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學習班
年代文邊緣人物的美好生活 作者:餘意喻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達目的國家後,他們這一行人還要承擔著同行者滯留國外,不回國的風險,回國後也會擔心被戴上走資派的帽子。幸好他們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鍾述岑覺得從去年開始,國家方針有了轉變,今年越發明顯,政策也逐漸寬鬆。他還聽說今年要恢複高考了,不知道他這種上了兩年大學又中斷學業的情況要怎麽處理。在六五年考上大學,剛好是風波前的最後一屆高考,那一年他才十六歲,因為他的出身和父母都在國外,最後出事。
這次他去英國學術交流,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他這具身體的母親,而父親在六七年的時候重病身亡了。母親在去年再嫁,對方是一個美籍商人。
鍾述岑沒認出鍾母,因為鍾父鍾母出國的時候,他才四五歲,記憶很模糊。是鍾母認出鍾述岑,鍾母聽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長相和鍾父年輕的時候相像。鍾母上前和鍾述岑交談過後,確定了他是自己的兒子。
鍾母對鍾述岑感到虧欠,當年她和鍾父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她負氣出國,鍾父為了挽回這段婚姻,也跟著出國。兩人分居又和好,折騰了幾年,想到要回去時,天有不測風雲,他們不好再回來,他們和鍾述岑骨肉分離二十多年。她聽到國內的消息,擔心鍾家會不會受他們的影響,出什麽事。
鍾母讓鍾述岑不要再回去了,留在國外,她可以給他安排很好的生活,繼承她和鍾父多年積攢下來的財產。她這輩子隻有鍾述岑一個孩子,和現任丈夫結婚隻是利益結合,她希望她的孩子留在她身邊,年輕時她不知道如何當一個母親,隨著年齡增長她愈發後悔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鍾述岑拒絕了鍾母的提議,他對鍾母沒有任何感情。原主對於父母親是懷有怨恨的,覺得他們眼裏愛情最大,他是可有可無的,為什麽要把他生下來。鍾述岑是不可能留下來,他要對他的同行夥伴負責,林映羨還在江城等他回來……
鍾述岑想起高考的事,對林映羨說:“有消息說今年要恢複高考。”鍾述岑知道林映羨想要上大學,她時常翻閱課本。
“我也有聽到這個消息,在六月份的時候就開始傳了。”高考可以讓一個人改變原本的人生,實現階級躍升,林映羨不可能不抓住這個機會。
她有工作有家庭,剩餘的學習時間很少,她也沒有離職突擊複習的打算,所以她備考的時間拉很長。她還想留著這份工作,萬一沒考上,她能有退路。
在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為近六百萬考生中那不到百分之五的幸運兒。林映羨不確定自己能否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萬事都沒有絕對。
鍾述岑問:“你想考江城的大學,還是首都的大學?”
“還不確定,在江城的話,親朋好友都在,我也有一個家在這裏,很便利,而且江城大學也很有名氣。在首都讀大學可能機會更多一些,也可以開闊視野,說不定畢業以後可以留在首都工作……不過現在隻是一個空談。你呢?”
“我也在考慮,我們不要分居兩地。”
………
早晨,林映羨到生化車間上班,現在她擁有自己的辦公室,獨處一室的感覺還不錯,不像以前那樣怕領導突然出現,她卻在摸魚,幹工作以外的事。
這時鍾紅敲門進來,熟門熟路地自己找位置坐。
林映羨把書蓋上,自然地問道:“找我是有什麽事?”
鍾紅說:“我聽姑父說,我們辦公室裏有三個人要參加學習班,升職的話不可能把我們三個都調離生化車間吧。問姑父,他還神神秘秘地不肯說。”
“應該不會。有沒有把車間升級為分廠的消息傳出來?”
鍾紅搖搖頭說沒有,又說道:“如果升級的話,說不定我們都留在這裏跟著升職,生化車間是肉眼可見的前景好,我還挺希望能留在這裏。”
“看領導決定,留在這裏挺好的,我們都是親眼看到生化車間一點點發展起來的,感情不一樣,我們受的束縛也少。”
中午,江立夏過來生化車間。鍾紅見到江立夏,驚喜地問:“立夏幹事,你怎麽來了?”
江立夏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通知,“喊你和映羨,還有你們書記從周四開始,去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學習班。”
要不是林映羨在這裏,她都想讓別的科員來通知了,省得她自己跑一趟。
鍾紅站了起來,“我這就去和主任書記說。”
林映羨和樊書記都出來,和江立夏討論去學習班的事。林映羨看樊書記的反應,明顯也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了……
周四早上,生化車間三人就到辦公樓的五樓大教室參與思政學習班的學習。
林映羨找到中間一排的位置坐下,從斜挎包裏拿出本子和筆,聽說講課的老師以前是大學裏的思政老師,後麵就在廠委辦公室任閑職。高考正好有政治課,她趁機學習,全當複習政治。
鍾紅和樊書記坐在林映羨旁邊,大家就喜歡和熟人坐在一起。他們也帶了本子和筆,無論是開會還是去上學習班,聽不聽是一回事,姿態要做足。
林映羨看到一個頭發發白,卻精神矍鑠的老人走進教室,手裏沒拿著任何書和講義,大家都知道他是這次學習班的主講老師,大家都叫他穀老師。
穀老師看了一下手表,時間差不多,他就開講了,沒有喊起來,也沒有讓大家安靜下來。他講思政,大家愛聽不聽,他不在意。
想要在學習班裏有好表現的人自然會安靜下來聽,抽簽抽中來參加、覺得無趣的人還是自顧自的講話。
生化車間三人都表現得很認真聽講,時不時還記筆記,其中林映羨尤為認真。
上課中,突然有幾個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絲毫沒有因為遲到而感到心虛。
鍾述岑覺得從去年開始,國家方針有了轉變,今年越發明顯,政策也逐漸寬鬆。他還聽說今年要恢複高考了,不知道他這種上了兩年大學又中斷學業的情況要怎麽處理。在六五年考上大學,剛好是風波前的最後一屆高考,那一年他才十六歲,因為他的出身和父母都在國外,最後出事。
這次他去英國學術交流,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他這具身體的母親,而父親在六七年的時候重病身亡了。母親在去年再嫁,對方是一個美籍商人。
鍾述岑沒認出鍾母,因為鍾父鍾母出國的時候,他才四五歲,記憶很模糊。是鍾母認出鍾述岑,鍾母聽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長相和鍾父年輕的時候相像。鍾母上前和鍾述岑交談過後,確定了他是自己的兒子。
鍾母對鍾述岑感到虧欠,當年她和鍾父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她負氣出國,鍾父為了挽回這段婚姻,也跟著出國。兩人分居又和好,折騰了幾年,想到要回去時,天有不測風雲,他們不好再回來,他們和鍾述岑骨肉分離二十多年。她聽到國內的消息,擔心鍾家會不會受他們的影響,出什麽事。
鍾母讓鍾述岑不要再回去了,留在國外,她可以給他安排很好的生活,繼承她和鍾父多年積攢下來的財產。她這輩子隻有鍾述岑一個孩子,和現任丈夫結婚隻是利益結合,她希望她的孩子留在她身邊,年輕時她不知道如何當一個母親,隨著年齡增長她愈發後悔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鍾述岑拒絕了鍾母的提議,他對鍾母沒有任何感情。原主對於父母親是懷有怨恨的,覺得他們眼裏愛情最大,他是可有可無的,為什麽要把他生下來。鍾述岑是不可能留下來,他要對他的同行夥伴負責,林映羨還在江城等他回來……
鍾述岑想起高考的事,對林映羨說:“有消息說今年要恢複高考。”鍾述岑知道林映羨想要上大學,她時常翻閱課本。
“我也有聽到這個消息,在六月份的時候就開始傳了。”高考可以讓一個人改變原本的人生,實現階級躍升,林映羨不可能不抓住這個機會。
她有工作有家庭,剩餘的學習時間很少,她也沒有離職突擊複習的打算,所以她備考的時間拉很長。她還想留著這份工作,萬一沒考上,她能有退路。
在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為近六百萬考生中那不到百分之五的幸運兒。林映羨不確定自己能否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萬事都沒有絕對。
鍾述岑問:“你想考江城的大學,還是首都的大學?”
“還不確定,在江城的話,親朋好友都在,我也有一個家在這裏,很便利,而且江城大學也很有名氣。在首都讀大學可能機會更多一些,也可以開闊視野,說不定畢業以後可以留在首都工作……不過現在隻是一個空談。你呢?”
“我也在考慮,我們不要分居兩地。”
………
早晨,林映羨到生化車間上班,現在她擁有自己的辦公室,獨處一室的感覺還不錯,不像以前那樣怕領導突然出現,她卻在摸魚,幹工作以外的事。
這時鍾紅敲門進來,熟門熟路地自己找位置坐。
林映羨把書蓋上,自然地問道:“找我是有什麽事?”
鍾紅說:“我聽姑父說,我們辦公室裏有三個人要參加學習班,升職的話不可能把我們三個都調離生化車間吧。問姑父,他還神神秘秘地不肯說。”
“應該不會。有沒有把車間升級為分廠的消息傳出來?”
鍾紅搖搖頭說沒有,又說道:“如果升級的話,說不定我們都留在這裏跟著升職,生化車間是肉眼可見的前景好,我還挺希望能留在這裏。”
“看領導決定,留在這裏挺好的,我們都是親眼看到生化車間一點點發展起來的,感情不一樣,我們受的束縛也少。”
中午,江立夏過來生化車間。鍾紅見到江立夏,驚喜地問:“立夏幹事,你怎麽來了?”
江立夏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通知,“喊你和映羨,還有你們書記從周四開始,去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學習班。”
要不是林映羨在這裏,她都想讓別的科員來通知了,省得她自己跑一趟。
鍾紅站了起來,“我這就去和主任書記說。”
林映羨和樊書記都出來,和江立夏討論去學習班的事。林映羨看樊書記的反應,明顯也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了……
周四早上,生化車間三人就到辦公樓的五樓大教室參與思政學習班的學習。
林映羨找到中間一排的位置坐下,從斜挎包裏拿出本子和筆,聽說講課的老師以前是大學裏的思政老師,後麵就在廠委辦公室任閑職。高考正好有政治課,她趁機學習,全當複習政治。
鍾紅和樊書記坐在林映羨旁邊,大家就喜歡和熟人坐在一起。他們也帶了本子和筆,無論是開會還是去上學習班,聽不聽是一回事,姿態要做足。
林映羨看到一個頭發發白,卻精神矍鑠的老人走進教室,手裏沒拿著任何書和講義,大家都知道他是這次學習班的主講老師,大家都叫他穀老師。
穀老師看了一下手表,時間差不多,他就開講了,沒有喊起來,也沒有讓大家安靜下來。他講思政,大家愛聽不聽,他不在意。
想要在學習班裏有好表現的人自然會安靜下來聽,抽簽抽中來參加、覺得無趣的人還是自顧自的講話。
生化車間三人都表現得很認真聽講,時不時還記筆記,其中林映羨尤為認真。
上課中,突然有幾個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來,絲毫沒有因為遲到而感到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