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否極泰來便是如此了
重生後我嫁給皇叔,顛覆前夫江山 作者:流光雲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腿都拍青了,車廂外傳來馬蹄的‘噠噠’聲和馬車車軲轆軋地的聲音。
他又傾著身子探出腦袋,見是陸宸一個人,眸光倏地一亮!
他沒找到拍花子!
“七表哥,沒找到人嗎?”
白悠悠問出了白燕朗的心聲,他屏住呼吸,雙目死死盯著陸宸。
感受到兩道灼熱的視線,陸宸偏頭望去。
白燕朗對上他冷冽的寒眸,腦袋下意識縮了回去。
陸宸收回視線,朝著白悠悠點了點頭,“路上遇到了三皇子,是他幫著一起找到的。人現在已經交給了徐大人。”
“那李秀才的弟弟可找到了?”
“沒有。不過徐大人審問一番,應該會知道下落。”
陸宸的話讓白燕朗剛剛燃起的那絲希望嘩啦一下被冷水澆滅,他無力的倒在車廂上,欲哭無淚。
“回府。”
車夫小心翼翼覷了他一眼,隨後將車簾放了下來。
陸宸餘光瞥了一眼白燕朗慢悠悠晃著離開的馬車,方才道:“路上遇到了十七皇叔,是他帶著人幫忙找到的花婆子。”
“他?”白悠悠有些詫異。
“嗯,那三個孩子中,有一個是溧陽公主的小郡王。”
“溧陽公主的孩子也丟了?”
白悠悠更意外了。
這高門大戶家的少爺,出門哪個不是前呼後擁,居然還能被拍花子拐走,也是個稀奇事。
“李秀才這次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李秀才作何了?”
“那花婆子見事情敗露,狗急跳牆之下拿刀挾製了小郡王。恰好恰好李秀才過來,舍身救下了他。”
“否極泰來便是如此了。”
白悠悠由衷的為李秀才感到高興。
溧陽公主與當今雖不是一母同胞,但溧陽公主由太後親自撫養長大,當今與溧陽公主來說,是兄亦是父。
李秀才救下她的獨子,日後有溧陽公主的幫扶,前程自是不必多言。
陸宸抬頭看了眼天色,“時候不早,咱們回府吧。”
白悠悠同春姨娘告辭之後,隨陸宸一起回了府中。
“喲,這就是悠悠吧?”
剛進客廳,一個長的圓潤的婦人便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白悠悠跟前,笑眯著眼打量著白悠悠。
“這是你舅爺爺家的彩雲表姑。”陸氏走到白悠悠跟前笑著介紹。
白悠悠彎起唇角,禮貌地喊了一聲‘表姑’。
“一轉眼,這悠悠就變成大姑娘了。”彩雲笑嗬嗬地看著白悠悠,抬手在自己腰間的位置比劃著,“當初我見她時,還就這麽點高呢。”
陸宸看著她,眉頭微微蹙了蹙,垂著的眸子裏帶著一絲厭煩。
彩雲視線又轉向陸宸,眼角的魚尾紋都多擠出三根,“還有小七,才兩年不見,就成大小夥了。”
老夫人坐在主座上,孫氏坐在她的另一邊。
對於彩雲,兩人都抿著唇,眼底不見多少笑意。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些年娘家都不曾有多少來往,今日不年不節的過來,怕是有事相求。
彩雲拉著白悠悠誇讚了半天,當事人沒飄,陸氏卻是樂開了花。
怕陸氏與彩雲聊出感情,孫氏幹咳了一聲,趕緊開口道:“彩雲表妹快些坐下喝口茶吧,這兩孩子在外忙了一日,你也讓他們歇歇。”
“小孩子能忙什麽呢?”
彩雲笑著問了一句,抬腳走到之前的位置上坐下。
“彩雲表妹今日來,可是有事?”
之前家常拉扯了半日,孫氏也懶得同她打官腔,直接出言問道。
“嗬嗬,我今日登門就是來看看姑母的。”
還不等孫氏再問,她又做出一臉糾結的樣子,“隻是眼下手頭有件小事恐怕得麻煩一下姑母。”
老夫人淡淡瞥了她一眼,“什麽事?”
“就是侄女手中積攢了一批棉麻布,想讓姑母給侄女收了。”
孫氏餘光覷了自家婆母一眼,旋即問道:“你手中有多少棉麻布?”
彩雲豎起一個巴掌,“不少,有五萬匹。”
“五萬匹?!”
陸氏神經大條的人聽到這個數都發現不對勁,她想也不想脫口而出:“彩雲表妹,你這棉麻布是永寧侯府的吧?”
白悠悠在彩雲說出五萬匹時便一直注意著她臉上的神色,果然陸氏話一出,她眸子明顯緊縮了一下。
孫氏看著彩雲窘迫的樣子,拿帕子捂著嘴,眼睛看向別處。
白悠悠也忍俊不禁,對付這種油嘴滑舌之人,就得陸氏這種說話直刀子的人對付。
彩雲還是笑眯眯的看著陸氏,“這東西是你大嫂那個侄女的,今日在街上碰到,她同我說了此事。我想著你們總是有十幾年的情分,這悠悠同她又是滴滴親的堂姐妹,就應下了此事。”
“這棉麻布你們總是要買的,這買誰的不是買?”
陸氏聞言臉色瞬間冷了下來,絲毫不給彩雲一點臉麵。
“我們買誰的都行,但是永寧侯府的一針一線,我們鎮國公府都不會要他的!”
“表姑人在京中,便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京中之事也該有所耳聞才是。”
陸宸涼涼地睨了她一眼,“知道永寧侯府對我姑母所作所為還敢上門幫著說情,這永寧侯府給了你什麽好處?”
“嗬嗬,哪有什麽好處不好處的,我今日是特地來看姑母,那件事也不過順嘴一提罷了。”
彩雲間眾人都麵色不善地盯著自己,訕訕地笑了笑,“你們若是不願那便算了,當我沒說。”
氣氛一時冷了下來。
客廳裏的人無人再同她說話,彩雲如坐針氈,借口家中還有事灰溜溜的跑了。
“天色不早,都回去吧。”
老夫人神色疲乏,朝著眾人揮了揮手,自己起身朝著自己的院子走去。
白悠悠跟在陸氏身後,感覺外祖母對彩雲的態度有些奇怪。
“娘,外祖母那邊的親戚跟咱們家為何多年不往來?”
“還不是你舅爺爺貪心不足,在外打著咱們鎮國公府的名號胡作非為。”
陸氏想起那次自家親爹被皇帝當眾杖責一百軍棍的事就恨得牙癢癢,“要不是你曾祖的幾個好友以命作保,咱們全家差點遭難。”
他又傾著身子探出腦袋,見是陸宸一個人,眸光倏地一亮!
他沒找到拍花子!
“七表哥,沒找到人嗎?”
白悠悠問出了白燕朗的心聲,他屏住呼吸,雙目死死盯著陸宸。
感受到兩道灼熱的視線,陸宸偏頭望去。
白燕朗對上他冷冽的寒眸,腦袋下意識縮了回去。
陸宸收回視線,朝著白悠悠點了點頭,“路上遇到了三皇子,是他幫著一起找到的。人現在已經交給了徐大人。”
“那李秀才的弟弟可找到了?”
“沒有。不過徐大人審問一番,應該會知道下落。”
陸宸的話讓白燕朗剛剛燃起的那絲希望嘩啦一下被冷水澆滅,他無力的倒在車廂上,欲哭無淚。
“回府。”
車夫小心翼翼覷了他一眼,隨後將車簾放了下來。
陸宸餘光瞥了一眼白燕朗慢悠悠晃著離開的馬車,方才道:“路上遇到了十七皇叔,是他帶著人幫忙找到的花婆子。”
“他?”白悠悠有些詫異。
“嗯,那三個孩子中,有一個是溧陽公主的小郡王。”
“溧陽公主的孩子也丟了?”
白悠悠更意外了。
這高門大戶家的少爺,出門哪個不是前呼後擁,居然還能被拍花子拐走,也是個稀奇事。
“李秀才這次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李秀才作何了?”
“那花婆子見事情敗露,狗急跳牆之下拿刀挾製了小郡王。恰好恰好李秀才過來,舍身救下了他。”
“否極泰來便是如此了。”
白悠悠由衷的為李秀才感到高興。
溧陽公主與當今雖不是一母同胞,但溧陽公主由太後親自撫養長大,當今與溧陽公主來說,是兄亦是父。
李秀才救下她的獨子,日後有溧陽公主的幫扶,前程自是不必多言。
陸宸抬頭看了眼天色,“時候不早,咱們回府吧。”
白悠悠同春姨娘告辭之後,隨陸宸一起回了府中。
“喲,這就是悠悠吧?”
剛進客廳,一個長的圓潤的婦人便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白悠悠跟前,笑眯著眼打量著白悠悠。
“這是你舅爺爺家的彩雲表姑。”陸氏走到白悠悠跟前笑著介紹。
白悠悠彎起唇角,禮貌地喊了一聲‘表姑’。
“一轉眼,這悠悠就變成大姑娘了。”彩雲笑嗬嗬地看著白悠悠,抬手在自己腰間的位置比劃著,“當初我見她時,還就這麽點高呢。”
陸宸看著她,眉頭微微蹙了蹙,垂著的眸子裏帶著一絲厭煩。
彩雲視線又轉向陸宸,眼角的魚尾紋都多擠出三根,“還有小七,才兩年不見,就成大小夥了。”
老夫人坐在主座上,孫氏坐在她的另一邊。
對於彩雲,兩人都抿著唇,眼底不見多少笑意。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些年娘家都不曾有多少來往,今日不年不節的過來,怕是有事相求。
彩雲拉著白悠悠誇讚了半天,當事人沒飄,陸氏卻是樂開了花。
怕陸氏與彩雲聊出感情,孫氏幹咳了一聲,趕緊開口道:“彩雲表妹快些坐下喝口茶吧,這兩孩子在外忙了一日,你也讓他們歇歇。”
“小孩子能忙什麽呢?”
彩雲笑著問了一句,抬腳走到之前的位置上坐下。
“彩雲表妹今日來,可是有事?”
之前家常拉扯了半日,孫氏也懶得同她打官腔,直接出言問道。
“嗬嗬,我今日登門就是來看看姑母的。”
還不等孫氏再問,她又做出一臉糾結的樣子,“隻是眼下手頭有件小事恐怕得麻煩一下姑母。”
老夫人淡淡瞥了她一眼,“什麽事?”
“就是侄女手中積攢了一批棉麻布,想讓姑母給侄女收了。”
孫氏餘光覷了自家婆母一眼,旋即問道:“你手中有多少棉麻布?”
彩雲豎起一個巴掌,“不少,有五萬匹。”
“五萬匹?!”
陸氏神經大條的人聽到這個數都發現不對勁,她想也不想脫口而出:“彩雲表妹,你這棉麻布是永寧侯府的吧?”
白悠悠在彩雲說出五萬匹時便一直注意著她臉上的神色,果然陸氏話一出,她眸子明顯緊縮了一下。
孫氏看著彩雲窘迫的樣子,拿帕子捂著嘴,眼睛看向別處。
白悠悠也忍俊不禁,對付這種油嘴滑舌之人,就得陸氏這種說話直刀子的人對付。
彩雲還是笑眯眯的看著陸氏,“這東西是你大嫂那個侄女的,今日在街上碰到,她同我說了此事。我想著你們總是有十幾年的情分,這悠悠同她又是滴滴親的堂姐妹,就應下了此事。”
“這棉麻布你們總是要買的,這買誰的不是買?”
陸氏聞言臉色瞬間冷了下來,絲毫不給彩雲一點臉麵。
“我們買誰的都行,但是永寧侯府的一針一線,我們鎮國公府都不會要他的!”
“表姑人在京中,便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京中之事也該有所耳聞才是。”
陸宸涼涼地睨了她一眼,“知道永寧侯府對我姑母所作所為還敢上門幫著說情,這永寧侯府給了你什麽好處?”
“嗬嗬,哪有什麽好處不好處的,我今日是特地來看姑母,那件事也不過順嘴一提罷了。”
彩雲間眾人都麵色不善地盯著自己,訕訕地笑了笑,“你們若是不願那便算了,當我沒說。”
氣氛一時冷了下來。
客廳裏的人無人再同她說話,彩雲如坐針氈,借口家中還有事灰溜溜的跑了。
“天色不早,都回去吧。”
老夫人神色疲乏,朝著眾人揮了揮手,自己起身朝著自己的院子走去。
白悠悠跟在陸氏身後,感覺外祖母對彩雲的態度有些奇怪。
“娘,外祖母那邊的親戚跟咱們家為何多年不往來?”
“還不是你舅爺爺貪心不足,在外打著咱們鎮國公府的名號胡作非為。”
陸氏想起那次自家親爹被皇帝當眾杖責一百軍棍的事就恨得牙癢癢,“要不是你曾祖的幾個好友以命作保,咱們全家差點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