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子彈自製
亮劍之從改良手榴彈開始 作者:七劍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前我軍使用的子彈,主要是由國民政府提供的7.92x57毫米毛瑟步槍子彈,以及繳獲日軍的6.5x50毫米有阪步槍彈。”
辦公室內,趙天陽站在黑板前,寫著目前我軍使用的子彈數據,下麵坐著劉老等人。
自從太行一式馬步槍,太行60迫擊炮完工後,他們就又來找趙天陽要任務了,於是就有了這次的會議。
“但隨著我軍人數的增加,老蔣並沒有跟著增加彈藥數量。”
“而我們要想繳獲日軍的彈藥,就必須成建製的消滅日軍,還要保證日軍沒有把所有子彈打完。”
“特別是我軍目前還是以遊擊戰為主,屬於小仗多,大仗少,所以缺乏彈藥的問題已經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從外部獲取彈藥,大家就別想了,我想老蔣是不會希望看到的,留給我們的隻有兩條路,一條就是複裝彈藥,另外一條就是自製子彈了。”
“以目前兵工廠的條件,想要自製子彈是完全可行的,至於複裝子彈的事也要重視。”
這時劉老開口說道。
“嗯。”
趙天陽點了點頭,接著講到:“一枚子彈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彈頭,彈殼,火藥,底火。”
“目前以兵工廠的技術儲備,隻需要組合一下,很快就能自製子彈,但為了效率我們不但需要手動的子彈複裝機,還需要半自動的子彈生產線。”
說完趙天陽看了眼眾人,直接開始布置任務:“劉貴富同誌負責子彈研發,以及子彈複裝機的事情,有沒有問題?”
“行。”
劉貴富點頭答應。
“沈鴻同誌和程明升同誌,負責半自動子彈生產線的事,有沒有問題?”
聞言沈鴻同誌,程明升兩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沒問題!”
“好,半自動子彈生產線很困難,首先就要解決動力問題,其次就是衝壓機等問題。”
“這件事兵工廠會全力支持,缺什麽你直接給李副廠長說就行了,如果技術上有什麽困難,可以隨時開會討論,需要我的地方直接說一聲就好。”
“有廠長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沈鴻笑道。
“這次的項目,還要麻煩劉老來幫忙協調了。”
最後趙天陽看向劉老說道。
“好。”
劉老淡笑道。
很快一項,項目等級為秘密三級,代號為“複裝”的項目,以及項目等級為機密二級,代號為“自由”的項目在兵工廠悄然展開了。
而趙天陽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兩個項目的開發上,時間就這樣來到了七天後。
這天趙天陽沒去辦公室,跟著沈鴻他們畫圖紙,他不但沒去還把吳運鐸,劉冉生兩個從辦公室給叫了出來。
七天了是時候解決青黴素的問題了。
“廠長我們該怎麽做?”
吳運鐸,劉冉生兩人拿著工具,興致勃勃的看向趙天陽。
雖然不知道他們現在做的是什麽東西,但就憑這個項目等級,他們兩人的興趣就不會低到哪裏去。
“先把書桌上的東西收拾幹淨!”
趙天陽一邊檢查培養液,一邊對兩人說道。
這次的實驗為了保密,他決定就在自己房間做了,還好他房間比較大,書桌收拾一下也能當工作台。
等兩人收拾好書桌後,趙天陽把一個玻璃瓶放在了桌子上,然後又把一張白紙折疊成漏鬥狀,放到玻璃瓶的口子上,隨後在漏鬥口上放入一塊棉花。
“扶好了,我要倒了啊!”
“廠長我扶好了,倒吧!”
吳運鐸扶著漏鬥緊張道。
趙天陽把培養液通過漏鬥,小心的倒進了玻璃瓶中,然後對手拿菜籽油的劉冉生說道。
“可以了,倒菜籽油吧!”
“是。”
等三倍於培養液的菜籽油,被倒入了玻璃瓶後,趙天陽拿起一旁的筷子開始攪拌。
一直攪拌到玻璃瓶內的液體分成了三層,這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別看了。”
趙天陽打斷兩人好奇的目光,吩咐道:“拿小勺子來,用勺子把玻璃瓶裏上麵兩層物質都舀出來。”
“哦,哦。”x2
很快玻璃瓶中,上麵兩層的脂溶性物質,和不溶性物質被舀了出來,隻留下了瓶底的水溶性物質。
“可以了,把前幾天準備的碳粉倒進玻璃瓶裏吧!”
趙天陽檢查了一下玻璃瓶內的液體,確定沒問題後,對兩人吩咐道。
“是。”
倒入碳粉,等玻璃瓶裏的碳粉,吸幹了瓶內的所有液體後,就可以用蒸餾水(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叫蒸餾水)洗碳了。
然後在往瓶中加入酸性水(硫酸稀釋得酸性水),隨後又加入堿性水。
(由純堿和二氧化碳,反應過濾會得到碳酸氫鈉,然後在237毫升的水裏加入600毫克碳酸氫鈉,攪拌就可以得到堿性水了。”
“當然碳酸氫鈉,你也可以叫它的小名“小蘇打”。
加完了兩種水後,再用棉花漏鬥過濾一次,得到的液體就是青黴素溶液了。
把青黴素液滴一點到準備好的葡萄球菌培養皿中,等個兩天,如果滴入的青黴素液排斥葡萄球菌,形成一個圓圈說明青黴素液提取成功了。
(將適量的糖類加入到蒸餾水中,然後把從感染的皮膚上,提取出來的葡萄球菌,放入其中就可以了。)
(當然真正的葡萄球菌培養皿,可能要更加嚴謹一些。)
“好了,今天的任務完成了,你們可以回去了。”
趙天陽把東西放好,拍了拍手中的灰塵對兩人說道。
時間很快來到了兩天後,看著培養皿中的圓圈,趙天陽興奮的揮舞了一下雙手。
有了這個東西,他就可以拿它到蘇聯,到美國換好東西了,不過前提是得大規模生產才行,但以他這裏的條件也不是不行,就是容易暴露。
想到這裏趙天陽回到了書桌上,開始寫起了大蒜素,和青黴素的提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他決定把這兩樣東西上交到中央。
這樣不但他自己能得到一個免死金牌,大蒜素和青黴素在延安大規模生產也能保守住秘密。
而且延安的渠道也更廣,要想什麽東西給他們打個報告,就不用他自己操心了。
辦公室內,趙天陽站在黑板前,寫著目前我軍使用的子彈數據,下麵坐著劉老等人。
自從太行一式馬步槍,太行60迫擊炮完工後,他們就又來找趙天陽要任務了,於是就有了這次的會議。
“但隨著我軍人數的增加,老蔣並沒有跟著增加彈藥數量。”
“而我們要想繳獲日軍的彈藥,就必須成建製的消滅日軍,還要保證日軍沒有把所有子彈打完。”
“特別是我軍目前還是以遊擊戰為主,屬於小仗多,大仗少,所以缺乏彈藥的問題已經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
“從外部獲取彈藥,大家就別想了,我想老蔣是不會希望看到的,留給我們的隻有兩條路,一條就是複裝彈藥,另外一條就是自製子彈了。”
“以目前兵工廠的條件,想要自製子彈是完全可行的,至於複裝子彈的事也要重視。”
這時劉老開口說道。
“嗯。”
趙天陽點了點頭,接著講到:“一枚子彈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彈頭,彈殼,火藥,底火。”
“目前以兵工廠的技術儲備,隻需要組合一下,很快就能自製子彈,但為了效率我們不但需要手動的子彈複裝機,還需要半自動的子彈生產線。”
說完趙天陽看了眼眾人,直接開始布置任務:“劉貴富同誌負責子彈研發,以及子彈複裝機的事情,有沒有問題?”
“行。”
劉貴富點頭答應。
“沈鴻同誌和程明升同誌,負責半自動子彈生產線的事,有沒有問題?”
聞言沈鴻同誌,程明升兩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沒問題!”
“好,半自動子彈生產線很困難,首先就要解決動力問題,其次就是衝壓機等問題。”
“這件事兵工廠會全力支持,缺什麽你直接給李副廠長說就行了,如果技術上有什麽困難,可以隨時開會討論,需要我的地方直接說一聲就好。”
“有廠長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沈鴻笑道。
“這次的項目,還要麻煩劉老來幫忙協調了。”
最後趙天陽看向劉老說道。
“好。”
劉老淡笑道。
很快一項,項目等級為秘密三級,代號為“複裝”的項目,以及項目等級為機密二級,代號為“自由”的項目在兵工廠悄然展開了。
而趙天陽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兩個項目的開發上,時間就這樣來到了七天後。
這天趙天陽沒去辦公室,跟著沈鴻他們畫圖紙,他不但沒去還把吳運鐸,劉冉生兩個從辦公室給叫了出來。
七天了是時候解決青黴素的問題了。
“廠長我們該怎麽做?”
吳運鐸,劉冉生兩人拿著工具,興致勃勃的看向趙天陽。
雖然不知道他們現在做的是什麽東西,但就憑這個項目等級,他們兩人的興趣就不會低到哪裏去。
“先把書桌上的東西收拾幹淨!”
趙天陽一邊檢查培養液,一邊對兩人說道。
這次的實驗為了保密,他決定就在自己房間做了,還好他房間比較大,書桌收拾一下也能當工作台。
等兩人收拾好書桌後,趙天陽把一個玻璃瓶放在了桌子上,然後又把一張白紙折疊成漏鬥狀,放到玻璃瓶的口子上,隨後在漏鬥口上放入一塊棉花。
“扶好了,我要倒了啊!”
“廠長我扶好了,倒吧!”
吳運鐸扶著漏鬥緊張道。
趙天陽把培養液通過漏鬥,小心的倒進了玻璃瓶中,然後對手拿菜籽油的劉冉生說道。
“可以了,倒菜籽油吧!”
“是。”
等三倍於培養液的菜籽油,被倒入了玻璃瓶後,趙天陽拿起一旁的筷子開始攪拌。
一直攪拌到玻璃瓶內的液體分成了三層,這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別看了。”
趙天陽打斷兩人好奇的目光,吩咐道:“拿小勺子來,用勺子把玻璃瓶裏上麵兩層物質都舀出來。”
“哦,哦。”x2
很快玻璃瓶中,上麵兩層的脂溶性物質,和不溶性物質被舀了出來,隻留下了瓶底的水溶性物質。
“可以了,把前幾天準備的碳粉倒進玻璃瓶裏吧!”
趙天陽檢查了一下玻璃瓶內的液體,確定沒問題後,對兩人吩咐道。
“是。”
倒入碳粉,等玻璃瓶裏的碳粉,吸幹了瓶內的所有液體後,就可以用蒸餾水(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叫蒸餾水)洗碳了。
然後在往瓶中加入酸性水(硫酸稀釋得酸性水),隨後又加入堿性水。
(由純堿和二氧化碳,反應過濾會得到碳酸氫鈉,然後在237毫升的水裏加入600毫克碳酸氫鈉,攪拌就可以得到堿性水了。”
“當然碳酸氫鈉,你也可以叫它的小名“小蘇打”。
加完了兩種水後,再用棉花漏鬥過濾一次,得到的液體就是青黴素溶液了。
把青黴素液滴一點到準備好的葡萄球菌培養皿中,等個兩天,如果滴入的青黴素液排斥葡萄球菌,形成一個圓圈說明青黴素液提取成功了。
(將適量的糖類加入到蒸餾水中,然後把從感染的皮膚上,提取出來的葡萄球菌,放入其中就可以了。)
(當然真正的葡萄球菌培養皿,可能要更加嚴謹一些。)
“好了,今天的任務完成了,你們可以回去了。”
趙天陽把東西放好,拍了拍手中的灰塵對兩人說道。
時間很快來到了兩天後,看著培養皿中的圓圈,趙天陽興奮的揮舞了一下雙手。
有了這個東西,他就可以拿它到蘇聯,到美國換好東西了,不過前提是得大規模生產才行,但以他這裏的條件也不是不行,就是容易暴露。
想到這裏趙天陽回到了書桌上,開始寫起了大蒜素,和青黴素的提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他決定把這兩樣東西上交到中央。
這樣不但他自己能得到一個免死金牌,大蒜素和青黴素在延安大規模生產也能保守住秘密。
而且延安的渠道也更廣,要想什麽東西給他們打個報告,就不用他自己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