩浩蕩蕩上路。
……
半個月後。
沈欽卿坐在騾車上,背靠著糧袋,翹著二郎腿,嘴巴嚼著一根豬肉幹。
這是沈欽恩趕路之前做的。
沈欽恩不僅做了許多豬肉幹,還有雞肉幹,風幹的羊肉兔肉雞肉,炸圓子,還醃製了許多醋蘿卜,辣白菜。
除此之外,還蒸了些肉包子,白麵饅頭,以及出門必備的幹糧:幹餅子。
放不久的東西就先吃,能放久一些的便後吃。
這次上路,他們倒是不用再同之前一樣藏著掖著了。
但若是遇上了旁的人,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也通常就啃個餅子了事。
“小八,等會晌午休息的時候,咱們去放羊不?”寧夏突然從旁邊躥了出來。
沈欽卿被嚇了一個激靈,差點把手裏的肉幹扔掉。
“去。”緩了一會,沈欽卿才道。
“那成,我待會來找你!”寧夏說著,一個轉身,又跑回自家村子去了。
寧家之前沒賣的兩隻羊也一直養著,趕路的這些日子,隻要休息寧夏就會帶著它們去吃草。
沈欽卿被寧夏這麽一吵,便坐了起來,左右看了看,就看到官道旁邊,一個老頭佝僂著身子,撐著一棵樹,有些吃力的站著。
老頭衣衫襤褸,頭發全白了,且脊背還駝的厲害。
是以知府大人上報朝廷,首功還是給了保和堂。
村長同衛將軍商量好後,就回來了。
寧生財得知青山村的人馬上就要走了,便立馬同族中老輩們找到了村長。
說想跟他們一同上路。
正月一過,其實洛城這邊也下了文書。
隻不過他們的文書上說的是,讓他們自行決定離開與否。
若是離開,官府這邊會給他們開文書,不離開的,也不強求。
寧家村的人經過上回馬賊襲村的事情,對於青山村的人是特別的佩服,同時對他們也建立了一些信任感。
再加上如今水源匱乏,留在這裏,大不了就是早一點死和晚一點死的區別。
倒不如走出去,說不定還有一條活路。
村長倒是沒有拒絕,畢竟人多了,外人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
而且他們也是結伴而行,並不是並為一個村子。
這個消息一出,寧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同意離開。
但也有少部分年紀大的不願意離開。
這是他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且他們已經老了,即便走出去,也沒有幾日可活。
更何況要去到北懷城,中間還得經過幾個城鎮。
他們這把年紀,哪裏還能經得起這種顛簸?
願意離開的,不願意離開的,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
老人不想連累年輕人,年輕人不舍得放棄老人。
於是這幾日走在村子裏,沈欽卿都能聽見吵架聲和哭聲。
“阿夏姐姐,你們走嗎?”
“走啊!”寧夏踢了一下腳邊的石子。
她家如今有了銀子,不管去到哪裏,生活也都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她爹想要帶著他大伯離開,隻有離開這裏,才能忘記在這裏發生的事情,重新開始。
初六那日,衛將軍帶著十輛騾車又來到了寧家村。
十輛騾車上麵,放滿了了糧食和禦寒的衣物,還有一些治療風寒的藥包。
村長先是將禦寒的衣物按照每戶人家的人頭發下去。
如今雖然已經到三月了,但這天氣還是有些冷的,特別是早晚。
且越到北邊,就會越冷。
很多人一拿到衣物,就直接給換上了。
除了衣物,還有每家五十斤粗糧。
村長做主,一頭騾子拉兩輛連在一起的板車,讓每家的糧食和重物都放在騾車上。
輕便一些的衣物和藥包,就背在身上。
家裏有八歲以下的小孩,和柔弱的婦人,累了也能坐在騾車上。
村子裏的男人小子分成兩波,分別走在最前麵和最後麵。
中間是騾車和婦人孩童。
男人們每人手上都得拿著鐮刀,斧頭,鋤頭,或者其他農具。
這樣一來,一般的流民看了就不敢招惹。
寧家村沒有那麽多騾車,隻有寧龍他們家之前買了羊後買了一輛騾車回來。
不過他們也都自製了板車,學著青山村一樣,壯漢小子走在前後,老人婦孺走在中間。
之前鬧了一通,雖然有些雞飛狗跳的,但最終,還是全村人都一道上路了。
沈家自己有騾子,還有兩輛板車,於是他們也將兩輛板車連接在了一起,東西都放在上麵。
騾車後麵跟著一隻從寧家買來的山羊。
至於另一隻,自然是已經吃掉了。
沈學慮負責拉騾車,沈雙全負責趕山羊。
沈老太帶著兩個孫女坐在板車上。
沈孝禮帶著沈學武和沈學思跟著村子裏的人走。
經過這幾個月的休養,沈孝禮的傷勢也早就好了。
這些日子,還不忘同村子裏的人一起操練。
如今也不再是那個軟弱可欺的沈木匠了。
兩個村子加起來,差不多有將近四百個人,走在一起浩浩蕩蕩的,且外圍處看著都是壯漢,一般的流民看到他們,還真是不敢惹。
啟程那日。
許久不見的顧大夫和林掌櫃也都來了,朱姑娘也來了。
顧大夫和林掌櫃給沈欽卿他們準備了一些藥材,還給他們送了一千兩金子。
(本文一兩金子=十兩銀子)
這是聖上賞賜給保和堂,分到他們手上的金子。
兩人覺得,要不是沈欽恩,這次瘟疫不可能解決的這麽快。
於是便將自己得到的金子拿了出來,交給了沈欽恩。
雖然在知府那裏,這功勞說的是整個青山村。
但顧大夫他們是知道真相的,所以金子隻給了沈欽恩。
沈欽恩沒有全要,他們雖然給了配方,但真正出力且到處奔波的是顧大夫他們。
於是她和沈欽卿商量了一下,隻拿了一半,也就是五百兩黃金。
沈欽卿將黃金放進空間,嘴角的笑意怎麽都壓不下來。
金子嘛,誰不喜歡!
朱姑娘上回已經送了糧食,這次就沒帶什麽東西,隻給村長和沈家送了些糕點吃食。
因著要趕路,大夥寒暄了幾句就分開了。
眾人浩浩蕩蕩上路。
……
半個月後。
沈欽卿坐在騾車上,背靠著糧袋,翹著二郎腿,嘴巴嚼著一根豬肉幹。
這是沈欽恩趕路之前做的。
沈欽恩不僅做了許多豬肉幹,還有雞肉幹,風幹的羊肉兔肉雞肉,炸圓子,還醃製了許多醋蘿卜,辣白菜。
除此之外,還蒸了些肉包子,白麵饅頭,以及出門必備的幹糧:幹餅子。
放不久的東西就先吃,能放久一些的便後吃。
這次上路,他們倒是不用再同之前一樣藏著掖著了。
但若是遇上了旁的人,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也通常就啃個餅子了事。
“小八,等會晌午休息的時候,咱們去放羊不?”寧夏突然從旁邊躥了出來。
沈欽卿被嚇了一個激靈,差點把手裏的肉幹扔掉。
“去。”緩了一會,沈欽卿才道。
“那成,我待會來找你!”寧夏說著,一個轉身,又跑回自家村子去了。
寧家之前沒賣的兩隻羊也一直養著,趕路的這些日子,隻要休息寧夏就會帶著它們去吃草。
沈欽卿被寧夏這麽一吵,便坐了起來,左右看了看,就看到官道旁邊,一個老頭佝僂著身子,撐著一棵樹,有些吃力的站著。
老頭衣衫襤褸,頭發全白了,且脊背還駝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