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將攢了許多許多的勞保手套漿洗幹淨,從勞保手套拆出來的棉線,可以編織成線衣,這樣一件新衣服就出現了。既省布票省錢,家裏也可以添置新衣服。


    不過這樣的線衣要花好幾個月才能織完,在六月份織,成品出來時也差不多過年,正好穿新衣。


    餘大娘和彭嬸年紀大,幹不了編織衣服這樣的考究眼力的活,她們隻能幫幫忙拆線。


    林映羨從勞保手套口子裏拆出一根完整的彩線給馬敬芬,彭嬸見到了,笑著說:“這個彩線珍貴,多攢幾條說不定能在衣服上繡出一朵花來。”


    小慧聽到了拍手說好,還對馬敬芬說:“媽,衣服胸前要繡朵大花。”


    小慧的哥哥小榮聽了立即反對,“不行,這衣服我也有份穿的,不要花。”


    餘家攢下的勞保手套大概能織一件小孩衣服,哥哥長高穿不下,換妹妹穿。“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馬敬芬沒有老三,小慧穿不下了就把衣服拆線,拆出能用的線和新攢的線一起重新做一件衣服。


    馬敬芬把那根彩線和白線接在一塊兒,“媽繡的花不好看,繡得七歪八扭的,彩線和白線織在一起,仔細瞧衣服還有彩色,比單調的白色好看多了,是不是?”


    馬敬芬在哄孩子,餘大娘邊拆勞保手套,邊說:“有一日,我買菜回來,見到顧家的大兒子和不認識的女人走在一起,我上前跟他打招呼,他和我說那女人是他表妹。我前幾日和他娘提起這件事,站在旁邊的顧家大兒媳臉色立馬就不對了。我在想那個女人到底是不是他表妹。”


    林映羨問:“是我樓上那戶人家嗎?這幾日會聽到樓上摔東西的聲音。”樓上還是在夜晚製造噪音,林映羨專注做別的事情時,會被樓上突如其來的動靜嚇一跳,她在想要是今晚樓上還製造噪音,她要上樓當麵投訴。


    彭嬸感覺有八卦聽,不用餘大娘說話,她應得很快:“對,就是你樓上那家。你們說顧家大兒子是不是外麵有人了?我和顧家做了十幾二十年的鄰居,顧家大兒子根本不可能有表妹,顧嫂和她男人都是家裏的老幺,顧嫂還和我說過顧家的幾個孩子在同輩親戚裏是排行最小的。”


    顧家和彭家一樣都是換房來職工大院住的,當初彭叔打聽到可以換房的消息,彭嬸和顧家大娘交好,問她要不要也去換房,兩人家裏都有兩個兒子,就窩在一間小屋子裏,彭嬸體會到兩個兒子都各自結婚後,家裏矛盾漸起,想換大一點的房子,兩兄弟能有自己的房間,大家相處也和諧一些。顧大娘聽彭嬸的勸,四處籌錢給跟她家換房的人家補錢。


    馬敬芬很驚訝,“顧家的大兒子看起來很聽媳婦的話,不像這種人。”


    “我就是看他是這樣的人,所以一開始就信了他的話,後麵看他媳婦的反應,才發現不對勁。”餘大娘拆完一隻手套,清掉不能用的短線,將其他先卷起來放到一個鐵盒子裏。


    彭嬸說:“別說你們,我幾乎是看著他長大,都一直覺得他是個懦弱又木訥的人。都是一個媽生的,他弟弟和他性格是天差地別,調皮又頑劣,顧嫂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是死性不改。我們這些老鄰居還安慰過她說有一個兒子知道孝順聽話就知足了。顧嫂找兒媳婦的時候專門找她大兒媳那樣能幹又潑辣的女同誌,能撐得起家裏。顧嫂對華美這個兒媳滿意是滿意,管得家裏井井有條,她家小兒子都聽她的勸,安分下來。顧嫂和人換房補差額的錢還缺一些,湊不齊,華美娘家在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氣。但是華美一直懷不上,到現在都沒有一兒半女,顧嫂心裏急得很……”


    林映羨和餘大娘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顧家這些家事,雖然是樓上樓下,但大家沒有多熟悉,他們隻和同一層樓的幾戶人家熟悉。


    彭嬸抬起頭就看見顧大娘拎著菜籃子走過來,大聲說:“我昨天在菜市場見到你,喊了你幾聲都不應,我腿腳沒有你快,跟不上你,還以為你忘記了我這個老鄰居。”


    其他人也看過去,停下剛才的討論。


    “你這是說的什麽話,我忘了誰都不能忘記你,我是沒聽見。”顧大娘在彭嬸旁邊坐了下來,把菜籃子放到地上。


    兩人聊了一會兒,顧大娘看到盆裏的舊勞保手套,說道:“還是餘嫂子你家有本事,能攢到這麽多手套,我家裏隻攢了一些,做不了一件線衣。”


    林映羨見顧大嫂和彭嬸聊得愉快,她的神色也沒有鬱結之意,看起來心情不錯,好像家裏沒有不和,天天吵架摔東西一樣。


    鍾述岑從外麵回來,見林映羨的自行車停在大樹下,她坐在石凳上安靜地拆手套,他把車放好後,走向林映羨。林映羨還沒發現鍾述岑走過來,在玩耍的小慧眼尖率先發現鍾述岑,大聲地喊:“鍾叔叔。”


    鍾述岑點了點頭,林映羨聽到聲音後,抬頭看過去,和餘大娘他們說她要回去了,然後把東西交給餘大娘,站起來和鍾述岑走在一塊兒。


    鍾述岑和他們打了招呼後,推著林映羨的自行車,和她離開。


    林映羨說:“我還以為你要很晚才回來,我就在外麵吃了晚飯才回家。”


    “不要緊,我回家煮麵條吃,這麽早就吃晚飯,到了晚上會不會餓?”


    林映羨想了一下說:“可能會。”


    “我帶了點心回來,晚上餓了,我們就吃點心。”


    餘大娘看到他們離開的背影,說:“鍾家兩口子感情挺好的,沒有聽過他們吵過架,兩人說話也是斯斯文文的。”


    彭嬸說:“鍾先生是文化人,找的媳婦肯定就是找映羨這種溫婉的女同誌。之前製藥廠和研究所有過聯誼,可能就是在那裏相識的。聽說那個聯誼湊成不少對夫妻。”


    “他們結婚多久了?是不是還沒有孩子?”因為兒子兒媳婦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顧大娘見到沒有孩子的夫妻都習慣性地問這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意喻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意喻意並收藏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