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接收鋪子
逃荒路上氣運全開小神醫她不裝了 作者:西天佛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欽恩姐倆去了鎮上,先去拿了預訂的豬肉,然後去拿了木炭。
最後才去買下的那間鋪子。
店鋪的掌櫃東西已經都整理好了,她們到的時候,他正安排人將東西搬上騾車。
見到沈欽恩姐倆,忙上前笑道:“兩位姑娘來了,我還想著你們若是今日沒來,就把鑰匙交給隔壁鋪子的掌櫃暫時保管。”
說著,從袖袋裏掏了一串鑰匙出來,交給沈欽恩。
沈欽恩接過鑰匙:“掌櫃的這是直接回去了?”
掌櫃點點頭:“家裏那頭催的急,老朽也怕再出點什麽事,想著還是早些出發的好。”
雖然說南邊水患已經停了,疫症也都解決了。
但昨兒他又收到了家裏的信,說是瞧著天氣,估摸著又會下雨,讓他早些帶著銀錢回去,他們也好換個更好的住處。
這信是半個多月前寄出來的,所以他一收到,就更急了。
“好,那祝掌櫃的一路順風。”沈欽恩作揖。
沈欽卿也跟著作揖:“祝伯伯一路順風!”
掌櫃笑了:“謝謝二位姑娘。”
他能這麽快將這間鋪子出售,這倆姑娘算是幫了他大忙了。
掌櫃離開後,姐妹倆就進了鋪子。
外頭的貨櫃已經沒有東西了,衛生也都搞的很幹淨。
這倒是省了她們很多事情。
後院的兩間屋子一間是臥室,還有一間是用來存放貨物的庫房。
也都清理的很幹淨。
廚房是搭建在庫房邊上的一個小棚子,裏頭隻用石塊簡單的搭了個灶台,邊上連個擺碗筷的櫃子都沒有。
想來是掌櫃的常年一個人住在這裏,對吃食上也沒有什麽要求,是以廚房的一切都很簡單。
院子邊上有一塊菜地,上頭還種著一些蘿卜白菜,不過也沒剩多少了。
邊上是個簡易的茅廁,也是草棚子搭的。
菜地的另一頭有一個水井,這日後打水倒是挺方便的。
沈欽卿轉了一圈,對於之後的藥鋪裝修有了初步的打算。
她找到還在前頭鋪子裏的沈欽恩:“阿姐,鋪子裏這些櫃子都不適合擺放藥材,我直接將它們收進屋子裏,到時候再讓大伯給咱們做個大藥櫃吧?”
好在他們家有個木匠大伯,這些櫃子什麽的,到時候隻要交給沈孝禮就成。
沈孝禮之前的性子雖然軟弱,但這木匠的活計確實做的不錯。
之前在青山村,在人人熬饑荒的年頭,他還能被鎮上的老爺員外看中,時而接上一些活計。
不過如今,沈孝禮的性子也強硬了許多,日後若是可以,倒是能在鎮上開間木匠鋪子。
這樣一來,憑著他的手藝,說不定還能有另外一番收入。
“可以。”沈欽恩點頭,然後又看了下那個結賬的櫃台,“這櫃台也舊了,到時讓大伯翻新一下。”
“還有這牆壁,也得刷新一下。”
“不過這藥材,到時候從哪裏來?”沈欽恩問沈欽卿,“阿爺有說嗎?”
沈欽卿收了櫃子,道:“阿姐,咱們鋪子不配藥,隻賣做好的藥丸。”
她空間裏已經搓了很多藥丸了,等將餘下的藥材都搓成藥丸,到時候再采用限購的方式,差不多能夠先支撐一段時間。
“至於這些做藥丸的草藥,到時候咱們可以在村子裏種植,除了咱們家,也可以承包給村子裏的人,到時候同他們收取就成。”
他們鋪子前期可以同采藥人收取藥材,也可以去藥鋪買。
之後等村子裏草藥收成了,就能持續供應的上了。
沈欽卿已經想好了,前期他們先靠藥丸將鋪子的名氣打出去。
後期她便開始給人瞧病,但隻瞧那些疑難雜症,且每日就瞧三個病人。
若是有特殊情況,再另說。
沈欽恩沒有什麽意見:“這倒是可行,咱們村子那麽大,田地又多,都種糧食肯定不成,若是能留出一部分種藥材,倒也是一件好事。”
這樣一來,村子裏的人多了一部分收入不說,他們的藥材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鋪子的裝修問題,覺得也沒其他什麽事情了,就將鋪子鎖好,回去了。
今兒拿的豬肉已經被沈欽卿收進空間裏了,這會板車上隻有木炭。
兩人今日回來的還算早,到家的時候,沈老太他們正在吃午飯。
聽到外頭的動靜,沈言連忙放下筷子走了出去。
“今兒咋回來的這般早?”
沈欽恩:“就拿個木炭,旁的事情也沒有,若不是等的人有些多,還能回來的再早一些。”
沈言點頭,將騾車上裝著木炭的背簍都拿了下來:“吃過飯了嗎?”
“還沒呢!”沈欽恩見沈言將木炭都搬下去了,就拉著騾車往後門走去。
沈言看著沈欽恩的背影,有些失神。
沈欽卿:“……”
少年,你還能再明顯一些嗎?
她歎了口氣,拉了拉一旁的沈言,語氣天真:“阿言哥哥,你們吃了嗎?”
“才剛吃。”沈言聞聲收回視線,假裝什麽事情都沒有的樣子,提起一背簍的木炭,“小八快些進去,阿言哥哥將木炭都搬好後就來。”
木炭和柴都放在一起,離門口也近。
“好。”沈欽卿點點頭,便噠噠噠的跑進去了。
沈言將木炭搬好後,沈欽恩姐倆已經在堂屋坐下了。
沈老太晌午做的是麵條,因著不知道老洛和沈言的胃口,是以麵條做了很多多,想吃多少,直接下多少就成。
澆頭則是紅燒肉。
這會那案板上,還放著好些生麵條。
沈老太見倆孫女回來,自己的麵條也顧不上吃了,就去廚房給倆孫女下麵條。
吃完麵條,姐妹倆就進了屋子。
沈欽卿同沈欽恩說了一聲,就進了空間搓藥丸。
等沈欽恩叫她的時候,已經是未時三刻了。
沈欽恩得出去幹活,不能繼續幫她把風。
沈欽卿出了空間,就跑出去了,在家裏她也待不住。
村子裏的大柳樹下,幾名三四十歲的婦人正圍在那裏閑聊。
邊上有幾個孩童在玩。
這些婦人都是奶奶級別的人了,平日裏也不會下田幹活,隻在家裏做些家務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所以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到村子裏的這棵大柳樹下閑聊。
最後才去買下的那間鋪子。
店鋪的掌櫃東西已經都整理好了,她們到的時候,他正安排人將東西搬上騾車。
見到沈欽恩姐倆,忙上前笑道:“兩位姑娘來了,我還想著你們若是今日沒來,就把鑰匙交給隔壁鋪子的掌櫃暫時保管。”
說著,從袖袋裏掏了一串鑰匙出來,交給沈欽恩。
沈欽恩接過鑰匙:“掌櫃的這是直接回去了?”
掌櫃點點頭:“家裏那頭催的急,老朽也怕再出點什麽事,想著還是早些出發的好。”
雖然說南邊水患已經停了,疫症也都解決了。
但昨兒他又收到了家裏的信,說是瞧著天氣,估摸著又會下雨,讓他早些帶著銀錢回去,他們也好換個更好的住處。
這信是半個多月前寄出來的,所以他一收到,就更急了。
“好,那祝掌櫃的一路順風。”沈欽恩作揖。
沈欽卿也跟著作揖:“祝伯伯一路順風!”
掌櫃笑了:“謝謝二位姑娘。”
他能這麽快將這間鋪子出售,這倆姑娘算是幫了他大忙了。
掌櫃離開後,姐妹倆就進了鋪子。
外頭的貨櫃已經沒有東西了,衛生也都搞的很幹淨。
這倒是省了她們很多事情。
後院的兩間屋子一間是臥室,還有一間是用來存放貨物的庫房。
也都清理的很幹淨。
廚房是搭建在庫房邊上的一個小棚子,裏頭隻用石塊簡單的搭了個灶台,邊上連個擺碗筷的櫃子都沒有。
想來是掌櫃的常年一個人住在這裏,對吃食上也沒有什麽要求,是以廚房的一切都很簡單。
院子邊上有一塊菜地,上頭還種著一些蘿卜白菜,不過也沒剩多少了。
邊上是個簡易的茅廁,也是草棚子搭的。
菜地的另一頭有一個水井,這日後打水倒是挺方便的。
沈欽卿轉了一圈,對於之後的藥鋪裝修有了初步的打算。
她找到還在前頭鋪子裏的沈欽恩:“阿姐,鋪子裏這些櫃子都不適合擺放藥材,我直接將它們收進屋子裏,到時候再讓大伯給咱們做個大藥櫃吧?”
好在他們家有個木匠大伯,這些櫃子什麽的,到時候隻要交給沈孝禮就成。
沈孝禮之前的性子雖然軟弱,但這木匠的活計確實做的不錯。
之前在青山村,在人人熬饑荒的年頭,他還能被鎮上的老爺員外看中,時而接上一些活計。
不過如今,沈孝禮的性子也強硬了許多,日後若是可以,倒是能在鎮上開間木匠鋪子。
這樣一來,憑著他的手藝,說不定還能有另外一番收入。
“可以。”沈欽恩點頭,然後又看了下那個結賬的櫃台,“這櫃台也舊了,到時讓大伯翻新一下。”
“還有這牆壁,也得刷新一下。”
“不過這藥材,到時候從哪裏來?”沈欽恩問沈欽卿,“阿爺有說嗎?”
沈欽卿收了櫃子,道:“阿姐,咱們鋪子不配藥,隻賣做好的藥丸。”
她空間裏已經搓了很多藥丸了,等將餘下的藥材都搓成藥丸,到時候再采用限購的方式,差不多能夠先支撐一段時間。
“至於這些做藥丸的草藥,到時候咱們可以在村子裏種植,除了咱們家,也可以承包給村子裏的人,到時候同他們收取就成。”
他們鋪子前期可以同采藥人收取藥材,也可以去藥鋪買。
之後等村子裏草藥收成了,就能持續供應的上了。
沈欽卿已經想好了,前期他們先靠藥丸將鋪子的名氣打出去。
後期她便開始給人瞧病,但隻瞧那些疑難雜症,且每日就瞧三個病人。
若是有特殊情況,再另說。
沈欽恩沒有什麽意見:“這倒是可行,咱們村子那麽大,田地又多,都種糧食肯定不成,若是能留出一部分種藥材,倒也是一件好事。”
這樣一來,村子裏的人多了一部分收入不說,他們的藥材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鋪子的裝修問題,覺得也沒其他什麽事情了,就將鋪子鎖好,回去了。
今兒拿的豬肉已經被沈欽卿收進空間裏了,這會板車上隻有木炭。
兩人今日回來的還算早,到家的時候,沈老太他們正在吃午飯。
聽到外頭的動靜,沈言連忙放下筷子走了出去。
“今兒咋回來的這般早?”
沈欽恩:“就拿個木炭,旁的事情也沒有,若不是等的人有些多,還能回來的再早一些。”
沈言點頭,將騾車上裝著木炭的背簍都拿了下來:“吃過飯了嗎?”
“還沒呢!”沈欽恩見沈言將木炭都搬下去了,就拉著騾車往後門走去。
沈言看著沈欽恩的背影,有些失神。
沈欽卿:“……”
少年,你還能再明顯一些嗎?
她歎了口氣,拉了拉一旁的沈言,語氣天真:“阿言哥哥,你們吃了嗎?”
“才剛吃。”沈言聞聲收回視線,假裝什麽事情都沒有的樣子,提起一背簍的木炭,“小八快些進去,阿言哥哥將木炭都搬好後就來。”
木炭和柴都放在一起,離門口也近。
“好。”沈欽卿點點頭,便噠噠噠的跑進去了。
沈言將木炭搬好後,沈欽恩姐倆已經在堂屋坐下了。
沈老太晌午做的是麵條,因著不知道老洛和沈言的胃口,是以麵條做了很多多,想吃多少,直接下多少就成。
澆頭則是紅燒肉。
這會那案板上,還放著好些生麵條。
沈老太見倆孫女回來,自己的麵條也顧不上吃了,就去廚房給倆孫女下麵條。
吃完麵條,姐妹倆就進了屋子。
沈欽卿同沈欽恩說了一聲,就進了空間搓藥丸。
等沈欽恩叫她的時候,已經是未時三刻了。
沈欽恩得出去幹活,不能繼續幫她把風。
沈欽卿出了空間,就跑出去了,在家裏她也待不住。
村子裏的大柳樹下,幾名三四十歲的婦人正圍在那裏閑聊。
邊上有幾個孩童在玩。
這些婦人都是奶奶級別的人了,平日裏也不會下田幹活,隻在家裏做些家務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所以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到村子裏的這棵大柳樹下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