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沒敢睡著,感受著妙錦滾燙的體溫逐漸降低,心中終於鬆了口氣。
又反複摸了幾次額頭和脖頸,確認無誤後,抱著她睡去。
次日,明媚的陽光掛在天空正中時,妙錦才在無限的眷戀中醒來。
她知道,他守了她整整一夜,被子裏還殘留著他的體溫。
衣架上朱棣的青色長袍,悄然提示著她,生活一如往常,他仍深愛著她。
朱權,這個自以為很是又莽撞無比的白癡,不會懂得,對於妙錦而言,失去朱棣,,猶如滅頂之災。
他自作主張要把朱棣從妙錦的生活中清除出去,從未想過妙錦是否承受得住。
他自以為是對妙錦好,孰不知,人世間的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吃過早飯後,妙錦在太陽底下散步,戰事過去,生活又恢複了平靜。
隻是不知,這份平靜能維持多久。
經曆了這場跌宕起伏的戰役,燕兵將士興奮不已,被燕王的神機妙算深深折服。但是朱棣並未因為料敵於先而沾沾自喜,
相反,他感到驚魂未定,這是一場絕對不能輸的博弈,每一戰都不能輸,隻要敗一次,便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如同死鬥場中的奴隸,輸了就得死。
“此適中爾,無足喜也。卿等所言,皆萬全之策,我未用卿等言者,以其有可乘之機故爾。此不可為常,後毋難言”。
這絕非朱棣的自謙之言,確實是心有餘悸,如果朝廷的主將不是李景隆,他未必能如此幸運。
士卒正在打掃戰場,朱棣下令,不分燕兵還是朝廷將士,陣亡者的屍骸全埋到鄭村壩北邊的山原之下,並且樹立一塊石碑,祭奠陣亡將士,並讓三個兒子代表他撫慰陣亡將士家屬。.
在鄭村壩之戰中,朝廷兵馬損失十餘萬人,而燕軍兵力達到三十萬。
燕王朱棣終於有實力與朝廷抗衡了。
躊躇滿誌之時,他總是不由自主想起妙錦。
她是被血腥的戰爭嚇暈的。
他本不想讓她看見戰場廝殺。
可是,當時的情形,除了把她帶在身邊,他確實不知如何安置這個小丫頭。
妙錦對於他而言,是另一個自己,一個不安分、不完美又不甘屈從的自己。
靈動純淨,不惹塵埃,生機勃勃,飛瀑連珠是朱權的至寶,而妙錦是他朱棣的至寶,能讓他心魂安定。
妙雲依舊冷冷地,不想跟他說話。
客客氣氣,拒人於千裏之外。
有很多次,他想跟她說說妙錦的事兒,和她推心置腹地聊聊天。
他想了很久,找到些全新邏輯,以解釋自己的行為。
妙雲是朱棣的妻,而妙錦是另一個朱棣。
他總不能將自己拒之於門外。
他放不下妙錦,不代表不看重妙雲。
他不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他對妙雲的感情沒變。
妙雲沒有打斷他,也沒有躲去小佛堂。
她不懂他為什麽要說這些奇奇怪怪的話,是為了享齊人之美嗎?還是為了讓她繼續盡力守城?
她的目光越冷,他的心越虛。
他在她麵前,詞不達意,思維混亂。
他越想解釋,她越心灰意冷。
感情這回事兒,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是能靠解釋得來的嗎?
喜新不厭舊之類的事兒,她見過的,就像父親對母親和賈夫人。
當年母親隻會慌忙躲開,不敢麵對。
現在同樣的事落到她頭上,她和賈夫人的女兒,一舊一新。
說實話,她打心底裏不喜歡賈夫人這樣的女人,她讓母親最後幾年的生活狼狽無比,明明深愛父親,卻強裝大度陪著父親整天想念另一個女人。
父親想得刻骨銘心,母親裝得身心俱疲。
王爺喜歡妙錦,她不反對,但也沒想過委曲求全地接受,她不想活成母親那樣。
她最多隻能是不反對。
王爺已經把她心中的驕傲碾碎到塵埃裏,還想怎樣?
她不年輕了,她身體不好,但是她的心性沒變。
她驕傲自信,恣意張揚,時刻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不會讓任何人牽著鼻子走。
他知道她會一如既往地守城,他這麽做隻是為了讓她心裏好受些,他不能對她的付出視而不見,不能辜負她共度風雨的恩義,他不能心安理得地將她冷落在一旁。
可是,他的心已經跟妙錦緊緊纏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
在感情上,妙雲有妙雲的底線,勉強不得。
他隻能另想辦法彌補妙雲,暫時想不到,先欠著。
朱棣在妙雲這裏碰了一鼻子灰,不再左右為難、心存幻想,踏踏實實地去和妙錦一起吃飯。
妙錦聽到開門的聲音,立刻出了書房。
他裹著寒風進屋,怕過了寒氣給她,讓她等在原地。
脫下大氅,在爐邊暖了暖手,才走過去,勾起她的下頜,凝視著鮮潤誘人的唇瓣,低頭吻了上去。
她陶醉在唇上的溫軟觸感中,頓覺天昏地暗,腦中一片空白。
吻得纏綿繾綣,久久不願鬆開。
心中的甜意彌漫至全身,她把臉緊貼在他寬闊緊實的胸膛上。
風寒方愈,不能站太久,朱棣索性把她進屋,雖然精神不錯,但身子明顯輕了。
她胃口不佳,他好說歹說,哄著她喝了一碗小米粥,兩個小籠包。
“有燉的信很奇怪,你看,好像寫了一半”,朱棣進門時,她正在讀信。
他快速掃了一眼,唇角勾起一抹笑,“不如回信問問他”。
有燉信中所寫盡是瑣事,說他父親在雲南仍堅持鑽研醫藥,他每天為父親打下手。
有了女衛的上下打點,他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這封信主要是為了表達謝意。
妙錦提筆寫好回信,給朱棣看。
朱棣若有所思,“你問問他,是否有貴重物品,需要咱們代為保管?”
妙錦思索了片刻,“你是說那些店鋪?”
抄家時,周王府裏存著的店鋪文書和對牌可能都被沒收了。
他腦中思緒萬千,又無法細說,用手指輕撫著妙錦的臉頰,“也許還有別的,咱們總得盡一份心”。
說的也是,親弟弟落難,當哥哥的總要為他思慮周全。
妙錦拿起筆,加上這句話。
他心中情動,無比憐惜地捧起她的臉,在嬌嫩的唇上輕啄不已。
又反複摸了幾次額頭和脖頸,確認無誤後,抱著她睡去。
次日,明媚的陽光掛在天空正中時,妙錦才在無限的眷戀中醒來。
她知道,他守了她整整一夜,被子裏還殘留著他的體溫。
衣架上朱棣的青色長袍,悄然提示著她,生活一如往常,他仍深愛著她。
朱權,這個自以為很是又莽撞無比的白癡,不會懂得,對於妙錦而言,失去朱棣,,猶如滅頂之災。
他自作主張要把朱棣從妙錦的生活中清除出去,從未想過妙錦是否承受得住。
他自以為是對妙錦好,孰不知,人世間的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吃過早飯後,妙錦在太陽底下散步,戰事過去,生活又恢複了平靜。
隻是不知,這份平靜能維持多久。
經曆了這場跌宕起伏的戰役,燕兵將士興奮不已,被燕王的神機妙算深深折服。但是朱棣並未因為料敵於先而沾沾自喜,
相反,他感到驚魂未定,這是一場絕對不能輸的博弈,每一戰都不能輸,隻要敗一次,便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如同死鬥場中的奴隸,輸了就得死。
“此適中爾,無足喜也。卿等所言,皆萬全之策,我未用卿等言者,以其有可乘之機故爾。此不可為常,後毋難言”。
這絕非朱棣的自謙之言,確實是心有餘悸,如果朝廷的主將不是李景隆,他未必能如此幸運。
士卒正在打掃戰場,朱棣下令,不分燕兵還是朝廷將士,陣亡者的屍骸全埋到鄭村壩北邊的山原之下,並且樹立一塊石碑,祭奠陣亡將士,並讓三個兒子代表他撫慰陣亡將士家屬。.
在鄭村壩之戰中,朝廷兵馬損失十餘萬人,而燕軍兵力達到三十萬。
燕王朱棣終於有實力與朝廷抗衡了。
躊躇滿誌之時,他總是不由自主想起妙錦。
她是被血腥的戰爭嚇暈的。
他本不想讓她看見戰場廝殺。
可是,當時的情形,除了把她帶在身邊,他確實不知如何安置這個小丫頭。
妙錦對於他而言,是另一個自己,一個不安分、不完美又不甘屈從的自己。
靈動純淨,不惹塵埃,生機勃勃,飛瀑連珠是朱權的至寶,而妙錦是他朱棣的至寶,能讓他心魂安定。
妙雲依舊冷冷地,不想跟他說話。
客客氣氣,拒人於千裏之外。
有很多次,他想跟她說說妙錦的事兒,和她推心置腹地聊聊天。
他想了很久,找到些全新邏輯,以解釋自己的行為。
妙雲是朱棣的妻,而妙錦是另一個朱棣。
他總不能將自己拒之於門外。
他放不下妙錦,不代表不看重妙雲。
他不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他對妙雲的感情沒變。
妙雲沒有打斷他,也沒有躲去小佛堂。
她不懂他為什麽要說這些奇奇怪怪的話,是為了享齊人之美嗎?還是為了讓她繼續盡力守城?
她的目光越冷,他的心越虛。
他在她麵前,詞不達意,思維混亂。
他越想解釋,她越心灰意冷。
感情這回事兒,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是能靠解釋得來的嗎?
喜新不厭舊之類的事兒,她見過的,就像父親對母親和賈夫人。
當年母親隻會慌忙躲開,不敢麵對。
現在同樣的事落到她頭上,她和賈夫人的女兒,一舊一新。
說實話,她打心底裏不喜歡賈夫人這樣的女人,她讓母親最後幾年的生活狼狽無比,明明深愛父親,卻強裝大度陪著父親整天想念另一個女人。
父親想得刻骨銘心,母親裝得身心俱疲。
王爺喜歡妙錦,她不反對,但也沒想過委曲求全地接受,她不想活成母親那樣。
她最多隻能是不反對。
王爺已經把她心中的驕傲碾碎到塵埃裏,還想怎樣?
她不年輕了,她身體不好,但是她的心性沒變。
她驕傲自信,恣意張揚,時刻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不會讓任何人牽著鼻子走。
他知道她會一如既往地守城,他這麽做隻是為了讓她心裏好受些,他不能對她的付出視而不見,不能辜負她共度風雨的恩義,他不能心安理得地將她冷落在一旁。
可是,他的心已經跟妙錦緊緊纏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
在感情上,妙雲有妙雲的底線,勉強不得。
他隻能另想辦法彌補妙雲,暫時想不到,先欠著。
朱棣在妙雲這裏碰了一鼻子灰,不再左右為難、心存幻想,踏踏實實地去和妙錦一起吃飯。
妙錦聽到開門的聲音,立刻出了書房。
他裹著寒風進屋,怕過了寒氣給她,讓她等在原地。
脫下大氅,在爐邊暖了暖手,才走過去,勾起她的下頜,凝視著鮮潤誘人的唇瓣,低頭吻了上去。
她陶醉在唇上的溫軟觸感中,頓覺天昏地暗,腦中一片空白。
吻得纏綿繾綣,久久不願鬆開。
心中的甜意彌漫至全身,她把臉緊貼在他寬闊緊實的胸膛上。
風寒方愈,不能站太久,朱棣索性把她進屋,雖然精神不錯,但身子明顯輕了。
她胃口不佳,他好說歹說,哄著她喝了一碗小米粥,兩個小籠包。
“有燉的信很奇怪,你看,好像寫了一半”,朱棣進門時,她正在讀信。
他快速掃了一眼,唇角勾起一抹笑,“不如回信問問他”。
有燉信中所寫盡是瑣事,說他父親在雲南仍堅持鑽研醫藥,他每天為父親打下手。
有了女衛的上下打點,他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這封信主要是為了表達謝意。
妙錦提筆寫好回信,給朱棣看。
朱棣若有所思,“你問問他,是否有貴重物品,需要咱們代為保管?”
妙錦思索了片刻,“你是說那些店鋪?”
抄家時,周王府裏存著的店鋪文書和對牌可能都被沒收了。
他腦中思緒萬千,又無法細說,用手指輕撫著妙錦的臉頰,“也許還有別的,咱們總得盡一份心”。
說的也是,親弟弟落難,當哥哥的總要為他思慮周全。
妙錦拿起筆,加上這句話。
他心中情動,無比憐惜地捧起她的臉,在嬌嫩的唇上輕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