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功烈鄉
王妃救命有人刺殺本王 作者:佛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常明抬手將人給打發走,又寫了信讓人送到宋慕笙的手裏。
將事情安排好之後,季常明坐在空椅上,發出一陣長籲短歎來。
“喵!”大橘仿佛感受到季常明的不開心,一下跳進季常明的懷裏,用腦袋一直蹭著她。
季常明揉了一會軟毛之物,心情好了不少,拿起之前未看完的書籍繼續往下看。
江清漓在季常明走後,獨自在院子裏坐了一會,又回到了屋子裏,向梨落問起周子昂最近的動靜。
梨落還沒來得及回答,周子堯推開房門闖了進來,身上的白衣沾著不少鮮紅,出現在她們的視野裏。
氣息虛弱臉上也帶著一絲青紫。
“梨落,快把門給帶上。”江清漓從椅子上起身,把癱在地上的周子堯給扶了起來,又使喚一旁的梨落去關門。
“子堯可是遇見什麽事了?”
“回王妃,奴婢在調查那件事的時候,遇上有人守株待兔,被追了一路,甩開他們用了點時間,不小心之餘掛了點彩,不過我取得了那人的手信。”周子堯嘴角的鮮血流成一條線,她立馬抬手抹去。
又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江清漓:“那人說,王妃現在要做的就是博取靖王的信任,保證自己的安危。”
這樣的周子堯就像是撐著最後一口氣,來向江清漓傳遞消息的。
“梨落,快去找個大夫給子堯看看。”
“是。”
梨落看著已經昏死過去的周子堯,腦子裏有什麽場景一閃而過,很快就被她給忽略,打開門去請大夫了。
江清漓打開書信看了起來,看到裏麵的內容時,她的心直接提到嗓子眼不說,還對裏麵的有些話充滿質疑。
季常明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出府,每日都準時準點地去到主院看看江清漓的情況,見對方是真的好了。
擔心這人在府中太過無趣,便好心提議出去走走,剛好可以帶江清漓去功烈之鄉瞧瞧。
雙兒一早就去準備,她之前和季常明也去過幾次那功烈之鄉,自然知道要準備哪些東西,擔心自己忙不過還特意將梨落給拉走。
給季常明和江清漓留下一個私人空間。
被提溜走的梨落還不樂意,一步三回頭,對著江清漓用委屈巴巴的眼神控訴。
“王妃你的這位婢女似乎很擔心你呐。”季常明在梨落的身上掃視一眼,然後玩味地看著江清漓。
“妾身與梨落情同姐妹。”江清漓撩起耳邊的碎發,認真道。
“話說這段日子怎麽沒見著王妃的另一位婢女?”季常明佯裝無意地問道。
江清漓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季常明在說誰,畢竟在她的潛意識裏自己就梨落這一個婢女。
季常明見她不記得的樣子,便給了她一點提示:“就是前兩日被王妃收留的那位。”
“回王爺,妾身聽聞她思家便讓她回去待兩日。”
季常明看著睜眼說瞎話的江清漓,抿了一下嘴,有些懷疑江清漓是不是忘了,自己可是知道周家被滅了。
“王爺,王妃。東西已經備好可以出發了。”
“王妃請。”
江清漓也沒和她客氣,先一步進了馬車,緊跟著季常明走了進來挨著江清漓坐下。
功烈之鄉距離京城不算太遠。
這個村子取名功烈的原因很簡單,當年朝廷征兵這個村子的男子全部參軍,剩下來的都是些婦孺將士的遺孤,又或是老弱病殘從前線送回來的將士。
馬車很快就到了村子前。
泥濘不堪的道路讓馬車無法再繼續前行,季常明便下了馬車,江清漓也緊隨其後。
季常明將江清漓扶穩後,特意囑咐道:“此地多崎嶇,王妃多注意腳下。”
江清漓也看清了腳下怎樣的路段,以及村口飽經風霜的木質匾額早已腐朽。
“王妃一心想要複國,遠不知複國之下有著怎樣的犧牲。”季常明走在前方,突然丟下這麽一句話,直擊江清漓的心髒。
季常明剛到村口,就有個六七歲的孩童跑了過來,一頭撞到季常明的大腿,孩童仰著腦袋看了半晌後,又連忙匍匐在地:“草民,拜見靖王殿下。”
在孩童跪下的一瞬間,拐角處跑出來一婦人,嘴裏碎碎念念,語氣裏卻充滿了焦急:“二狗子,你又跑哪裏去了?”
見自家毛頭小子紮在地上時,心裏咯噔一聲,以為二狗子招惹了什麽貴人,她匆匆走了過去。
又是撲咚一聲,婦人也跪在地上。
稀稀拉拉的幾人也終於意識到情況不對了,一個個偏著腦袋,仔細打量季常明一行人,過於華貴的衣服與她們格格不入。
他們局促地看了一眼自己皺巴巴,還滿是補丁的衣服,一臉躁意羞愧地將其捂緊,後退了一步又一步,試圖將自己的窘迫遮掩住。
“是靖王……是咱們的靖王殿下呀。”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那些人宛如大夢初醒一般,跪在地上行禮道:“草民拜見靖王殿下。”
無論來過多少次,季常明來到這兒的每一次都是眼眶泛紅,嗓子發顫:“都起來吧,我讓人送來了一些物資,你們自己去搬來給村裏的人發了!”
“謝靖王厚愛。”
“王爺來咱們這裏,是又要打仗出征了嗎?”一名男子瘸著一條腿,極為艱難地想要站起來。
季常明見狀,親自過去將人給扶住。
每一次來這裏,季常明聽到的第一句話正式話一定是這句。
江清漓自認為自己不是什麽大善人,可是在聽見這位男子的話後,莫名地想流淚。
她紅著鼻子不忍地背過身子。
季常明先是看了一眼江清漓的反應之後,才回答那名男子的話:“前線是要打仗了。”
男子看了一眼自己瘸掉的胳膊,目光又隨之堅定起來:“我大梁男兒理應保家衛國,奮勇殺敵是我們這些將士的使命。”
“父皇曾說功烈鄉的將士是大梁的脊梁,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季常明拍著那人的肩膀。
她沒有說,此次打仗用不上功烈鄉的民戶,因為這裏的人已經沒有年輕力壯的男子。
季常明理解他們想要建功立業為自己後代謀福祉的心境,所以她不忍說一些傷人心的話。
他們上前線英勇殺敵,病骨支離地回到家鄉,直到現在還守著一塊功烈之鄉的匾額。
他們被景文帝遺忘。
曾經有一個村子為了大梁的藍圖,前赴後繼地去往前線。
將事情安排好之後,季常明坐在空椅上,發出一陣長籲短歎來。
“喵!”大橘仿佛感受到季常明的不開心,一下跳進季常明的懷裏,用腦袋一直蹭著她。
季常明揉了一會軟毛之物,心情好了不少,拿起之前未看完的書籍繼續往下看。
江清漓在季常明走後,獨自在院子裏坐了一會,又回到了屋子裏,向梨落問起周子昂最近的動靜。
梨落還沒來得及回答,周子堯推開房門闖了進來,身上的白衣沾著不少鮮紅,出現在她們的視野裏。
氣息虛弱臉上也帶著一絲青紫。
“梨落,快把門給帶上。”江清漓從椅子上起身,把癱在地上的周子堯給扶了起來,又使喚一旁的梨落去關門。
“子堯可是遇見什麽事了?”
“回王妃,奴婢在調查那件事的時候,遇上有人守株待兔,被追了一路,甩開他們用了點時間,不小心之餘掛了點彩,不過我取得了那人的手信。”周子堯嘴角的鮮血流成一條線,她立馬抬手抹去。
又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江清漓:“那人說,王妃現在要做的就是博取靖王的信任,保證自己的安危。”
這樣的周子堯就像是撐著最後一口氣,來向江清漓傳遞消息的。
“梨落,快去找個大夫給子堯看看。”
“是。”
梨落看著已經昏死過去的周子堯,腦子裏有什麽場景一閃而過,很快就被她給忽略,打開門去請大夫了。
江清漓打開書信看了起來,看到裏麵的內容時,她的心直接提到嗓子眼不說,還對裏麵的有些話充滿質疑。
季常明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出府,每日都準時準點地去到主院看看江清漓的情況,見對方是真的好了。
擔心這人在府中太過無趣,便好心提議出去走走,剛好可以帶江清漓去功烈之鄉瞧瞧。
雙兒一早就去準備,她之前和季常明也去過幾次那功烈之鄉,自然知道要準備哪些東西,擔心自己忙不過還特意將梨落給拉走。
給季常明和江清漓留下一個私人空間。
被提溜走的梨落還不樂意,一步三回頭,對著江清漓用委屈巴巴的眼神控訴。
“王妃你的這位婢女似乎很擔心你呐。”季常明在梨落的身上掃視一眼,然後玩味地看著江清漓。
“妾身與梨落情同姐妹。”江清漓撩起耳邊的碎發,認真道。
“話說這段日子怎麽沒見著王妃的另一位婢女?”季常明佯裝無意地問道。
江清漓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季常明在說誰,畢竟在她的潛意識裏自己就梨落這一個婢女。
季常明見她不記得的樣子,便給了她一點提示:“就是前兩日被王妃收留的那位。”
“回王爺,妾身聽聞她思家便讓她回去待兩日。”
季常明看著睜眼說瞎話的江清漓,抿了一下嘴,有些懷疑江清漓是不是忘了,自己可是知道周家被滅了。
“王爺,王妃。東西已經備好可以出發了。”
“王妃請。”
江清漓也沒和她客氣,先一步進了馬車,緊跟著季常明走了進來挨著江清漓坐下。
功烈之鄉距離京城不算太遠。
這個村子取名功烈的原因很簡單,當年朝廷征兵這個村子的男子全部參軍,剩下來的都是些婦孺將士的遺孤,又或是老弱病殘從前線送回來的將士。
馬車很快就到了村子前。
泥濘不堪的道路讓馬車無法再繼續前行,季常明便下了馬車,江清漓也緊隨其後。
季常明將江清漓扶穩後,特意囑咐道:“此地多崎嶇,王妃多注意腳下。”
江清漓也看清了腳下怎樣的路段,以及村口飽經風霜的木質匾額早已腐朽。
“王妃一心想要複國,遠不知複國之下有著怎樣的犧牲。”季常明走在前方,突然丟下這麽一句話,直擊江清漓的心髒。
季常明剛到村口,就有個六七歲的孩童跑了過來,一頭撞到季常明的大腿,孩童仰著腦袋看了半晌後,又連忙匍匐在地:“草民,拜見靖王殿下。”
在孩童跪下的一瞬間,拐角處跑出來一婦人,嘴裏碎碎念念,語氣裏卻充滿了焦急:“二狗子,你又跑哪裏去了?”
見自家毛頭小子紮在地上時,心裏咯噔一聲,以為二狗子招惹了什麽貴人,她匆匆走了過去。
又是撲咚一聲,婦人也跪在地上。
稀稀拉拉的幾人也終於意識到情況不對了,一個個偏著腦袋,仔細打量季常明一行人,過於華貴的衣服與她們格格不入。
他們局促地看了一眼自己皺巴巴,還滿是補丁的衣服,一臉躁意羞愧地將其捂緊,後退了一步又一步,試圖將自己的窘迫遮掩住。
“是靖王……是咱們的靖王殿下呀。”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那些人宛如大夢初醒一般,跪在地上行禮道:“草民拜見靖王殿下。”
無論來過多少次,季常明來到這兒的每一次都是眼眶泛紅,嗓子發顫:“都起來吧,我讓人送來了一些物資,你們自己去搬來給村裏的人發了!”
“謝靖王厚愛。”
“王爺來咱們這裏,是又要打仗出征了嗎?”一名男子瘸著一條腿,極為艱難地想要站起來。
季常明見狀,親自過去將人給扶住。
每一次來這裏,季常明聽到的第一句話正式話一定是這句。
江清漓自認為自己不是什麽大善人,可是在聽見這位男子的話後,莫名地想流淚。
她紅著鼻子不忍地背過身子。
季常明先是看了一眼江清漓的反應之後,才回答那名男子的話:“前線是要打仗了。”
男子看了一眼自己瘸掉的胳膊,目光又隨之堅定起來:“我大梁男兒理應保家衛國,奮勇殺敵是我們這些將士的使命。”
“父皇曾說功烈鄉的將士是大梁的脊梁,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季常明拍著那人的肩膀。
她沒有說,此次打仗用不上功烈鄉的民戶,因為這裏的人已經沒有年輕力壯的男子。
季常明理解他們想要建功立業為自己後代謀福祉的心境,所以她不忍說一些傷人心的話。
他們上前線英勇殺敵,病骨支離地回到家鄉,直到現在還守著一塊功烈之鄉的匾額。
他們被景文帝遺忘。
曾經有一個村子為了大梁的藍圖,前赴後繼地去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