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和皇太子之間的矛盾早晚會爆發出來”,妙錦預判道。


    有燉笑了笑,繼續往下講,“其實,沒過多久,王保保便感覺在大都並不自在。


    王保保的兵馬到大都後,太子和奇皇後趁勢提出另一個要求”。


    “什麽要求?”妙錦問道。


    “逼迫元順帝讓位,隻有太子登基稱帝,他們母子才能最終放心,否則總是被巨大的不安全感困擾”,有燉道。


    “王保保沒有答應?”妙錦猜測道。


    “沒有,王保保不想卷入元順帝一家人的爭鬥,到了距離大都三十裏的地方便下令解散部眾。王保保雖然年輕,但是骨子裏有一股勁,有他要堅持的東西,不會輕易被任何人說服”,有燉道。


    “這算優點還是缺點?”妙錦問道。


    “隻是人的個性而已,沒有那麽涇渭分明的區分”,有燉道。


    “ 這對母子孜孜以求的地位穩固再一次遇到了阻力”,妙錦笑道。


    “王保保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太子心裏不痛快,多次催他出師江淮”,有燉道。


    “是讓王保保來對付我們嗎?”妙錦問道。


    “沒錯,這個時候,陳友諒已經去世,祖父已經自稱吳王,正在跟張士誠交戰,咱們是愛猷識裏達臘的首要目標”,有燉道,“元朝習慣重用出身世家豪族的官員,比如納哈出,俗稱‘大根腳’,王保保在大都被認為是‘非跟腳官人”,遭到輕視,混得十分不如意,於是提出辭去丞相一職”。


    “武將不善於處理政務和複雜的官場關係”,妙錦道。


    “魏國公當年被祖父封為丞相,基本上隻是掛名,常年征戰在外,就算回到京師,也是延請名儒到家裏講學,對政務毫無興趣,到了祖父麵前,任打任罵,絕無怨言,反正他隻會打仗,不會別的”,有燉笑道,“算是武將自處的一種方式”。


    “父親的確不會處理政務,他又沒撒謊”,妙錦辯解道。


    “話雖如此,魏國公每攻下一座城池,所采取的那些安民措施無不妥當,這說明他懂得事情應該怎麽做,隻是不想招惹事非,隻專注於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有燉分析道。


    “你這是小人之心”,妙錦笑罵道,“父親哪兒會有那麽多心眼?他隻是一名武將”。


    “先帝也是武將出身”,有燉道,“如果不是能征善戰,便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我說不過你,反正父親是最光明磊落的人,不許你詆毀他”,妙錦正色道。


    “我哪兒有那麽大膽子?就算不怕挨你的打,也得擔心祖父被氣得從孝陵跑出來,脫下鞋子,衝著我扔過來”,有燉道。


    “這還差不多”,妙錦小聲道。


    有燉拿起他的手,握在掌心,“愛猷識裏達臘,我怎敢對自己的嶽丈不敬?”。


    妙錦抽出手,沒好氣地說,“誰要嫁給你?”


    “是我死氣白賴非想娶你”,有燉糾正道。


    “接著講”,妙錦催促道。


    有燉開口道,“王保保提出要統兵南下,至正二十五年閏十月,元順帝下旨,將王保保封為河南王,節製天下兵馬,要求他‘肅清江淮’”。


    妙錦輕蔑地撇撇嘴,“好大的口氣”。


    有燉道,“隻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已。至正二十六年二月,王保保率兵抵達河南,發現祖父已經讓魏國公事先防範,於是王保保決定放棄南征,北渡彰德,下令調集李思齊、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的兵馬前來匯合,企圖將這四路兵馬整合到自己麾下。


    但是,這四人拒不聽令,於是,雙方多次發生衝突,一年間,交戰百餘次,沒分出勝負”。


    妙錦道,“那時候的元朝到處充滿了內鬥”。


    有燉道,“他們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內鬥,幾乎沒留出多少時間解決實際問題,總而言之,他們的信條就是,先打贏了再說”。


    “保證現有的地位”,妙錦道。


    “沒錯,誰也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既得利益,隻能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有燉道。


    “所以,大哥才會對今上說那句話”,妙錦道。


    “什麽話?”有燉很好奇徐輝祖對今上說了什麽。


    “相信有燉,善待有燉,大哥怕今上和你打起來,傷了朝廷的元氣”,妙錦道。


    有燉瞬間眼角濕潤,“他也擔心你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我知道”,妙錦抹了抹淚道。


    “你大哥或許沒機會成為魏國公那樣的名將,但是他的忠心不遜於他們”,有燉讚道。


    “大哥一向以父親為榜樣,從不將個人的榮辱得失放在心上”,妙錦道。


    “當年建文帝不信,今上是相信的”,有燉道。


    “這就是今上比建文帝高明的地方,所謂知人善任,正在於此”,妙錦總結道。


    “用人是一門大學問”,有燉道,“要想放心大膽地任用各類人才,首先自己不能懈怠,不能貪圖享樂,一旦自己鬆懈,走下坡路,便沒了那份自信”。


    “先帝一輩子孜孜不倦,勤勤懇懇,麾下聚集眾多文臣武將,父親能遇上先帝,是父親的福氣”,妙錦感歎道。


    “他們是相互成就,祖父離不開魏國公的鼎力支持”,有燉道。


    “據說元順帝差點兒下旨賜死王保保,是怎麽回事?”妙錦問道。


    有燉繼續講道,“王保保不敢貿然南下,關中四將也不聽他的節製,於是他選擇按兵不動。


    據說在此期間,王保保私自設立行省,還私自跟高麗相互派遣使者。


    王保保遲遲不肯南下,元順帝逐漸生出疑心,擔心王保保有異誌,不停地催促。


    王保保為了應付元順帝,不得不虛張聲勢,派部將貊高屯兵於山東,他自己則發兵關中,教訓不聽話的李思奇等人。“


    妙錦道:“王保保有曹操之誌,先帝曾給他多次寫信招降,在信裏把他比作曹操”。


    有燉道:“如果王保保有曹操那樣的機會,或許真會那麽做”。


    妙錦道:“是元順帝當年臨陣換將,就地罷免脫脫的兵權,使得後來的武將再也不敢相信他”。


    “丟兵權約等於丟命,的確風險很大”,有燉道,“為了讓王保保專心南征,元順帝專門下旨,勸說王保保與李思奇等人和解。


    王保保拒絕聽命,還處死了前去傳旨的使者。”


    “他這樣囂張跋扈,是元順帝難以容忍的”,妙錦道。


    有燉接著講:“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李思奇等關中四將結成同盟,共同抵抗王保保的進攻。


    王保保火冒三丈,攻勢愈發猛烈。


    王保保拒不奉旨,元順帝這邊也開始有了行動,這年這八月,專門下詔,令太子統領天下兵馬,也就是說,剝奪了王保保節製天下兵馬的權力。


    從此,王保保隻能對自己的部眾發號施令。


    與此同時,元順帝再次重申,令王保保南征。


    元順帝的這些舉動,在王保保本部引起了巨大震動,他的部將貊高、關保選擇歸順朝廷。


    而元順帝又下令設立大撫軍院,專門防範王保保。”


    妙錦瑟道:“元順帝又拿出了當年對付脫脫的那些手段,可是王保保不會像脫脫那麽聽話,有了前車之鑒,王保保肯定會有應對之策”。


    有燉道:“這一年十月,元順帝罷免王保保的官職,隻剩下河南王這個爵位,他的兵權分給白鎖住、也速、沙藍答兒、貊高等人”。


    妙錦道:“此時已經不再是元順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時候了”。


    有燉道:“王保保接到旨意,便帶兵退到澤州,隨後占領冀寧,那裏的元廷官員悉數遇害。


    洪武元年二月,元順帝再次下旨,這一次連河南王的爵位都剝奪了,而且下令各地兵馬一起征討王保保。


    王保保隨後退到晉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錦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妙錦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