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長,首長一共給我們調來了三千名工人,四十名技術員。”


    房間中,李雲才拿著一張記錄表,跟趙天陽說道:“首長說,讓四個礦場同時開工,盡早把鐵礦開采出來!”


    “太好了。”


    趙天陽高興道:“有了這些人,我們就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礦場的搭建工作了。”


    “對了,還有件事。”


    李雲才拿起記錄表看了看,講道:“首長還說,他們在南泥灣收獲了五百噸甘蔗和20噸棉花。”


    “甘蔗已經做成了62.5噸的白砂糖,首長讓我問你,怎麽處理這些東西?”


    “棉花送到黃崖洞去,讓劉鼎安排人全部做成發射藥。”


    趙天陽思考片刻繼續講道:“至於白砂糖就送到新建的炮廠,等過幾天忙完了,我在去處理。”


    “行,我這就去辦!”


    等李雲才起身離開後,趙天陽拿起桌上的筆,繼續畫起了圖紙。


    1938年12月初,延安縣,麻莊。


    趙天陽正在李雲才的帶領下,視察四個礦場的工作進度。


    “科長,麻莊這個礦場因為是貧礦,地方也小,早在三天前就把礦場建好了。”


    李雲才一邊向著麻莊走去,一邊對旁邊的趙天陽介紹道:“就是開采的礦石沒有多少,三天了都才開采出一千斤礦石。”


    “可以了,一千斤低品質的鐵礦石,怎麽說也能煉出兩百斤的鐵吧。”


    趙天陽笑道:“這兩百斤鐵,按我們目前生產的黑火藥手榴彈規格,可是能生產兩百顆手榴彈呢!”


    “行行好,給口吃的吧!”


    “你是好人,就給我們一口吃的吧!”


    就在兩人走到村口時,突然發現村口聚集了很多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難民。


    此時那位陝西大爺,已經帶著他們村子裏的民兵,把這些人給攔了下來。


    “各位,聽我說!”


    陝西大爺高聲喊道:“不是我們不幫你們,而是我們村子也窮,當初要不是共產黨來了,我們還是地主家長工呢!”


    “這些年,靠著種的那點玉米,也是勉強糊口,你們這麽多人,我們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你胡說,今天一早,我就看到了好幾輛,拉著糧食的板車進入你們村。”


    人群中,一名稍微壯實點的難民,厲聲反駁道。


    “哎呀,那些糧食不是我們村的。”


    陝西大爺急忙解釋道:“那些糧食都是給幫助我們修建礦場的工人吃的,我們自己都隻能吃玉米糊呢!”


    “礦場?”


    壯實難民立馬說道:“既然你們這有礦場,那能不能把我們招進去打工,我們不要錢,給口吃的就行!”


    “這.......”


    陝西大爺有點為難,他們村修建的這座礦場很小, 趙天陽都給他們安排好了,男的進山采礦,女的就在村子裏做手榴彈。


    全村的人剛好安排完,要是讓這些人進去打工,那他們村的人,就得有人讓出名額來,這誰肯答應?


    “沒有,你們去了,我們去啥?”


    果然其中一名民兵,憤怒的看著這些難民:“我們這沒工作,你們趕緊滾!”


    “不行,我們不走!”


    “行行好吧,求求你們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似有餘糧的村子,這些難民哪裏肯離開,紛紛哀求了起來。


    見民兵都把紅纓槍頂起來了,差不多搞明白怎麽回事的趙天陽連忙高聲喊道。


    “住手!”


    …………


    “是趙科長來了!”


    趙天陽現在在麻莊的影響力很大,民兵們見趙天陽來了,紛紛把紅纓槍和大刀收了起來。


    ”趙科長你快想想辦法吧!”


    陝西大爺哀求道:“你也知道我們村子的情況,給這些人一口飯吃,我們就要有一個人餓肚子!”


    “我們明白,交給我吧!”


    趙天陽拍了拍陝西大爺的肩膀,轉身看向這群衣衫襤褸的難民:“各位好,我是八路軍,軍事工業科的趙科長。”


    “你們的困難我都知道了,放心,我們八路軍是不會看著百姓餓死的。”


    “真的假的?”


    “趙科長,好像是個大官,當初不讓我們離開河南的,好像也叫什麽科長!”


    “我不管是不是大官,能讓我吃飽飯就是好官!”


    聽到趙天陽的保證,難民們紛紛議論了起來。


    “放心肯定讓你們吃上飯!”


    說完趙天陽當著難民們的麵,對李雲才吩咐道。


    “你去把礦場的糧食都調出來,就在村口支幾口大鍋,給他們熬點玉米糊吃。”


    “是!”


    李雲才點了點頭,毫不猶豫的就向著村子裏跑去。


    一旁的民兵和陝西大爺見狀,猶豫片刻還是把想說的話,給咽了下去。


    “大家都聽到了吧,馬上就有玉米糊喝了。”


    趙天陽看向難民們,問道:“現在你們能不能告訴我,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我們是從河南來的。”


    “今年六月的時候,黃河突然決堤,死了好多人!”


    “我們本來想逃去南邊的,但有當兵的攔著,還有好多政府官員,叫我們回去。”


    “回去能幹嘛,地都被淹了,當地官老爺們又不管我們的死活,還想找我們收稅。”


    “於是我們就向北跑,山西,山東都是日本鬼子,我們就跑陝西來了。”


    聽著難民們一言我一語的解釋,趙天陽明白這些人是怎麽回事了。


    “花園口決堤”


    國民黨的大老爺,為了拖延日軍的進軍速度,一拍腦袋下達了炸掉“鄭州花園口”的命令。


    更扯淡的是為了保密,沒有通知當地百姓撤離。


    花園口決堤後,當場就死亡了89萬人,數百萬人流離失所,44個縣市受到影響,一千多萬人受災,這是什麽概念?


    比日本人都能殺啊!


    “我記得陝西也有國民黨的人啊,你們是怎麽跑到這裏的?他們沒管嗎?”


    趙天陽疑惑道。


    “管啊!”


    那名壯實難民說道:“但是我們人多,烏泱泱一大片,他們隻能攔下一部分人,剩下的分散開,就跑過來了。”


    “科長我們來了!”


    這時,李雲才帶著幾名工人,拉著板車,拿鍋碗瓢盆走了過來。


    “吃的!”


    “我餓!”


    見到糧食的難民們,突然躁動了起來。


    “大家都安靜,我們馬上做飯。”


    在民兵的幫助下,趙天陽勉強維持住了秩序,玉米粉下鍋後,難民們這才安靜了下來。


    “呼.....”


    趙天陽擦了擦頭上的汗,有點後怕,難民和暴民還真是在一線之間啊!


    “你馬上回去,把這裏的事,報告給首長,看看怎麽解決!”


    趙天陽對一李雲才吩咐道。


    “行,我這就回去。”


    李雲才找了一匹驢子騎上,向著延安快速跑去。


    曆史上這個時期的延安,還處於自顧不暇的階段,對於受災百姓的幫助很有限。


    但現在可不一樣,提前開發的南泥灣,有了讓這些難民們,勉強活下去的資本。


    等他們打下寧夏後,就可以把這些災民安置過去,既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還能提高當地的穩定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從改良手榴彈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劍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劍天下並收藏亮劍之從改良手榴彈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