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原來是大佬!”
張世康脫口出聲滿臉驚訝。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一直在尋摸人,除了茅元儀外,還有宋應星和二畢。
茅元儀剛一接到消息,騎著一匹老馬狂奔了十日夜,很快就抵達了西山大營。
二畢回信說家中有要事纏身,需得明歲才能赴召。
反觀宋應星,一直都沒什麽消息。
一來交通不便信息傳遞慢,二者這時候也沒互聯網,重名的人也不少,就耽誤了不少功夫。
麵前這人與他爹張之極差不多年歲,個子不高,臉頰瘦削,一看就是個典型的文人模樣。
“大人謬讚了,下官此前任教諭,恐耽誤貢生學業,是故今日才來應召,還請大人見諒則個。”
宋應星十分謙遜的道。
“則個則個,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張世康讓部下依次進入軍營,自己則翻身下馬來,上下打量了一下宋應星。
大佬這詞兒大概乃是兩廣地區的方言,這小老頭兒竟能聽懂,這倒是讓他頗感有趣。
“不知大人征召下官前來,所為何事?”被人一指上下看著,宋應星覺得很是無禮,但他人微言輕並不敢生氣。
“哦,當然是為軍國大事。”張世康收回了目光認真的道。
宋應星皺了皺眉頭,覺得麵前的這位年輕公子有點不靠譜。
若不是茅元儀之前把人好一頓誇,宋應星都有點後悔了。
他與茅元儀雖未見過,但卻已經算是神交已久,兩人的興趣愛好有部分重合,張世康不在的這段時間,二人一直聊著各自的興趣打發時間。
遂發式火銃就是在這等閑聊之下研製出來的。
是的,對於這時候絕大部分的發明家而言,發明本身,隻能算是他們的一個小愛好。
畢竟,發明養活不了家人。
“沒開玩笑的宋老,你的那本《天工開物》寫的怎麽樣了?”張世康下意識的問道。
宋應星聞言再也淡定不起來,閑暇之餘,他確實有在整理一本著作,實際上這個工作他已經堅持了十幾年。
可《天工開物》這個書名,乃是他幾個月前才定下來的,而且由於還未整理完畢,一直未曾對人提起。
麵前之人是如何知道的?
“回大人話,還在整理中,敢問大人,是從何處知曉了書名?”宋應星此時腦子裏全是問號。
張世康剛說完就意識到失言,這事兒搞的,人書都還沒刊印呢,他倒是未卜先知了。
“嘿嘿,實不相瞞,本大人擅長卜卦,隻掐指一算便能知曉。”張世康打了個哈哈道。
這個答案並不能讓宋應星滿意,好在他並不敢多言。
茅元儀早就提醒過他,軍營的提督,也就是現在大元帥、冠軍侯,原來在京城是個紈絝。
宋應星深以為然,覺得麵前的公子哥很符合他對紈絝子的一切幻想——舉止輕浮、言辭孟浪、胡言亂語、信口雌黃。
不過出於對茅元儀的信任,他對麵前之人還是很好奇的,因為茅元儀說過,那隻是原來,現在的大人胸有韜略、對工匠之學十分推崇。
宋應星並不認為人格可以割裂到這種程度,他好奇陛下召他來這兒究竟因為什麽。
茅元儀的說辭是大人是要振興工學,宋應星大抵上是不怎麽信的。
這世上,沒人真正在乎工學,至少,他沒遇到過。
“大人遠道而來辛苦,咱們還是進去說吧,屬下讓夥房備些飯菜,給大人接風洗塵。”茅元儀少有的高情商發揮道。
“不急,走,先去看看自生火銃。
茅將軍是不知道,你搞出來的那斑鳩銃,威力大得很咧,若不是裝備太少,就憑此戰,給你加個伯爵都不為過。”
張世康隨口道。
斑鳩腳銃可以擊破建奴的重甲,隻是可惜產能太低,再加上操作實在不便,並不適合大量裝備。
但作為特種作戰裝備一部分,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話讓茅元儀嚇了一跳,他原本以為張世康之前是隨口說說激勵他的,沒成想看樣子竟是真的。
此時,崇禎皇帝一戰封了十幾個爵位的事情還未傳開,茅元儀不知道,宋應星就更不知道了,而且還一臉不信的樣子。
“宋老,本官可從不誆人,與建奴一戰,陛下接連封了十幾個爵位。
倘若此番作戰,斑鳩火銃確實發揮出了決定作用,本官必為茅將軍請功。”張世康信誓旦旦的道。
茅元儀聞言嘴裏嘀咕,大人先前才誆過我。
三人說著來到匠人所在的營房,此時幾十個匠人正在做工,大部分都是在打磨最耗費功夫的槍管,角落的一張桌子上擺著幾支做好的新式火銃。
這火銃全長跟鳥銃差不離,大約一米五六的樣子,主要的改造是在火銃的尾部。
按照他提供的大致思路,這鳥銃加了扳機和火石,在研究上,茅元儀是個十分嚴苛的性子,每一塊火石都被打磨成同樣的形狀。
火石鑲嵌在擊錘的鉗口,擊錘的設計也很巧妙,其後方是有一擊砧,以一個類似彈簧的小零件連接。
擊發時隻需要右手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擊砧猛烈撞擊火石,產生的火星點燃藥房內的火藥,繼而將彈丸發射出去。
而之前研製的進度正卡在那類似彈簧的小部件上,宋應星見多識廣,隻三四天的功夫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張世康拿起一支比劃了一下,重量跟普通鳥銃沒太大區別,他從一旁取出藥袋,熟練的給火銃裝填好火藥和彈丸。
張世康隨即來到營地的靶場試射,他左手托著火銃,右手很標準的握住槍體,右手食指則扣在扳機上。
事實上火繩槍跟如今的這款自生火銃的擊發方式不一樣,而張世康似乎很熟悉,這讓茅元儀和宋應星都有些驚訝。
砰——
隨著一陣黑煙冒出,遂發式火銃的彈丸十分精準的打中了十幾步外的木靶子。
張世康接著又連續裝填多打了幾槍,發現裝填效率和精準度比之舊式鳥銃以及魯密銃都快了大約三分之一。
連續裝填之下,槍管等部件發揮穩定,端的是一把好槍。
“好好好!就照這個,我要一萬支。”張世康把玩著手裏的火銃,沒口子的誇讚。
茅元儀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張世康脫口出聲滿臉驚訝。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一直在尋摸人,除了茅元儀外,還有宋應星和二畢。
茅元儀剛一接到消息,騎著一匹老馬狂奔了十日夜,很快就抵達了西山大營。
二畢回信說家中有要事纏身,需得明歲才能赴召。
反觀宋應星,一直都沒什麽消息。
一來交通不便信息傳遞慢,二者這時候也沒互聯網,重名的人也不少,就耽誤了不少功夫。
麵前這人與他爹張之極差不多年歲,個子不高,臉頰瘦削,一看就是個典型的文人模樣。
“大人謬讚了,下官此前任教諭,恐耽誤貢生學業,是故今日才來應召,還請大人見諒則個。”
宋應星十分謙遜的道。
“則個則個,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張世康讓部下依次進入軍營,自己則翻身下馬來,上下打量了一下宋應星。
大佬這詞兒大概乃是兩廣地區的方言,這小老頭兒竟能聽懂,這倒是讓他頗感有趣。
“不知大人征召下官前來,所為何事?”被人一指上下看著,宋應星覺得很是無禮,但他人微言輕並不敢生氣。
“哦,當然是為軍國大事。”張世康收回了目光認真的道。
宋應星皺了皺眉頭,覺得麵前的這位年輕公子有點不靠譜。
若不是茅元儀之前把人好一頓誇,宋應星都有點後悔了。
他與茅元儀雖未見過,但卻已經算是神交已久,兩人的興趣愛好有部分重合,張世康不在的這段時間,二人一直聊著各自的興趣打發時間。
遂發式火銃就是在這等閑聊之下研製出來的。
是的,對於這時候絕大部分的發明家而言,發明本身,隻能算是他們的一個小愛好。
畢竟,發明養活不了家人。
“沒開玩笑的宋老,你的那本《天工開物》寫的怎麽樣了?”張世康下意識的問道。
宋應星聞言再也淡定不起來,閑暇之餘,他確實有在整理一本著作,實際上這個工作他已經堅持了十幾年。
可《天工開物》這個書名,乃是他幾個月前才定下來的,而且由於還未整理完畢,一直未曾對人提起。
麵前之人是如何知道的?
“回大人話,還在整理中,敢問大人,是從何處知曉了書名?”宋應星此時腦子裏全是問號。
張世康剛說完就意識到失言,這事兒搞的,人書都還沒刊印呢,他倒是未卜先知了。
“嘿嘿,實不相瞞,本大人擅長卜卦,隻掐指一算便能知曉。”張世康打了個哈哈道。
這個答案並不能讓宋應星滿意,好在他並不敢多言。
茅元儀早就提醒過他,軍營的提督,也就是現在大元帥、冠軍侯,原來在京城是個紈絝。
宋應星深以為然,覺得麵前的公子哥很符合他對紈絝子的一切幻想——舉止輕浮、言辭孟浪、胡言亂語、信口雌黃。
不過出於對茅元儀的信任,他對麵前之人還是很好奇的,因為茅元儀說過,那隻是原來,現在的大人胸有韜略、對工匠之學十分推崇。
宋應星並不認為人格可以割裂到這種程度,他好奇陛下召他來這兒究竟因為什麽。
茅元儀的說辭是大人是要振興工學,宋應星大抵上是不怎麽信的。
這世上,沒人真正在乎工學,至少,他沒遇到過。
“大人遠道而來辛苦,咱們還是進去說吧,屬下讓夥房備些飯菜,給大人接風洗塵。”茅元儀少有的高情商發揮道。
“不急,走,先去看看自生火銃。
茅將軍是不知道,你搞出來的那斑鳩銃,威力大得很咧,若不是裝備太少,就憑此戰,給你加個伯爵都不為過。”
張世康隨口道。
斑鳩腳銃可以擊破建奴的重甲,隻是可惜產能太低,再加上操作實在不便,並不適合大量裝備。
但作為特種作戰裝備一部分,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話讓茅元儀嚇了一跳,他原本以為張世康之前是隨口說說激勵他的,沒成想看樣子竟是真的。
此時,崇禎皇帝一戰封了十幾個爵位的事情還未傳開,茅元儀不知道,宋應星就更不知道了,而且還一臉不信的樣子。
“宋老,本官可從不誆人,與建奴一戰,陛下接連封了十幾個爵位。
倘若此番作戰,斑鳩火銃確實發揮出了決定作用,本官必為茅將軍請功。”張世康信誓旦旦的道。
茅元儀聞言嘴裏嘀咕,大人先前才誆過我。
三人說著來到匠人所在的營房,此時幾十個匠人正在做工,大部分都是在打磨最耗費功夫的槍管,角落的一張桌子上擺著幾支做好的新式火銃。
這火銃全長跟鳥銃差不離,大約一米五六的樣子,主要的改造是在火銃的尾部。
按照他提供的大致思路,這鳥銃加了扳機和火石,在研究上,茅元儀是個十分嚴苛的性子,每一塊火石都被打磨成同樣的形狀。
火石鑲嵌在擊錘的鉗口,擊錘的設計也很巧妙,其後方是有一擊砧,以一個類似彈簧的小零件連接。
擊發時隻需要右手扣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擊砧猛烈撞擊火石,產生的火星點燃藥房內的火藥,繼而將彈丸發射出去。
而之前研製的進度正卡在那類似彈簧的小部件上,宋應星見多識廣,隻三四天的功夫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張世康拿起一支比劃了一下,重量跟普通鳥銃沒太大區別,他從一旁取出藥袋,熟練的給火銃裝填好火藥和彈丸。
張世康隨即來到營地的靶場試射,他左手托著火銃,右手很標準的握住槍體,右手食指則扣在扳機上。
事實上火繩槍跟如今的這款自生火銃的擊發方式不一樣,而張世康似乎很熟悉,這讓茅元儀和宋應星都有些驚訝。
砰——
隨著一陣黑煙冒出,遂發式火銃的彈丸十分精準的打中了十幾步外的木靶子。
張世康接著又連續裝填多打了幾槍,發現裝填效率和精準度比之舊式鳥銃以及魯密銃都快了大約三分之一。
連續裝填之下,槍管等部件發揮穩定,端的是一把好槍。
“好好好!就照這個,我要一萬支。”張世康把玩著手裏的火銃,沒口子的誇讚。
茅元儀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