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剛走出大殿,就聽見身後傳來劈劈啪啪的聲響。
李瀍一袖子將案牘上的筆墨紙硯和正在閱讀的一遝奏疏,悉數掃落到地上。
“仗了誰的勢?哼,除了李德裕,還能有誰?”
宮人進來打掃時,李瀍倚在窗前,抱著肩膀,捏了捏眉心。
如今京兆府跟神策軍梁子越結越深。
他若將柳仲郢撤下來,無論換誰頂上去都可能被神策軍給吃了。
還有三個月就到東皇大帝聖誕,這時候京城絕不能亂。
思量清楚後,李瀍朝殿外大喊:
“內給事?”
仇從廣顛著小碎步跑進來。
“奴婢在。”
“幫我密詔一個人回京。”
當柳仲郢聽說劉氏懸梁留下血書一事,就知道自己闖禍了。
盡管他已準備好借口和說辭,可一連幾天上朝還是很忐忑。
奇怪的是皇帝並未對他斥責,也沒有私下詢問過這件事。
這讓柳仲郢反倒更加惴惴不安,他私下詢問李德裕的意見。
李德裕認為如今京城這個爛攤子,除了他還真沒別人能治理的好。
李德裕讓他放寬心,揣測天子應該不會動他。
會昌五年七月初一,長安再次發生天狗食日。
司天台在曆史上隻留下了短短九個字【七月 丙午朔 日有食之】。
盡管李瀍登基以來,天狗食日異常頻繁,可長安在大白天被黑暗所籠罩,百姓們無法避免陷入恐慌。
當時無論是在東西兩市購物的人,還是在大街小巷閑逛的人,當太陽消失那一刻紛紛開始四散而逃。
男男女女女畏懼的呼喊聲,跟父母走散小兒的哭叫聲,撞倒貨物的乒乓聲,各種淩亂的聲響充斥著每條街道。
這時,一匹快馬從南邊的明德門馳騁進入長安。
馬上之人舉著火把,入城後放慢馬速,沿著朱雀大街往前走,邊走邊大聲嗬斥:
“慌個屁啊,難道明天太陽就不出來了嗎?”
朱雀大街人群中有眼尖之人已經認出馬上這名大漢,驚呼出聲:
“薛元賞?”
“薛府尹?”
喜愛他的老百姓頓時有了主心骨,心中恐慌瞬間消散一半。
也有地痞流氓看見他被嚇得渾身哆嗦,癱軟跪倒。
“神啊,癲公怎麽回來了?”
“完了,我昨天剛紋的刺青。”
人群中有個頭戴蓑笠的男人將帽沿往下壓了壓,以遮住唇邊的淺淺笑意。
由薛元賞重掌京兆府對劉異來說再好不過。
薛元賞回京當天,李瀍同時下了幾道旨意,公布一係列人事變動。
一,由薛元賞接替柳仲郢出任京兆尹。
鹽鐵轉運使暫時由薛元賞繼續兼任,他需要遙控調度各地鹽務。
二,柳仲郢改任中書省右散騎常侍,權知吏部銓事。
散騎常侍與諫議大夫、補闕、拾遺補闕一樣,都是大唐的諫官職位,沒有實權。
吏部銓事倒是有實權,不過柳仲郢又不隸屬於吏部,如此安排恰好可以限製柳仲郢獨斷專行的性格。
三,調兵部尚書鄭肅離京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同時授予鄭肅檢校右仆射、同平章事,讓他以“使相”的身份出任節度使。
不久便到東皇大帝聖誕,關鍵時刻李瀍不敢再用鄭家人擔任兵部尚書,他將鄭肅調出京是為防止滎陽鄭氏反叛。
四,戶部尚書李固言接替鄭肅空下來的兵部尚書一職。
五,中書侍郎李回接替李固言出任戶部尚書。
李回同平章事職能不變,等於換個崗位繼續做宰相。
接下來的日子,李瀍和劉異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都在緊鑼密鼓地為東皇大帝聖誕做準備。
半個月後有件狗血反轉故事傳入京中,昭義軍再次發生叛亂——未遂。
起因是七月上旬,李瀍詔令參加過劉稹叛亂的革命老區昭義軍,派騎兵五百人、步兵一千五百人去戍防振武。
西北邊塞苦寒,昭義軍士卒自然不願意去。
他們趁昭義節度使盧鈞出城給他們餞行時,自己快跑回城將盧鈞關城外邊了。
監軍王惟直出麵安撫士卒,卻被亂兵擊傷,沒幾天就死了。
盧鈞回不去城,無奈隻能逃到潞城躲避,即將成為大唐又一個被士兵驅逐的節度使。
留在城裏的昭義軍牙兵們,想擁立昭義戍兵奉都將李文矩為帥,沒想到李文矩根本不答應,還勸說他們將盧鈞給接回來。
盧鈞被接回昭義軍大本營後,依舊派遣那些人去戍兵振武,再一次為他們餞行。
這些二貨士兵不疑有詐,結果這次十麵埋伏換人了。盧鈞讓人提前埋伏在太平驛,將令他受辱的兩千士卒全部圍殺。
本來李瀍和李德裕得知昭義軍在澤潞之地再次叛亂時,都做好準備二次討伐了,沒想到這出鬧劇戛然而止,就此落下帷幕。
八月朔日,宣政殿朝會。
曾主持過今年知貢舉的陳商,因為背靠李德裕這棵大樹,在發生科舉舞弊案後不僅沒有被貶官,還升遷了。
如今陳商被正式任命為禮部侍郎,主持禮部大小事宜。
此前大唐全部僧尼都歸禮部四司之祠部管理,所以禮部侍郎要定期匯報全國滅佛進展。
輪到陳商匯報工作時,他先告了幾個節度使的黑狀。
河北三鎮完全沒有執行滅佛政策,強迫僧尼還俗之事越到北方執行力度越差,導致五台山等地的僧人全往幽州跑。
李德裕這時出列,主動為皇帝排憂解難。
“陛下,臣認為北方地廣人稀,各藩鎮每年為爭奪人口、牲畜花樣百出,難得有大量壯碩人丁主動投奔,想必盧龍節度使收留僧人也為充軍需要,並非有意抗旨。臣下朝後會即刻召見盧龍藩鎮在京進奏院的官員,曉以大義,讓他們勸說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此後不再收留投奔僧人。”
陳商見李德裕發話了,也不好再告下去,接著又更新了全國滅佛進展。
“陛下,距今為止大唐境內共毀寺院四千六百餘所,蘭若(私立的僧居)四萬所,目前已歸俗的僧尼達到二十六萬五百人,另有大秦穆護、祆僧二千餘人還俗。已收回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釋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萬以上。”
滿朝文武全被這個數字震驚到了。
李瀍一袖子將案牘上的筆墨紙硯和正在閱讀的一遝奏疏,悉數掃落到地上。
“仗了誰的勢?哼,除了李德裕,還能有誰?”
宮人進來打掃時,李瀍倚在窗前,抱著肩膀,捏了捏眉心。
如今京兆府跟神策軍梁子越結越深。
他若將柳仲郢撤下來,無論換誰頂上去都可能被神策軍給吃了。
還有三個月就到東皇大帝聖誕,這時候京城絕不能亂。
思量清楚後,李瀍朝殿外大喊:
“內給事?”
仇從廣顛著小碎步跑進來。
“奴婢在。”
“幫我密詔一個人回京。”
當柳仲郢聽說劉氏懸梁留下血書一事,就知道自己闖禍了。
盡管他已準備好借口和說辭,可一連幾天上朝還是很忐忑。
奇怪的是皇帝並未對他斥責,也沒有私下詢問過這件事。
這讓柳仲郢反倒更加惴惴不安,他私下詢問李德裕的意見。
李德裕認為如今京城這個爛攤子,除了他還真沒別人能治理的好。
李德裕讓他放寬心,揣測天子應該不會動他。
會昌五年七月初一,長安再次發生天狗食日。
司天台在曆史上隻留下了短短九個字【七月 丙午朔 日有食之】。
盡管李瀍登基以來,天狗食日異常頻繁,可長安在大白天被黑暗所籠罩,百姓們無法避免陷入恐慌。
當時無論是在東西兩市購物的人,還是在大街小巷閑逛的人,當太陽消失那一刻紛紛開始四散而逃。
男男女女女畏懼的呼喊聲,跟父母走散小兒的哭叫聲,撞倒貨物的乒乓聲,各種淩亂的聲響充斥著每條街道。
這時,一匹快馬從南邊的明德門馳騁進入長安。
馬上之人舉著火把,入城後放慢馬速,沿著朱雀大街往前走,邊走邊大聲嗬斥:
“慌個屁啊,難道明天太陽就不出來了嗎?”
朱雀大街人群中有眼尖之人已經認出馬上這名大漢,驚呼出聲:
“薛元賞?”
“薛府尹?”
喜愛他的老百姓頓時有了主心骨,心中恐慌瞬間消散一半。
也有地痞流氓看見他被嚇得渾身哆嗦,癱軟跪倒。
“神啊,癲公怎麽回來了?”
“完了,我昨天剛紋的刺青。”
人群中有個頭戴蓑笠的男人將帽沿往下壓了壓,以遮住唇邊的淺淺笑意。
由薛元賞重掌京兆府對劉異來說再好不過。
薛元賞回京當天,李瀍同時下了幾道旨意,公布一係列人事變動。
一,由薛元賞接替柳仲郢出任京兆尹。
鹽鐵轉運使暫時由薛元賞繼續兼任,他需要遙控調度各地鹽務。
二,柳仲郢改任中書省右散騎常侍,權知吏部銓事。
散騎常侍與諫議大夫、補闕、拾遺補闕一樣,都是大唐的諫官職位,沒有實權。
吏部銓事倒是有實權,不過柳仲郢又不隸屬於吏部,如此安排恰好可以限製柳仲郢獨斷專行的性格。
三,調兵部尚書鄭肅離京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同時授予鄭肅檢校右仆射、同平章事,讓他以“使相”的身份出任節度使。
不久便到東皇大帝聖誕,關鍵時刻李瀍不敢再用鄭家人擔任兵部尚書,他將鄭肅調出京是為防止滎陽鄭氏反叛。
四,戶部尚書李固言接替鄭肅空下來的兵部尚書一職。
五,中書侍郎李回接替李固言出任戶部尚書。
李回同平章事職能不變,等於換個崗位繼續做宰相。
接下來的日子,李瀍和劉異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都在緊鑼密鼓地為東皇大帝聖誕做準備。
半個月後有件狗血反轉故事傳入京中,昭義軍再次發生叛亂——未遂。
起因是七月上旬,李瀍詔令參加過劉稹叛亂的革命老區昭義軍,派騎兵五百人、步兵一千五百人去戍防振武。
西北邊塞苦寒,昭義軍士卒自然不願意去。
他們趁昭義節度使盧鈞出城給他們餞行時,自己快跑回城將盧鈞關城外邊了。
監軍王惟直出麵安撫士卒,卻被亂兵擊傷,沒幾天就死了。
盧鈞回不去城,無奈隻能逃到潞城躲避,即將成為大唐又一個被士兵驅逐的節度使。
留在城裏的昭義軍牙兵們,想擁立昭義戍兵奉都將李文矩為帥,沒想到李文矩根本不答應,還勸說他們將盧鈞給接回來。
盧鈞被接回昭義軍大本營後,依舊派遣那些人去戍兵振武,再一次為他們餞行。
這些二貨士兵不疑有詐,結果這次十麵埋伏換人了。盧鈞讓人提前埋伏在太平驛,將令他受辱的兩千士卒全部圍殺。
本來李瀍和李德裕得知昭義軍在澤潞之地再次叛亂時,都做好準備二次討伐了,沒想到這出鬧劇戛然而止,就此落下帷幕。
八月朔日,宣政殿朝會。
曾主持過今年知貢舉的陳商,因為背靠李德裕這棵大樹,在發生科舉舞弊案後不僅沒有被貶官,還升遷了。
如今陳商被正式任命為禮部侍郎,主持禮部大小事宜。
此前大唐全部僧尼都歸禮部四司之祠部管理,所以禮部侍郎要定期匯報全國滅佛進展。
輪到陳商匯報工作時,他先告了幾個節度使的黑狀。
河北三鎮完全沒有執行滅佛政策,強迫僧尼還俗之事越到北方執行力度越差,導致五台山等地的僧人全往幽州跑。
李德裕這時出列,主動為皇帝排憂解難。
“陛下,臣認為北方地廣人稀,各藩鎮每年為爭奪人口、牲畜花樣百出,難得有大量壯碩人丁主動投奔,想必盧龍節度使收留僧人也為充軍需要,並非有意抗旨。臣下朝後會即刻召見盧龍藩鎮在京進奏院的官員,曉以大義,讓他們勸說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此後不再收留投奔僧人。”
陳商見李德裕發話了,也不好再告下去,接著又更新了全國滅佛進展。
“陛下,距今為止大唐境內共毀寺院四千六百餘所,蘭若(私立的僧居)四萬所,目前已歸俗的僧尼達到二十六萬五百人,另有大秦穆護、祆僧二千餘人還俗。已收回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釋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萬以上。”
滿朝文武全被這個數字震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