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桂說道,“老朽已經年邁,倒是不在意什麽好處,隻是希望太子殿下康健,江山社稷安穩無憂,老朽便心滿意足了,再者,不瞞公公,老朽此次上京,一來是為了皇後娘娘,二來,涅川郡馬對老朽有恩,他都派人延請老朽,無論宮中再艱險,老朽也會毅然前來的,也請公公與皇後娘娘放心便是,老朽一定會全力醫治太子與夫人。”
“公公便放心吧,”孟輕雷笑著說道,“黃大夫這妙手,一路上我可沒少聽人稱頌,就連回京城的路上,黃大夫這醫術我也是見識過的,我們商隊中一個愣頭青不曾去過西域,因為貪嘴,不慎吃了一種叫馬絆腸的毒草,險些葬送了性命,隨軍的醫員都束手無策,幸而得黃大夫搭救,才拾回了一條命來,有黃大夫在,一定會治好太子殿下的。”
甘繆也答應著,第二日,便帶著黃庭桂往仙都宮去,給太子與陶良娣治傷。
轉眼到了年關底下,這也是平複了渤海之亂與尉遲貞之亂後的第一個春節,諸葛憶蓀下旨今年宮中的春節要好好操辦,也好用節日的喜慶一掃過去的陰霾。
可是比起操辦春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元淮與諸葛憶蓀兩人首肯議定,那便是乾元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六年,這個年號承載了大黎子民太多的歡喜與心酸,從前六年的乾元治世,到崔氏專權,再到裴唐之爭,後來便是讓大黎人刻骨銘心的渤海之亂與潼關之難,若要從上到下洗清過去的陰霾,那乾元這個年號就不能再用,要換一個新的、象征著安寧康泰的年號才行。
以中書令陶錚、門下侍中鄭宜祚為首的朝臣們在朝堂上懇請監理朝政的諸葛憶蓀擬定新的年號,諸葛憶蓀聽了,心中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她不能一個人拍板,等下朝以後,便帶著陶錚、鄭宜祚等人去含章殿,請示元淮的意思。
“擬定新的年號?”元淮聽了陶錚等人的話,神情冰冷地問,心中不禁覺得一陣屈辱。
陶錚等人知道乾元這個年號對元淮來說意味著什麽,看元淮的神情似有不悅,便不敢再說什麽。
隻聽諸葛憶蓀說道,“是啊,朝臣們都說,乾元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六年了,是有些久了,陛下的第一個年號——延昌,隻用了十四年,先帝的兩個年號,一個隻用了十年,一個用了十二年,相較而言,這個年號的確有些長了,百姓們用這個年號也有些疲敝,是時候改元了。”
“百姓們疲敝?依我看疲敝的不是百姓,而是有些野心勃勃的人,想趁著改元之際,施行新政吧。”元淮說道。
“是,臣妾卻有此意。”諸葛憶蓀也毫不避諱地答應著,也讓元淮與幾個近臣知道,元淮口中所說的那個野心勃勃的人就是她自己。
“你……你正有此意?那你想施行什麽樣的新政啊?難道是要將朕從前的功業一並更改,才算是稱心得意嗎?”元淮也絲毫沒有給她留臉麵,當著幾個臣子的麵就質問道。
“臣妾怎麽敢?如今陛下的病已經康複,將來施行新政的人自然還是陛下,臣妾隻不過是輔佐陛下罷了。”諸葛憶蓀說道,“臣妾之所以說要施行新政,也隻是想讓百姓們知道,陛下的英明不減當年,昔日 的苦難都已經過去了,隻要有陛下在,隻要陛下決心推行新的政令,百姓們仍舊可以過上富足安寧的日子,因此這改元也好,新政也罷,隻是為了陛下來日施行政令更順遂罷了。”
“陛下,臣等也是此意,請陛下允準。”陶錚帶頭說道。
“請陛下允準。”其餘人也都紛紛附和道。
“皇後說的話如此在情在理,若是朕不答允,豈不是顯得朕固步自封、不顧念百姓了嗎?”元淮冷冷地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呢?”諸葛憶蓀笑著走到元淮的身邊說道,“陛下的心中向來是念著百姓的,隻要對百姓們有益的事,陛下都會答允,何曾有過固步自封、不顧百姓之說呢?臣妾與朝臣們之所以會如此懇求陛下,也是想讓陛下寬心,讓往日的風風雨雨都過去吧,還是往前看要緊。”
“公公便放心吧,”孟輕雷笑著說道,“黃大夫這妙手,一路上我可沒少聽人稱頌,就連回京城的路上,黃大夫這醫術我也是見識過的,我們商隊中一個愣頭青不曾去過西域,因為貪嘴,不慎吃了一種叫馬絆腸的毒草,險些葬送了性命,隨軍的醫員都束手無策,幸而得黃大夫搭救,才拾回了一條命來,有黃大夫在,一定會治好太子殿下的。”
甘繆也答應著,第二日,便帶著黃庭桂往仙都宮去,給太子與陶良娣治傷。
轉眼到了年關底下,這也是平複了渤海之亂與尉遲貞之亂後的第一個春節,諸葛憶蓀下旨今年宮中的春節要好好操辦,也好用節日的喜慶一掃過去的陰霾。
可是比起操辦春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元淮與諸葛憶蓀兩人首肯議定,那便是乾元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六年,這個年號承載了大黎子民太多的歡喜與心酸,從前六年的乾元治世,到崔氏專權,再到裴唐之爭,後來便是讓大黎人刻骨銘心的渤海之亂與潼關之難,若要從上到下洗清過去的陰霾,那乾元這個年號就不能再用,要換一個新的、象征著安寧康泰的年號才行。
以中書令陶錚、門下侍中鄭宜祚為首的朝臣們在朝堂上懇請監理朝政的諸葛憶蓀擬定新的年號,諸葛憶蓀聽了,心中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她不能一個人拍板,等下朝以後,便帶著陶錚、鄭宜祚等人去含章殿,請示元淮的意思。
“擬定新的年號?”元淮聽了陶錚等人的話,神情冰冷地問,心中不禁覺得一陣屈辱。
陶錚等人知道乾元這個年號對元淮來說意味著什麽,看元淮的神情似有不悅,便不敢再說什麽。
隻聽諸葛憶蓀說道,“是啊,朝臣們都說,乾元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六年了,是有些久了,陛下的第一個年號——延昌,隻用了十四年,先帝的兩個年號,一個隻用了十年,一個用了十二年,相較而言,這個年號的確有些長了,百姓們用這個年號也有些疲敝,是時候改元了。”
“百姓們疲敝?依我看疲敝的不是百姓,而是有些野心勃勃的人,想趁著改元之際,施行新政吧。”元淮說道。
“是,臣妾卻有此意。”諸葛憶蓀也毫不避諱地答應著,也讓元淮與幾個近臣知道,元淮口中所說的那個野心勃勃的人就是她自己。
“你……你正有此意?那你想施行什麽樣的新政啊?難道是要將朕從前的功業一並更改,才算是稱心得意嗎?”元淮也絲毫沒有給她留臉麵,當著幾個臣子的麵就質問道。
“臣妾怎麽敢?如今陛下的病已經康複,將來施行新政的人自然還是陛下,臣妾隻不過是輔佐陛下罷了。”諸葛憶蓀說道,“臣妾之所以說要施行新政,也隻是想讓百姓們知道,陛下的英明不減當年,昔日 的苦難都已經過去了,隻要有陛下在,隻要陛下決心推行新的政令,百姓們仍舊可以過上富足安寧的日子,因此這改元也好,新政也罷,隻是為了陛下來日施行政令更順遂罷了。”
“陛下,臣等也是此意,請陛下允準。”陶錚帶頭說道。
“請陛下允準。”其餘人也都紛紛附和道。
“皇後說的話如此在情在理,若是朕不答允,豈不是顯得朕固步自封、不顧念百姓了嗎?”元淮冷冷地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呢?”諸葛憶蓀笑著走到元淮的身邊說道,“陛下的心中向來是念著百姓的,隻要對百姓們有益的事,陛下都會答允,何曾有過固步自封、不顧百姓之說呢?臣妾與朝臣們之所以會如此懇求陛下,也是想讓陛下寬心,讓往日的風風雨雨都過去吧,還是往前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