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建築業入門


    這幾天,梁永豐對深圳的行市,進行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量香港老板跑過來做“三來一補”。


    現在整個珠三角最大的矛盾是廠房嚴重不足,與日益增長的香港投資商之間的矛盾。


    很多投資商不得不使用不合格的廠房。


    就像之前他們打工的那個五金廠,就是座危房。


    八九十年代在深圳搞房地產,傻子都能發財——這裏沒有侮辱王總的意思,隻是事實而已!


    不過對梁永豐來說,深圳已經沒有機會了。


    國家已經開始在深圳大麵積征地,啟動非農化道路,價格是每畝3000元。


    此時距離深圳土地首次公開拍賣,還得等幾年。


    梁永豐現在還沒有實力,在深圳掀起風浪,他把目標放在了緊挨著深圳的另外一個地方——東莞,現在還隻能叫東莞縣。


    其實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的廠子,不是在深圳,而是在東莞。


    東莞在地理位置上也僅次於深圳。


    根據1979年頒布的《開展對外加工裝配和中小型補償貿易辦法》,在東莞和深圳搞“三來一補”,都是免除關稅、工商稅的。


    更重要的是梁永豐前世在酒桌上,聽一個東莞的客戶談起,他們那最有錢的一批人,都是八十年代,買地蓋房子起家的。


    據那位客戶說,後來國家對這些房產進行了統一處理。


    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開始實施之前建成的房產,直接就給辦理了不動產權登記。


    那之後建成的房產,補足費用後,也可以辦理不動產權登記。


    去東莞前,梁永豐特意去醫院摘掉了“頭盔”。


    腦袋登時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很多,他嚐試著用手摸了一下。


    他的顱骨左側有一個明顯的凹坑。


    大腦左半球主要負責記憶、語言,這個凹坑可能就是他出現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


    後世全國新一線城市的東莞,此時還是一片田園景象,全縣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


    梁永豐直奔最核心的莞城鎮,見了幾個村的村支書。


    這些人一聽說他是來買地建廠房的,好感度噌噌的往上升。


    他們歡迎梁永豐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麵賣地可以得到他們急缺的資金;


    另一方麵也是更重要的,建了廠房,就要找人來開廠子。


    此時國家對深圳的規劃也就是一個人口70萬的小城,就更不用說還要在深圳背後的東莞了。


    梁永豐選擇莞城鎮的原因,一方麵因為莞城鎮是東莞縣的縣城,是將來的市中心;


    另一方麵就是因為莞城鎮此時還沒有發展起來,拿地相對簡單。


    此時港資企業來東莞投資,主要集中在虎門、長安地區,那裏緊鄰深圳,有地理上的優勢。


    又位於珠江北岸,有港口優勢。


    梁永豐在幾個村一口氣買了60多畝地,平均每畝地的價格隻有300來塊。


    這個價格不是胡亂定的,兩年前寶安縣統一征地,就是這價格。


    同時還就幾百畝土地的買賣,達成了意向。


    如果不是錢不湊手,梁永豐真想跟他們一次性買下來。


    買下來地之後,梁永豐就開始招工,平地。


    地好買,但是他很快發現了其他問題——建築材料不好買。


    後世大眾常見的那種跟火柴盒差不多的,高度至少五六米的現代化廠房,建設起來需要用到大量的角鋼、工字鋼、彩鋼板。


    1980年,全國工業產品奇缺,但凡正規廠子出的產品,都需要批文才能買到。


    這其中鋼材尤其緊缺。


    曆史上,直到1981年,國家才允許部分廠家在完成計劃的前提下,自銷部分產品。


    深圳有國家全力支持,正在蓋的新廠房,也大都是兩層的樓房,房頂能用上預製板就了不得了。


    梁永豐連預製板都沒有。


    根據他的了解,深圳那邊的物資都是國家按照計劃調撥的,一個蘿卜一個坑。


    他就算能初高價買回來,那就必定有地方會缺,等於頂了個雷在腦袋上。


    梁永豐隻能退而求其次蓋一層的房子。


    可是就算不用預製板,地麵也必須硬化。


    機器設備需要平坦、穩固的地麵,才能正常工作。


    他也需要青石、水泥、沙子、磚、瓦、木材。


    東莞這邊有小集體辦的水泥窯、磚窯、石灰窯。


    他們倒是不需要批文,價格也便宜。


    一噸水泥不過十幾塊,一塊磚不到兩分。


    不過質量太差,梁永豐隨手抽了塊磚,往地上一摔,直接就成兩段了。


    水泥凝固後,用手就能一塊一塊的掰開。


    這些都是小集體辦的土窯,能燒成什麽樣,全看老師傅的經驗。


    聽窯廠的人說,他們最有經驗的兩個老師傅,去年跑香港,投親戚去了。


    隻有青石和沙子兩樣東西,東莞能夠保質保量。


    東莞有山,可以采石頭。


    又毗鄰珠江,可以挖河沙。


    在深圳的時候,他就聽說香港建築市場上的沙子是霍家的獨門生意,因為隻有霍家的船才被允許進入珠江淡水區挖河沙。


    不過就算這樣,跟霍老爺子的付出,也不成比例。


    霍家老爺子但凡“識相一點”,香港首富的位子,根本沒老黃瓜什麽事。


    梁永豐先撿能買的買。


    先買了蓋房子用的瓦刀、鐵鑿子、線等基本工具。


    去采石場買了石頭,價格很便宜,幾塊錢一噸。


    雇了馬車拉回來。


    然後又去碼頭買了河沙。


    可是光有沙子和石頭,也蓋不出來廠房。


    坐在買來的石頭堆上,梁永豐又打開了他新得到的那個東西。


    看到自己的名字,忽然就是一愣。


    隻見他的名字下麵多了一行藍色加粗的字——建築業入門技能。


    點開之後顯示,“開啟建築產業入門技能後,可以識別基本建築材料優劣,並可優化建材質量,為員工加持建築業基本技能,團隊配合熟練度自動提升10%,還可以建設樣板房……”


    這不就是他目前需要的嗎?


    梁永豐果斷點了“是”。


    可是點擊後,立刻響起來了一聲“嘟!”。


    麵前跳出了一行紅字——“積分不足!”


    6月8日18:21收到係統消息,係統檢測到您的作品《重生80年代做產業》內容為空,因此予以屏蔽操作。


    我當時就有點懵,明明已經發了一章了,怎麽就是內容為空?


    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然後19:02又收到係統消息,您的作品《重生80年代做產業》章節“第1章誰威脅誰”已解禁。


    這就更莫名其妙了,我根本就沒收到第一章被屏蔽的係統消息。何況已經下班了,誰給解禁的?


    但是緊接著更莫名其妙的來了,我發現雖然第一章被解禁了,但是整本書卻實實在在被屏蔽了。


    我馬上申請解禁,6月10日,整本書倒是解禁了,但是第一章隨即又被屏蔽,同樣的我仍然沒收到第一章被屏蔽的係統消息。


    我馬上修改,申請解禁。


    終於在當天中午13:12收到第一章被解禁通知,但是半個多小時後,我發現第一章又被屏蔽了,同樣的仍然沒收到第一章被屏蔽的係統消息。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年代做產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是覺得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是覺得累並收藏重生80年代做產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