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山大營。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就進了八月,大老遠就聽到西山大營內傳來陣陣的呼喝聲,時而更有戰馬奔騰的咆哮聲。
從三月到八月,兩萬四千京營士兵在張世康的帶領下,日日不停的操練,加上糧草跟得上,一個個都變得龍精虎猛。
就連張世康也練出了一身的腱子肉,可以說現在的他讓他去揍原來的他,他有信心一拳頭把過去的自己ko。
他變黑了,也變強了。
這個夏天異常炎熱,整個北方仍舊沒有下一滴雨。
身為後世人,張世康知道這是因為現在處在小冰河時期,幹旱少雨,可其他人不知道。
在某些人眼裏,他們隻會馬後炮,在史書上大寫特寫,大明亡那是因為老天讓大明亡,可張世康心裏清楚,老天根本不在乎。
不論是大明還是大清,乃至整個世界,老天都不會在乎,滅亡你,與你無關。
陝西、山西、河南都發生著極為嚴重的旱災,旱災又經常伴隨著蝗災,死的人多了沒人管,又容易產生瘟疫,據說山東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對此張世康很是無奈,目前的朝廷根本沒有賑災的糧食和銀子,在湖廣剿寇的楊嗣昌,已經將整個朝廷的血給吸光了。
很多時候張世康都覺得,楊嗣昌有鋪張浪費的嫌疑,但他並未去彈劾,如今湖廣的局勢正在緊要的時候,自己去彈劾不論成功與否,都絕不會對前線有任何好處。
說不準還會壞事,浪費就浪費吧,隻要能將流寇剿滅了,朝廷從此也會少一個巨大的威脅。
更何況,崇禎老哥如今還挺信任楊嗣昌,自己何必要去當那背後捅刀子的小人。
張世康倒是不怕他,但他身為紈絝,捅刀子就要當麵捅,隻要楊嗣昌敢沒事找事,他就敢捅。
但現在嘛,他還是希望楊胖子能把流寇滅了的,沒了流寇,或許自己就能繼續回家躺平了呢。
張世康隻希望滅了流寇之後,朝廷能盡快騰出糧草銀子去賑災,如今北方四省的災情,倘若再不去救,或許用不了多久,就又會蹦出來個張自成、王獻忠來。
唉,大明這艘破船,真是四處漏風啊!
“提督大人,工部剛送來了四百支斑鳩腳銃,屬下都檢查過了,質量都合格。”
正思量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壯年男人從匠戶所在的方向走來稟報。
“才四百支,工部效率怎麽這麽低?都一個月了,茅將軍,工部莫不是在敷衍本提督?”張世康皺著眉頭道。
麵前的這個壯漢,就是《武備誌》的作者茅元儀,崇禎老哥倒是效率很高,隻一個半月時間就把人給他找了來。
其實張世康後來才知道,並不是朝廷效率高,實在是麵前這大叔太生猛。
據茅元儀說,一得了朝廷的詔令,這大叔連鋪蓋都沒收拾,直接從戍地找了一匹快馬,隻用了十一天時間,就從福建狂奔到了京城。
要知道福建距離京城遙遠,正常情況下舟車勞頓的來回折騰,沒有倆月根本想都別想。
而這位大叔之所以那麽著急,是他以為朝廷召見他,是為了重新啟用他。
按照史料記載,倘若沒有張世康的幹預,這大叔充軍福建後,壯心不已,一直盼著著朝廷的詔令,想繼續報國,奈何朝廷根本不鳥,悲憤之下就喝酒,最後把自個兒給喝死了。
是的沒錯,這大叔是個戰狂。
也就是傳說中的那種有國無家的猛士。
茅元儀雖然因為寫武備誌而聞名,但他本人其實並不覺得自己的長處是在技術層麵,他甚至有點排斥,所以張世康叫他茅將軍,而非茅先生。
茅元儀日夜不停地趕路到京城才發現,天子根本就不見他,而是讓宦官將他帶到了西山大營,他才知道自己能脫罪,就是因為麵前的這位年輕的京營提督。
“提督大人,斑鳩腳銃才開始試製,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或許這個月能好點。”茅元儀如實稟報道。
“還是太慢了,茅將軍,那姓方的該不會沒盡力吧?”張世康皺眉道。
畢竟上次坑了方逢年一把,張世康擔心這老小子暗中使壞。
這斑鳩腳銃,茅元通他們琢磨了一個月,也隻是仿製出了一半的部件,之所以很快能開始試製,全是麵前這位大叔的功勞。
這大叔知道他能脫罪是因為張世康,還是比較感激的,知道張世康想仿製斑鳩銃,就將自己關在軍帳內整整四天。
然後,斑鳩腳銃的技術難點,就被他攻破了。
即使早知道這大叔牛逼,可這也太牛逼了,張世康當時都樂壞了,想著自己真是撿到寶了。
可接觸了幾天他才發現,自己這個寶,心思貌似根本不在火器上。
這大叔知道張世康很得天子信任,不止一次表示,希望張世康能幫他在天子麵前說說話,讓他能回到關外繼續掌兵,他還是想上陣殺敵。
張世康心都拔涼拔涼的,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了屬於是。
但畢竟是自己找到的第一個科技大佬,張世康還是不打算放棄,他覺得這大叔觀念有問題,報國的方式又不是隻有一種。
“那倒沒有,不過屬下確實不喜歡這位工部尚書。”茅元儀回道。
“哦?為啥?”張世康問。
“哼,蠅營狗苟之輩,隻知曲意逢迎,大明就是壞在這等人手上。”茅元儀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的鄙夷。
他畢竟官至副總兵,對於朝廷的一些官員還是知道的。
“對對對,本提督也不喜歡那家夥,看著不像好人。”張世康附和道。
他早看出來了,這茅元儀兩次都差點被砍頭,說冤也冤,說不冤也不冤。
這大叔是個純純的鋼鐵直男!情商基本為零的那種。
其實也是,能寫出百科全書式的軍事著作,還對那麽多武器軍械都有涉獵的,按照後世講,純純的理工男。
他的那兩次差點被砍頭的經曆,其實都不複雜,主要責任也不是他,但凡朝中有個能給他說話的,他也不至於每次都被一擼到底,還差點掉腦袋。
“提督大人,屬下這兩天想了想,趙士禎所研製出來的迅雷銃,或許並不適合營中的火器兵使用。
這種銃比之魯密銃,甚至斑鳩銃重多了,槍管多也就意味著故障率高,彈藥裝填也更麻煩。
最重要的,我見營中的火器兵也習刀劍,倘若用了這種銃,除非將銃扔掉,否則就根本無法用刀劍近戰。
屬下希望提督大人知悉。”
這種迅雷銃,張世康也是前幾天才第一次聽茅元儀說,張世康當時高興的一晚上都睡不著覺。
按照茅元儀的描述,迅雷銃有五根銃管,呈正五棱形分布,射擊敵人時,點燃其中一支,發射完畢後,將銃管扭轉七十度就可以繼續射擊。
這特娘的,不就是低配版的加特林嗎?
當時張世康覺得,趙士楨還真特娘的是個天才。
“不能近戰啊,那倒是可惜了。”張世康想了想道。
他確實忽視了這時候的工業水平,倘若加特林都能搞出來,那確實沒大清什麽事兒了。
不過他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茅元儀不同,那玩意兒既然很重,裝備到士兵身上,指定跑不快。
所以,確實並不適合。
“不過大人所提的遂發式火銃,屬下在江南時便見到過,據說是鄭家的水師從外藩人手裏繳獲的。
屬下覺得,提督大人若想提升火器兵的威力,用迅雷銃,反倒不如這遂發銃。
可惜孫元化不在了,否則以他對火器的癡迷,肯定很快就能試製出來。”茅元儀歎了口氣道。
“是啊,都怪本提督,來的太晚了,大明痛失一大才呀!”張世康附和。
茅元儀也好,宋應星也罷,雖說都是某一兩個行業的百科全書,但畢竟學習麵太大。
比如茅元儀,雖然懂車船、冷兵器、火器乃至軍陣等等所有關於軍事領域的東西,但你若是讓他真去造一艘鄭和時候的最大型號寶船,這大叔也得傻眼。
畢竟鄭和下西洋時最大的寶船,船身長度甚至能達到一百多米,這什麽概念,小型航母了屬於是。
對於茅元儀,他隻是知道大部分軍械的結構、使用方法、威力等等。
真要是搞科研,肯定比茅元通那種普通匠人要厲害,但跟某些專科領域的大佬比,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孫元化就屬於專科非常牛掰的大佬,孫元化一生隻專攻了火器這一個領域,尤其擅長火炮。
明代仿製葡萄牙人的火炮研製出了幾十種仿製的弗朗機炮,這其中有一半都是這老哥一個人搞出來的。
大清偽帝皇太極的老子野豬皮努爾哈赤,據說就是打寧遠時,被孫元化造的火炮擊成了重傷,幾個月後不治身亡。
可惜這老哥搞火炮是一把好手,但搞政治就差勁太多了,情商不高被孔有德坑出了屎來,最後被崇禎老哥處死。
看到了沒,大叔你若是非要不聽本提督的,要去外頭獨自領兵打仗,這老孫頭可就是你的下場喲。
張世康很想這麽說,可他覺得那樣太殘忍了,於是便轉移了話題道:
“茅將軍啊,趙士楨和孫元化確實是大才,可他們已經死了,你倒是再想想。
咱大明這麽多人,厲害點的人裏還有沒有活著的?”
茅元儀老大的眼睛瞪了一眼張世康,他不明白這位年輕的提督大人,為何對卑賤的匠人這麽感興趣。
如此年輕便能當上京營提督,難道所思所想的,不該是上陣殺敵為朝廷掃除不臣嗎?
茅元儀也很想這麽說,可他覺得那樣自己估計又得去充軍,想了想便道:
“活著的自然有,宋應星算一個,可這位專攻的不是火器,除了孫元化外,屬下知道的,在火器上造詣深的,當屬畢懋康畢兄。
屬下雖然沒見過他,但卻已經與他神交已久,此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幾年前才辭職回鄉,提督大人身在京城,應當知道的。
他回鄉之後,聽說一直在著書,也是關於火器的,好像是叫做《軍器圖說》的,這書與屬下的拙作不同,是以研製為目的的。
畢懋康與其兄畢懋良素有清譽,人稱‘二畢’。”
張世康剛還聽的津津有味兒,臨了差點將剛喝了一口的茶水噴出去。
“等會兒,人稱什麽?二b????”
……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就進了八月,大老遠就聽到西山大營內傳來陣陣的呼喝聲,時而更有戰馬奔騰的咆哮聲。
從三月到八月,兩萬四千京營士兵在張世康的帶領下,日日不停的操練,加上糧草跟得上,一個個都變得龍精虎猛。
就連張世康也練出了一身的腱子肉,可以說現在的他讓他去揍原來的他,他有信心一拳頭把過去的自己ko。
他變黑了,也變強了。
這個夏天異常炎熱,整個北方仍舊沒有下一滴雨。
身為後世人,張世康知道這是因為現在處在小冰河時期,幹旱少雨,可其他人不知道。
在某些人眼裏,他們隻會馬後炮,在史書上大寫特寫,大明亡那是因為老天讓大明亡,可張世康心裏清楚,老天根本不在乎。
不論是大明還是大清,乃至整個世界,老天都不會在乎,滅亡你,與你無關。
陝西、山西、河南都發生著極為嚴重的旱災,旱災又經常伴隨著蝗災,死的人多了沒人管,又容易產生瘟疫,據說山東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對此張世康很是無奈,目前的朝廷根本沒有賑災的糧食和銀子,在湖廣剿寇的楊嗣昌,已經將整個朝廷的血給吸光了。
很多時候張世康都覺得,楊嗣昌有鋪張浪費的嫌疑,但他並未去彈劾,如今湖廣的局勢正在緊要的時候,自己去彈劾不論成功與否,都絕不會對前線有任何好處。
說不準還會壞事,浪費就浪費吧,隻要能將流寇剿滅了,朝廷從此也會少一個巨大的威脅。
更何況,崇禎老哥如今還挺信任楊嗣昌,自己何必要去當那背後捅刀子的小人。
張世康倒是不怕他,但他身為紈絝,捅刀子就要當麵捅,隻要楊嗣昌敢沒事找事,他就敢捅。
但現在嘛,他還是希望楊胖子能把流寇滅了的,沒了流寇,或許自己就能繼續回家躺平了呢。
張世康隻希望滅了流寇之後,朝廷能盡快騰出糧草銀子去賑災,如今北方四省的災情,倘若再不去救,或許用不了多久,就又會蹦出來個張自成、王獻忠來。
唉,大明這艘破船,真是四處漏風啊!
“提督大人,工部剛送來了四百支斑鳩腳銃,屬下都檢查過了,質量都合格。”
正思量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壯年男人從匠戶所在的方向走來稟報。
“才四百支,工部效率怎麽這麽低?都一個月了,茅將軍,工部莫不是在敷衍本提督?”張世康皺著眉頭道。
麵前的這個壯漢,就是《武備誌》的作者茅元儀,崇禎老哥倒是效率很高,隻一個半月時間就把人給他找了來。
其實張世康後來才知道,並不是朝廷效率高,實在是麵前這大叔太生猛。
據茅元儀說,一得了朝廷的詔令,這大叔連鋪蓋都沒收拾,直接從戍地找了一匹快馬,隻用了十一天時間,就從福建狂奔到了京城。
要知道福建距離京城遙遠,正常情況下舟車勞頓的來回折騰,沒有倆月根本想都別想。
而這位大叔之所以那麽著急,是他以為朝廷召見他,是為了重新啟用他。
按照史料記載,倘若沒有張世康的幹預,這大叔充軍福建後,壯心不已,一直盼著著朝廷的詔令,想繼續報國,奈何朝廷根本不鳥,悲憤之下就喝酒,最後把自個兒給喝死了。
是的沒錯,這大叔是個戰狂。
也就是傳說中的那種有國無家的猛士。
茅元儀雖然因為寫武備誌而聞名,但他本人其實並不覺得自己的長處是在技術層麵,他甚至有點排斥,所以張世康叫他茅將軍,而非茅先生。
茅元儀日夜不停地趕路到京城才發現,天子根本就不見他,而是讓宦官將他帶到了西山大營,他才知道自己能脫罪,就是因為麵前的這位年輕的京營提督。
“提督大人,斑鳩腳銃才開始試製,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或許這個月能好點。”茅元儀如實稟報道。
“還是太慢了,茅將軍,那姓方的該不會沒盡力吧?”張世康皺眉道。
畢竟上次坑了方逢年一把,張世康擔心這老小子暗中使壞。
這斑鳩腳銃,茅元通他們琢磨了一個月,也隻是仿製出了一半的部件,之所以很快能開始試製,全是麵前這位大叔的功勞。
這大叔知道他能脫罪是因為張世康,還是比較感激的,知道張世康想仿製斑鳩銃,就將自己關在軍帳內整整四天。
然後,斑鳩腳銃的技術難點,就被他攻破了。
即使早知道這大叔牛逼,可這也太牛逼了,張世康當時都樂壞了,想著自己真是撿到寶了。
可接觸了幾天他才發現,自己這個寶,心思貌似根本不在火器上。
這大叔知道張世康很得天子信任,不止一次表示,希望張世康能幫他在天子麵前說說話,讓他能回到關外繼續掌兵,他還是想上陣殺敵。
張世康心都拔涼拔涼的,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了屬於是。
但畢竟是自己找到的第一個科技大佬,張世康還是不打算放棄,他覺得這大叔觀念有問題,報國的方式又不是隻有一種。
“那倒沒有,不過屬下確實不喜歡這位工部尚書。”茅元儀回道。
“哦?為啥?”張世康問。
“哼,蠅營狗苟之輩,隻知曲意逢迎,大明就是壞在這等人手上。”茅元儀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的鄙夷。
他畢竟官至副總兵,對於朝廷的一些官員還是知道的。
“對對對,本提督也不喜歡那家夥,看著不像好人。”張世康附和道。
他早看出來了,這茅元儀兩次都差點被砍頭,說冤也冤,說不冤也不冤。
這大叔是個純純的鋼鐵直男!情商基本為零的那種。
其實也是,能寫出百科全書式的軍事著作,還對那麽多武器軍械都有涉獵的,按照後世講,純純的理工男。
他的那兩次差點被砍頭的經曆,其實都不複雜,主要責任也不是他,但凡朝中有個能給他說話的,他也不至於每次都被一擼到底,還差點掉腦袋。
“提督大人,屬下這兩天想了想,趙士禎所研製出來的迅雷銃,或許並不適合營中的火器兵使用。
這種銃比之魯密銃,甚至斑鳩銃重多了,槍管多也就意味著故障率高,彈藥裝填也更麻煩。
最重要的,我見營中的火器兵也習刀劍,倘若用了這種銃,除非將銃扔掉,否則就根本無法用刀劍近戰。
屬下希望提督大人知悉。”
這種迅雷銃,張世康也是前幾天才第一次聽茅元儀說,張世康當時高興的一晚上都睡不著覺。
按照茅元儀的描述,迅雷銃有五根銃管,呈正五棱形分布,射擊敵人時,點燃其中一支,發射完畢後,將銃管扭轉七十度就可以繼續射擊。
這特娘的,不就是低配版的加特林嗎?
當時張世康覺得,趙士楨還真特娘的是個天才。
“不能近戰啊,那倒是可惜了。”張世康想了想道。
他確實忽視了這時候的工業水平,倘若加特林都能搞出來,那確實沒大清什麽事兒了。
不過他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茅元儀不同,那玩意兒既然很重,裝備到士兵身上,指定跑不快。
所以,確實並不適合。
“不過大人所提的遂發式火銃,屬下在江南時便見到過,據說是鄭家的水師從外藩人手裏繳獲的。
屬下覺得,提督大人若想提升火器兵的威力,用迅雷銃,反倒不如這遂發銃。
可惜孫元化不在了,否則以他對火器的癡迷,肯定很快就能試製出來。”茅元儀歎了口氣道。
“是啊,都怪本提督,來的太晚了,大明痛失一大才呀!”張世康附和。
茅元儀也好,宋應星也罷,雖說都是某一兩個行業的百科全書,但畢竟學習麵太大。
比如茅元儀,雖然懂車船、冷兵器、火器乃至軍陣等等所有關於軍事領域的東西,但你若是讓他真去造一艘鄭和時候的最大型號寶船,這大叔也得傻眼。
畢竟鄭和下西洋時最大的寶船,船身長度甚至能達到一百多米,這什麽概念,小型航母了屬於是。
對於茅元儀,他隻是知道大部分軍械的結構、使用方法、威力等等。
真要是搞科研,肯定比茅元通那種普通匠人要厲害,但跟某些專科領域的大佬比,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孫元化就屬於專科非常牛掰的大佬,孫元化一生隻專攻了火器這一個領域,尤其擅長火炮。
明代仿製葡萄牙人的火炮研製出了幾十種仿製的弗朗機炮,這其中有一半都是這老哥一個人搞出來的。
大清偽帝皇太極的老子野豬皮努爾哈赤,據說就是打寧遠時,被孫元化造的火炮擊成了重傷,幾個月後不治身亡。
可惜這老哥搞火炮是一把好手,但搞政治就差勁太多了,情商不高被孔有德坑出了屎來,最後被崇禎老哥處死。
看到了沒,大叔你若是非要不聽本提督的,要去外頭獨自領兵打仗,這老孫頭可就是你的下場喲。
張世康很想這麽說,可他覺得那樣太殘忍了,於是便轉移了話題道:
“茅將軍啊,趙士楨和孫元化確實是大才,可他們已經死了,你倒是再想想。
咱大明這麽多人,厲害點的人裏還有沒有活著的?”
茅元儀老大的眼睛瞪了一眼張世康,他不明白這位年輕的提督大人,為何對卑賤的匠人這麽感興趣。
如此年輕便能當上京營提督,難道所思所想的,不該是上陣殺敵為朝廷掃除不臣嗎?
茅元儀也很想這麽說,可他覺得那樣自己估計又得去充軍,想了想便道:
“活著的自然有,宋應星算一個,可這位專攻的不是火器,除了孫元化外,屬下知道的,在火器上造詣深的,當屬畢懋康畢兄。
屬下雖然沒見過他,但卻已經與他神交已久,此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幾年前才辭職回鄉,提督大人身在京城,應當知道的。
他回鄉之後,聽說一直在著書,也是關於火器的,好像是叫做《軍器圖說》的,這書與屬下的拙作不同,是以研製為目的的。
畢懋康與其兄畢懋良素有清譽,人稱‘二畢’。”
張世康剛還聽的津津有味兒,臨了差點將剛喝了一口的茶水噴出去。
“等會兒,人稱什麽?二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