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裏洞庭,浩浩蕩蕩,橫無際涯。一眼望去,湖水與天相接,波瀾壯闊,氣勢恢宏。


    在陽光的照耀下,湖麵波光粼粼,仿佛無數銀鱗閃爍。


    微風拂過,湖水泛起層層漣漪,輕柔地拍打著岸邊。


    遠處,君山宛如一顆碧綠的青螺,點綴在這麵巨大的銀盤之中。


    山上綠樹成蔭,鬱鬱蔥蔥,與湖水相映成趣。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麵上,一片金黃,給整個洞庭湖蒙上了一層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水天之間,霞光萬丈,美不勝收。


    若在月夜,明月高懸,清輝四溢,月色與湖水相互交融。


    此時的洞庭湖宛如一幅寧靜的水墨畫,靜謐而祥和。


    湖麵上,時有船隻穿梭往來,船頭剪開平靜的湖麵,留下一道道長長的水痕。


    漁歌互答,更增添了幾分生活的氣息。


    洞庭湖畔,水草豐茂,蘆葦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


    水鳥在天空中翱翔,時而俯衝入水,捕捉魚兒,時而振翅高飛,消失在天際。


    現在正是春夏之際,湖邊繁花似錦,五彩斑斕,為這片湖光山色增添了勃勃生機。


    而秋冬來臨,草木凋零,洞庭湖又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蕭瑟之美。


    無論是煙雨朦朧中的洞庭湖,還是晴空萬裏下的浩渺煙波,它的風光都令人陶醉,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渾與壯闊。


    曆史上有無數文人墨客用他們的作品描繪了洞庭湖的美和壯闊,可惜心遠隻是個普通人,沒什麽墨水,就算在洞庭湖邊呆了幾天,心裏的想法還是“臥槽,好美好壯觀。”


    就不為後世的中學生多加些要背誦的課文了,心遠恬不知恥的想到。


    心遠是九月十號才從太原一路打怪到洞庭湖的,在洞庭湖找個地方休息了兩三天才緩過來。


    一路上經過的是鬼子的占領區,交通又不像現代那麽方便,坐高鐵幾個小時就到。


    一路上又不敢進那些大城市,以免發生麻煩,隻能繞過去,也就在路上的小鎮補給些生活物資,光憑繳獲的物資,餓不死,但吃久了單兵口糧會膩的,你看那些老美大兵是不是拿單兵口糧散發給歐洲的姑娘嘛,吃膩了,老美尚如此,更何況地道的華夏人呢。


    加上為了減少被發現的幾率,心遠他們晝伏夜出,大多數情況走的是野外。


    大家都知道的,在民國時期的野外,要麽容易遇到鬼,英叔就我。


    要麽容易遇到野獸,什麽老虎啊,狼啊,蛇啊之類的很常見,最讓人難受的是各種小蟲子,越往南越多,要不是有“係統”能提供本時期的殺蟲藥,估計心遠早崩潰了。


    為了讓鬼子感同身受,一路上,隻要是碰到人數不多的鬼子,心遠他們都送鬼子往生去了,搞得一路上鬼子風聲鶴唳,紛紛收縮兵力,但心遠他們隻是順帶嘎鬼子的,後麵鬼子設陷阱白瞎了。


    後麵到洞庭湖不遠了心遠他們才停止這種無目的的嘎鬼行為,在湖邊找個安全的地方臨時休整一下,補充元氣。


    等心遠在洞庭湖邊釣了三天魚才從偶爾路過的漁民了解到,時間到了9月13號了,如果沒記錯的話,第一次長沙會戰是從9月14日開始的(別問為啥記得那麽清楚,離你家近的,估計你比我記得更清楚),鬼子有一邊是從嶽陽,臨湘,通城往南大打。


    曆史上的第一次長沙會戰在薛老虎帶領下是打得鬼子倉皇而逃的,那心遠就不打算去正麵戰場了,細胳膊細腿的,就別去湊熱鬧了。


    相反的,就憑心遠的特殊情況,在敵後給鬼子的破壞,絕對夠鬼子受的,這也是支援正麵戰場了。


    真要搞出點事來,憑薛老虎的能力,絕對能讓鬼子比曆史上受的損失更大!


    於是,在9月13日,心遠他們悄咪咪摸到嶽陽。


    在進攻前,鬼子都縮在兵營裏,在外麵的鬼子反而不多,心遠他們沒費多大功夫就摸進了嶽陽,順利得不得了。


    此時的嶽陽城建築極具古典中國特色,城內傳統的民宅古建多為硬山頂架構,人字型屋頂,中間高脊,兩麵是斜坡,房屋擠在一起,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展現出中國建築的古典美。


    嶽陽的標誌性景觀嶽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畔,因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而聞名天下。


    民國時期的嶽陽還有熱鬧的碼頭,船隻在此靠岸,人員上下搬運貨物;湖邊有漁民居住,他們的房子是用竹竿、竹篾席搭建的簡易房屋;湖麵上有歸港的漁船、竹筏等。


    但這些在鬼子占領了嶽陽後就變了,市麵上蕭條了許多,老百姓的臉上笑容都沒有了,街上隻有匆匆行人,商業氛圍隻能說一個字,差。


    就連千古名樓嶽陽樓,現在也是破破爛爛的,讓心遠失望不已。


    這嶽陽畢竟不是上海廣州這等重要城市,鬼子可沒下多大精力去治理,相反,鬼子更多的是把嶽陽當成一個中轉站,不斷從長江過洞庭湖運送物資到嶽陽,再從嶽陽分發到其他地方。


    打個比方,上海那些地方就像是客廳,嶽陽就像是雜物間,客廳肯定要好好裝修,雜物間嘛,不漏風漏水就成!


    現在鬼子的軍隊就在嶽陽臨湘南邊地區集結呢,要是沒記錯的話,其中就有鬼子第6師團,那個在金陵搞大屠殺的主要惡魔。


    既然碰到了,那就不能放過它!魔鬼就應該在地獄,而不是在人間。


    按鬼子的計劃,前麵攻城拔寨,後麵補給跟上。


    也就是說,在戰鬥開始後,鬼子人和物資就會分開,物資停留在後方兵營,等待前方的命令才會運輸物資。


    那麽,這裏麵就可以做大事了。


    心遠找個旅館美美的睡上一覺,這個時候鬼子隻會注意防守,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讓敵人放鬆警惕,所以在鬼子越是放鬆的時候,就越可能是鬼子要發動進攻的時候,各位讀者大大要注意這點,以免以後穿越了吃大虧。


    1939年9月14日,鬼子集結10萬兵力,從北往南進攻,其中湘北為鬼子主力進攻方向,集結有第6師團,第13師團,第33師團這三個鬼子老牌師團,來勢洶洶,勢在必得。


    其中第13師團上村支隊從洞庭湖水上進攻,配合陸上的鬼子,形成水陸並進,兩麵夾擊之勢,準備畢其功於一役。


    要不是薛老虎這些黨國門麵坐鎮的話,長沙還真有可能不保。


    要是換成孫元良那種貨色,長沙就隻有一次會戰了。


    薛老虎不愧是黨國門麵,反應迅速,很快就做出準確合適的應對,鬼子被遲滯在新牆,楊進鹿角一線,失去了偷襲的突然性。


    按曆史記載,在第一道防線後,薛老虎還及時組織了第二道防線,從營田,汨羅到長樂一線,極大消耗了鬼子的銳氣,為之後的反攻打下基礎。


    其實這次會戰,是鬼子太自大了,雖有十萬之眾,而且是老牌師團,以為可以打敗任何敵人,殊不知這些老牌師團給鬼子轉戰大半中國,早已疲憊不堪,戰力有七成就不錯了,妥妥的勞師遠征,沒開始就輸了一半了。


    在則就是鬼子太輕敵了,以為薛老虎也像孫元良那種廢物一樣,隻會逃跑,卻不知,薛老虎是會吃人的,才不是廢物。


    而且長沙一帶的國府軍大多數是國軍精銳,百戰餘生的老兵占不小比例,可以說除了武器裝備,其他的不比一般的鬼子差。更何況是以逸待勞,無限拉平了跟鬼子的差距。薛老虎這些軍隊領導又是堅定不移的抗戰派,不會跟鬼子妥協,更不會畏戰。此消彼長之下,鬼子能打贏才有鬼咯。


    結果就是,鬼子在薛老虎組織的反攻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戰後統計,鬼子傷亡達兩萬餘人,薛老虎之名威震華夏。


    當然這是心遠沒有穿過來之前的曆史,心遠既然穿過來了,那鬼子就不會那麽好過咯,誰叫鬼子打的是他老表啊,必須得幫幫唱場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普通人的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來垂釣碧溪上並收藏普通人的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