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看了一旁的惠妃一眼,冷笑著說道,“是啊,是不幸被高氏的亂軍所殺,而皇後娘娘當日派人告訴賤妾,隻要賤妾替她除掉了六皇子,她就會手刃高氏,替賤妾的兒子報仇。賤妾久居昭寧寺,並不知道外頭行軍打仗的事,聽皇後派來的人這樣一說,自然會深信不疑了,隻好答允。”
“皇後派去的人?你既說是皇後指使,那皇後究竟派遣何人與你聯絡?”元淮問道。
“就是曾經在太皇太後身邊侍奉的太監——甘繹。”陳氏眼神堅定地說道。
“甘繹?”元淮疑惑地問道。
正當殿中眾人陷入思索、氣氛寂靜之時,一旁的了沉突然說道,“阿彌陀佛,陳居士方才所言,倒是解了貧尼心中的疑惑。”
“哦?”元淮就更加疑惑,問一旁的了沉,“師傅心中有何疑惑?”
“回稟陛下,”了沉說道,“當日宮中太皇太後病重,曾經有公公奉太皇太後之意,前往昭寧寺,請寺中的長老為太皇太後跪經祈福,寺中長老也無不用心,整整為太皇太後殿下誦經祈福了兩個時辰,貧尼原本以為,那公公在昭寧寺做完祈福道場就要回宮的,誰知道,貧尼當日親眼目睹,這位公公曾經前往後山禪院的方向走去。”
“往後山禪院的方向?”元淮問道。
“是,後山禪院正是陳居士的宿處,” 了沉說道。
“陛下,當日甘繹去昭寧寺,為太皇太後祈福是假,為了唆使賤妾刺殺太子才是他的真正意圖,否則,賤妾如何會知道惠妃與太子會往昭寧寺祈福呢?都是甘繹在暗中留意惠妃母子的一舉一動,差人告知賤妾,不僅如此,連賤妾行刺太子的匕首,都是甘繹著人送進來的,否則,昭寧寺地處偏遠,京中又有叛軍作亂,賤妾身邊如何會有這樣的東西?”陳氏說道。
元淮聽著陳氏的話,起初還滿是疑惑,可是越聽越覺得有幾分真了,看一旁的惠妃不發一言,便問道,“惠妃,你是太子之母,當日你也在側,依你看,陳氏之言,可有不實之處?”
“臣妾……”惠妃聽著,心中甚是為難,當日陳氏行刺她們母子之時口中那咒罵的話還言猶在耳,陳氏之所以會行刺,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常俊並非死在高氏的手上,而是被自己的父親尉遲貞下令射殺,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才會狠下心來刺殺常修。
若是惠妃將此事的原委原封不動地稟奏元淮,那麽如此一來,尉遲貞在潼關城中射殺皇族的事就瞞不住了,當日有三個皇子、一個公主、四個嬪妃都死在了尉遲氏的手上,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逆死罪啊,若是她說了,不光是她的父親和尉遲氏一族會身首異處,尉遲氏滿門覆滅,連她也會受到株連,到時候太子陷於孤身一人的處境之中,沒有了朝中勢力的支持,失去儲君之位倒是沒什麽,隻怕廢黜了太子之位的皇子,古往今來,有幾個能保全姓名的?
因此她決不能將實情告知元淮,不為了別的,隻為了保住自己的兒子,她也不能說。
若是不說,那她就會將皇後諸葛憶蓀推到火坑之中,惠妃已經漸漸地明白了,不管是昨日從東宮北苑中挖出來的斷弓、腐兔,到今日陳氏與了沉的指證,這一切都是衝著諸葛憶蓀來的,而有能力、有意圖、有野心安排此事的,除了她的父親尉遲貞,再沒有旁人。
她該如何選擇呢?是選擇自己濫殺無辜、嗜血如麻的親生父親,還是選擇對自己和兒子不薄、幾次救了她們母子的諸葛憶蓀呢?
惠妃思量了一會兒,對元淮說道,“臣妾覺得,陳氏所言,的確有誇大不實之處,”
“哦?”元淮問道。
陳氏與了沉一聽,也都後背一涼,陳氏心想,難道惠妃會這般愚鈍,不站在自己父親和自己兒子的這一邊,竟然會替諸葛憶蓀說話嗎?
“依你之見,陳氏哪句話是誇大不實的?”元淮問道。
“臣妾堅信,皇後娘娘不會這般對待太子。”惠妃說道。
“惠妃娘娘,”陳氏說道,“人心隔肚皮,皇後心中究竟是何想法,您又怎能全然知道呢?”
“本宮當然知道,”惠妃說道,“當日你行刺太子,為太子擋下那一刀的孫姑姑,正是當初皇後娘娘派到太子身邊伺候的, 若是皇後娘娘當真有心要刺殺太子,又為何會安排孫姑姑這樣的正派之人在太子身邊伺候呢?”
“惠妃說的有理,”元淮說道,“朕也絕不相信此事乃皇後所為。”
正說著,外麵的太監走到元淮的耳邊回稟,“陛下,大司馬大將軍求見。”
“這個時候,大將軍來做什麽?”元淮輕聲問道。
“大將軍說,有要事求見陛下。”
“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小太監領著尉遲貞走了進來,“老臣參見陛下,參見惠妃娘娘。”
“大將軍免禮,”元淮冷冷地說道,“不知大將軍今日前來,是有何要事啊?”
“陛下,老臣聽說太子殿下抱恙,心中不安,便往東宮給太子殿下請安,這才知曉竟然有人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此事非同小可,還請陛下為太子做主,莫要放過那陷害太子之人啊。”尉遲貞請求道。
“朕明白,此事分屬內宮,不宜外臣插手,也不宜大肆宣揚,免得讓臣民不安,內宮之事皆屬皇後統轄,皇後已經在調查此事,相信不日就會水落石出的,大將軍放心便是。”元淮說道。
“陛下,老臣並非是不相信皇後娘娘,隻是老臣覺得,此事不該交由皇後娘娘處置。”尉遲貞說道。
“此乃內宮之事,不該大將軍置喙。”元淮冷冷地說道。
“老臣不敢,”尉遲貞看著一旁的陳氏說道,“當日,有人在昭寧寺行刺太子殿下一事,老臣知道後憤慨不已,本想追查到底,還是惠妃娘娘擔心此事會攪擾陛下,以此不曾張揚,可是宮中風言風語,都說當日指使人行刺太子殿下的,不是旁人,正是皇後娘娘!為了還皇後娘娘一個清白,也替太子討回公道,請陛下任命三司官員審理,若是讓皇後娘娘審理此事,隻怕會有人覺得,陛下存心包庇皇後,而讓太子殿下處境艱險,請陛下三思!”
“大將軍慎言,”元淮說道,“朕說過了,此事發生在內宮之中,理應由皇後打理,若是外臣參與,隻會弄得滿城風雨、臣民不安,難道到了那時,大將軍才稱心如意嗎?!”
“陛下息怒,老臣並非有意衝撞陛下,”尉遲貞說道,“此事若是發生在尋常皇子身上,自然可交由內宮處置,可如今事發在太子殿下身上,太子乃國本,不可等閑視之,請陛下交由三司官員審理,至於內宮這裏,既然皇後娘娘涉身其中,不便由皇後娘娘出麵,皇後之下,便是貴妃,不如讓貴妃娘娘出麵督促審理,或許才會讓宮中之人心服,請陛下恩準。”尉遲貞說道。
“貴妃?”元淮反問道。
“皇後派去的人?你既說是皇後指使,那皇後究竟派遣何人與你聯絡?”元淮問道。
“就是曾經在太皇太後身邊侍奉的太監——甘繹。”陳氏眼神堅定地說道。
“甘繹?”元淮疑惑地問道。
正當殿中眾人陷入思索、氣氛寂靜之時,一旁的了沉突然說道,“阿彌陀佛,陳居士方才所言,倒是解了貧尼心中的疑惑。”
“哦?”元淮就更加疑惑,問一旁的了沉,“師傅心中有何疑惑?”
“回稟陛下,”了沉說道,“當日宮中太皇太後病重,曾經有公公奉太皇太後之意,前往昭寧寺,請寺中的長老為太皇太後跪經祈福,寺中長老也無不用心,整整為太皇太後殿下誦經祈福了兩個時辰,貧尼原本以為,那公公在昭寧寺做完祈福道場就要回宮的,誰知道,貧尼當日親眼目睹,這位公公曾經前往後山禪院的方向走去。”
“往後山禪院的方向?”元淮問道。
“是,後山禪院正是陳居士的宿處,” 了沉說道。
“陛下,當日甘繹去昭寧寺,為太皇太後祈福是假,為了唆使賤妾刺殺太子才是他的真正意圖,否則,賤妾如何會知道惠妃與太子會往昭寧寺祈福呢?都是甘繹在暗中留意惠妃母子的一舉一動,差人告知賤妾,不僅如此,連賤妾行刺太子的匕首,都是甘繹著人送進來的,否則,昭寧寺地處偏遠,京中又有叛軍作亂,賤妾身邊如何會有這樣的東西?”陳氏說道。
元淮聽著陳氏的話,起初還滿是疑惑,可是越聽越覺得有幾分真了,看一旁的惠妃不發一言,便問道,“惠妃,你是太子之母,當日你也在側,依你看,陳氏之言,可有不實之處?”
“臣妾……”惠妃聽著,心中甚是為難,當日陳氏行刺她們母子之時口中那咒罵的話還言猶在耳,陳氏之所以會行刺,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常俊並非死在高氏的手上,而是被自己的父親尉遲貞下令射殺,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才會狠下心來刺殺常修。
若是惠妃將此事的原委原封不動地稟奏元淮,那麽如此一來,尉遲貞在潼關城中射殺皇族的事就瞞不住了,當日有三個皇子、一個公主、四個嬪妃都死在了尉遲氏的手上,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逆死罪啊,若是她說了,不光是她的父親和尉遲氏一族會身首異處,尉遲氏滿門覆滅,連她也會受到株連,到時候太子陷於孤身一人的處境之中,沒有了朝中勢力的支持,失去儲君之位倒是沒什麽,隻怕廢黜了太子之位的皇子,古往今來,有幾個能保全姓名的?
因此她決不能將實情告知元淮,不為了別的,隻為了保住自己的兒子,她也不能說。
若是不說,那她就會將皇後諸葛憶蓀推到火坑之中,惠妃已經漸漸地明白了,不管是昨日從東宮北苑中挖出來的斷弓、腐兔,到今日陳氏與了沉的指證,這一切都是衝著諸葛憶蓀來的,而有能力、有意圖、有野心安排此事的,除了她的父親尉遲貞,再沒有旁人。
她該如何選擇呢?是選擇自己濫殺無辜、嗜血如麻的親生父親,還是選擇對自己和兒子不薄、幾次救了她們母子的諸葛憶蓀呢?
惠妃思量了一會兒,對元淮說道,“臣妾覺得,陳氏所言,的確有誇大不實之處,”
“哦?”元淮問道。
陳氏與了沉一聽,也都後背一涼,陳氏心想,難道惠妃會這般愚鈍,不站在自己父親和自己兒子的這一邊,竟然會替諸葛憶蓀說話嗎?
“依你之見,陳氏哪句話是誇大不實的?”元淮問道。
“臣妾堅信,皇後娘娘不會這般對待太子。”惠妃說道。
“惠妃娘娘,”陳氏說道,“人心隔肚皮,皇後心中究竟是何想法,您又怎能全然知道呢?”
“本宮當然知道,”惠妃說道,“當日你行刺太子,為太子擋下那一刀的孫姑姑,正是當初皇後娘娘派到太子身邊伺候的, 若是皇後娘娘當真有心要刺殺太子,又為何會安排孫姑姑這樣的正派之人在太子身邊伺候呢?”
“惠妃說的有理,”元淮說道,“朕也絕不相信此事乃皇後所為。”
正說著,外麵的太監走到元淮的耳邊回稟,“陛下,大司馬大將軍求見。”
“這個時候,大將軍來做什麽?”元淮輕聲問道。
“大將軍說,有要事求見陛下。”
“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小太監領著尉遲貞走了進來,“老臣參見陛下,參見惠妃娘娘。”
“大將軍免禮,”元淮冷冷地說道,“不知大將軍今日前來,是有何要事啊?”
“陛下,老臣聽說太子殿下抱恙,心中不安,便往東宮給太子殿下請安,這才知曉竟然有人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此事非同小可,還請陛下為太子做主,莫要放過那陷害太子之人啊。”尉遲貞請求道。
“朕明白,此事分屬內宮,不宜外臣插手,也不宜大肆宣揚,免得讓臣民不安,內宮之事皆屬皇後統轄,皇後已經在調查此事,相信不日就會水落石出的,大將軍放心便是。”元淮說道。
“陛下,老臣並非是不相信皇後娘娘,隻是老臣覺得,此事不該交由皇後娘娘處置。”尉遲貞說道。
“此乃內宮之事,不該大將軍置喙。”元淮冷冷地說道。
“老臣不敢,”尉遲貞看著一旁的陳氏說道,“當日,有人在昭寧寺行刺太子殿下一事,老臣知道後憤慨不已,本想追查到底,還是惠妃娘娘擔心此事會攪擾陛下,以此不曾張揚,可是宮中風言風語,都說當日指使人行刺太子殿下的,不是旁人,正是皇後娘娘!為了還皇後娘娘一個清白,也替太子討回公道,請陛下任命三司官員審理,若是讓皇後娘娘審理此事,隻怕會有人覺得,陛下存心包庇皇後,而讓太子殿下處境艱險,請陛下三思!”
“大將軍慎言,”元淮說道,“朕說過了,此事發生在內宮之中,理應由皇後打理,若是外臣參與,隻會弄得滿城風雨、臣民不安,難道到了那時,大將軍才稱心如意嗎?!”
“陛下息怒,老臣並非有意衝撞陛下,”尉遲貞說道,“此事若是發生在尋常皇子身上,自然可交由內宮處置,可如今事發在太子殿下身上,太子乃國本,不可等閑視之,請陛下交由三司官員審理,至於內宮這裏,既然皇後娘娘涉身其中,不便由皇後娘娘出麵,皇後之下,便是貴妃,不如讓貴妃娘娘出麵督促審理,或許才會讓宮中之人心服,請陛下恩準。”尉遲貞說道。
“貴妃?”元淮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