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豐聞言不禁一笑。


    無怨的,著急忙慌的把他找過來,原來還有這事。


    東莞方麵剛剛給了他好處,按說他應該投桃報李。


    可這種活是典型的出力不討好。


    前世的時候,網上就報道過這麽一件事。


    2014年,越南準備修建一座跨海大橋,連接其北部首個國際中轉港——瀝縣國際海港。


    這座大橋原本準備交給中國修建。


    就在雙方準備簽合同時,rb卻突然橫插一腳,不但給出了更低的報價,還願意提供85%的無息貸款。


    項目最終交給了rb排名前五的三井住友建設株式會社。


    合並前三井建設是三井物產的建築部門,曾經建設東京巨蛋、東京迪士尼樂園等著名建築。


    可是大橋還沒建成,越南的質檢部門就發現大橋竟然下沉了。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會社把問題全推給了越南人自己——就算rb人承認大橋是他們的問題,他們至多也就是鞠個躬,不會進行實質性的改善。


    然後三井住友建設株式會社就不幹了,帶著越南已支付的工程款,直接跑路了。


    越南人隻能厚著臉皮重新找上了我們。


    我們這邊有人犯了婦人之仁,禁不住越南的哀求,接手了還沒有建好的大橋。


    接手之後,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將rb劣質的材料替換為中國材料,並對橋梁進行大幅改造。


    可是越南人不願意再加錢,而且要求我們必須按照他們原來製定的時間完工。


    我們隻能按照越南要求,使用那些劣質材料續建,結果橋自然是塌了。


    越南人直接就把黑鍋扣到了我們頭上,不但要求我們賠償,還要求我們按照港珠澳大橋的標準重新給他們建一座橋。


    梁永豐如果接手交通局那一半路,修好了,那是交建通的功勞。


    修不好,鍋就得扣在他頭上了。


    王主任連忙補充道,“梁老板放心,修路費會從縣交通局的款子裏扣!”


    “修一下解決不了問題!”梁永豐放下茶杯後道,“縣裏如果真想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把那邊半條路扒掉重建。”


    “這個絕對不行!”王主任立馬道。


    金牛路是莞城的主幹道,道路的一頭就在政府大院門口。


    交通局負責修的那一半,就是從這裏出發的。


    扒了這半條路重修,相當於打縣裏的臉。


    更重要的是修路的款子,那是從省裏拿來的。


    這事如果傳上去,不知道多少人要被打屁股。


    王主任覺得自己剛才把話說重了,他換了一副語氣道,“你盡量幹就可以,那半條路的問題,縣裏很清楚,出了問題也不會找你!”


    梁永豐略微思索了一下道,“盡量幹倒是可以,但是我有兩個條件!”


    什麽盡量修,出了問題也不會找你。


    他才不會相信這種鬼話。


    “你說!”王主任登時送了一口氣,願意修就好。


    梁永豐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先給金牛路辦一個完工儀式。我們接手的不是修路,而是維護道路,這個條件如果不答應,這個活我幹不了!”


    完工和竣工是不同的。


    完工就是工程已經施工完畢,但是未必合格。


    竣工是工程已經施工完畢,並且已經根據國家驗收標準,驗收合格。


    光縣領導知道是不夠的,梁永豐還得讓老百姓知道,把自己摘幹淨。


    這樣將來出了問題,就不會像越南那座大橋似的,被汙水潑到身上。


    “這個……”王主任想了想道,“你稍等一下!”


    “請便!”梁永豐一抬手。


    王主任推開門出去,隨即就聽隔壁響起了敲門聲。


    十幾分鍾後,王主任返回辦公室。


    “說說第二個條件吧!”王主任道。


    “我們現在有兩千多工人,這些人都是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但是現在絕大部分人的戶口,卻不在東莞,他們的孩子將來沒法在東莞上學,沒法安心在這裏工作,縣裏能不能把他們的戶口問題解決一下?”


    “這個沒有問題!”王主任豪氣的一擺手。


    此時東莞才100來萬人口,距離後世還非常遠。


    而且梁永豐手下的人都是有技術的——蓋房子也是一門技術。


    這樣的人肯來,縣裏求之不得。


    “那就麻煩王主任先把我兩個妹妹的戶口和學籍解決一下,他們已經到東莞了!”梁永豐道。


    “哈哈哈……”王主任一笑,“我道是什麽事!”


    王主任抓起電話,分別給民政局和教育局打了過去,事情就解決了。


    又過了一會,梁永豐在王主任帶領下,去鄭書記屋裏坐了一會。


    這事就算是定了!


    從政府大院出來,梁永豐先去了教育局。


    局長姓方,他滿臉熱情的把梁永豐讓進他的辦公室。


    關上門之後,親自給梁永豐倒上茶,這才道,“多謝梁老板給我小姨子安排了工作……”


    教改之前,教育局是個名副其實的清水衙門。


    梁永豐曾經囑咐過梁鎮,各鎮、公社以及縣裏這些頭頭腦腦誰家裏如果有困難的,可以給他們找些清閑的工作。


    現在看來梁鎮做的不錯。


    “方局長客氣了!”梁永豐沒有多說,他也不知道梁鎮把人家小姨子安排在哪了,“不知道我妹妹被安排到了哪所學校?”


    “東莞中學,這是咱們東莞最好的學校,離你們住的地方也近!”方局長道。


    梁永豐拿著方局長寫的條子,又去接了大妹、二妹。


    東莞中學離他們住的地方確實很近,隻有幾百米。


    校長親自帶著他們領取了書本,又把大妹、二妹都分配到了高一(一)班。


    六七十年代,我們國家的教育非常混亂。


    我們的小學實行五年製,初中實行二年製。


    實際執行過程中,各地區更是自行其是,學製一個比一個短。


    教學水平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這個時期國家雖然窮,但是小學、初中幾乎不收費,而且還管吃、住。


    所以整個六七十年代,農村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從1962年的56.1%上升到1976年的97.1%,升學率由42.6%升至94.2%。


    大妹、二妹都順利完成了初中學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年代做產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是覺得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是覺得累並收藏重生80年代做產業最新章節