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夫人,”元淮一聽說有刺客在鳴鸞閣行刺,便趕忙從裕妃的宮裏趕過來。
“陛下,”盧憶蓀正在篦頭,就看到元淮走了進來。
“夫人沒事吧,聽說昨天有刺客行刺,可讓朕擔心壞了。”
“我沒事,隻是可憐了在我身邊侍奉的宮女靈笳,被刺客的毒箭所傷。”
“來人!”元淮吩咐道。
“老奴在。”湯哲庸回道。
“傳易嶢全進來。”元淮說,
“陛下要作甚?”盧憶蓀問。
“夫人放心 ,朕哪怕在宮中布下天羅地網,也要將那個膽敢行刺夫人的刺客給揪出來。”
“陛下不可,”盧憶蓀說,“若是在各大行搜捕,隻怕會弄得人心慌慌。”盧憶蓀說著,吩咐湯哲庸不必傳易嶢全,擺擺手讓他先出去了。
“再者說,陛下,那刺客昨夜行刺,我看得清楚,他殺了兩個禁軍侍衛,便往北邊逃去了。”
“北邊?”
盧憶蓀接著說,“北邊乃是後宮嬪妃和女官宮女們的居所,含章殿與鳴鸞閣位於皇城之中,那刺客行刺之後,禁軍便在各宮門戒嚴了,除非那刺客插上了翅膀,否則是斷斷逃不掉宮外去的。想必這刺客就藏在後宮之中。”
“禁軍侍衛乃外間男子,而後宮之內多為婦人,若是陛下派易將軍派人入後宮搜捕,將置後宮嬪妃的體麵於何地啊?”
“夫人這話倒是不錯,”元淮說,“隻是刺客尚在宮內,若是不將他搜出來,豈不是人人惶惶不安,難以度日啊?”
“陛下若是信得過臣妾,不如……陛下和我演一出戲如何?”
“對於夫人,朕自然是信得過,”元淮笑著說,“夫人說吧,要朕如何做、演什麽戲,朕聽夫人的便是。”
“這出戲便是……聲東擊西,引蛇出洞。”
到了傍晚,大黎皇宮內寂靜一片。
過了一會兒,突然有宮人們大喊,“走水了,走水了!華音閣走水了!”
華音閣原本是前朝後妃們舉辦宴會的地方,如今的皇帝元淮登基之後,躬行節儉,嫌棄華音閣太過奢靡,於是便廢棄了。
不過華音閣距離皇後的坤儀宮很近,一個被廢棄的殿閣起火倒是不打緊,若是火勢蔓延到國母所居的坤儀宮,傳出去會引起臣民揣測。
禁軍將士一聽說華音閣起火,於是連忙趕來救火。
“如何?”內宮深處一個婦人望著遠處華音閣衝天大火。
“回稟娘娘,華音閣的火勢衝天,快眼延燒到坤儀宮了,除了含章殿戍衛的將士沒有調動,其餘各處的將士們都趕來救火了。”
“看來真是無意間起火,就算是有人故意為之,雖說如今皇後被囚禁在寒雀台,坤儀宮中並無人居住,可她們也不敢拿象征國母之威的坤儀宮來做局。”婦人說,“那宮門的禁軍呢?”
“大都也趕去華音閣救火了,此刻各處宮門的守衛最是鬆懈,況且此時正值傍晚,是禁軍侍衛交班之時。”
“那便好,”那婦人對著宮內的男子吩咐道,“眼下禁軍守衛不嚴,你趕緊出宮去,這是一萬兩銀子,夠你下半生吃喝不愁了,拿著錢去過逍遙日子吧,此生再也不要入京了。”
“是,多謝娘娘。”
“換上小太監的衣服,趁著此刻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華音閣的大火,趕緊從景華門出去。”
“是。”
景華門與彤運門是大黎皇宮中最靠近後妃居所的宮門。
景華門在皇宮的東北角,彤運門在皇宮的西北角,平日裏嬪妃們想遞送東西出去,也是通過往來宮城內外的太監,從這兩個宮門悄悄遞送出去,這兩處宮門的守衛早已經被各宮嬪妃的賞賜喂熟了,平日裏便是鬆懈地很。
此刻的景華門隻有四五個侍衛在看守。
那刺客的身手不凡,計策也頗多,他先是在景華門的不遠處故意製造動靜,引得兩個禁軍侍衛前去查驗。
又一把火點著了景華門前一間禁軍的看房。
又兩個禁軍侍衛連忙去找人救火。
不過片刻的功夫,景華門的侍衛都已經被他用計支開,此刻戍守在宮門前的隻剩下一人。
刺客從暗處朝著那宮門口戍守的侍衛射出毒箭。
眼看那侍衛被毒箭射中,刺客看四下無人,於是連忙朝著景華門走去,距離出宮隻有一門之隔。
沒想到刺客剛走到宮門口時,突然捂著腿大叫了起來。
原來是方才的侍衛並沒有被他的毒箭射中,反而是將毒箭握在了手中,倒在地上假死,等這刺客走近他時,那侍衛瞅準時機,一把將毒箭狠狠地插到了刺客的腿上。
那毒箭深深地刺進了刺客的肉裏,因此哪怕是經過嚴苛訓練的專業殺手,都不免疼得大叫起來。
埋伏在宮門外的禁軍侍衛也趕來,用刀劍攜在了刺客的脖子上。
那佯裝假死的侍衛還用黑布緊緊地綁住刺客的嘴,防止他咬舌或是吞食毒藥自戕。
被安排在景華門外的禁軍將領正是柴朝義。
看刺客被擒住,柴朝義十分欣喜,於是對將士們說,“今夜兄弟們都辛苦了,抓住了刺客,陛下一定會重賞大家。”
柴朝義又看著那立了大功的、佯裝假死的侍衛,“這位兄弟我怎麽從未也見過?”
“怎麽?柴將軍不認識我了?”那侍衛說著脫下了鐵胄。
柴朝義辨認著那五官,驚歎著喊道,“你是……月嬌姑娘?!”
“陛下,”盧憶蓀正在篦頭,就看到元淮走了進來。
“夫人沒事吧,聽說昨天有刺客行刺,可讓朕擔心壞了。”
“我沒事,隻是可憐了在我身邊侍奉的宮女靈笳,被刺客的毒箭所傷。”
“來人!”元淮吩咐道。
“老奴在。”湯哲庸回道。
“傳易嶢全進來。”元淮說,
“陛下要作甚?”盧憶蓀問。
“夫人放心 ,朕哪怕在宮中布下天羅地網,也要將那個膽敢行刺夫人的刺客給揪出來。”
“陛下不可,”盧憶蓀說,“若是在各大行搜捕,隻怕會弄得人心慌慌。”盧憶蓀說著,吩咐湯哲庸不必傳易嶢全,擺擺手讓他先出去了。
“再者說,陛下,那刺客昨夜行刺,我看得清楚,他殺了兩個禁軍侍衛,便往北邊逃去了。”
“北邊?”
盧憶蓀接著說,“北邊乃是後宮嬪妃和女官宮女們的居所,含章殿與鳴鸞閣位於皇城之中,那刺客行刺之後,禁軍便在各宮門戒嚴了,除非那刺客插上了翅膀,否則是斷斷逃不掉宮外去的。想必這刺客就藏在後宮之中。”
“禁軍侍衛乃外間男子,而後宮之內多為婦人,若是陛下派易將軍派人入後宮搜捕,將置後宮嬪妃的體麵於何地啊?”
“夫人這話倒是不錯,”元淮說,“隻是刺客尚在宮內,若是不將他搜出來,豈不是人人惶惶不安,難以度日啊?”
“陛下若是信得過臣妾,不如……陛下和我演一出戲如何?”
“對於夫人,朕自然是信得過,”元淮笑著說,“夫人說吧,要朕如何做、演什麽戲,朕聽夫人的便是。”
“這出戲便是……聲東擊西,引蛇出洞。”
到了傍晚,大黎皇宮內寂靜一片。
過了一會兒,突然有宮人們大喊,“走水了,走水了!華音閣走水了!”
華音閣原本是前朝後妃們舉辦宴會的地方,如今的皇帝元淮登基之後,躬行節儉,嫌棄華音閣太過奢靡,於是便廢棄了。
不過華音閣距離皇後的坤儀宮很近,一個被廢棄的殿閣起火倒是不打緊,若是火勢蔓延到國母所居的坤儀宮,傳出去會引起臣民揣測。
禁軍將士一聽說華音閣起火,於是連忙趕來救火。
“如何?”內宮深處一個婦人望著遠處華音閣衝天大火。
“回稟娘娘,華音閣的火勢衝天,快眼延燒到坤儀宮了,除了含章殿戍衛的將士沒有調動,其餘各處的將士們都趕來救火了。”
“看來真是無意間起火,就算是有人故意為之,雖說如今皇後被囚禁在寒雀台,坤儀宮中並無人居住,可她們也不敢拿象征國母之威的坤儀宮來做局。”婦人說,“那宮門的禁軍呢?”
“大都也趕去華音閣救火了,此刻各處宮門的守衛最是鬆懈,況且此時正值傍晚,是禁軍侍衛交班之時。”
“那便好,”那婦人對著宮內的男子吩咐道,“眼下禁軍守衛不嚴,你趕緊出宮去,這是一萬兩銀子,夠你下半生吃喝不愁了,拿著錢去過逍遙日子吧,此生再也不要入京了。”
“是,多謝娘娘。”
“換上小太監的衣服,趁著此刻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華音閣的大火,趕緊從景華門出去。”
“是。”
景華門與彤運門是大黎皇宮中最靠近後妃居所的宮門。
景華門在皇宮的東北角,彤運門在皇宮的西北角,平日裏嬪妃們想遞送東西出去,也是通過往來宮城內外的太監,從這兩個宮門悄悄遞送出去,這兩處宮門的守衛早已經被各宮嬪妃的賞賜喂熟了,平日裏便是鬆懈地很。
此刻的景華門隻有四五個侍衛在看守。
那刺客的身手不凡,計策也頗多,他先是在景華門的不遠處故意製造動靜,引得兩個禁軍侍衛前去查驗。
又一把火點著了景華門前一間禁軍的看房。
又兩個禁軍侍衛連忙去找人救火。
不過片刻的功夫,景華門的侍衛都已經被他用計支開,此刻戍守在宮門前的隻剩下一人。
刺客從暗處朝著那宮門口戍守的侍衛射出毒箭。
眼看那侍衛被毒箭射中,刺客看四下無人,於是連忙朝著景華門走去,距離出宮隻有一門之隔。
沒想到刺客剛走到宮門口時,突然捂著腿大叫了起來。
原來是方才的侍衛並沒有被他的毒箭射中,反而是將毒箭握在了手中,倒在地上假死,等這刺客走近他時,那侍衛瞅準時機,一把將毒箭狠狠地插到了刺客的腿上。
那毒箭深深地刺進了刺客的肉裏,因此哪怕是經過嚴苛訓練的專業殺手,都不免疼得大叫起來。
埋伏在宮門外的禁軍侍衛也趕來,用刀劍攜在了刺客的脖子上。
那佯裝假死的侍衛還用黑布緊緊地綁住刺客的嘴,防止他咬舌或是吞食毒藥自戕。
被安排在景華門外的禁軍將領正是柴朝義。
看刺客被擒住,柴朝義十分欣喜,於是對將士們說,“今夜兄弟們都辛苦了,抓住了刺客,陛下一定會重賞大家。”
柴朝義又看著那立了大功的、佯裝假死的侍衛,“這位兄弟我怎麽從未也見過?”
“怎麽?柴將軍不認識我了?”那侍衛說著脫下了鐵胄。
柴朝義辨認著那五官,驚歎著喊道,“你是……月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