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太行一式小型飛艇
亮劍之從改良手榴彈開始 作者:七劍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9年12月6號。
趙天陽把提取氦氣和尿素的設備,送到陳振新建的“天然氣合成工廠”後,就離開了延安,坐上滑翔機來到了寧夏。
邊區工業部。
“部長好。”
“部長好。”
趙天陽帶著李雲才走進大樓,不斷的有員工打著招呼。
“好。”
“好,你們好。”
趙天陽一邊向辦公室走去,一邊對李雲才說道。
“沒想到短短兩個星期,這工業部的人就這麽多了。”
“嘿嘿,那是當然。”
李雲才驕傲道:“我們這個工業部,可是中央重點關注的部門,好多人都想朝裏擠呢!”
“部長你來啦!”
這時劉鵬急匆匆的迎了上來。
“嗯。”
趙天陽點了點頭:“會議室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就等你了。”
劉鵬點頭道。
“部長,這是我們調集各地縣誌,和找打地人打聽後,得到的資料。”
會議室內,康世恩把一本厚厚的資料遞給趙天陽,說道。
“根據我們的調查,包頭溫帶大陸性氣候,南臨黃河,東西接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陰山山脈橫貫中部。”
“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品質高,分布集中,易於開采。”
“主要金屬礦有,鐵礦,铌礦,鈦礦,錳礦,金礦,銅礦等三十個礦種。”
“非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岩,石棉,石墨,石膏等四十個礦種。”
“能源礦有,煤炭,石油兩種。”
“主要集中在白雲鄂博這個區。”
“部長,包頭資源豐富,開采容易,但地勢平坦,難守易攻,我們真的要開發這裏嗎?”
康世恩話音剛落,劉鵬就一臉擔憂的問道。
“這個我們不管!”
趙天陽直接道:“我們是工業部,隻管資源開發。”
“可是.......”
康世恩猶豫道:“日本人在內蒙古,可是養了一大批騎兵呢!”
“萬一我們動工了,他們派騎兵阻攔怎麽辦?”
“嗬嗬。”
趙天陽冷笑道:“那就要看他的馬,有沒有滑翔機跑的快了。”
說完趙天陽擺手,示意:“行了,你們要真是擔心,我會給首長提意見的。”
“是。”
眾人點了點頭。
康世恩接著介紹道:“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幹線,大陸性幹旱氣候。”
“礦產豐富,玉門有油田,山丹有煤田,九條嶺有煤礦,金昌有鎳礦,鏡鐵山有鐵礦,全部都是大型,優質礦。”
“這裏有個問題,玉門的油田現在是國民黨的人在負責開發,前些年還找我們借過采油機器。”
劉鵬補充道。
“帶上西路軍的人,找機會把玉門油田收回來。”
趙天陽毫不猶豫的吩咐道。
“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
劉鵬擔憂道。
“有什麽不好的?”
趙天陽冷笑一聲:“我是工業部長,邊區內所有礦產資源都歸我管,誰要說不好,就讓他來找我!”
“部長牛氣。”
李雲才豎起大拇指誇獎道。
“有部長這句話,我明天就能安排人,把玉門油田給收回來。”
劉鵬興奮的說道。
“行,盡管去,有什麽事朝我身上推!!”
趙天陽大氣道。
就他現在的身份地位,除非首長給他下死命令,不然誰來都不鳥。
“接著說。”
趙天陽示意道。
“新疆,大陸性強烈,雨旱季分明,大部分地區屬於幹旱,半幹旱氣候。”
“同樣的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有鐵礦,銅礦,鉛礦,鋅礦等34種。”
“能源礦有石油和天然氣。”
“剩下的非金屬礦,就是煤炭了。”
“好。”
康世恩說完,趙天陽點了點頭:“既然這三地的礦產資源都已了解,那麽下一步就是派人去開采了。”
“首先就是已經發現的礦產,全部收歸工業部統一安排。”
趙天陽知道,這條命令本質來說,就是明搶。
但不好意思,這個時期有大量礦產的,不是地主就是富商。
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好人,他實在同情不起來。
“其次就是組織人手,探查新疆,包頭,河西走廊未發現的礦產資源。”
“部長,我們從那個地方開始呢?”
劉鵬問道。
“同時開始。”
趙天陽雙手合攏,放在桌上,看著在場的眾人,誠懇道。
“現在我們的外部壓力很大,我們必須在兩年內,把鋼鐵產量提升幾倍。”
“所以還請各位辛苦一下,多出去跑跑。”
“是,我們一定努力。”
眾人齊聲回道。
..............
會議結束後,趙天陽把會議記錄和物資調查報告,拿上一份。
再次坐上滑翔機,回到了延安的發動機廠。
“部長請看,這是按照你給的圖紙,製造出來的小型飛艇。”
一塊空地上,餘俠平指著麵前的飛艇介紹道。
“這艘飛艇長五十米,寬二十米,高十五米,載重十噸。”
“平均飛行速度,八十千米每小時,巡航兩千公裏,升高兩千米,搭載著兩台自產的單缸發動機。”
“很好。”
趙天陽滿意的點了點頭:“用了多少橡膠?”
“七十噸左右。”
餘俠平回道。
“還行,能接受。”
趙天陽吩咐道:“你在測試一下,如果沒問題,就給工業部的劉鵬送去。”
“讓他花錢買上十個,用作寧夏到延安的礦產運輸。”
“名字還是老規矩,就叫太行一式小型飛艇。”
“行。”
餘俠平點頭問題:“價格還是按成本價,上浮兩成訂嗎?”
“沒錯。”
趙天陽接著說道:“談好後,你就收拾一下。”
“把負責運輸機和飛艇製造的人,都帶到寧夏去,那裏的工廠已經建好了。”
“是。”
與此同時,就在趙天陽跟餘俠平商議,飛艇廠和飛機廠的具體細節時。
遠在歐洲的一行人,也正要登上一艘遠洋船隻。
“施米特,那個東方人絕對是一個天才,你一定要在他那裏,拿到更多的資料。”
多恩伯格,握住施米特的手懇求道。
“放心吧,為了元首我一定會的。”
施米特堅定道。
“要走了,施米特先生。”
這時從船上下來的裏賓特,催促道。
趙天陽把提取氦氣和尿素的設備,送到陳振新建的“天然氣合成工廠”後,就離開了延安,坐上滑翔機來到了寧夏。
邊區工業部。
“部長好。”
“部長好。”
趙天陽帶著李雲才走進大樓,不斷的有員工打著招呼。
“好。”
“好,你們好。”
趙天陽一邊向辦公室走去,一邊對李雲才說道。
“沒想到短短兩個星期,這工業部的人就這麽多了。”
“嘿嘿,那是當然。”
李雲才驕傲道:“我們這個工業部,可是中央重點關注的部門,好多人都想朝裏擠呢!”
“部長你來啦!”
這時劉鵬急匆匆的迎了上來。
“嗯。”
趙天陽點了點頭:“會議室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就等你了。”
劉鵬點頭道。
“部長,這是我們調集各地縣誌,和找打地人打聽後,得到的資料。”
會議室內,康世恩把一本厚厚的資料遞給趙天陽,說道。
“根據我們的調查,包頭溫帶大陸性氣候,南臨黃河,東西接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陰山山脈橫貫中部。”
“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品質高,分布集中,易於開采。”
“主要金屬礦有,鐵礦,铌礦,鈦礦,錳礦,金礦,銅礦等三十個礦種。”
“非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岩,石棉,石墨,石膏等四十個礦種。”
“能源礦有,煤炭,石油兩種。”
“主要集中在白雲鄂博這個區。”
“部長,包頭資源豐富,開采容易,但地勢平坦,難守易攻,我們真的要開發這裏嗎?”
康世恩話音剛落,劉鵬就一臉擔憂的問道。
“這個我們不管!”
趙天陽直接道:“我們是工業部,隻管資源開發。”
“可是.......”
康世恩猶豫道:“日本人在內蒙古,可是養了一大批騎兵呢!”
“萬一我們動工了,他們派騎兵阻攔怎麽辦?”
“嗬嗬。”
趙天陽冷笑道:“那就要看他的馬,有沒有滑翔機跑的快了。”
說完趙天陽擺手,示意:“行了,你們要真是擔心,我會給首長提意見的。”
“是。”
眾人點了點頭。
康世恩接著介紹道:“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幹線,大陸性幹旱氣候。”
“礦產豐富,玉門有油田,山丹有煤田,九條嶺有煤礦,金昌有鎳礦,鏡鐵山有鐵礦,全部都是大型,優質礦。”
“這裏有個問題,玉門的油田現在是國民黨的人在負責開發,前些年還找我們借過采油機器。”
劉鵬補充道。
“帶上西路軍的人,找機會把玉門油田收回來。”
趙天陽毫不猶豫的吩咐道。
“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
劉鵬擔憂道。
“有什麽不好的?”
趙天陽冷笑一聲:“我是工業部長,邊區內所有礦產資源都歸我管,誰要說不好,就讓他來找我!”
“部長牛氣。”
李雲才豎起大拇指誇獎道。
“有部長這句話,我明天就能安排人,把玉門油田給收回來。”
劉鵬興奮的說道。
“行,盡管去,有什麽事朝我身上推!!”
趙天陽大氣道。
就他現在的身份地位,除非首長給他下死命令,不然誰來都不鳥。
“接著說。”
趙天陽示意道。
“新疆,大陸性強烈,雨旱季分明,大部分地區屬於幹旱,半幹旱氣候。”
“同樣的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有鐵礦,銅礦,鉛礦,鋅礦等34種。”
“能源礦有石油和天然氣。”
“剩下的非金屬礦,就是煤炭了。”
“好。”
康世恩說完,趙天陽點了點頭:“既然這三地的礦產資源都已了解,那麽下一步就是派人去開采了。”
“首先就是已經發現的礦產,全部收歸工業部統一安排。”
趙天陽知道,這條命令本質來說,就是明搶。
但不好意思,這個時期有大量礦產的,不是地主就是富商。
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好人,他實在同情不起來。
“其次就是組織人手,探查新疆,包頭,河西走廊未發現的礦產資源。”
“部長,我們從那個地方開始呢?”
劉鵬問道。
“同時開始。”
趙天陽雙手合攏,放在桌上,看著在場的眾人,誠懇道。
“現在我們的外部壓力很大,我們必須在兩年內,把鋼鐵產量提升幾倍。”
“所以還請各位辛苦一下,多出去跑跑。”
“是,我們一定努力。”
眾人齊聲回道。
..............
會議結束後,趙天陽把會議記錄和物資調查報告,拿上一份。
再次坐上滑翔機,回到了延安的發動機廠。
“部長請看,這是按照你給的圖紙,製造出來的小型飛艇。”
一塊空地上,餘俠平指著麵前的飛艇介紹道。
“這艘飛艇長五十米,寬二十米,高十五米,載重十噸。”
“平均飛行速度,八十千米每小時,巡航兩千公裏,升高兩千米,搭載著兩台自產的單缸發動機。”
“很好。”
趙天陽滿意的點了點頭:“用了多少橡膠?”
“七十噸左右。”
餘俠平回道。
“還行,能接受。”
趙天陽吩咐道:“你在測試一下,如果沒問題,就給工業部的劉鵬送去。”
“讓他花錢買上十個,用作寧夏到延安的礦產運輸。”
“名字還是老規矩,就叫太行一式小型飛艇。”
“行。”
餘俠平點頭問題:“價格還是按成本價,上浮兩成訂嗎?”
“沒錯。”
趙天陽接著說道:“談好後,你就收拾一下。”
“把負責運輸機和飛艇製造的人,都帶到寧夏去,那裏的工廠已經建好了。”
“是。”
與此同時,就在趙天陽跟餘俠平商議,飛艇廠和飛機廠的具體細節時。
遠在歐洲的一行人,也正要登上一艘遠洋船隻。
“施米特,那個東方人絕對是一個天才,你一定要在他那裏,拿到更多的資料。”
多恩伯格,握住施米特的手懇求道。
“放心吧,為了元首我一定會的。”
施米特堅定道。
“要走了,施米特先生。”
這時從船上下來的裏賓特,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