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用屁股來想,也知道大明的海禁政策為啥是這副樣子。
走私唄?
大地主大官僚有身份有背景,悄摸搞走私,賺取高額利潤。
他們為啥不同意開海?開海了所有人都能合法做海洋貿易,他們還怎麽搞壟斷?怎麽賺取高額利潤?
天子禁海,是目光短淺覺得倭寇總鬧事,幹脆禁海了事。
可下頭的人支持天子禁海,那絕對是沒安好心。
想起崇禎老哥,張世康有時候覺著挺可惡,有時候又覺著挺可憐。
能幹的都被他辜負,不能幹的卻被他信任,在位的十七年,不知多少立誌報國的忠臣良將直接或間接因他而死。
你說他可憐吧,也確實,憑良心講,這老哥確實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甚至張世康覺著,沒人比崇禎老哥更想中興大明。
唉,有時候就是這樣,跑題了。
加征於民,是飲鴆止渴,開源節流,重點從來不是節流,而是開源。
海洋貿易若是搞好了,大明就會擁有源源不斷地新收入,一切的矛盾都將逐漸化解。
總之,開海是早晚的事。
而開海做生意,那就得有貿易品,咱中國的老三樣絲綢、茶葉和瓷器,在外國確實暢銷。
但基本上大半都是靠陸路運輸,自西域一路向西,抵達阿拉伯地區後,經由阿拉伯商人運抵地中海。
這是一條已經很成熟的、運營了上千年的銷售網絡。
老三樣當然也可以走海運,但更多的貿易品才能帶來更多的利潤,而紡織品就很重要了。
張世康對於商賈、對於貿易的理解,確實讓宋應星刮目相看,他覺得有些話似乎可以說了。
因為他發現朝廷的這位新貴,對商賈、對工學似乎確如茅元儀所言,不僅沒有絲毫排斥和歧視,甚至還很熱切。
隻是他發現張世康說的一大堆話裏,有一個小小的漏洞。
“可是大人,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宋應星小聲道。
做工學的,最忌諱眼高手低,想了那麽多,說的也確實有些道理,可問題的根源仍舊沒有解決。
是啊,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
對於現在大明都在用的紡紗機,宋應星倒是有一定把握改良,能提高一點效率,但也僅僅是一點。
宋應星之所以詢問的那麽小聲,是因為他早看出這位小大人是在那啥,他不忍或者說不敢太駁人麵子。
可沒曾想,張世康就等著宋應星這句話,他一拍桌子道:
“這可問到了點子上了!”
作為後世九年義務教育的被網之魚,張世康對於近代工業史,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等等還算熟悉。
他突然有點感激當初的那位曆史老師了,為了應對高考,當時的曆史老師特意將所學的內容精簡成了順口溜。
每一句不僅朗朗上口,為了加深印象,還都包含了一個相關的曆史故事,而這裏頭,正好就有關於珍妮紡紗機的創作靈感。
張世康當即命手下尋來一部紡紗機。
事實上,他還是頭一回看到這玩意兒,但張世康表示盡在掌握。
他似模似樣的搖了搖那紡紗機,左右看看,一副很懂的樣子。
但內行人宋應星微不可見的搖搖頭,他幾乎可以斷定,這小大人定然不會用。
張世康當然沒打算當著大佬的麵紡紗,隻見他一腳就將紡紗機給踢翻在地。
茅元儀還當是張世康不小心的,熱情的就將紡紗機給扶了起來。
張世康又是一腳再次將紡紗機踢翻。
“茅將軍別扶,就讓它倒著。”張世康無奈道。
茅元儀一臉問號,他對手工業雖然也有興致,但畢竟不是很懂,撓了撓頭站在一旁。
“宋老你瞧,這紡紗機正常使用時,紗錠都是橫排放著的。
可本官把它放倒,這紗錠是不是就變成豎的了?
怎麽樣?宋老有沒有什麽啟發?”
當初的曆史老師隻是講了這麽個故事,但具體而言,過去這麽多年,張世康早忘的差不多了。
他不是發明家,更對紡織業狗屁不懂,但是,提供創意他還是可以的。
宋應星聞言眉頭就一直沒有舒展開來,蹲在地上看著那倒著的紡紗機發愣,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時而用手搖一搖。
茅元儀想出口說話,也被張世康給勸住,他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安靜,不要打攪一個手工業巨佬的思維。
宋應星就這麽蹲在那兒琢磨研究,張世康與茅元儀則繼續坐在桌子旁小口喝著茶。
一盞茶功夫後,宋應星一拍大腿,當即露出喜色道:
“大人,屬下想明白了!
如果將紗錠豎著排列,用一個紗輪帶動,隻需要改變紡紗機的外形,便可以多個紗錠一起紡紗。
莫說八倍,隻要尋得合適的材料,就是十倍也可!
如此簡單的創意,此前竟無人發現!大人真是大才呀!”
此時此刻,宋應星高興的如同一個孩童般,臉上的笑意都快溢出來了。
作為工學大佬,沒有什麽比研製出效率更高的機械更能讓人高興的了。
張世康也露出了一絲笑意,他早知道宋老這等手工業六邊形戰士不會讓他失望。
“嘿,本官不過提了個創意,不值一哂,不值一哂。”
裝完逼,張世康反倒謙遜起來了。
可宋應星卻不認同,他捋了捋胡須道:
“大人不必謙虛,屬下浸潤此道已數十載,發覺很多時候,某項技術的發明或者改良,缺的就是一個念頭、一個想法,或者說是一個靈感、一個巧合。
大人莫要小瞧了這靈感,有時候就是因為這個,一項偉大的發明都要遲上百年。”
張世康笑嗬嗬的,他當然明白,所以他才選擇拋磚引玉。
他踢翻紡紗機,就是那個磚,宋應星悟出來的改良方法,就是那個玉。
若不是工業革新得一步一步來,張世康都打算再拋一塊磚頭了,比如在宋大佬麵前反複掀開燒開的茶壺蓋,讓他悟出蒸汽機來。
哈哈哈,張世康覺得自己真是太有才了。
“軍營有木匠,大人給屬下十日時間,屬下定然將改良型的紗機造出來。”宋應星胸有成竹的保證道。
“不急不急,具體的製造過程最好能寫出來。
但要保密,這很重要,包括自生火銃,也不得對外人講。”張世康下令道。
茅元儀和宋應星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聽命行事。
三人一塊吃完了飯,張世康便離開了匠人所在的營房,並讓屬下召集全體將領一塊開會。
軍營一下子多了兩萬多士卒,不少將領張世康都還不太熟悉,除此之外,京營的將領升遷還一直未曾落實。
軍令一下達,不多時西山大營的中堂就擠滿了人,大大小小的將領足有小兩百號。
屋子裏坐不下,把總一級的將領限於身份,隻能站著。
所有人都沒吭氣兒,但所有人都滿臉的興奮。
仗打完了,也打贏了,陛下隻賞賜了他們武勳,但卻並未在軍職上做任何升降。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已經將軍政大權全都交給了大元帥,也就是他們的京營提督張世康。
……
走私唄?
大地主大官僚有身份有背景,悄摸搞走私,賺取高額利潤。
他們為啥不同意開海?開海了所有人都能合法做海洋貿易,他們還怎麽搞壟斷?怎麽賺取高額利潤?
天子禁海,是目光短淺覺得倭寇總鬧事,幹脆禁海了事。
可下頭的人支持天子禁海,那絕對是沒安好心。
想起崇禎老哥,張世康有時候覺著挺可惡,有時候又覺著挺可憐。
能幹的都被他辜負,不能幹的卻被他信任,在位的十七年,不知多少立誌報國的忠臣良將直接或間接因他而死。
你說他可憐吧,也確實,憑良心講,這老哥確實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甚至張世康覺著,沒人比崇禎老哥更想中興大明。
唉,有時候就是這樣,跑題了。
加征於民,是飲鴆止渴,開源節流,重點從來不是節流,而是開源。
海洋貿易若是搞好了,大明就會擁有源源不斷地新收入,一切的矛盾都將逐漸化解。
總之,開海是早晚的事。
而開海做生意,那就得有貿易品,咱中國的老三樣絲綢、茶葉和瓷器,在外國確實暢銷。
但基本上大半都是靠陸路運輸,自西域一路向西,抵達阿拉伯地區後,經由阿拉伯商人運抵地中海。
這是一條已經很成熟的、運營了上千年的銷售網絡。
老三樣當然也可以走海運,但更多的貿易品才能帶來更多的利潤,而紡織品就很重要了。
張世康對於商賈、對於貿易的理解,確實讓宋應星刮目相看,他覺得有些話似乎可以說了。
因為他發現朝廷的這位新貴,對商賈、對工學似乎確如茅元儀所言,不僅沒有絲毫排斥和歧視,甚至還很熱切。
隻是他發現張世康說的一大堆話裏,有一個小小的漏洞。
“可是大人,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宋應星小聲道。
做工學的,最忌諱眼高手低,想了那麽多,說的也確實有些道理,可問題的根源仍舊沒有解決。
是啊,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
對於現在大明都在用的紡紗機,宋應星倒是有一定把握改良,能提高一點效率,但也僅僅是一點。
宋應星之所以詢問的那麽小聲,是因為他早看出這位小大人是在那啥,他不忍或者說不敢太駁人麵子。
可沒曾想,張世康就等著宋應星這句話,他一拍桌子道:
“這可問到了點子上了!”
作為後世九年義務教育的被網之魚,張世康對於近代工業史,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等等還算熟悉。
他突然有點感激當初的那位曆史老師了,為了應對高考,當時的曆史老師特意將所學的內容精簡成了順口溜。
每一句不僅朗朗上口,為了加深印象,還都包含了一個相關的曆史故事,而這裏頭,正好就有關於珍妮紡紗機的創作靈感。
張世康當即命手下尋來一部紡紗機。
事實上,他還是頭一回看到這玩意兒,但張世康表示盡在掌握。
他似模似樣的搖了搖那紡紗機,左右看看,一副很懂的樣子。
但內行人宋應星微不可見的搖搖頭,他幾乎可以斷定,這小大人定然不會用。
張世康當然沒打算當著大佬的麵紡紗,隻見他一腳就將紡紗機給踢翻在地。
茅元儀還當是張世康不小心的,熱情的就將紡紗機給扶了起來。
張世康又是一腳再次將紡紗機踢翻。
“茅將軍別扶,就讓它倒著。”張世康無奈道。
茅元儀一臉問號,他對手工業雖然也有興致,但畢竟不是很懂,撓了撓頭站在一旁。
“宋老你瞧,這紡紗機正常使用時,紗錠都是橫排放著的。
可本官把它放倒,這紗錠是不是就變成豎的了?
怎麽樣?宋老有沒有什麽啟發?”
當初的曆史老師隻是講了這麽個故事,但具體而言,過去這麽多年,張世康早忘的差不多了。
他不是發明家,更對紡織業狗屁不懂,但是,提供創意他還是可以的。
宋應星聞言眉頭就一直沒有舒展開來,蹲在地上看著那倒著的紡紗機發愣,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時而用手搖一搖。
茅元儀想出口說話,也被張世康給勸住,他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安靜,不要打攪一個手工業巨佬的思維。
宋應星就這麽蹲在那兒琢磨研究,張世康與茅元儀則繼續坐在桌子旁小口喝著茶。
一盞茶功夫後,宋應星一拍大腿,當即露出喜色道:
“大人,屬下想明白了!
如果將紗錠豎著排列,用一個紗輪帶動,隻需要改變紡紗機的外形,便可以多個紗錠一起紡紗。
莫說八倍,隻要尋得合適的材料,就是十倍也可!
如此簡單的創意,此前竟無人發現!大人真是大才呀!”
此時此刻,宋應星高興的如同一個孩童般,臉上的笑意都快溢出來了。
作為工學大佬,沒有什麽比研製出效率更高的機械更能讓人高興的了。
張世康也露出了一絲笑意,他早知道宋老這等手工業六邊形戰士不會讓他失望。
“嘿,本官不過提了個創意,不值一哂,不值一哂。”
裝完逼,張世康反倒謙遜起來了。
可宋應星卻不認同,他捋了捋胡須道:
“大人不必謙虛,屬下浸潤此道已數十載,發覺很多時候,某項技術的發明或者改良,缺的就是一個念頭、一個想法,或者說是一個靈感、一個巧合。
大人莫要小瞧了這靈感,有時候就是因為這個,一項偉大的發明都要遲上百年。”
張世康笑嗬嗬的,他當然明白,所以他才選擇拋磚引玉。
他踢翻紡紗機,就是那個磚,宋應星悟出來的改良方法,就是那個玉。
若不是工業革新得一步一步來,張世康都打算再拋一塊磚頭了,比如在宋大佬麵前反複掀開燒開的茶壺蓋,讓他悟出蒸汽機來。
哈哈哈,張世康覺得自己真是太有才了。
“軍營有木匠,大人給屬下十日時間,屬下定然將改良型的紗機造出來。”宋應星胸有成竹的保證道。
“不急不急,具體的製造過程最好能寫出來。
但要保密,這很重要,包括自生火銃,也不得對外人講。”張世康下令道。
茅元儀和宋應星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聽命行事。
三人一塊吃完了飯,張世康便離開了匠人所在的營房,並讓屬下召集全體將領一塊開會。
軍營一下子多了兩萬多士卒,不少將領張世康都還不太熟悉,除此之外,京營的將領升遷還一直未曾落實。
軍令一下達,不多時西山大營的中堂就擠滿了人,大大小小的將領足有小兩百號。
屋子裏坐不下,把總一級的將領限於身份,隻能站著。
所有人都沒吭氣兒,但所有人都滿臉的興奮。
仗打完了,也打贏了,陛下隻賞賜了他們武勳,但卻並未在軍職上做任何升降。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已經將軍政大權全都交給了大元帥,也就是他們的京營提督張世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