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六路大軍征討澎夷確實是立了大功,可是兵發皇城是犯了大罪,而且左右掂量掂量,他們後者犯得罪更大一些,一功一過,功過相抵,朕即便是對他們毫無封賞,他們也不會說什麽,不敢有所埋怨。天下百姓也不會指責朕的不是,隻會說這六路大軍的不是。”
“那陛下為何前幾日還讓湯公公親自送去了禦酒珍饈,好酒好肉款待六軍的將士啊?”盧憶蓀問道,“我還聽說,不止如此,連太樂署的人都幾日前都接到了聖旨,派遣了數百倡優舞姬,給將士們歌舞助興,這也是陛下的謀算嗎?”
“將欲奪之,必先予之,這樣一來,軍中的將士們便不會惶恐不安,而且會感念皇家的恩德,他們的心,便會從六軍的主帥,往皇室和朝廷偏移了,”元淮說,“再者,朕不僅不會對六軍將士們沒有賞賜,也不會對他們賞賜微薄,而是要對六軍將士們厚賞。”
“什麽?”盧憶蓀說,“那這樣一來,豈不是助長了他們的威風,滅自己的誌氣嗎?等到下回,若再有兵發皇城之時,這些人豈不是更為所欲為了?”
“夫人應該知道,此次兵發皇城,那些兵士們不過是聽主帥的命令行事,並非他們心中所願,這些兵士本就是關中和淮揚一帶的貧苦人家的兒女,剛不遠千裏去東海沿子上打了一場惡仗,本就疲憊不堪,又被主帥們威逼著,再同自己的同胞來一場苦戰,他們的心中也是一萬個不情願的,”
“若是因為一件並非出自他們本心的、不情願之事,將他們此前出生入死立下的赫赫戰功都毀了,他們的怨氣固然會對準六軍的將帥,也會對準皇室,那時便不好收拾了。因此朕不能冷待,甚至不能責罰這些兵士,而是要用爵位、錢財加以撫恤,如此兵士們才會對朕歸心,原來本就忠心與皇室的延昌武人子弟,也會對皇室更忠心不二。”
“那六軍的將帥呢?陛下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自然也要加以封賞。”元淮說。
“兵發皇城,這樣大的罪過,陛下還要封賞於他們,就不怕其他將領也效仿嗎?”
“夫人可知,這封賞責罰,也藏著升降的調動,有時對待臣子,封賞甚至比責罰還要好用,以封賞之名,鯨吞蠶食掉這六路大軍的軍權,豈不是比直接加以重罰、冒著引起軍中的內訌要好的多嗎?”
“陛下的意思是……”
”朕前幾日,已經將左右驍衛、左右千牛衛的四位大將軍,分別加升為輔國大將軍、上柱國,再賜良田千頃,食邑萬戶,左右驍衛、左右千牛衛的將軍,加升為鎮海大將軍、柱國,賜良田五百頃,食邑三千戶,原本的中郎將、長史、參軍,皆擢升兩級,賜征伐澎夷之功的高低,分別賞賜黃金、玉帛、宅地,中郎將擢升為將軍後,掌管軍中諸事。”
盧憶蓀知道,這六路大軍中的中下級武官,都是延昌武人出身,“陛下此舉,是想讓這四路大軍的主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回鄉頤養天年嗎?”
“不錯,如此一來,這四路大軍的軍權,便控製在延昌武人子弟們的手中,而四路大軍的主帥和副帥,爵位、封賞已經是武官之中最顯赫尊貴的了,若是再有什麽不滿,便是他們戀棧權位,隻怕就要被天下人側目、被底下的人所不齒了,因此這四路大軍的主帥,已經見好就收,領旨謝恩了。”
“可是,還有左右武衛兩路大軍的主帥,陛下為何不也用此法料理了呢?”
“朕知道,此次兵發京城,這兩路大軍的主帥是主謀,況且……”
“況且什麽?”
“況且他們與崔氏家族是兒女親家,想來也是可惡,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勾搭起來,不把朕放在眼裏,這崔氏兄弟也就罷了,到底還有崔氏和常佑的情分在,這左右武衛的主帥與副帥,皆是朕一手提拔起來的,那四路大軍倒是可以輕縱他們一回,這兩路大軍的主帥確實不能,如今四路大軍被朕收腹,京中還有左右金吾衛與眾多禁軍將士,要對付這區區兩路大軍還不是易如反掌嗎?若不嚴懲這兩路大軍的主帥,實在難平朕心頭之恨。”
元淮恨恨的看著窗外的絢爛卻已經沉入黑暗夜幕中的雲霞說道,“恩威並施,向來是平衡朝局之道,這恩已經封賞出去了,這天子之威,還沒有發作,就拿這四個老賊禿做法子,看有他們的前車之鑒,天下的眾多文臣武將,還有誰敢悖逆於朕。”
“可是陛下,此次兵發皇城,那兩路大軍的主帥也不是元凶主謀啊。”
“夫人放心,先將這路掃清了,擒拿賊頭豈不是會更得心應手,會更事半功倍嗎?”元淮轉身溫柔地看著盧憶蓀。
盧憶蓀看著元淮這心有成算的樣子,心中想,他不愧是創下了大黎乾元盛世的英明君主,對於如何製衡朝臣、平衡各方勢力,這普天之下,果然無人能出其右。
“那陛下為何前幾日還讓湯公公親自送去了禦酒珍饈,好酒好肉款待六軍的將士啊?”盧憶蓀問道,“我還聽說,不止如此,連太樂署的人都幾日前都接到了聖旨,派遣了數百倡優舞姬,給將士們歌舞助興,這也是陛下的謀算嗎?”
“將欲奪之,必先予之,這樣一來,軍中的將士們便不會惶恐不安,而且會感念皇家的恩德,他們的心,便會從六軍的主帥,往皇室和朝廷偏移了,”元淮說,“再者,朕不僅不會對六軍將士們沒有賞賜,也不會對他們賞賜微薄,而是要對六軍將士們厚賞。”
“什麽?”盧憶蓀說,“那這樣一來,豈不是助長了他們的威風,滅自己的誌氣嗎?等到下回,若再有兵發皇城之時,這些人豈不是更為所欲為了?”
“夫人應該知道,此次兵發皇城,那些兵士們不過是聽主帥的命令行事,並非他們心中所願,這些兵士本就是關中和淮揚一帶的貧苦人家的兒女,剛不遠千裏去東海沿子上打了一場惡仗,本就疲憊不堪,又被主帥們威逼著,再同自己的同胞來一場苦戰,他們的心中也是一萬個不情願的,”
“若是因為一件並非出自他們本心的、不情願之事,將他們此前出生入死立下的赫赫戰功都毀了,他們的怨氣固然會對準六軍的將帥,也會對準皇室,那時便不好收拾了。因此朕不能冷待,甚至不能責罰這些兵士,而是要用爵位、錢財加以撫恤,如此兵士們才會對朕歸心,原來本就忠心與皇室的延昌武人子弟,也會對皇室更忠心不二。”
“那六軍的將帥呢?陛下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自然也要加以封賞。”元淮說。
“兵發皇城,這樣大的罪過,陛下還要封賞於他們,就不怕其他將領也效仿嗎?”
“夫人可知,這封賞責罰,也藏著升降的調動,有時對待臣子,封賞甚至比責罰還要好用,以封賞之名,鯨吞蠶食掉這六路大軍的軍權,豈不是比直接加以重罰、冒著引起軍中的內訌要好的多嗎?”
“陛下的意思是……”
”朕前幾日,已經將左右驍衛、左右千牛衛的四位大將軍,分別加升為輔國大將軍、上柱國,再賜良田千頃,食邑萬戶,左右驍衛、左右千牛衛的將軍,加升為鎮海大將軍、柱國,賜良田五百頃,食邑三千戶,原本的中郎將、長史、參軍,皆擢升兩級,賜征伐澎夷之功的高低,分別賞賜黃金、玉帛、宅地,中郎將擢升為將軍後,掌管軍中諸事。”
盧憶蓀知道,這六路大軍中的中下級武官,都是延昌武人出身,“陛下此舉,是想讓這四路大軍的主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回鄉頤養天年嗎?”
“不錯,如此一來,這四路大軍的軍權,便控製在延昌武人子弟們的手中,而四路大軍的主帥和副帥,爵位、封賞已經是武官之中最顯赫尊貴的了,若是再有什麽不滿,便是他們戀棧權位,隻怕就要被天下人側目、被底下的人所不齒了,因此這四路大軍的主帥,已經見好就收,領旨謝恩了。”
“可是,還有左右武衛兩路大軍的主帥,陛下為何不也用此法料理了呢?”
“朕知道,此次兵發京城,這兩路大軍的主帥是主謀,況且……”
“況且什麽?”
“況且他們與崔氏家族是兒女親家,想來也是可惡,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勾搭起來,不把朕放在眼裏,這崔氏兄弟也就罷了,到底還有崔氏和常佑的情分在,這左右武衛的主帥與副帥,皆是朕一手提拔起來的,那四路大軍倒是可以輕縱他們一回,這兩路大軍的主帥確實不能,如今四路大軍被朕收腹,京中還有左右金吾衛與眾多禁軍將士,要對付這區區兩路大軍還不是易如反掌嗎?若不嚴懲這兩路大軍的主帥,實在難平朕心頭之恨。”
元淮恨恨的看著窗外的絢爛卻已經沉入黑暗夜幕中的雲霞說道,“恩威並施,向來是平衡朝局之道,這恩已經封賞出去了,這天子之威,還沒有發作,就拿這四個老賊禿做法子,看有他們的前車之鑒,天下的眾多文臣武將,還有誰敢悖逆於朕。”
“可是陛下,此次兵發皇城,那兩路大軍的主帥也不是元凶主謀啊。”
“夫人放心,先將這路掃清了,擒拿賊頭豈不是會更得心應手,會更事半功倍嗎?”元淮轉身溫柔地看著盧憶蓀。
盧憶蓀看著元淮這心有成算的樣子,心中想,他不愧是創下了大黎乾元盛世的英明君主,對於如何製衡朝臣、平衡各方勢力,這普天之下,果然無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