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淮南王劉安眼露猶豫。
雖然伍被三番五次的叮囑,不要任行淮南國車駕,更不可行車駕入宮內,
但,
他也沒說過,不能上天子鑾駕吧!
“哈哈,”劉徹執起皇叔的手,“皇叔有何猶豫的?且給皇叔看看現在的大漢將士!”
劉安半推半就,被侄子劉徹拉上了天子鑾駕。
跟在後麵的道士左吳,看到此景後,再也沒有了仙風道骨,失態的快步前行,想要攔住淮南王劉安,
“大王且慢!”
但天子劉徹早就有意把淮南王劉安與其臣子分開,更有大漢羽林軍錯落其間,
左吳根本趕不上,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徹把大王拉進鑾駕!
淮南王劉安被扶進鑾駕,鑾駕內隻有一處座位,劉安終於意識到不對,剛要起身,就被劉徹按回去,
“皇叔,您老別亂動,這馬烈,跑起來快得很!”
淮南王劉安語氣驚恐,
“陛,陛下,老臣坐了,您坐哪啊?”
劉徹嘿嘿一笑,
拍了拍馬身後的槽口,這裏是驅車輿夫坐的位置!
“坐這啊!”
這小槽口是又窄又淺,驅天子鑾車的輿夫,在這小槽口內,根本沒辦法站著,也沒辦法盤坐...
隻能跪坐。
“陛下,不可啊!”
淮南王劉安掙紮著想要下車,劉徹速度更快,高大的身材鑽進槽口內,縮擠得很不自在,手持馬鞭,猛地一抽馬身,對身後皇叔的驚呼聲充耳不聞,
“皇叔,您坐穩了啊!”
“嘶!!!”
駿馬吃痛,八匹白馬同時躥了出去,鑾車也跟著被拽走,突然加起的速度,將鑾車內站立的淮南王劉安重重摔回位置上,
劉安額頭上布滿了冷汗!
天子趕車!
也隻有景帝的親兄弟梁王有過這待遇!
鑾駕在軍營內飛馳,順著直通未央宮的馳道,向著宮內進發。
無數人都親眼看著這一幕!
陛下正為淮南王趕車!
“哈哈哈哈哈哈!”
劉徹開懷大笑,眼中卻無一絲笑意。
甚至,
冰冷得駭人!
...........
衛府內
三個小家夥奔跑到劉據身前。
分別是年齡最大的衛伉,剛滿十歲的霍光,和稍小劉據一歲的衛不疑。
“表哥!(殿下!)”
劉據放下簡牘,看向眼前的三個小家夥,
“你們今天的書讀完了嗎?”
“讀完啦!”
三個小家夥異口同聲道。
雖然劉據不是年齡最大,但卻是毫無疑問的孩子王,
衛伉、衛不疑平日裏不喜念書,可自打霍光來了後,他們倆個直接就轉性了,和霍光比著讀書。
哦,對了,
霍光被帶回京後,這段日子,都是住在衛府中,隨著這段時間交往下來,全府上下都對這個小家夥很喜歡,
最重要的還是衛府話事人衛子夫點頭了,不然的話,霍光也留不下來。
供養霍光的並不是霍去病,而是霍去病的親娘衛少兒,自打霍光來了衛府,衛少兒對霍光視如己出,真就像親娘一般。
其中恩怨情仇,誰又能說得清?
“今日讀的是什麽?”
“左傳!”
衛不疑舉手道。
左傳是漢代貴戚子弟必讀書,其中人事記載,盡顯微言大義。
曆史上的任何事,說到底,不就是人和人的那點事嗎?
霍光兩隻手拽緊衣角,
“是鄭伯克段於鄢那篇!”
鄭伯克段於鄢,講的是春秋時期,鄭莊公的母親很寵愛其弟段,並為其請封,
鄭莊公對母親的無理要求都是答應,段的勢力越來越大,野心也越來越大,最後起兵造反,被鄭莊公剿滅。
劉據笑了笑,
忽然覺得這篇,與現在的形勢對照起來,無比應景!
“那你學到什麽了?”
霍光眼睛一閃,
毫不猶豫凝聲道,
“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猖狂。
捧殺!
你想要幾杖,朕給你。
你想不上朝,朕允你。
你想將淮南國打造成治外之地,朕也不插手。
每代淮南王都會走上造反的路,這與淮南國地勢有關,但淮南王心生反心,其背後難道就沒有劉徹在慢慢滋養嗎?
不愧是大權臣霍光,
小小年紀,展露出的政治視野,恐怕就已經不輸給尋常官吏了!
劉據從腰間取出些碎錢,遞給霍光,
“說得不錯,這些拿去花。”
霍光將雙手捧起,滿臉興奮的看著碎錢掉到自己手上,
相比較於得了賞錢,更讓霍光開心的是,殿下對自己的誇獎!
見到霍光有了賞錢,在旁的衛伉、衛不疑不高興了,
衛子夫治家之道從來都是男孩窮養,衛伉、衛不疑一直是兜裏比臉都幹淨,
衛不疑不由急道,
“表哥,我也要這麽說的!被他先搶了去!”
衛伉在旁點頭,表示自己也是。
劉據坐起身體,
“那我再考你倆一個,你倆要是能答出來,我給你們兩份。”
“好啊!”
衛伉、衛不疑趕緊應下。
霍光眼巴巴,就像小狗一樣看向劉據,嘴巴抿成一條線,
劉據笑道,
“你想到了,你也可以說。”
“嗯!”
霍光鬥誌滿滿。
“大漢立國至今,到底是諸侯國更重,還是匈奴事更重?”
衛不疑毫不猶豫道,
“當然是匈奴威脅最大!”
“哦?”劉據鼓勵的看向衛不疑,“說說。”
衛不疑揚起下巴,
顯然對將賞錢收入囊中很有信心。
“自打高皇帝以來,匈奴屢屢犯邊,高皇帝體恤中原常年戰亂,不忍再勞民傷財,便以和親穩定匈奴。
然匈奴人個個都是禽獸!
頻頻犯邊,對我大漢子民,奸淫虜掠!
匈奴對我大漢,才是第一禍事!
等我長大了,也要像爹爹一樣,上陣殺敵!”
“不錯。”
劉據也不說,衛不疑的話對不對,隻是點了點頭,又看向衛伉。
衛伉更有其父之風,謀定而後動,
頓了頓,
想好之後開口道,
“據哥兒,我覺得諸侯國對於大漢而言,威脅更重。”
淮南王劉安眼露猶豫。
雖然伍被三番五次的叮囑,不要任行淮南國車駕,更不可行車駕入宮內,
但,
他也沒說過,不能上天子鑾駕吧!
“哈哈,”劉徹執起皇叔的手,“皇叔有何猶豫的?且給皇叔看看現在的大漢將士!”
劉安半推半就,被侄子劉徹拉上了天子鑾駕。
跟在後麵的道士左吳,看到此景後,再也沒有了仙風道骨,失態的快步前行,想要攔住淮南王劉安,
“大王且慢!”
但天子劉徹早就有意把淮南王劉安與其臣子分開,更有大漢羽林軍錯落其間,
左吳根本趕不上,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徹把大王拉進鑾駕!
淮南王劉安被扶進鑾駕,鑾駕內隻有一處座位,劉安終於意識到不對,剛要起身,就被劉徹按回去,
“皇叔,您老別亂動,這馬烈,跑起來快得很!”
淮南王劉安語氣驚恐,
“陛,陛下,老臣坐了,您坐哪啊?”
劉徹嘿嘿一笑,
拍了拍馬身後的槽口,這裏是驅車輿夫坐的位置!
“坐這啊!”
這小槽口是又窄又淺,驅天子鑾車的輿夫,在這小槽口內,根本沒辦法站著,也沒辦法盤坐...
隻能跪坐。
“陛下,不可啊!”
淮南王劉安掙紮著想要下車,劉徹速度更快,高大的身材鑽進槽口內,縮擠得很不自在,手持馬鞭,猛地一抽馬身,對身後皇叔的驚呼聲充耳不聞,
“皇叔,您坐穩了啊!”
“嘶!!!”
駿馬吃痛,八匹白馬同時躥了出去,鑾車也跟著被拽走,突然加起的速度,將鑾車內站立的淮南王劉安重重摔回位置上,
劉安額頭上布滿了冷汗!
天子趕車!
也隻有景帝的親兄弟梁王有過這待遇!
鑾駕在軍營內飛馳,順著直通未央宮的馳道,向著宮內進發。
無數人都親眼看著這一幕!
陛下正為淮南王趕車!
“哈哈哈哈哈哈!”
劉徹開懷大笑,眼中卻無一絲笑意。
甚至,
冰冷得駭人!
...........
衛府內
三個小家夥奔跑到劉據身前。
分別是年齡最大的衛伉,剛滿十歲的霍光,和稍小劉據一歲的衛不疑。
“表哥!(殿下!)”
劉據放下簡牘,看向眼前的三個小家夥,
“你們今天的書讀完了嗎?”
“讀完啦!”
三個小家夥異口同聲道。
雖然劉據不是年齡最大,但卻是毫無疑問的孩子王,
衛伉、衛不疑平日裏不喜念書,可自打霍光來了後,他們倆個直接就轉性了,和霍光比著讀書。
哦,對了,
霍光被帶回京後,這段日子,都是住在衛府中,隨著這段時間交往下來,全府上下都對這個小家夥很喜歡,
最重要的還是衛府話事人衛子夫點頭了,不然的話,霍光也留不下來。
供養霍光的並不是霍去病,而是霍去病的親娘衛少兒,自打霍光來了衛府,衛少兒對霍光視如己出,真就像親娘一般。
其中恩怨情仇,誰又能說得清?
“今日讀的是什麽?”
“左傳!”
衛不疑舉手道。
左傳是漢代貴戚子弟必讀書,其中人事記載,盡顯微言大義。
曆史上的任何事,說到底,不就是人和人的那點事嗎?
霍光兩隻手拽緊衣角,
“是鄭伯克段於鄢那篇!”
鄭伯克段於鄢,講的是春秋時期,鄭莊公的母親很寵愛其弟段,並為其請封,
鄭莊公對母親的無理要求都是答應,段的勢力越來越大,野心也越來越大,最後起兵造反,被鄭莊公剿滅。
劉據笑了笑,
忽然覺得這篇,與現在的形勢對照起來,無比應景!
“那你學到什麽了?”
霍光眼睛一閃,
毫不猶豫凝聲道,
“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猖狂。
捧殺!
你想要幾杖,朕給你。
你想不上朝,朕允你。
你想將淮南國打造成治外之地,朕也不插手。
每代淮南王都會走上造反的路,這與淮南國地勢有關,但淮南王心生反心,其背後難道就沒有劉徹在慢慢滋養嗎?
不愧是大權臣霍光,
小小年紀,展露出的政治視野,恐怕就已經不輸給尋常官吏了!
劉據從腰間取出些碎錢,遞給霍光,
“說得不錯,這些拿去花。”
霍光將雙手捧起,滿臉興奮的看著碎錢掉到自己手上,
相比較於得了賞錢,更讓霍光開心的是,殿下對自己的誇獎!
見到霍光有了賞錢,在旁的衛伉、衛不疑不高興了,
衛子夫治家之道從來都是男孩窮養,衛伉、衛不疑一直是兜裏比臉都幹淨,
衛不疑不由急道,
“表哥,我也要這麽說的!被他先搶了去!”
衛伉在旁點頭,表示自己也是。
劉據坐起身體,
“那我再考你倆一個,你倆要是能答出來,我給你們兩份。”
“好啊!”
衛伉、衛不疑趕緊應下。
霍光眼巴巴,就像小狗一樣看向劉據,嘴巴抿成一條線,
劉據笑道,
“你想到了,你也可以說。”
“嗯!”
霍光鬥誌滿滿。
“大漢立國至今,到底是諸侯國更重,還是匈奴事更重?”
衛不疑毫不猶豫道,
“當然是匈奴威脅最大!”
“哦?”劉據鼓勵的看向衛不疑,“說說。”
衛不疑揚起下巴,
顯然對將賞錢收入囊中很有信心。
“自打高皇帝以來,匈奴屢屢犯邊,高皇帝體恤中原常年戰亂,不忍再勞民傷財,便以和親穩定匈奴。
然匈奴人個個都是禽獸!
頻頻犯邊,對我大漢子民,奸淫虜掠!
匈奴對我大漢,才是第一禍事!
等我長大了,也要像爹爹一樣,上陣殺敵!”
“不錯。”
劉據也不說,衛不疑的話對不對,隻是點了點頭,又看向衛伉。
衛伉更有其父之風,謀定而後動,
頓了頓,
想好之後開口道,
“據哥兒,我覺得諸侯國對於大漢而言,威脅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