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這樣下去搞不了啊
落榜當天,娶了個郡主嬌妻回家 作者:菜比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發喪當日,舉國披麻戴孝。
然而卻有幾處地方,壓根連給皇帝守孝的心情都沒有。
臨州知府看著朝廷剛送來的那一點賑災糧食,欲哭無淚。
數量少就算了,而且還是從沙子裏麵找糧食。
流賊隊伍愈發壯大。
運河附近的城池,都在大周境內,有天然護城河,基本沒有受到異族威脅的可能。
城池的城牆基本都是年久失修的貨,因此根本沒有什麽修補的必要。
也是因為這樣,那些發展壯大後的流賊,最多時候能一日占了幾座城。
其他流民得了這個消息,也都在蠢蠢欲動。
如今圍在他們府衙外麵的那些流民個個眼神都變了,怎麽看都是在虎視眈眈一般。
再這樣下去,他們城遲早也是要被攻破。
就算城不破,城內的百姓也早就被圍得斷糧斷柴火,撐不下去了。
大難臨頭,臨州知府已經組織了幾次城中的大戶們捐糧賑災。
糧食確實籌到了一些。
可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麽久,就連地主家的餘糧都沒剩多少了。
州府尚且如此,底下的縣城更不用說。
臨州知府每日聽著底下傳來的消息,急得頭發都在短短的時間內白了一大半。
可折子派人往上麵送了不少,幫助是一點都沒。
好不容易盼來的送糧隊伍,居然差點淹沒在流民堆裏。
要不是他這個知府臨時征調了鄉勇出城去接,就那短得離譜的送糧隊伍都難進城。
然而進了城,也不見得是好事。
流民們都看著朝廷送糧來的,天天在外麵喊著要知府趕緊開倉賑災。
但臨州知府哪裏拿東西去賑災?
拿這些人送來的一堆沙子麽?
朝廷說讓守軍來鎮壓流民,可守軍的身影也遲遲不見。
“不行,這樣下去不行!”
當晚他咬咬牙,一拍板,讓自家人收拾了行李細軟。
大件的東西全都不要,隻帶一些輕便的,分了兩輛馬車。
趁著淩晨大家都疲憊時,讓家人悄悄從城門側邊的小門出了城。
確認家人安全後,臨州知府這才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繼續召集鄉勇,帶著眾人加固圍牆。
隻希望那些流賊們打過來時,他們能再支撐一段時間,等到朝廷援兵的到來。
但不幸的是。
慶元帝的死訊傳開,流賊們更是一呼百應。
整個西南地區,大半都被流賊占滿。
運河被攔腰截斷,鈔關的太監要不投敵要不被殺,由各路流賊勢力征收過路船隻的關稅。
原本蘇譽和顧長樂還打算回了東南後,便也搞一條船,屆時跟著朝廷一同出海試試水。
結果運河被流賊把持的消息傳回後,也挺無奈的。
畢竟他們的船隻,先前就寫信給顧老頭,讓他找人準備建造了。
“聽聞那些人征收的關稅比太監還高,船先建著,後續出海的事情再等等看看。”
蘇譽說。
他們曲州的大船要出海,必須要經過一段運河。
那段運河雖然聽聞沒被那些起義的流民占領,可也不安全。
所以蘇譽聽說了目前的情況後,決定先把這事擱置,橫豎他現在可以暫時先把書屋在東南境內擴張一番先。
前不久下葬了顧長樂的父母,爺孫倆好一段時間心情都有些低落。
一直到慶元帝的死訊連帶著趙老頭的信一起傳回,顧長樂這才感覺到好受了一些。
“皇帝還是死了......”
顧長樂給顧老頭和蘇譽一起讀趙老頭的信。
“在我們走後不久,身體便又再次支撐不住病倒了。”
顧長樂說起皇帝的死訊時,語氣明顯帶著興奮。
雖然淮南王世子和世子妃是為國家大義而死。
可從真正意義上來說,慶元帝是害死她父母的元凶。
因此蘇譽當時並沒有真心要救慶元帝,反而在明知道如何能緩解他毒性的情況下,選擇袖手旁觀。
如今他終於死了,顧長樂也懶得裝了。
但顧老頭還並不知道自己兒子和兒媳的真正死因。
隻想起自己這幾十年與皇帝打交道的時間,總覺得有些唏噓。
“原以為當今身體還不錯,想不到上次一病之後,短短時間內便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至於趙老頭,他在信上說自己一切還好,讓他們不用擔心。
若是即將登基的三皇子不是明主,他會想辦法辭官回來的。
顧長樂說:“聽聞王閣老還想著讓夫君回京城去給他治病,但趙爺爺說了如今各地流民起義勢力太大,夫君恐怕趕不過去,這才作罷。”
“後麵皇帝又下令讓周邊守軍去平叛,可怎麽這般久了,平叛都沒有什麽好消息?”
這些事情,蘇譽倒不是很清楚。
他和顧長樂一起看向顧老頭。
顧老頭解釋說:“蘇南運河在大周西南處。”
“東南與胡族隻隔著一片山脈,時常要打仗,因此咱們東南守軍不少,而且大多有實戰經驗。”
“可此次運河決堤後淹沒的西南地區,有咱們東南擋著,並不與任何外族接壤。”
“因此守軍本就不多。”
“而且因為大部分運河流域都在西南,那邊水師比較發達。”
“可這麽多年,運河沿岸都沒打過什麽水戰,水師早已經荒廢許久。”
“哪裏還有什麽戰鬥力可言?”
“我估計朝廷下個命令,當地守軍也就意思出兵一下就算了。”
“畢竟這些流賊往年很多時候,都是鬧著鬧著便會自動散去,成不了太多氣候。”
可誰知道,這次慶元帝的死訊,給這些流賊們打了雞血。
皇帝賓天,江山不穩之時,不就是鬧事的最好的時候。
所以西南那邊的城池,才會淪陷得這麽快。
蘇譽有些無奈道:“可惜,若是先前能賑災得當的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陛下要出海貿易,已經在準備重整水師。”
“若是明年發生這些事情,裝備精良的西南守軍肯定能很快平息叛亂。”
但沒有如果。
事情發展到現在,基本已經可以肯定了。
慶元帝真的把那些賑災糧款都給昧了下來。
如今他人都死了,更不可能吐出來。
就不知道上位後的三皇子會怎麽做。
不過,他們目前還麵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顧老頭說:“也不知道這三皇子登基後,會如何處理這些起義的流民。”
“運河被截斷,咱們東南的鹽恐怕好一段時間都不能從外麵補給。”
“若是這些流民一直不處理,恐怕咱們這邊的鹽也要開始漲價。”
然而卻有幾處地方,壓根連給皇帝守孝的心情都沒有。
臨州知府看著朝廷剛送來的那一點賑災糧食,欲哭無淚。
數量少就算了,而且還是從沙子裏麵找糧食。
流賊隊伍愈發壯大。
運河附近的城池,都在大周境內,有天然護城河,基本沒有受到異族威脅的可能。
城池的城牆基本都是年久失修的貨,因此根本沒有什麽修補的必要。
也是因為這樣,那些發展壯大後的流賊,最多時候能一日占了幾座城。
其他流民得了這個消息,也都在蠢蠢欲動。
如今圍在他們府衙外麵的那些流民個個眼神都變了,怎麽看都是在虎視眈眈一般。
再這樣下去,他們城遲早也是要被攻破。
就算城不破,城內的百姓也早就被圍得斷糧斷柴火,撐不下去了。
大難臨頭,臨州知府已經組織了幾次城中的大戶們捐糧賑災。
糧食確實籌到了一些。
可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麽久,就連地主家的餘糧都沒剩多少了。
州府尚且如此,底下的縣城更不用說。
臨州知府每日聽著底下傳來的消息,急得頭發都在短短的時間內白了一大半。
可折子派人往上麵送了不少,幫助是一點都沒。
好不容易盼來的送糧隊伍,居然差點淹沒在流民堆裏。
要不是他這個知府臨時征調了鄉勇出城去接,就那短得離譜的送糧隊伍都難進城。
然而進了城,也不見得是好事。
流民們都看著朝廷送糧來的,天天在外麵喊著要知府趕緊開倉賑災。
但臨州知府哪裏拿東西去賑災?
拿這些人送來的一堆沙子麽?
朝廷說讓守軍來鎮壓流民,可守軍的身影也遲遲不見。
“不行,這樣下去不行!”
當晚他咬咬牙,一拍板,讓自家人收拾了行李細軟。
大件的東西全都不要,隻帶一些輕便的,分了兩輛馬車。
趁著淩晨大家都疲憊時,讓家人悄悄從城門側邊的小門出了城。
確認家人安全後,臨州知府這才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繼續召集鄉勇,帶著眾人加固圍牆。
隻希望那些流賊們打過來時,他們能再支撐一段時間,等到朝廷援兵的到來。
但不幸的是。
慶元帝的死訊傳開,流賊們更是一呼百應。
整個西南地區,大半都被流賊占滿。
運河被攔腰截斷,鈔關的太監要不投敵要不被殺,由各路流賊勢力征收過路船隻的關稅。
原本蘇譽和顧長樂還打算回了東南後,便也搞一條船,屆時跟著朝廷一同出海試試水。
結果運河被流賊把持的消息傳回後,也挺無奈的。
畢竟他們的船隻,先前就寫信給顧老頭,讓他找人準備建造了。
“聽聞那些人征收的關稅比太監還高,船先建著,後續出海的事情再等等看看。”
蘇譽說。
他們曲州的大船要出海,必須要經過一段運河。
那段運河雖然聽聞沒被那些起義的流民占領,可也不安全。
所以蘇譽聽說了目前的情況後,決定先把這事擱置,橫豎他現在可以暫時先把書屋在東南境內擴張一番先。
前不久下葬了顧長樂的父母,爺孫倆好一段時間心情都有些低落。
一直到慶元帝的死訊連帶著趙老頭的信一起傳回,顧長樂這才感覺到好受了一些。
“皇帝還是死了......”
顧長樂給顧老頭和蘇譽一起讀趙老頭的信。
“在我們走後不久,身體便又再次支撐不住病倒了。”
顧長樂說起皇帝的死訊時,語氣明顯帶著興奮。
雖然淮南王世子和世子妃是為國家大義而死。
可從真正意義上來說,慶元帝是害死她父母的元凶。
因此蘇譽當時並沒有真心要救慶元帝,反而在明知道如何能緩解他毒性的情況下,選擇袖手旁觀。
如今他終於死了,顧長樂也懶得裝了。
但顧老頭還並不知道自己兒子和兒媳的真正死因。
隻想起自己這幾十年與皇帝打交道的時間,總覺得有些唏噓。
“原以為當今身體還不錯,想不到上次一病之後,短短時間內便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至於趙老頭,他在信上說自己一切還好,讓他們不用擔心。
若是即將登基的三皇子不是明主,他會想辦法辭官回來的。
顧長樂說:“聽聞王閣老還想著讓夫君回京城去給他治病,但趙爺爺說了如今各地流民起義勢力太大,夫君恐怕趕不過去,這才作罷。”
“後麵皇帝又下令讓周邊守軍去平叛,可怎麽這般久了,平叛都沒有什麽好消息?”
這些事情,蘇譽倒不是很清楚。
他和顧長樂一起看向顧老頭。
顧老頭解釋說:“蘇南運河在大周西南處。”
“東南與胡族隻隔著一片山脈,時常要打仗,因此咱們東南守軍不少,而且大多有實戰經驗。”
“可此次運河決堤後淹沒的西南地區,有咱們東南擋著,並不與任何外族接壤。”
“因此守軍本就不多。”
“而且因為大部分運河流域都在西南,那邊水師比較發達。”
“可這麽多年,運河沿岸都沒打過什麽水戰,水師早已經荒廢許久。”
“哪裏還有什麽戰鬥力可言?”
“我估計朝廷下個命令,當地守軍也就意思出兵一下就算了。”
“畢竟這些流賊往年很多時候,都是鬧著鬧著便會自動散去,成不了太多氣候。”
可誰知道,這次慶元帝的死訊,給這些流賊們打了雞血。
皇帝賓天,江山不穩之時,不就是鬧事的最好的時候。
所以西南那邊的城池,才會淪陷得這麽快。
蘇譽有些無奈道:“可惜,若是先前能賑災得當的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陛下要出海貿易,已經在準備重整水師。”
“若是明年發生這些事情,裝備精良的西南守軍肯定能很快平息叛亂。”
但沒有如果。
事情發展到現在,基本已經可以肯定了。
慶元帝真的把那些賑災糧款都給昧了下來。
如今他人都死了,更不可能吐出來。
就不知道上位後的三皇子會怎麽做。
不過,他們目前還麵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顧老頭說:“也不知道這三皇子登基後,會如何處理這些起義的流民。”
“運河被截斷,咱們東南的鹽恐怕好一段時間都不能從外麵補給。”
“若是這些流民一直不處理,恐怕咱們這邊的鹽也要開始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