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豫南省的悲哀
重生歸來帶著老婆女兒過好日子 作者:北南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不知道是,韓三平自始至終都沒有要抓李明的意思。
隻是很好奇這個年輕人的潛力,來這裏也隻是為了試探一番,確定一下年輕的是不是像汴京那邊的領導說的一樣。
有想法,膽大心細,敢幹實事兒。
經過剛剛的聊天,他已經確定了這是真的。
李明的名字現在在汴京已經是很出名的了。
“小李,你覺得蘭坪縣,不豫南省以後得定位是什麽?”
韓三平這句話直接讓李明沉默了,他不想提起,但這又不得不說。
“韓叔,我隻是說說,您隻是聽聽,咱們兩個就當嘮家常了。”
韓三平笑了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不用有壓力,你盡快說,我也隻是好奇,出了這個門,我們兩個什麽都沒聊。”
李明笑了笑說道。
“得嘞,您這麽說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李明也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我覺得……會是人口輸出大省。”
韓三平停住了手中的動作,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明。
李明歎息了一聲。
“我知道這句話讓您難以接受,說實話我也沒辦法接受,可未來,國家發展速度增快,各地基礎建設,底層職業,都需要人員,到時候豫南會是全國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大省之一。”
韓三平有些不開心,張了張嘴三番五次到嘴邊的話也說不出來,五味雜陳。
“那咱們不就是自己的努力,給別人做了嫁衣嗎?”
他說這話時帶著苦笑。
李明也是沒辦法,縱使自己是個重生者,也改變不了豫南省的狀況。
“其實咱們做為人才輸出大省是必然的,可是未來別的省份對豫南省可不是很友好。”
韓三平皺著眉頭看著李明。
“什麽意思?”
李明搖了搖頭,他並沒有說出後世那些網絡上對豫南的評價。
什麽豫南十個人中九個騙,總部設在汝南店,還給豫南人冠一個偷井蓋之名,甚至更過分的有一些企業,明目張膽的貼出不招豫南人。
若不是大國需要糧食,豫南省需要守住耕地紅線,曾經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怎能讓其如此侮辱。
豫南省自古有著華夏糧倉之名,想要發展豫南省很難很難。
韓三平猶豫再三看向李明。
“那你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李明搖了搖頭。
“咱們豫南不像三晉有煤,冀中有鋼,以及沿海地區的港,如果想搞工業發展,咱們豫南屬實一般,再加上咱們這邊必須守住耕地紅線,所以留給咱們省份其他產業的發展空間就不多了。”
“而且咱們需要城鎮化水平這麽低,不說全麵倒數第一,倒數前三應該每年都有咱們吧。”
韓三平苦笑的點了點頭。
“所以咱們得人才想搞錢,就不得不背井離鄉,去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討生活,畢竟現在去了說不定戶口就能留在那邊,讓自己的下一代不再是豫南人。”
韓三平聽了李明的話抬了抬手,又放下了。
他有些沮喪,對於從政的他,接受不了為別人做嫁衣的命,可經過和李明的交談,他也知道這是豫南省無法改變的現狀。
豫南省農業大省,可能80年還湊合,大家忙著地裏的事兒,看不出來人口流逝性,但地裏的事兒一旦忙完就會發現,許多人都會外出務工,沒辦法豫南省的就業環境很差。
李明隻是跟韓三平說了一點兒,現在的人對於外出務工的概念還不是很強,等到後世,農田機械化後,那時候你會發現每個城市都能用能遇到豫南省的人,見麵都是一句。“咦,老鄉呀!”
韓三平頹然的樣子李明也沒辦法勸解,誰知道韓三平一拍桌子道。
“縱使成為輸出大省,我們豫南省也不能差,我這就回去打報告,在蘭坪縣各地建小學,興辦職業技術學校,讓他們出去能夠驕傲的說出,我是豫南省的,我沒給自己家鄉丟人。”
李明很想說後世那些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人最近看不起的就是豫南人,搞地域歧視搞得特別嚴重。
不過李明並沒有跟韓三平說,畢竟那都是以後得事兒了。
韓三平滿懷希望的說道。
“至少讓他們出去能有一技之長,吃飽飯,穿暖衣,不至於做著最廉價的工作,拿著最少得工資。”
李明對韓三平這個一把手有了新的認知,他真的是一心為民考慮。
李明看著這個一心為民的好一把手,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韓叔,其實也不是沒有好辦法。”
韓三平眼前一亮帶著渴望的眼神看著李明。
“就如你所說,搞好教育,要是你能說動上麵的人,遷入豫南省一所頂級大學,豫南省未必不能騰飛。”
要知道當年僅憑一個豫南大學,就將豫南省的人才留住多少,當時的豫南大學不輸給現在的京城大學。
1912年留洋培訓基地隻有三個,分別是豫南大學,京城大學,還有魔都交通大學,隻是後來經曆了幾次大拆分,才使豫南大學陷入了沒落。
韓三平不敢接李明的這句話,遷一所頂級大學,和建幾十所甚至幾十個技術學院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一所頂級大學對地方的影響那是什麽樣子的他十分清楚。
韓三平知道這件事兒的難度,對於他來說這事兒根本不可能,就算拿時間磨,能辦成那也不知道多少年之後的事兒了。
他從來沒想過用這個勞資力,隻是國內大多數都是這個情況人走茶涼,縱使你規劃的再好,指望繼任者或者換仁者繼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李明和韓三平不知不覺聊了一上午,從民族大義,聊到國家大事兒。
從國家大事兒聊到經濟改革,又從經濟改革聊到民生需求,韓三平總覺和李明有聊不完的話題。
他自己也在想這小子明明隻有二十出頭的年紀,為什麽這麽老道,說話的尺寸,聊天的過程,所有細節都像是在他的把控中。
要不是肚子叫了,這倆人不知道聊到什麽時候。
韓三平站起身來笑著拉著李明的手。
“小李,跟你聊天很舒服,今天跟你聊完,我好像也知道自己要對那個方向下手了。”
“韓叔抬舉了,您不責罰李明就行了。”
“責罰?為什麽責罰你?你都說了經濟改革是國家的一個趨勢,我們蘭坪縣響應國家的號召怎麽了。”
“我們蘭坪縣不止有私營模範的代表,還有你這樣的響應號召的人才,這是我們蘭坪縣的福氣,也是豫南省的福氣啊!”
李明不敢接韓三平的這句話,裏麵充滿了坑,李明但凡說錯一句,興師問罪的時候被拿出來就是能斬自己腦袋的刀。
和領導說話什麽話該接什麽話不該接李明拿捏的很到位,上一世不知道和多少國家的元首打過交道。
韓三平對李明很滿意,拍了拍李明的肩膀。
“小李,以後有什麽困難直接去縣裏找我就行了,本來左寨的事兒,影響很大,市裏對我很不滿意,說是年後要給我調走。”
“但我韓三平絕對不當逃兵,他一個左寨惹出來的禍,不能讓整個蘭坪縣的人背鍋。”
“我要留下來,這事兒我會跟上麵打申請,我想看著你小子能達到那種成就,我能感覺到你能給我帶來驚喜。”
李明聽了以後眼前一亮,心裏有了一個想法,隻是還沒有說出來,然後拱手說道;
“韓叔抬舉了,李明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韓三平哈哈大笑了一聲。
門外眾人已經將飯菜準備好了,一盆麻辣小龍蝦,還有一條紅燒鯉魚,剩下的就是白麵饅頭,並沒有什麽特殊照顧,領導在的宴席越樸素越好。
老爹更是拿出自己釀的小燒酒,不管喝不喝必須要有。
韓三平從屋內走了出來,看著桌子上的飯菜笑嗬嗬的說道;
“這是招待老頭子我的?”
李明謙卑的說道;
“韓叔您是長輩,長輩來了哪有讓您空著肚子離開的道理。”
韓三平用手指點了點李明。
“你個小滑頭,行那我老頭子就嚐嚐你個小資本主義的飯,聽說國營飯店的麻辣小龍蝦配方也出自你手?”
李明回答道:“是!王主任需要就送給就送給他了。”
“那你挺大方,這配方要是拿出去賣,想必一個萬元戶的錢也有人出的。”
李明笑著說道:“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錢衡量的。”
韓三平越來喜歡李明,爽朗的笑了一聲。
隻是很好奇這個年輕人的潛力,來這裏也隻是為了試探一番,確定一下年輕的是不是像汴京那邊的領導說的一樣。
有想法,膽大心細,敢幹實事兒。
經過剛剛的聊天,他已經確定了這是真的。
李明的名字現在在汴京已經是很出名的了。
“小李,你覺得蘭坪縣,不豫南省以後得定位是什麽?”
韓三平這句話直接讓李明沉默了,他不想提起,但這又不得不說。
“韓叔,我隻是說說,您隻是聽聽,咱們兩個就當嘮家常了。”
韓三平笑了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不用有壓力,你盡快說,我也隻是好奇,出了這個門,我們兩個什麽都沒聊。”
李明笑了笑說道。
“得嘞,您這麽說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李明也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我覺得……會是人口輸出大省。”
韓三平停住了手中的動作,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明。
李明歎息了一聲。
“我知道這句話讓您難以接受,說實話我也沒辦法接受,可未來,國家發展速度增快,各地基礎建設,底層職業,都需要人員,到時候豫南會是全國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大省之一。”
韓三平有些不開心,張了張嘴三番五次到嘴邊的話也說不出來,五味雜陳。
“那咱們不就是自己的努力,給別人做了嫁衣嗎?”
他說這話時帶著苦笑。
李明也是沒辦法,縱使自己是個重生者,也改變不了豫南省的狀況。
“其實咱們做為人才輸出大省是必然的,可是未來別的省份對豫南省可不是很友好。”
韓三平皺著眉頭看著李明。
“什麽意思?”
李明搖了搖頭,他並沒有說出後世那些網絡上對豫南的評價。
什麽豫南十個人中九個騙,總部設在汝南店,還給豫南人冠一個偷井蓋之名,甚至更過分的有一些企業,明目張膽的貼出不招豫南人。
若不是大國需要糧食,豫南省需要守住耕地紅線,曾經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怎能讓其如此侮辱。
豫南省自古有著華夏糧倉之名,想要發展豫南省很難很難。
韓三平猶豫再三看向李明。
“那你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李明搖了搖頭。
“咱們豫南不像三晉有煤,冀中有鋼,以及沿海地區的港,如果想搞工業發展,咱們豫南屬實一般,再加上咱們這邊必須守住耕地紅線,所以留給咱們省份其他產業的發展空間就不多了。”
“而且咱們需要城鎮化水平這麽低,不說全麵倒數第一,倒數前三應該每年都有咱們吧。”
韓三平苦笑的點了點頭。
“所以咱們得人才想搞錢,就不得不背井離鄉,去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討生活,畢竟現在去了說不定戶口就能留在那邊,讓自己的下一代不再是豫南人。”
韓三平聽了李明的話抬了抬手,又放下了。
他有些沮喪,對於從政的他,接受不了為別人做嫁衣的命,可經過和李明的交談,他也知道這是豫南省無法改變的現狀。
豫南省農業大省,可能80年還湊合,大家忙著地裏的事兒,看不出來人口流逝性,但地裏的事兒一旦忙完就會發現,許多人都會外出務工,沒辦法豫南省的就業環境很差。
李明隻是跟韓三平說了一點兒,現在的人對於外出務工的概念還不是很強,等到後世,農田機械化後,那時候你會發現每個城市都能用能遇到豫南省的人,見麵都是一句。“咦,老鄉呀!”
韓三平頹然的樣子李明也沒辦法勸解,誰知道韓三平一拍桌子道。
“縱使成為輸出大省,我們豫南省也不能差,我這就回去打報告,在蘭坪縣各地建小學,興辦職業技術學校,讓他們出去能夠驕傲的說出,我是豫南省的,我沒給自己家鄉丟人。”
李明很想說後世那些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人最近看不起的就是豫南人,搞地域歧視搞得特別嚴重。
不過李明並沒有跟韓三平說,畢竟那都是以後得事兒了。
韓三平滿懷希望的說道。
“至少讓他們出去能有一技之長,吃飽飯,穿暖衣,不至於做著最廉價的工作,拿著最少得工資。”
李明對韓三平這個一把手有了新的認知,他真的是一心為民考慮。
李明看著這個一心為民的好一把手,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韓叔,其實也不是沒有好辦法。”
韓三平眼前一亮帶著渴望的眼神看著李明。
“就如你所說,搞好教育,要是你能說動上麵的人,遷入豫南省一所頂級大學,豫南省未必不能騰飛。”
要知道當年僅憑一個豫南大學,就將豫南省的人才留住多少,當時的豫南大學不輸給現在的京城大學。
1912年留洋培訓基地隻有三個,分別是豫南大學,京城大學,還有魔都交通大學,隻是後來經曆了幾次大拆分,才使豫南大學陷入了沒落。
韓三平不敢接李明的這句話,遷一所頂級大學,和建幾十所甚至幾十個技術學院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一所頂級大學對地方的影響那是什麽樣子的他十分清楚。
韓三平知道這件事兒的難度,對於他來說這事兒根本不可能,就算拿時間磨,能辦成那也不知道多少年之後的事兒了。
他從來沒想過用這個勞資力,隻是國內大多數都是這個情況人走茶涼,縱使你規劃的再好,指望繼任者或者換仁者繼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李明和韓三平不知不覺聊了一上午,從民族大義,聊到國家大事兒。
從國家大事兒聊到經濟改革,又從經濟改革聊到民生需求,韓三平總覺和李明有聊不完的話題。
他自己也在想這小子明明隻有二十出頭的年紀,為什麽這麽老道,說話的尺寸,聊天的過程,所有細節都像是在他的把控中。
要不是肚子叫了,這倆人不知道聊到什麽時候。
韓三平站起身來笑著拉著李明的手。
“小李,跟你聊天很舒服,今天跟你聊完,我好像也知道自己要對那個方向下手了。”
“韓叔抬舉了,您不責罰李明就行了。”
“責罰?為什麽責罰你?你都說了經濟改革是國家的一個趨勢,我們蘭坪縣響應國家的號召怎麽了。”
“我們蘭坪縣不止有私營模範的代表,還有你這樣的響應號召的人才,這是我們蘭坪縣的福氣,也是豫南省的福氣啊!”
李明不敢接韓三平的這句話,裏麵充滿了坑,李明但凡說錯一句,興師問罪的時候被拿出來就是能斬自己腦袋的刀。
和領導說話什麽話該接什麽話不該接李明拿捏的很到位,上一世不知道和多少國家的元首打過交道。
韓三平對李明很滿意,拍了拍李明的肩膀。
“小李,以後有什麽困難直接去縣裏找我就行了,本來左寨的事兒,影響很大,市裏對我很不滿意,說是年後要給我調走。”
“但我韓三平絕對不當逃兵,他一個左寨惹出來的禍,不能讓整個蘭坪縣的人背鍋。”
“我要留下來,這事兒我會跟上麵打申請,我想看著你小子能達到那種成就,我能感覺到你能給我帶來驚喜。”
李明聽了以後眼前一亮,心裏有了一個想法,隻是還沒有說出來,然後拱手說道;
“韓叔抬舉了,李明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韓三平哈哈大笑了一聲。
門外眾人已經將飯菜準備好了,一盆麻辣小龍蝦,還有一條紅燒鯉魚,剩下的就是白麵饅頭,並沒有什麽特殊照顧,領導在的宴席越樸素越好。
老爹更是拿出自己釀的小燒酒,不管喝不喝必須要有。
韓三平從屋內走了出來,看著桌子上的飯菜笑嗬嗬的說道;
“這是招待老頭子我的?”
李明謙卑的說道;
“韓叔您是長輩,長輩來了哪有讓您空著肚子離開的道理。”
韓三平用手指點了點李明。
“你個小滑頭,行那我老頭子就嚐嚐你個小資本主義的飯,聽說國營飯店的麻辣小龍蝦配方也出自你手?”
李明回答道:“是!王主任需要就送給就送給他了。”
“那你挺大方,這配方要是拿出去賣,想必一個萬元戶的錢也有人出的。”
李明笑著說道:“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錢衡量的。”
韓三平越來喜歡李明,爽朗的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