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我們是不是成功啦?
還不上房貸的我,被迫荒島求生! 作者:我是你九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荒野求生的第251天,流行的美食中又多了餃子這一項,餃子館、菜市場的生意堪比過節……
回到營地,張煜就全心畫起了磨米機的圖紙,一邊計算尺寸,一邊逐步完善。
磨米當然不能用砂輪,否則磨出的米中難免會有沙粒,張煜選用的是砂岩,就是河道中長年累月形成的石頭。
這些石頭都統一切割成規則的圓柱形狀,他覺得隻有周邊一層石頭還不夠,又喪心病狂的加了兩層!
一個圓桶中,周邊排布著一圈圓柱形砂岩,往裏間隔十五厘米,還有一層排列縫隙隻有一粒米的砂岩,再往裏還有一層。
三層下來,效率會提升不少,不過這也分攤了蒸汽機的動力,為了確保動力足夠,他不得不重新設計一台更大的蒸汽機!
這並不浪費,粉碎機的功率一直都有些小,將來說不定還有其他機器能用到。
而且重新製作蒸汽機,也能增加一些他對蒸汽機技術的理解,為下一步專用的卡丁車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撐。
荒野求生第252天,趁著所有糙米都需要繼續晾曬的時間,張煜叮叮當當鍛造起來。
一直到第253天的上午,磨米機才進入組裝流程。
磨米倉直徑為八十厘米,高度五十厘米,機器總高度一米六,分為磨米倉、第一雜質流轉倉、拋光研磨倉、第二雜質流轉倉。
機器主體是木質結構,磨米倉內有三層磨米設計,外層有篩選米粒裝置,下層有雜質篩選裝置。
磨米倉的最外層是一個高有四十厘米的凹槽,凹槽傾斜向下,下方是大米收集槽。
這個大米收集槽可以活動,利用的是絞盤原理,壓幾下就能把收集槽壓到磨米倉上方,可以把初次磨的大米再倒入磨米倉繼續加工。
大米收集槽下方有出料口,打開出料口就能順著管道流進拋光研磨倉。
拋光研磨倉可同步運轉,也可獨立運轉,高五十厘米,寬七十厘米,裏麵有個直徑為六十厘米的圓形厚石板。
拋光研磨倉下方有個風扇一樣的旋轉裝置,旋轉方向與石板相反,作用就是將裏麵的大米都攪動起來。
石板的是可以旋轉的,還可以上下伸縮,都是自動化流程,在旋轉的過程中不斷下壓,下壓十五厘米後,又自動回縮,然後繼續重複。
這樣就能保證攪動所有大米的同時,還能完成相對高效的研磨拋光工作。
等完成工作之後,打開口子就能直接流入到容器之中。
在磨米機的最上方有個蓋子,蓋子厚有十五厘米,裏麵有直徑為六十厘米的風扇葉片!
這就是磨米機的鼓風係統了,蓋子蓋上後就能連接上動力,蓋子中的風扇葉片就會快速旋轉。
在蓋子上方,還有兩個扇形天窗,可以在上麵觀察磨米倉的工作情況。
下方的研磨倉也有開窗,都能清晰的觀察到裏麵。
鼓風係統隻有一個風扇是不夠的,還有一大一小兩組輔助風扇。
在磨米倉的下麵是一個高十厘米的環形倉室,不過這不是最終的雜質收集倉,裏麵有風扇,風扇會把雜質吹到一個外接的袋子中。
袋子主體是皮革,上方和下方是布料。
還有一套收集米糠的係統在最下麵,研磨拋光倉底部也有細小的孔洞,研磨拋光過程中掉下的米糠會沉澱到下方。
下方這個直接連接容器收集米糠就行。
最後就是最終的出米口了,那裏向外延伸一米,在延伸的途中有三處風扇口,目的就是吹掉大米上麵的米糠。
整台機器最複雜的就是內部的齒輪結構,所有齒輪重量加起來足有一百多斤!
很難想象,這麽複雜的動力全都由一台蒸汽機提供。
機器下方是帶滑輪的,方便機器移動,不過在滑輪周邊還有調節支架,能夠穩穩的固定機器。
……
中午時分。
張煜、沈酥月一人吃了一根香腸當午飯,然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啟機器。
安裝好後,張煜還調試了幾個小時,直到各方麵轉速符合他的要求才停下。
在沈酥月期待的目光中,張煜拎著一袋裝有糙米的皮袋,他將皮袋裏的糙米倒入大米收集槽當中。
然後不斷下壓一個操縱杆,收集槽緩緩向上,到了磨米倉的頂部,張煜扳動一個開關,再一推收集槽,收集槽就橫了過來,並將裏麵的糙米都倒進磨米倉的中間。
雖然是三層磨米,可中間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一次就能盛放五十斤糙米!
也就是說,一次能研磨五十斤糙米。
完成裝填,張煜把蓋子蓋上,啟動蒸汽機。
突突突…
蒸汽機啟動後,張煜緊盯著磨米倉的同時,還快速提升蒸汽機的功率。
整個磨米機都在發出沉悶的嗡嗡響聲。
糙米被攪動的嘩啦聲,研磨過程中發出的沙沙聲,風扇吹動聲音,最後就是齒輪轉動發出的雜音。
直到十分鍾後,在收集大米的凹槽中聽到米粒撞擊木槽發出的劈啪聲,他將功率略微降低了些,才放手不管。
沈酥月不知什麽時候已經退到兩米外了,屬實是這機器的聲音太大了,如同怪獸蘇醒,她怕萬一哪裏安裝的不對,從而導致機器分解…
張煜握住她的小手,安慰道:“沒事的,我不是都調試過了嘛。”
他指著正鼓脹起的雜質收集袋子,“看到那個袋子沒有,一會向外輕微散出少量粉塵,才能證明這台機器是成功的。”
他的話音剛落,袋子的布料部分就輕微的冒出一股細細的粉塵!
沈酥月一隻手抱住了他的胳膊,雀躍道:“冒煙了冒煙了!我們是不是成功啦?”
張煜不舍的切斷手臂傳來的柔軟,他帶著沈酥月來到大米收集槽這裏,隻見收集槽的兩側不斷有米粒從上翻滾著掉下來!
他把手放進去接著,兩三秒鍾,手上就接了一小把米粒。
然後,兩人都笑了!
不需要解釋。
張煜手上的米粒呈現乳白色,已經被磨去了不少東西,上麵還有些粗糙,不過沒關係,再磨兩遍,效果會更好一些。
況且這還隻是碾白的步驟,下麵還有拋光研磨呢,都不需要看最後的結果,他們就能預測到,最後出來的大米極為接近都市中晶瑩剔透的大米!
回到營地,張煜就全心畫起了磨米機的圖紙,一邊計算尺寸,一邊逐步完善。
磨米當然不能用砂輪,否則磨出的米中難免會有沙粒,張煜選用的是砂岩,就是河道中長年累月形成的石頭。
這些石頭都統一切割成規則的圓柱形狀,他覺得隻有周邊一層石頭還不夠,又喪心病狂的加了兩層!
一個圓桶中,周邊排布著一圈圓柱形砂岩,往裏間隔十五厘米,還有一層排列縫隙隻有一粒米的砂岩,再往裏還有一層。
三層下來,效率會提升不少,不過這也分攤了蒸汽機的動力,為了確保動力足夠,他不得不重新設計一台更大的蒸汽機!
這並不浪費,粉碎機的功率一直都有些小,將來說不定還有其他機器能用到。
而且重新製作蒸汽機,也能增加一些他對蒸汽機技術的理解,為下一步專用的卡丁車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撐。
荒野求生第252天,趁著所有糙米都需要繼續晾曬的時間,張煜叮叮當當鍛造起來。
一直到第253天的上午,磨米機才進入組裝流程。
磨米倉直徑為八十厘米,高度五十厘米,機器總高度一米六,分為磨米倉、第一雜質流轉倉、拋光研磨倉、第二雜質流轉倉。
機器主體是木質結構,磨米倉內有三層磨米設計,外層有篩選米粒裝置,下層有雜質篩選裝置。
磨米倉的最外層是一個高有四十厘米的凹槽,凹槽傾斜向下,下方是大米收集槽。
這個大米收集槽可以活動,利用的是絞盤原理,壓幾下就能把收集槽壓到磨米倉上方,可以把初次磨的大米再倒入磨米倉繼續加工。
大米收集槽下方有出料口,打開出料口就能順著管道流進拋光研磨倉。
拋光研磨倉可同步運轉,也可獨立運轉,高五十厘米,寬七十厘米,裏麵有個直徑為六十厘米的圓形厚石板。
拋光研磨倉下方有個風扇一樣的旋轉裝置,旋轉方向與石板相反,作用就是將裏麵的大米都攪動起來。
石板的是可以旋轉的,還可以上下伸縮,都是自動化流程,在旋轉的過程中不斷下壓,下壓十五厘米後,又自動回縮,然後繼續重複。
這樣就能保證攪動所有大米的同時,還能完成相對高效的研磨拋光工作。
等完成工作之後,打開口子就能直接流入到容器之中。
在磨米機的最上方有個蓋子,蓋子厚有十五厘米,裏麵有直徑為六十厘米的風扇葉片!
這就是磨米機的鼓風係統了,蓋子蓋上後就能連接上動力,蓋子中的風扇葉片就會快速旋轉。
在蓋子上方,還有兩個扇形天窗,可以在上麵觀察磨米倉的工作情況。
下方的研磨倉也有開窗,都能清晰的觀察到裏麵。
鼓風係統隻有一個風扇是不夠的,還有一大一小兩組輔助風扇。
在磨米倉的下麵是一個高十厘米的環形倉室,不過這不是最終的雜質收集倉,裏麵有風扇,風扇會把雜質吹到一個外接的袋子中。
袋子主體是皮革,上方和下方是布料。
還有一套收集米糠的係統在最下麵,研磨拋光倉底部也有細小的孔洞,研磨拋光過程中掉下的米糠會沉澱到下方。
下方這個直接連接容器收集米糠就行。
最後就是最終的出米口了,那裏向外延伸一米,在延伸的途中有三處風扇口,目的就是吹掉大米上麵的米糠。
整台機器最複雜的就是內部的齒輪結構,所有齒輪重量加起來足有一百多斤!
很難想象,這麽複雜的動力全都由一台蒸汽機提供。
機器下方是帶滑輪的,方便機器移動,不過在滑輪周邊還有調節支架,能夠穩穩的固定機器。
……
中午時分。
張煜、沈酥月一人吃了一根香腸當午飯,然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啟機器。
安裝好後,張煜還調試了幾個小時,直到各方麵轉速符合他的要求才停下。
在沈酥月期待的目光中,張煜拎著一袋裝有糙米的皮袋,他將皮袋裏的糙米倒入大米收集槽當中。
然後不斷下壓一個操縱杆,收集槽緩緩向上,到了磨米倉的頂部,張煜扳動一個開關,再一推收集槽,收集槽就橫了過來,並將裏麵的糙米都倒進磨米倉的中間。
雖然是三層磨米,可中間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一次就能盛放五十斤糙米!
也就是說,一次能研磨五十斤糙米。
完成裝填,張煜把蓋子蓋上,啟動蒸汽機。
突突突…
蒸汽機啟動後,張煜緊盯著磨米倉的同時,還快速提升蒸汽機的功率。
整個磨米機都在發出沉悶的嗡嗡響聲。
糙米被攪動的嘩啦聲,研磨過程中發出的沙沙聲,風扇吹動聲音,最後就是齒輪轉動發出的雜音。
直到十分鍾後,在收集大米的凹槽中聽到米粒撞擊木槽發出的劈啪聲,他將功率略微降低了些,才放手不管。
沈酥月不知什麽時候已經退到兩米外了,屬實是這機器的聲音太大了,如同怪獸蘇醒,她怕萬一哪裏安裝的不對,從而導致機器分解…
張煜握住她的小手,安慰道:“沒事的,我不是都調試過了嘛。”
他指著正鼓脹起的雜質收集袋子,“看到那個袋子沒有,一會向外輕微散出少量粉塵,才能證明這台機器是成功的。”
他的話音剛落,袋子的布料部分就輕微的冒出一股細細的粉塵!
沈酥月一隻手抱住了他的胳膊,雀躍道:“冒煙了冒煙了!我們是不是成功啦?”
張煜不舍的切斷手臂傳來的柔軟,他帶著沈酥月來到大米收集槽這裏,隻見收集槽的兩側不斷有米粒從上翻滾著掉下來!
他把手放進去接著,兩三秒鍾,手上就接了一小把米粒。
然後,兩人都笑了!
不需要解釋。
張煜手上的米粒呈現乳白色,已經被磨去了不少東西,上麵還有些粗糙,不過沒關係,再磨兩遍,效果會更好一些。
況且這還隻是碾白的步驟,下麵還有拋光研磨呢,都不需要看最後的結果,他們就能預測到,最後出來的大米極為接近都市中晶瑩剔透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