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四家糧商都來到了巡撫衙門。
"諸位,基本情況昨天的標書上都說清楚了,現在各家把標書都呈上來,本府要親自過目。"孫傳庭沉聲說道。
布政使端坐一旁坦然自若喝著茶水,四人陸續將裝有價格的信封呈了上來。
"嗯?,,,孫傳庭看著四家的報價暗暗稱奇。範記米行的價格竟然是市價,一兩銀子兩石糧。
這市價看著沒問題,可是架不住這次買賣交易量太大,,一兩銀子買兩石糧食沒問題,,可是一百萬兩的交易量你竟然沒一點優惠,還是報兩石,這不是傻帽嗎,還是把官府當成了傻帽?
其實孫傳庭也冤枉了範家。前幾年貪汙特別狠的時候,市價一兩銀子買兩石糧,他們敢給官府報價,一兩銀子賣給官府一石糧。當然官員會從糧商這拿到巨額回扣。
這也是孫傳庭凶名在外,大家摸不準他的脈,因此範家謹慎的報出了自認為厚道的市場價。
王記、李記、張記的報價竟然都是一樣,一兩銀子賣給官府2.5石糧。
"張達!你可能拿出250萬石糧食!"
"報巡撫大人!草民的存糧,250萬石糧食隻多不少"
孫傳庭想著此人前幾天如數退了5000畝衛所土地也算是支持自己的工作,再者布政使盧之煥也替他說話,自己怎麽也得給他一個麵子。
"張達,本府代表山西巡撫衙門向你買糧250萬石,你要如數保質交回糧食。待清點足數後來再來巡撫衙門拿銀子。"
"草民謝大人,草民一定把糧食保質足數按時交回!"張達滿臉喜色說道。
看著張達喜滋滋的表情,王記、李記兩家來人暗暗心想,踏馬的原來這次是陪太子讀書了。早知道不跟你們玩了,這不是調戲我們麽。
範建鬥卻一臉懵逼,咦,怎麽回事,幾月不跟官府走動,怎麽行情也不一樣了?
下午張達開始命人將糧車一車車拉入府庫。
"上等糧一百石入庫"隨著監糧官一次次嗬唱,一車車糧食運入府庫。
布政使盧之煥在糧庫站了沒半柱香的功夫,便跟監糧官點了點頭離去。
監糧官看著一車車糧車進庫,雖然還嗬唱著上等糧一百石入庫,但手中驗糧的器具卻再也沒有揮動過。
第二日夜。糧食已經全部入庫。
監糧官家裏,張達已經帶著5000兩銀子來到了監糧官家裏。
第三天,孫傳庭叫來各府縣縣令,以及守備孫潔,開始給各府分發糧食,
"諸位,陛下已經下發了山西五年免稅的政策。你們賑災的同時順便跟各地鄉紳、村正以及百姓講明免稅政策。尤其告誡各地鄉紳、村正切不可再收繳稅賦。"
一車車糧食在衛所士兵押運下跟著各府縣縣令分赴各地賑災。
五日後,山西各地,代州、長治、大同、運城各地。各村村正正在賣力的發糧,百姓爭先搶後的往前擠。
"都別擠了!大家都有!按戶發糧!鄉親們!陛下宅心仁厚,知道山西今年遭旱,特每戶賜糧一石。"一個村正賣力的喊著。村裏壯丁被抽調出來維持秩序。
"陛下真是菩薩轉世啊,他老人家還記得咱們山西代州的村民。"一個老人老淚縱橫接過糧食說道。
"王老漢,陛下怎麽給咱們的是陳米啊。這看著怎麽也有三四年了,不過吃不死人,也能勉強維持家裏一月的口糧了"另一個中年男子說道。
"嘿!你真是不知好歹!陛下他老人家日理萬機!還心想的你這個平頭百姓缺糧,你還挑肥揀瘦,真是不知好歹!"
王老漢頓時怒罵這中年人,中年人頓時不再吱聲,千恩萬謝拿著糧食走了。
而這一幕在山西各地上演。
運城府,剛從運城附近村鎮回來的主薄急急忙忙來到運城府衙。
"府尊,這不對呀!巡撫大人的意思是每戶五石糧,而且最差也必須是三年內的糧食。
可是!我看各地村正才給百姓發一石糧!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有五年以上的陳糧,就差變質了!
我都知道陛下說山陝五年免稅的消息。可各地村正對此事絕口不提!連各地押糧的官員也不與村正提醒這事。他們還在正常收田稅!
運城縣令劉直,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著這個今年由吏部剛開缺來的年輕主薄說道:"
"王主薄,這事你就不用管了,你隻管簽字就行。"
"劉府尊!這樣搞是要出大事的!陛下要知道了,這九族都不夠誅的!"這個年輕主薄著急的都要跳起來!
看著這個主薄如此不上道,劉直耐心的說道:"
小王,你放心吧,實話告訴你,全山西過去的三十多年內,單說咱們運城,曆任九位縣令,甚至山西巡撫,都是這樣做的!
今年算好了,往年沒有一粒糧食會進入村民的口袋!
今年主要賑災糧太多了,如果全貪實在說不過去,所以各府縣縣令才一起定的發一石裝裝樣子!這已經是對災民天大的仁慈了!"
年輕的王主薄聽的目瞪口呆,,,,
"你們,你們就不怕巡撫大人,布政使大人知道?
負責押糧的衛所士兵那麽多,衛所守備大人肯定遲早也會知道!你們真的不怕事發?!"
聽著王主薄的話,劉府尊開始哈哈大笑起來,甚至笑的腰都直不起來!
"小王啊,你真是想笑死我,你太年輕了!
你是運城本地人,你我是鄉黨,咱們還要相處好久好久。所以我不妨提點提點你,防止你把這個官路走窄了!
這個巡撫大人是陛下的寵臣,他太年輕了,來了半年已經得罪了很多人,他也不會在山西長待。京城很多大人物已經開始醞釀彈劾他。
賑災這點事,布政使大人,守備大人所有人都知道咱們各府做的事。
除了孫巡撫,他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事情!"
他永遠不會知道!"
劉府尊回頭,正色王主薄說道。
年輕的王主薄呆木若雞,被驚的再說不出一句話!
"小王,趕緊去簽字吧,咱們運城已經做的夠厚道了,你不知道,我聽說臨汾那邊做的更狠,這一石糧還是貸給村民,還有高利息!你說咱們厚道不厚道?跟他們比,咱們簡直是菩薩心腸了!"
"諸位,基本情況昨天的標書上都說清楚了,現在各家把標書都呈上來,本府要親自過目。"孫傳庭沉聲說道。
布政使端坐一旁坦然自若喝著茶水,四人陸續將裝有價格的信封呈了上來。
"嗯?,,,孫傳庭看著四家的報價暗暗稱奇。範記米行的價格竟然是市價,一兩銀子兩石糧。
這市價看著沒問題,可是架不住這次買賣交易量太大,,一兩銀子買兩石糧食沒問題,,可是一百萬兩的交易量你竟然沒一點優惠,還是報兩石,這不是傻帽嗎,還是把官府當成了傻帽?
其實孫傳庭也冤枉了範家。前幾年貪汙特別狠的時候,市價一兩銀子買兩石糧,他們敢給官府報價,一兩銀子賣給官府一石糧。當然官員會從糧商這拿到巨額回扣。
這也是孫傳庭凶名在外,大家摸不準他的脈,因此範家謹慎的報出了自認為厚道的市場價。
王記、李記、張記的報價竟然都是一樣,一兩銀子賣給官府2.5石糧。
"張達!你可能拿出250萬石糧食!"
"報巡撫大人!草民的存糧,250萬石糧食隻多不少"
孫傳庭想著此人前幾天如數退了5000畝衛所土地也算是支持自己的工作,再者布政使盧之煥也替他說話,自己怎麽也得給他一個麵子。
"張達,本府代表山西巡撫衙門向你買糧250萬石,你要如數保質交回糧食。待清點足數後來再來巡撫衙門拿銀子。"
"草民謝大人,草民一定把糧食保質足數按時交回!"張達滿臉喜色說道。
看著張達喜滋滋的表情,王記、李記兩家來人暗暗心想,踏馬的原來這次是陪太子讀書了。早知道不跟你們玩了,這不是調戲我們麽。
範建鬥卻一臉懵逼,咦,怎麽回事,幾月不跟官府走動,怎麽行情也不一樣了?
下午張達開始命人將糧車一車車拉入府庫。
"上等糧一百石入庫"隨著監糧官一次次嗬唱,一車車糧食運入府庫。
布政使盧之煥在糧庫站了沒半柱香的功夫,便跟監糧官點了點頭離去。
監糧官看著一車車糧車進庫,雖然還嗬唱著上等糧一百石入庫,但手中驗糧的器具卻再也沒有揮動過。
第二日夜。糧食已經全部入庫。
監糧官家裏,張達已經帶著5000兩銀子來到了監糧官家裏。
第三天,孫傳庭叫來各府縣縣令,以及守備孫潔,開始給各府分發糧食,
"諸位,陛下已經下發了山西五年免稅的政策。你們賑災的同時順便跟各地鄉紳、村正以及百姓講明免稅政策。尤其告誡各地鄉紳、村正切不可再收繳稅賦。"
一車車糧食在衛所士兵押運下跟著各府縣縣令分赴各地賑災。
五日後,山西各地,代州、長治、大同、運城各地。各村村正正在賣力的發糧,百姓爭先搶後的往前擠。
"都別擠了!大家都有!按戶發糧!鄉親們!陛下宅心仁厚,知道山西今年遭旱,特每戶賜糧一石。"一個村正賣力的喊著。村裏壯丁被抽調出來維持秩序。
"陛下真是菩薩轉世啊,他老人家還記得咱們山西代州的村民。"一個老人老淚縱橫接過糧食說道。
"王老漢,陛下怎麽給咱們的是陳米啊。這看著怎麽也有三四年了,不過吃不死人,也能勉強維持家裏一月的口糧了"另一個中年男子說道。
"嘿!你真是不知好歹!陛下他老人家日理萬機!還心想的你這個平頭百姓缺糧,你還挑肥揀瘦,真是不知好歹!"
王老漢頓時怒罵這中年人,中年人頓時不再吱聲,千恩萬謝拿著糧食走了。
而這一幕在山西各地上演。
運城府,剛從運城附近村鎮回來的主薄急急忙忙來到運城府衙。
"府尊,這不對呀!巡撫大人的意思是每戶五石糧,而且最差也必須是三年內的糧食。
可是!我看各地村正才給百姓發一石糧!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有五年以上的陳糧,就差變質了!
我都知道陛下說山陝五年免稅的消息。可各地村正對此事絕口不提!連各地押糧的官員也不與村正提醒這事。他們還在正常收田稅!
運城縣令劉直,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著這個今年由吏部剛開缺來的年輕主薄說道:"
"王主薄,這事你就不用管了,你隻管簽字就行。"
"劉府尊!這樣搞是要出大事的!陛下要知道了,這九族都不夠誅的!"這個年輕主薄著急的都要跳起來!
看著這個主薄如此不上道,劉直耐心的說道:"
小王,你放心吧,實話告訴你,全山西過去的三十多年內,單說咱們運城,曆任九位縣令,甚至山西巡撫,都是這樣做的!
今年算好了,往年沒有一粒糧食會進入村民的口袋!
今年主要賑災糧太多了,如果全貪實在說不過去,所以各府縣縣令才一起定的發一石裝裝樣子!這已經是對災民天大的仁慈了!"
年輕的王主薄聽的目瞪口呆,,,,
"你們,你們就不怕巡撫大人,布政使大人知道?
負責押糧的衛所士兵那麽多,衛所守備大人肯定遲早也會知道!你們真的不怕事發?!"
聽著王主薄的話,劉府尊開始哈哈大笑起來,甚至笑的腰都直不起來!
"小王啊,你真是想笑死我,你太年輕了!
你是運城本地人,你我是鄉黨,咱們還要相處好久好久。所以我不妨提點提點你,防止你把這個官路走窄了!
這個巡撫大人是陛下的寵臣,他太年輕了,來了半年已經得罪了很多人,他也不會在山西長待。京城很多大人物已經開始醞釀彈劾他。
賑災這點事,布政使大人,守備大人所有人都知道咱們各府做的事。
除了孫巡撫,他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事情!"
他永遠不會知道!"
劉府尊回頭,正色王主薄說道。
年輕的王主薄呆木若雞,被驚的再說不出一句話!
"小王,趕緊去簽字吧,咱們運城已經做的夠厚道了,你不知道,我聽說臨汾那邊做的更狠,這一石糧還是貸給村民,還有高利息!你說咱們厚道不厚道?跟他們比,咱們簡直是菩薩心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