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買煤
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 作者:餘意喻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晚,客廳。
林映羨看到鍾述岑洗完澡從衛生間出來,頭發還半濕著,“你知不知道自己衣服的尺寸是多少?”
鍾述岑認真回憶後,說:“我不知道尺寸,可能需要麻煩你幫我量一下尺寸。”
“好。”
林映羨從茶幾下的抽屜找出軟尺,鍾述岑從書房拿出筆和紙給她。
林映羨拿起軟尺給他量肩寬、衣長、衣寬、袖長,用筆在紙上記下尺寸。
鍾述岑感覺她離自己很近,距離近到自己可以聞到她身上淡雅的香氣。鍾述岑不敢看她的眼睛,視線下移後覺得不好意思看,他就看著前麵的餐桌。
“把左手抬一下,我量一下袖長。”
聞言,鍾述岑把自己的手臂輕抬,林映羨把軟尺放在他手臂上,“過幾天可以領下個月的煤票了,我們要把煤炭放在哪裏比較好?”
江城不供暖,但冬天的氣溫來到零下,林映羨家有煤氣管道,家裏也用煤氣,所以他們隻有在冬天可以憑煤炭供應證領煤炭,保障冬天取暖。
鍾述岑看向廚房思索一下後,說:“放到裝紅薯隔壁的櫥櫃吧,我們兩個人一個月是110斤煤,如果我們每次領五十五斤煤回來,能放得下。”
林映羨正彎下腰在放在茶幾的紙上寫下袖長,聞言,她覺得可行,應了聲好。
幾天後的早晨,鍾述岑和林映羨拿著煤炭供應證去領了十一張煤票,每張上麵寫著五公斤。
鍾述岑騎著三輪車,林映羨騎自行車跟在旁邊,他們一起去煤店領蜂窩煤回來。鍾述岑騎的三輪車是林映羨從片劑車間借過來的,她和鍾述岑討論領煤票的第二天,她就去車間辦公室預定今天借走三輪車。後麵也想借三輪運煤的人隻能往後挪一天。
在冬天蜂窩煤特別緊銷,可以領煤票的第一天就去買煤時機是最好的,可以比較快買到蜂窩煤,煤店的蜂窩煤也在那天庫存最充足,要是那天買不到就得淩晨三四點起床,冒著寒風趕去煤店蹲守開門,當排在前列的顧客才有機會買得了蜂窩煤。
盡管林映羨和鍾述岑是領完煤票就去買煤,但是總有人是更快更早的,他們去最近的一家煤店時,蜂窩煤已經快要售空。
林映羨和鍾述岑停下車,兩人走到煤店,林映羨問坐在桌前的營業員,“同誌,店裏的蜂窩煤還有多少?”
其中營業員往後看了一眼,“五十來斤的樣子。”
“我都要,麻煩拿給我。”
營業員指了指後,“自己把煤搬到秤上去。”
林映羨和鍾述岑戴好手套開始搬煤到秤上。
他們在搬煤時,不斷有人問營業員還有沒有蜂窩煤,營業員不耐煩地和他們說沒有了。
有個大叔不死心,“店裏不是還有煤嗎?他們給錢了沒,沒給錢就不是他們的。”
大叔徑直走去搬蜂窩煤,另一個站在秤邊的營業員淡定看戲,不管大叔。
林映羨憤怒地說:“欺人太甚,我明明排在你前麵,還來搶我的煤,我一個人怎麽可能夠你們兩個大男人搬。”
大叔眼睛都不帶看林映羨,林映羨搬了兩塊就走了,不搬。
隻有鍾述岑和大叔搬,很快蜂窩煤都搬到秤上,營業員看了一下秤,“50斤。”
大叔快速掏出煤票和錢,轉頭看到離開的林映羨在給桌前的營業員錢和煤票。
大叔指著林映羨,氣得差點說不出話,“你,你……我都把煤搬到秤上,你還搶我的煤!”
他又轉過來恨鐵不成鋼地看鍾述岑,但又想要拉聯盟,“人高馬大的,整一個窩囊廢,人家小姑娘都欺負你頭上,還一聲不吭。要不這樣好了,50斤煤一人一半,咱們男同誌不能給女同誌滅了威風。”
鍾述岑淡淡說:“她給錢了,蜂窩煤就是她的,你剛才說的話很有道理。”
大叔瞬間鬱結,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鍾述岑彎下腰搬煤,大叔見林映羨也來搬,瞬間明白他們是一夥的,偷雞不成蝕把米,白費力氣。
大叔想直接上手搬煤,旁邊的營業員踢了他的小腿,“人家給錢的,你再拿就是偷,你想人家報公安拉你遊街嗎?”
大叔放下煤,訕訕地離開。
林映羨不管他貪不貪心,想獨吞蜂窩煤,還是跟他一起搬的鍾述岑平分蜂窩煤,她都要買走這些煤,大叔也說了沒給錢,就不是他們的。
經曆在煤店差點被人搶走煤的事,鍾述岑決定今天能買多少煤就買多少煤,因為他下周就要在外地出差,歸期未定,林映羨自己一個人買煤容易被人欺負,會買不到煤,而且一個人搬運幾十斤蜂窩煤不容易。
林映羨和鍾述岑在江城各個煤店走,等到傍晚才回來,終於買齊110斤蜂窩煤。
三零二的馬敬芬一家也在搬煤,馬敬芬見到他們笑著打招呼,“這麽多煤,是買齊了嗎?”
“買齊了,從早上到現在,白天都在奔波。”林映羨搬起蜂窩煤放到紙箱裏。紙箱是他們在廢品站買的紙皮,自己粘好。家裏的櫥櫃放不下那麽多煤,又不想弄髒地板,就想到拿紙箱裝。
一個紙箱被裝滿,搬完一箱蜂窩煤的鍾述岑下樓,把這一箱搬上去。
最後一箱蜂窩煤搬完,鍾述岑拿了水桶和刷子下來,林映羨和他一起把三輪車洗幹淨。
三零三的彭嬸得知他們有三輪車,下樓來問:“鍾家媳婦,你這三輪車明天能不能借我家用,等用完一樣洗好還給你。”
聞言,林映羨抬頭,“這是我跟廠裏借的車,明天要還回去,天天都有人登記借車,我借不了,不好意思。”
彭嬸一聽就知道沒戲,和林映羨說不妨礙他們洗車,然後上樓去了。
彭嬸回到家,她小兒媳婦就問:“媽,怎麽樣?能借到車嗎?”
彭嬸沒好氣地說:“人家和跟廠裏借車的,你們一個兩個怎麽沒有一點用,人家能在廠裏借到車,你們就不行……”彭嬸一家八口人,每月一共有220斤煤供應,家裏裝不下,隻能分兩次購買,如何把煤運回來是一個問題。
林映羨看到鍾述岑洗完澡從衛生間出來,頭發還半濕著,“你知不知道自己衣服的尺寸是多少?”
鍾述岑認真回憶後,說:“我不知道尺寸,可能需要麻煩你幫我量一下尺寸。”
“好。”
林映羨從茶幾下的抽屜找出軟尺,鍾述岑從書房拿出筆和紙給她。
林映羨拿起軟尺給他量肩寬、衣長、衣寬、袖長,用筆在紙上記下尺寸。
鍾述岑感覺她離自己很近,距離近到自己可以聞到她身上淡雅的香氣。鍾述岑不敢看她的眼睛,視線下移後覺得不好意思看,他就看著前麵的餐桌。
“把左手抬一下,我量一下袖長。”
聞言,鍾述岑把自己的手臂輕抬,林映羨把軟尺放在他手臂上,“過幾天可以領下個月的煤票了,我們要把煤炭放在哪裏比較好?”
江城不供暖,但冬天的氣溫來到零下,林映羨家有煤氣管道,家裏也用煤氣,所以他們隻有在冬天可以憑煤炭供應證領煤炭,保障冬天取暖。
鍾述岑看向廚房思索一下後,說:“放到裝紅薯隔壁的櫥櫃吧,我們兩個人一個月是110斤煤,如果我們每次領五十五斤煤回來,能放得下。”
林映羨正彎下腰在放在茶幾的紙上寫下袖長,聞言,她覺得可行,應了聲好。
幾天後的早晨,鍾述岑和林映羨拿著煤炭供應證去領了十一張煤票,每張上麵寫著五公斤。
鍾述岑騎著三輪車,林映羨騎自行車跟在旁邊,他們一起去煤店領蜂窩煤回來。鍾述岑騎的三輪車是林映羨從片劑車間借過來的,她和鍾述岑討論領煤票的第二天,她就去車間辦公室預定今天借走三輪車。後麵也想借三輪運煤的人隻能往後挪一天。
在冬天蜂窩煤特別緊銷,可以領煤票的第一天就去買煤時機是最好的,可以比較快買到蜂窩煤,煤店的蜂窩煤也在那天庫存最充足,要是那天買不到就得淩晨三四點起床,冒著寒風趕去煤店蹲守開門,當排在前列的顧客才有機會買得了蜂窩煤。
盡管林映羨和鍾述岑是領完煤票就去買煤,但是總有人是更快更早的,他們去最近的一家煤店時,蜂窩煤已經快要售空。
林映羨和鍾述岑停下車,兩人走到煤店,林映羨問坐在桌前的營業員,“同誌,店裏的蜂窩煤還有多少?”
其中營業員往後看了一眼,“五十來斤的樣子。”
“我都要,麻煩拿給我。”
營業員指了指後,“自己把煤搬到秤上去。”
林映羨和鍾述岑戴好手套開始搬煤到秤上。
他們在搬煤時,不斷有人問營業員還有沒有蜂窩煤,營業員不耐煩地和他們說沒有了。
有個大叔不死心,“店裏不是還有煤嗎?他們給錢了沒,沒給錢就不是他們的。”
大叔徑直走去搬蜂窩煤,另一個站在秤邊的營業員淡定看戲,不管大叔。
林映羨憤怒地說:“欺人太甚,我明明排在你前麵,還來搶我的煤,我一個人怎麽可能夠你們兩個大男人搬。”
大叔眼睛都不帶看林映羨,林映羨搬了兩塊就走了,不搬。
隻有鍾述岑和大叔搬,很快蜂窩煤都搬到秤上,營業員看了一下秤,“50斤。”
大叔快速掏出煤票和錢,轉頭看到離開的林映羨在給桌前的營業員錢和煤票。
大叔指著林映羨,氣得差點說不出話,“你,你……我都把煤搬到秤上,你還搶我的煤!”
他又轉過來恨鐵不成鋼地看鍾述岑,但又想要拉聯盟,“人高馬大的,整一個窩囊廢,人家小姑娘都欺負你頭上,還一聲不吭。要不這樣好了,50斤煤一人一半,咱們男同誌不能給女同誌滅了威風。”
鍾述岑淡淡說:“她給錢了,蜂窩煤就是她的,你剛才說的話很有道理。”
大叔瞬間鬱結,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鍾述岑彎下腰搬煤,大叔見林映羨也來搬,瞬間明白他們是一夥的,偷雞不成蝕把米,白費力氣。
大叔想直接上手搬煤,旁邊的營業員踢了他的小腿,“人家給錢的,你再拿就是偷,你想人家報公安拉你遊街嗎?”
大叔放下煤,訕訕地離開。
林映羨不管他貪不貪心,想獨吞蜂窩煤,還是跟他一起搬的鍾述岑平分蜂窩煤,她都要買走這些煤,大叔也說了沒給錢,就不是他們的。
經曆在煤店差點被人搶走煤的事,鍾述岑決定今天能買多少煤就買多少煤,因為他下周就要在外地出差,歸期未定,林映羨自己一個人買煤容易被人欺負,會買不到煤,而且一個人搬運幾十斤蜂窩煤不容易。
林映羨和鍾述岑在江城各個煤店走,等到傍晚才回來,終於買齊110斤蜂窩煤。
三零二的馬敬芬一家也在搬煤,馬敬芬見到他們笑著打招呼,“這麽多煤,是買齊了嗎?”
“買齊了,從早上到現在,白天都在奔波。”林映羨搬起蜂窩煤放到紙箱裏。紙箱是他們在廢品站買的紙皮,自己粘好。家裏的櫥櫃放不下那麽多煤,又不想弄髒地板,就想到拿紙箱裝。
一個紙箱被裝滿,搬完一箱蜂窩煤的鍾述岑下樓,把這一箱搬上去。
最後一箱蜂窩煤搬完,鍾述岑拿了水桶和刷子下來,林映羨和他一起把三輪車洗幹淨。
三零三的彭嬸得知他們有三輪車,下樓來問:“鍾家媳婦,你這三輪車明天能不能借我家用,等用完一樣洗好還給你。”
聞言,林映羨抬頭,“這是我跟廠裏借的車,明天要還回去,天天都有人登記借車,我借不了,不好意思。”
彭嬸一聽就知道沒戲,和林映羨說不妨礙他們洗車,然後上樓去了。
彭嬸回到家,她小兒媳婦就問:“媽,怎麽樣?能借到車嗎?”
彭嬸沒好氣地說:“人家和跟廠裏借車的,你們一個兩個怎麽沒有一點用,人家能在廠裏借到車,你們就不行……”彭嬸一家八口人,每月一共有220斤煤供應,家裏裝不下,隻能分兩次購買,如何把煤運回來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