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霎時間,三萬京營兵齊聲呐喊著跟隨孫維藩衝向蘇州城。
在這一刻,那積攢了三天的憤怒,終於得到釋放。
即使知道決戰早晚會到來,劉良佐也自認為做足了準備。
他自認為自己的部將戰力不差,至少要比那群衛所兵強上數籌。
也明白這時候決不能讓衛所兵打頭陣,因為潰敗一旦開始,就無法結束。
是以,他專門命令自己的精銳負責最開始的戰鬥。
可是,當他看到孫維藩帶著大批京營兵衝進來,尤其是看到那群如猛虎、如餓狼般的眼神時。
他開始害怕了。
“放箭!”
他咽了一口唾沫,十分幹巴的下達了命令。
數千弓箭手機械的開始放箭,不少人或許因為緊張、或是因為恐懼,手抖的不停。
此時的京營兵剛好衝上城頭的廢墟之上,盾牌手擋住了部分的箭羽,仍舊有不少人受傷。
但衝鋒並未有絲毫的遲滯。
“活捉劉良佐!”孫維藩拔出夾在盔甲縫隙中的箭頭,刀指著躲在遠處的劉良佐道。
“活捉劉良佐!”
三萬大軍齊聲呐喊,更多的士兵衝了進去。
再次經曆了一輪箭羽之後,最前排的京營兵終於衝入敵陣,與劉良佐的部眾短兵相接。
精銳軍團與普通軍團的區別在於,普通部隊的士兵看到身邊的人倒下會心生畏懼。
而精銳軍團的士兵看到袍澤倒下,隻會心生憤怒,而且越戰越勇。
隨著不斷的衝進來更多的京營兵,劉良佐的部眾立即感受到了實力的巨大差距。
他們扭頭去看向後頭,劉良佐已然消失無蹤。
頓時,守軍的士氣都跌落了穀底。
僅僅不到兩刻鍾,城門處劉良佐的數千所謂精銳就被擊潰。
大量的京營兵,在各自把總、參將的帶領下,按照平日操練時關於巷戰的章程,自動分成數十股。
敵軍多的方向,便以參將為單位,少的便以遊擊、把總為單位,衝入各條街道開始巷戰。
而孫維藩,則獨領一萬人,一邊搜索劉良佐的身影,一邊衝向蘇州城的軍營。
蘇州城內,陷入徹底的戰亂。
自打城門處的守軍潰退後,大部分的守軍再未組織起像樣的防守。
江北的那部分直屬軍隊還好些,暫時能穩住自己的陣地,其餘的兩萬多衛所兵甚至都被嚇破了膽,隻是沒頭蒼蠅般的在城內亂竄。
半個時辰之後,劉良佐的江北直屬部隊再次被擊潰,被圍困在軍營之內徒勞掙紮。
城內亂竄的衛所兵開始跪地請降,可京營兵在本部將領的帶領下完全不予理會,上去便將他們亂刀砍死。
到了中午的時候,城內大的激戰基本已經結束,除卻蘇州軍營的一萬多江北軍還在負隅頑抗之外。
城內的其他戰場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而這個時候,城內突然出現戲劇化的一幕,城內的民壯們也開始拿起武器,與京營兵一同追殺四處逃竄的衛所兵來。
他們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拿著斧頭,更有甚者,拿著一杆糞叉就紅著眼睛憤怒的衝向了衛所兵。
他們之所以憤慨,之所以戰勝了恐懼,多是因為,有親人死在了城頭,有家人曾遭遇了守軍的欺淩、強暴……
在這一刻,城內的平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與攻城者站在同一陣線。
他們三五成群,見到落單的衛所兵,便群起而攻之。
以往的他們麻木不仁、逆來順受,可此時的他們變得跟昨日的衛所兵一樣。
哀兵必勝,哀民亦如此。
嚇破了膽的衛所兵,竟連平民也懼怕起來,當平民也成為敵人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處可逃。
一鐮刀、一斧頭,再一糞叉。
遭遇無妄之災的平民終於為自己的親人複仇,當仇人的鮮血灑在他們臉上的時候,仿佛整個人都完成了蛻變。
蘇州城,東城門外。
劉良佐臉色慘白,焦躁的指揮著部下搬運石塊。
他的身後,是他的兩千親衛,這兩千精銳不僅裝備精良,還都配有戰馬。
他們的待遇自然也比其他士兵好,是以直到此時,仍舊保持著士氣,以及對劉良佐的忠誠。
他們奮力的搬運東城門城門洞裏的石塊,似乎是想從東城門逃走。
可那些石塊是城內上千民壯忙活了好久才強塞進去,如今卻如同詛咒一般,將他們堵在了這裏。
“所有人一齊動手,動作小點。”劉良佐下令道。
即使難度很大,但這是他唯一的生路。
劉良佐本來還想過投降,畢竟他知道南軍不少的布防情況,他甚至做好了投降後被張世康當作炮灰去反過來進攻其他南軍的心理準備。
卻唯獨沒有想到,張世康壓根就沒打算接受他的投降。
留在城內唯有死路一條,必須逃出去,必須逃出去。
這樣的心思不斷的在劉良佐心裏重複,那對於死的恐懼甚至激發了他求生的本能。
眼瞅著搬運石塊的進度緩慢,劉良佐竟親自上去搬起石塊來。
一塊巨石足有一二百斤,需要三四個士兵合力。
而這樣的石塊,在寬一丈多,長三四丈的城門洞內,足有上千塊。
而且石塊塞進去容易,再想取出來往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可是劉良佐仍舊不肯放棄,他的兩千親兵也非常的賣力。
比較幸運的是,過程中隻有幾波流民過來騷擾,均被他的親兵們解決。
就這樣挖了小半個時辰,在兩千親兵包括他在內,都累的氣喘籲籲渾身大汗的時候,他們終於將最後一塊石頭挪開。
當棗紅色的硬木大門出現在劉良佐的目光中時,劉良佐擦了擦汗水終於咧著嘴笑了出來。
眼前的大門並非普通的大門,那是他劉良佐的生路。
“打開它。”劉良佐往後退了幾步,喘著粗氣下令道。
十幾個親兵得了命令後,一起動手艱難的拉開了棗紅色的城門。
隨著咯吱咯吱聲響起,棗紅色的城門被從裏頭打開,外頭的光亮自門縫間灑入。
劉良佐的心怦怦直跳,他終於可以不用死了。
可是他嘴角的微笑隻持續了片刻,就僵在了臉上。
東城門的外頭,二十多門小型虎蹲炮整齊的列成排,炮手手裏舉著火把,所有的炮口都對準了城門內的劉良佐。
張世康的身後,數百親衛手裏舉著斑鳩銃,銃口也對著劉良佐。
張世康露出譏諷的笑容來。
“累了吧?我已經等你很久了。”
……
霎時間,三萬京營兵齊聲呐喊著跟隨孫維藩衝向蘇州城。
在這一刻,那積攢了三天的憤怒,終於得到釋放。
即使知道決戰早晚會到來,劉良佐也自認為做足了準備。
他自認為自己的部將戰力不差,至少要比那群衛所兵強上數籌。
也明白這時候決不能讓衛所兵打頭陣,因為潰敗一旦開始,就無法結束。
是以,他專門命令自己的精銳負責最開始的戰鬥。
可是,當他看到孫維藩帶著大批京營兵衝進來,尤其是看到那群如猛虎、如餓狼般的眼神時。
他開始害怕了。
“放箭!”
他咽了一口唾沫,十分幹巴的下達了命令。
數千弓箭手機械的開始放箭,不少人或許因為緊張、或是因為恐懼,手抖的不停。
此時的京營兵剛好衝上城頭的廢墟之上,盾牌手擋住了部分的箭羽,仍舊有不少人受傷。
但衝鋒並未有絲毫的遲滯。
“活捉劉良佐!”孫維藩拔出夾在盔甲縫隙中的箭頭,刀指著躲在遠處的劉良佐道。
“活捉劉良佐!”
三萬大軍齊聲呐喊,更多的士兵衝了進去。
再次經曆了一輪箭羽之後,最前排的京營兵終於衝入敵陣,與劉良佐的部眾短兵相接。
精銳軍團與普通軍團的區別在於,普通部隊的士兵看到身邊的人倒下會心生畏懼。
而精銳軍團的士兵看到袍澤倒下,隻會心生憤怒,而且越戰越勇。
隨著不斷的衝進來更多的京營兵,劉良佐的部眾立即感受到了實力的巨大差距。
他們扭頭去看向後頭,劉良佐已然消失無蹤。
頓時,守軍的士氣都跌落了穀底。
僅僅不到兩刻鍾,城門處劉良佐的數千所謂精銳就被擊潰。
大量的京營兵,在各自把總、參將的帶領下,按照平日操練時關於巷戰的章程,自動分成數十股。
敵軍多的方向,便以參將為單位,少的便以遊擊、把總為單位,衝入各條街道開始巷戰。
而孫維藩,則獨領一萬人,一邊搜索劉良佐的身影,一邊衝向蘇州城的軍營。
蘇州城內,陷入徹底的戰亂。
自打城門處的守軍潰退後,大部分的守軍再未組織起像樣的防守。
江北的那部分直屬軍隊還好些,暫時能穩住自己的陣地,其餘的兩萬多衛所兵甚至都被嚇破了膽,隻是沒頭蒼蠅般的在城內亂竄。
半個時辰之後,劉良佐的江北直屬部隊再次被擊潰,被圍困在軍營之內徒勞掙紮。
城內亂竄的衛所兵開始跪地請降,可京營兵在本部將領的帶領下完全不予理會,上去便將他們亂刀砍死。
到了中午的時候,城內大的激戰基本已經結束,除卻蘇州軍營的一萬多江北軍還在負隅頑抗之外。
城內的其他戰場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而這個時候,城內突然出現戲劇化的一幕,城內的民壯們也開始拿起武器,與京營兵一同追殺四處逃竄的衛所兵來。
他們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拿著斧頭,更有甚者,拿著一杆糞叉就紅著眼睛憤怒的衝向了衛所兵。
他們之所以憤慨,之所以戰勝了恐懼,多是因為,有親人死在了城頭,有家人曾遭遇了守軍的欺淩、強暴……
在這一刻,城內的平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與攻城者站在同一陣線。
他們三五成群,見到落單的衛所兵,便群起而攻之。
以往的他們麻木不仁、逆來順受,可此時的他們變得跟昨日的衛所兵一樣。
哀兵必勝,哀民亦如此。
嚇破了膽的衛所兵,竟連平民也懼怕起來,當平民也成為敵人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處可逃。
一鐮刀、一斧頭,再一糞叉。
遭遇無妄之災的平民終於為自己的親人複仇,當仇人的鮮血灑在他們臉上的時候,仿佛整個人都完成了蛻變。
蘇州城,東城門外。
劉良佐臉色慘白,焦躁的指揮著部下搬運石塊。
他的身後,是他的兩千親衛,這兩千精銳不僅裝備精良,還都配有戰馬。
他們的待遇自然也比其他士兵好,是以直到此時,仍舊保持著士氣,以及對劉良佐的忠誠。
他們奮力的搬運東城門城門洞裏的石塊,似乎是想從東城門逃走。
可那些石塊是城內上千民壯忙活了好久才強塞進去,如今卻如同詛咒一般,將他們堵在了這裏。
“所有人一齊動手,動作小點。”劉良佐下令道。
即使難度很大,但這是他唯一的生路。
劉良佐本來還想過投降,畢竟他知道南軍不少的布防情況,他甚至做好了投降後被張世康當作炮灰去反過來進攻其他南軍的心理準備。
卻唯獨沒有想到,張世康壓根就沒打算接受他的投降。
留在城內唯有死路一條,必須逃出去,必須逃出去。
這樣的心思不斷的在劉良佐心裏重複,那對於死的恐懼甚至激發了他求生的本能。
眼瞅著搬運石塊的進度緩慢,劉良佐竟親自上去搬起石塊來。
一塊巨石足有一二百斤,需要三四個士兵合力。
而這樣的石塊,在寬一丈多,長三四丈的城門洞內,足有上千塊。
而且石塊塞進去容易,再想取出來往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可是劉良佐仍舊不肯放棄,他的兩千親兵也非常的賣力。
比較幸運的是,過程中隻有幾波流民過來騷擾,均被他的親兵們解決。
就這樣挖了小半個時辰,在兩千親兵包括他在內,都累的氣喘籲籲渾身大汗的時候,他們終於將最後一塊石頭挪開。
當棗紅色的硬木大門出現在劉良佐的目光中時,劉良佐擦了擦汗水終於咧著嘴笑了出來。
眼前的大門並非普通的大門,那是他劉良佐的生路。
“打開它。”劉良佐往後退了幾步,喘著粗氣下令道。
十幾個親兵得了命令後,一起動手艱難的拉開了棗紅色的城門。
隨著咯吱咯吱聲響起,棗紅色的城門被從裏頭打開,外頭的光亮自門縫間灑入。
劉良佐的心怦怦直跳,他終於可以不用死了。
可是他嘴角的微笑隻持續了片刻,就僵在了臉上。
東城門的外頭,二十多門小型虎蹲炮整齊的列成排,炮手手裏舉著火把,所有的炮口都對準了城門內的劉良佐。
張世康的身後,數百親衛手裏舉著斑鳩銃,銃口也對著劉良佐。
張世康露出譏諷的笑容來。
“累了吧?我已經等你很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